【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322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 江恩 同时代的 爱因斯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0 17:5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了解一下同时代的这两位不同领域的大师,也许,更能深刻理解江恩的理论。

威廉·江恩(1878-1955)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

"我不相信什么人格化的上帝,我从不否认这一点,而一向说得很清楚。如果我身上有什么称得上宗教性的东西,那就是一种对迄今为止我们的科学所能揭示的世界的结构的无限敬畏。"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44页
"我在大自然里所发现的只是一种宏伟壮观的结构,对于这种结构人们的了解还很不完善,这种结构会使任何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感到"谦卑"。这是一种地道的宗教情感,而同神秘主义毫不相干。"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41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9-6-20 18:05:08 | 只看该作者
是一种对迄今为止我们的科学所能揭示的世界的结构的无限敬畏!
这是一种地道的宗教情感,而同神秘主义毫不相干!------------解释了许多对江恩的误读!
3#
发表于 2009-6-20 18:18:02 | 只看该作者
不一般的头脑得出一般人无法得到的感悟
理解、理解、再理解
4#
发表于 2009-6-20 18:22:46 | 只看该作者
——《爱因斯坦谈人生》楼主可否上传?
5#
发表于 2009-6-20 18:33:5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传上来大家都看看才能和你谈。
6#
发表于 2009-6-20 18:37:19 | 只看该作者
阳春白雪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8:53:27 | 只看该作者

手头没有《爱因斯坦谈人生》的书哦,
我只有一本旧书,“巨人语丝”丛书:体验宇宙——爱因斯坦如是说
刚刚是看书录入的。
新华书店,94年出版的,买了N年,小时候看了一些,外出工作,都会带着,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呵呵

"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爱因斯坦
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9:08:1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爱因斯坦的上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02fac010003ew.html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早已成为人类嘲弄自己的一句名言。然而,自从人类诞生,总有一些不安份者去掰上帝那紧攥着的手心,以期从中获取宇宙之奥秘。尽管这事业是那么艰难,但一代一代的顽强者总有所获,而后,他们高举起获取的光芒四射的知识果,让人类一步步从黑暗中走出。
  爱因斯坦就是这类人中最伟大的一个。还是在少年时期,他就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跟着光线跑而企图抓住它,那会发生什么现象?思考到26岁,他提出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这一下几乎改造了原先所有的物理学定律,把物理学从危机中挽救出来,使人类大大地改变了时空观念。在今天,人们做出了如此评价:二十世纪因为有了爱因斯坦,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变得扎实而可靠。
  爱因斯坦不只是在科学探索上有卓越建树,他一生中还把大量精力用于人类的和平事业,用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巨人语丝丛书”之一《体验宇宙──爱因斯坦如是说》,就让我们充分领略了他在这些领域的思想之光。
  这本书中都是爱因斯坦的语录,是从爱因斯坦的大量著述中摘选出来的。翻动着书页,沐浴在这位伟人的思想光辉里,有一束亮丽的光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他对于上帝与宗教的理解和思考。
  可以肯定地说,爱因斯坦是信仰上帝的。他说:“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这个上帝,也即为“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在这个前提下,他解释了他的宗教思想:“我的宗教思想只是对宇宙中无限高明的精神所怀有的一种五体投地的崇拜心情”;“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听着爱因斯坦的述说,我们的目光会自然而然地跟着他,投向广袤的大千世界:大如星系,小如粒子;虚如光、电,实如水、土……领略这一切的背后的一切规律,这一切规律所表现出来的秩序与和谐。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其目的何在?我们不能回答,连我们最伟大的同类爱因斯坦都不能回答。我们有的只是无比的敬畏。对这一切的创造者,爱因斯坦称之为“高超的理性”。这,就是他的上帝。
  然而这个上帝又与人间宗教创造出来的上帝截然不同。我在读《圣经》的时候,刚读开头就对那个上帝产生了怀疑:亚当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上帝就判他们犯了罪,声称要多多增加女人怀胎的苦楚,让丈夫管辖她们;让男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对那条引诱夏娃吃了禁果的蛇更不放过,说:“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完全是一个心胸狭窄、动辄咬牙切齿报复他人的小老头,他有什么资格受人崇拜?但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我是一直不敢讲的,及至了解到爱因斯坦从来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便十分欣喜。让我们一起欣赏他对那个上帝的抨击:“如果这个神是全能的,那么每一件事,包括每一个人的行动,每一个人的思想,以及每一个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应当是神的作品;怎么可能设想在这样全能的神面前,还认为人们要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负责呢?”因此,这个上帝是经不起推敲的,它只是一部分人类自己制造的上帝而已。《圣经》里说是上帝按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人类,而实际上是人类按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上帝。这样的上帝,自然担当不起掌管宇宙的责任。
  可是,爱因斯坦在否定人格化上帝的同时,并不否认宗教的某些积极作用。这主要是着眼于宗教对于圣洁、正义、善良、慈爱等人类美德的倡导而言。他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在他看来,在这个意义上,各种现存的宗教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因而,他也便对人类宗教的现状表现出痛苦和失望:“虽然宗教规定在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都应当兄弟般相亲相爱,但实际景象倒更像一个战场,而不像一个管弦乐队。”
  也正是看到了这些让人不愿看到的景象,爱因斯坦指出了宗教的出路:“在为美德而斗争中,宗教导师们应当放弃那个人格化的上帝的教义,也就是放弃过去曾把那么大的权力交给教士手里的那个恐惧和希望的源泉。在他们的劳动中,他们应当利用那些在人类自己的身上培养出来的善、真和美的力量。不错,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然而却是一个价值无比的任务。”
  我举双手赞成爱因斯坦勾画的这幅宗教改革蓝图。这就是说,人类应该永远向真、向善、向美,却不是在人格化上帝的影子下进行。
  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人类一拜那个人格化的上帝,真正的上帝便发笑。
  但我们的想法也许太天真了。因为那种“高超的理性”很难为目光短浅的人所觉察,人类的许多成员现在还无法离开他们所造出的偶像。你听,在这个黄昏,在教堂那里,被称为“上帝的呼唤”的钟声又响了……

                      (1997)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9:09: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是转的贴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9:21:11 | 只看该作者

[转]爱因斯坦如是说

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晰的思想来支持。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这对科学也适用。   
      你在自己短暂的生涯中,曾以孩子般的喜悦,赞赏一切明朗而有理性的东西.   
      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有一个无限的高级智慧通过我们脆弱无力的思维可以感受的细节来显示他自己,对此谦卑的赞美构成了我的宗教信仰。   
      我相信斯宾诺莎的神,一个通过存在事物的和谐有序体现自己的神,而不是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和行为的神。  
      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存在的知识,以及我们对那些我们的意识可以接受的最深奥的推理和最美丽事物的感觉构成了我们对宗教的虔诚。在这个意义上,但仅仅在此意义上,我深信宗教。
      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无限的敬仰。   
      如果不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的和谐性,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机。在我们所有的努力中,在每一次新旧观念间的戏剧性斗争中,我们坚定了永恒的求知欲望,和对于我们的世界的和谐性的始终不渝   
      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  
      我不怕死,我同所有活着的人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在这无穷无尽的人流中个别的成员开始了和终结了,我觉得都无关宏旨。
      我要介绍的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是从实验物理学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这就是它们力量的所在。这些观念是带有革命性的。从现在起,空间自身和时间自身消失在阴影之中了,现实存在的只有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   
      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历是对神秘的感悟。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的基本感情。谁要使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那就形同行尸走肉  
      政治是暂时的,而方程式是永恒的   
      在那里一个巨大的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的宇宙,矗立着象一个伟大的永恒之迷,它至少部份暴露在我们的审视之中。
      时空是一种我们用来思考的模式而不是我们用来生活的条件。
      在一个由现实物体所构成的有着完美定律的宇宙中,你信奉一个玩骰子的上帝和自我,而我却用一个大体上思辩的方式去理解它。
      关于“孤独”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 ——1946年《自述》
      关于“音乐”
   “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的反应是不同的,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至于艺术上和科学上的创造,那么,在这里我完全同意叔本华的意见,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它们的最强有力的动机。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据的公式组成。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世界图像,使我们在那里面就像感到在家里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 ——1931年《论科学》
      关于“理想”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关于“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
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足惋惜。这样的人无疑有点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关于“宗教”
“人类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关系到要满足迫切的需要和减轻苦痛。如果人们想要了解精神活动和它的发展,就要经常记住这一点。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我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只有那些作了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现出热忱献身——要是没有这种热忱,就不能在理论科学的开辟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会理解这样一种感情的力量,唯有这种力量,才能作出那种确实是远离直接现实生活的工作。” ——1930年的《宗教与科学》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9:23:51 | 只看该作者
找不到书,打字又太累了,转些看看。
也许江恩从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里吸收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要介绍的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是从实验物理学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这就是它们力量的所在。这些观念是带有革命性的。从现在起,空间自身和时间自身消失在阴影之中了,现实存在的只有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  “
12#
发表于 2009-6-20 20:0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aojing 于 2009-6-20 11:23 发表
找不到书,打字又太累了,转些看看。
也许江恩从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里吸收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要介绍的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是从实验物理学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这就是它们力量的所在。这些观念是带有革 ...
高见!
13#
发表于 2009-6-21 01:43: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aojing 于 2009-6-20 19:23 发表
“我要介绍的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是从实验物理学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这就是它们力量的所在。这些观念是带有革命性的。从现在起,空间自身和时间自身消失在阴影之中了,现实存在的只有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  “


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好像有点感觉,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05:32:14 | 只看该作者
8楼是从google搜索到的,
刚刚发现:如有欲转载赵德发博客文章者,请与本人联系:zhaodefa@sina.com
15#
发表于 2009-6-21 05:44:36 | 只看该作者
知道历史就会发现奇特的地方,如果是这样你就是一个有能力洞悉真相的人。
1900年前后出现了很多奠定现代生活的科学家。
而且这些科学家都是着力于揭示真相的人。
16#
发表于 2009-6-21 05:52:04 | 只看该作者
8错
17#
发表于 2009-6-21 22:34:21 | 只看该作者
 但我们的想法也许太天真了。因为那种“高超的理性”很难为目光短浅的人所觉察,
18#
发表于 2009-6-21 23:18:28 | 只看该作者
顶贴,有启发
19#
发表于 2009-6-21 23:20:20 | 只看该作者
顶贴,有启发
20#
发表于 2009-6-22 08:3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ay 于 2009-6-20 18:05 发表
是一种对迄今为止我们的科学所能揭示的世界的结构的无限敬畏!
这是一种地道的宗教情感,而同神秘主义毫不相干!------------解释了许多对江恩的误读!
的确,宗教情感与神秘主义毫不相干,说得太好了,可是总有人在神秘化.
21#
发表于 2009-6-22 08:4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jqyzxxfawyl 于 2009-6-22 00:36 发表
的确,宗教情感与神秘主义毫不相干,说得太好了,可是总有人在神秘化.

说得好,这就是置高亮的原因!
22#
发表于 2009-6-22 08:44:35 | 只看该作者
解释了许多对江恩的误读!
23#
发表于 2009-6-22 15:17:20 | 只看该作者
他也投资过股票,用的是诺贝尔奖金,可惜碰上大雄狮,结果血本无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7-19 00:58 , Processed in 0.1198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