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2296|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0508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8 11:4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7日表示,目前中国已制定颁布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1281项,行业标准3272项,地方标准7000余项,另有加工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71项,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框架。
  范小建是在北京举行的第39届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开幕式上作上述表示的。
  范小建说,中国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作物种子、种畜禽标准发展到涉及农产品品种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加工技术规范、产品等分级、安全卫生、包装贮运等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去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从法律层面上将标准作为全程介入农产品安全的核心内容加以制订和规范,确立了七项基本制度。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06:51 | 只看该作者

CBOT豆类期货市场5月7日评述:受玉米明显下跌拖累 大豆收低3-5美分

道琼斯5月7日消息:受周边玉米品种下跌、良好播种进展预期压制,周一CBOT大豆期货市场回吐隔夜电子盘涨幅,期价盘初快速下滑、随后全天大部分时间维持弱势整理,最终各合约以下跌3 3/4-5美分收盘。5月大豆合约收盘729美分,下跌4 1/2美分;7月合约开盘749美分,最高751美分,最低738 1/2美分,收盘742 1/2美分,下跌5美分;11月合约最高779美分,最低768美分,收盘772 1/4美分,下跌4美分。
    7月豆油合约收盘33.04美分/磅,较上周五下跌0.13美分;7月豆粕合约收盘201..50美元/短吨,下跌1.00美元。
    分析师称,周一CBOT玉米期价受获利了结盘以及干燥天气前景利于播种影响大幅收低,这种抛售压力被传导到了大豆市场,同时大豆期价也因良好播种天气预期而承受压力。
    气象机构DTN最新预报称,本周美国中西部作物带全区将以干燥天气模式为主,降雨多分布在伊利诺斯州及爱荷华州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区,总雨量不超过0.75英寸,同时气温也将是正常至高于正常水平。这种天气模式将有助于作物带西部潮湿地区地表水分蒸发并推动作物带东部大豆、玉米播种工作加速进行。
    分析师指出,本周美国大豆、玉米播种工作有望同时推进,目前美国大豆播种仍处于初期,大多数地区大豆播种要在玉米播种之后进行。
    美农业部周一盘后将发布截止5月6日(周日)的作物进度报告。分析师预测美豆播种将完成6%-10%。在上周报告中,美豆播种仅完成3%,落后于五年同期平均7%的水平。
    对于后市,分析师认为大豆市场关注焦点仍将在天气以及其对播种的影响方面;美国农业部本周五月度供需报告将不会包含太多信息,报告出现意外结果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估计不会对盘面产生多大影响。
    CBOT大豆市场今天也遭遇了基金抛售压力。据场内估计,基金全天卖出大豆期货合约2000张,其中邦吉卖出500张7月合约、Fimat卖出300张7月合约;全天CBOT大豆期货总成交量约8.4万张。
    CFTC上周五盘后公布持仓显示,截止5月1日(周二)一周里,商业公司减持CBOT大豆期货期权多单12,889张、增持空单3,831张,净空单量为154,073张;大投机基金增持大豆期货期权多单9,768张、减持空单6,936张,净多单量为49,527张。
    另据周一盘中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出口检验报告,截止5月3日(周四)一周的美豆净出口检验量为1103.2万蒲式耳,低于分析师预测的1200-2000万蒲式耳区间。

*豆粕 豆油
    周一,CBOT豆粕、豆油期货各合约全线收低,技术性获利平仓盘对期价构成主要压力。豆油期价延续了近几天自合约高点回落的惯性,轻微粕/油套利交易以及隔夜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下跌表现拖累豆油期价走低。豆粕当天疲软主要是受基金卖盘以及大豆、玉米市场下跌影响。
    全天CBOT豆粕期货成交量约3万张,豆油成交约2.9万张;基金日内卖出大约2000张豆油、1000张豆粕。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06:18 | 只看该作者

CBOT玉米期货市场5月7日评述:良好播种预期引发获利平仓压力,收低7-11美分

道琼斯5月7日消息:因预期盘后美农业部作物报告玉米播种进度将有明显推进,周一CBOT玉米期价自近期高点附近明显回落,期价日内高开低走、全天震荡下行,最终各主要月合约收低7 1/4-11 3/4美分。5月合约收盘369 1/2美分,下跌11 3/4美分;7月合约开盘394美分,最高394美分,最低377美分,收盘379美分,下跌11 3/4美分;12月合约收盘383 1/4美分,下跌7 1/4美分。
    分析师称,交易商有关美玉米将得到及时播种的想法引发了周一CBOT玉米市场的获利平仓盘,人们预计截止5月6日的美玉米播种完成进度将接近市场预测的40%-55%区间上限、较前一周的23%水平会有大幅推进。
    与此同时,周一午间维持先前预测的晴好天气预报以及基金抛售、技术性卖盘也加重了玉米市场疲弱基调。场内出现了一些玉米、小麦间的套利交易,基金日内卖出大约1万张玉米期货合约。
    气象服务机构T-Storm在发给其客户的电子邮件中称,“5月19日前的未来一周多时间里美国中西部作物带多为干燥天气模式,但作物带西部和北部受地表水分蒸发影响空气湿度会较高”。
    周一盘中美农业部公布出口检验报告玉米数据低于预期,但对盘面没有什么影响。截止5月3日(周四)一周的美玉米出口检验量为3360万蒲式耳,而市场预测区间为3700-4200万蒲式耳。
    对于周二玉米市场走向,分析师认为将了取决于今天盘后的作物进度报告结果。
    在公开喊价盘日线技术图表上,7月玉米合约周一收盘仍保持在20日线上方,但已经处于其它几个主要均线下方。
    场内交易方面,JP摩根买入1000张7月合约、1000张12月合约,Tenco卖出1000张12月合约。全天CBOT玉米期货成交量约21.9万张,基金日内卖出大约1万张。
    盘后美农业部公布的作物进度报告显示,截止5月6日(周日)美玉米播种完成53%,较前一周大幅推进30个百分点,但仍落后于去年同期及五年平均67%、63%水平。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05:42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经纪商5月7日CBOT大豆看市

国外经纪商Benson-Quinn观点:
    今天的作物进度结果的应映出美国农民面对不利条件的良好应变能力,过去一周里完成播种玉米面积2700多万英亩的事实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不会有大量玉米面积转种大豆,这对于大豆期价是个潜在支撑。美农业部本周五将发布新月度供需报告,这份报告将首次发布2007-08年度美国作物供需预测数据,但估计报告结果不会对当前盘面产生实质性影响。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05:07 | 只看该作者

大连玉米持仓骤减 至今年最低

  曾经风光无限的玉米市场,近期陷入了黯淡状态。曾经持仓突破160万手,近期持仓已降至110万手附近。
  上周五,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玉米市场出现了大幅减仓的情况,主力0709合约减仓10.3万手,至85.4万手,昨日,该合约继续减仓1300手,至85.3万手。而截至昨日收盘,大商所玉米持仓总额也降至112万手,创出了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2月中旬时,玉米市场持仓总量曾达到过170万手的水平。
  “在过度透支了利好因素后,玉米市场从今年3月以来开始进入调整状态,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跌,多头的失望情绪显而易见。从玉米历史走势来看,玉米市场大幅增仓总会伴随价格的上涨,而价格的下跌往往会出现大幅度的减仓。不过,由于此前的玉米市场多空都是重兵对峙,虽然多头在暂时看不到上涨希望的情况下需要减仓,但是这个减仓行为也需要一个诱发的因素,而‘五一’长假的到来无疑给了多头离场的机会。”上海大陆期货分析师高严荣指出。
  由于目前国内饲料需求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而国际玉米价格也处于调整状态,市场对于“五一”长假后玉米市场将如何运行感到迷茫,因此,部分投资者在“五一”前选择了离场观望的策略。
  “去年10月份以来,玉米市场的炒作重点是放在供给上面,由于市场担心玉米的产量无法满足稳定增长的需求,从而不断推高价格以达到抑制需求的目的。而供给的炒作重点则放在了种植面积的判断上面,不过随着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的逐步明确,市场的炒作热度和力度也就随之下降。”五矿实达期货孙敏涛指出,“在供给炒作无法再给玉米价格以强有力支持的情况下,玉米需求自然受到市场关注,但是就国内而言,玉米需求并不尽如人意,市场期盼的饲料需求好转始终没有出现,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玉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均出现了回落,而价格的下跌使得期货市场人气逐步涣散,成交量也随之下降,此前风光的玉米市场开始黯淡起来。”
  孙敏涛指出,“五一”长假前,玉米市场缺乏足够的利多因素支持多头持仓过节,使得多头平仓意愿较为浓厚,对空头而言,通过前期的下跌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利润,节前平仓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策略。
  从3月初至昨日,大商所玉米主力0709合约期价从1720元下跌至1660元,跌幅达3.5%。
  不过,玉米目前仍是农产品市场的领头品种,市场人士对于该品种前期看好的态度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五一”节后,如果饲料需求好转,以及出现不利于玉米生长的天气状况,玉米价格仍有大幅上涨的潜力,投资者需要高度关注。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04:07 | 只看该作者

外强内弱 国内玉米酝酿新行情

  在美国农业部(USDA)利多报告支撑下,近期国际玉米( 0,-1658,-100.00%)期货价格走势强于国内。不过,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华北黄淮地区库存下降和季节性因素,国内玉米市场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平淡中酝酿新的行情。
  上周一,美国农业部公布周度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4月22日当周,美国玉米种植率为11%,而去年同期为22%。玉米出苗率为3%,去年同期为5%。
  受报告数据利多支撑,上周二和周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价大幅上涨,之后有所回落。而在整个4月,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都要比国内强。
  辽宁中期分析师时岩表示,前期由于运输问题,东北地区玉米外运缓慢,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东北玉米外运速度将加快。目前东北产区高水分玉米仍有上市,但低水分玉米农民较为惜售。运输问题一直困扰东北市场,车皮难请,加之4月1日以后,铁路部门恢复征收铁路建设基金,令玉米外运成本增加,目前东北玉米外运困难。随着气温的回升,玉米出现霉变现象,贸易商心态焦急。由于前期库存较重,错过春季玉米上市高峰,东北一些地区开始加快组织玉米外运。
  据了解,铁路恢复征收建设基金后,大量的玉米改铁路运输为船运,以减少运输成本,北方港口库存压力沉重。高水分玉米价格下滑,但低水分玉米价格比较坚挺。
  目前由于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存量持续下降,导致玉米价格稳中上扬。目前华北黄淮地区玉米购销比较活跃,跨区流动性增强。近期山东地区玉米价格稳定,而河南玉米价格出现补涨,河北玉米发往南方数量相对增加。目前,华北粮库,贸易商玉米收购力度有所加大,同时流入外省玉米数量增加,玉米价格稳中上扬。市场人士预计,随着当地玉米的消耗殆尽,后期东北玉米进入华北黄淮地区的数量将明显增加。
  时岩认为,今年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可供数量增加,质量较好,而东北玉米水分较高,外运困难,导致南方销区以消耗华北黄淮玉米为主,对东北玉米采购数量较少。不过,随着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存量的下降,后期东北玉米将成南方市场主流。春节以后,国内养殖业整体恢复情况一直不好。国内玉米市场在总体供需平衡的格局之下,由于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增长存在时间差,导致前期玉米市场呈现弱势形态。不过随着后期国内市场供给数量将逐渐减少,而需求会逐渐好转,预计玉米市场将由弱转强,迎来新一轮上涨。
  昨天,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0709合约收报每吨1658元,上涨3元。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02:46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国家气象中心近期进行的土壤水分监测表明,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旱情持续发展,江南等部分地区过湿。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2:01:40 | 只看该作者

4月份国内期市成交金额增幅逾四成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今年4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44122474手,成交金额为3029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3%和74.81%,环比分别增长25.73%和41.94%。1-4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44180782手,累计成交额为84927.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4%和43.5%。
    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成交量16390710手,成交额22863.78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7.15%和75.47%,同比分别增长55.09%和105.04%,环比分别增长29.54%和47.57%。月末持仓总量475918手,较上月末下降3.27%。1-4月份累计成交量49322736手,累计成交额61120.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1%和84.44%。
    郑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9031274手,成交额2362.3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0.47%和7.8%,同比分别增长110.87%和31.59%,环比分别下降0.62%和9.06%。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431406手,较上月末下降1.62%。1-4月份累计成交量29681748手,累计成交额8137.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16%和19.11%。
    大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18700490手,成交额5068.9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2.38%和16.73%,同比分别增长-0.92%和15.62%,环比分别增长40.05%和55.87%。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2011092手,较上月末下降19.5%。1-4月份累计成交量65176298手,累计成交额15669.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46%和18.44%。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贸易代表团将签购3亿蒲美国大豆

  芝加哥5月3日消息:据CBOT官员在周四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贸易代表团将与美国大豆出口商于CBOT签约仪式上签订15份采购协议,计划采购采购3亿蒲式耳(约816万吨)美国大豆。
  这次签约仪式由美国大豆协会、伊利诺斯州大豆协会、爱荷华州大豆协会以及美国大豆出口商会联合举办,将于5月14日在CBOT举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夏秀红为中方代表团团长。
  业内分析师称,这次签约活动具有积极意义,虽然不会对市场价格带来直接影响,但反映出两国公开、良好贸易关系。中国每年大约进口900万吨美国大豆。而据美国农业部出口统计,2006-07年度迄今中国已累计进口1046.9万吨美国大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9: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下周赴美签千亿订单 料包括飞机农产品

据香港媒体报道,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将于本月下旬在华盛顿举行。此间消息人士透露,战略经济对话前,由百余家中国企业组成的采购团料将于下周赴美进行大“血拼”,采购商品料包括飞机、大宗农产品(行情论坛)及机械和电子产品等 。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最多将有来自130家企业的180位管理人员参与此次采购,中美双方将于下周三在旧金山就此次采购签署协议。此次采购活动的组织者并未透露拟采购的商品类别及采购总额。
    不过此间政府部门专家表示,采购清单中应包括飞机以及大豆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这是以往中国赴美采购的主要内容。
    此外,此次采购还将包括机械及电子产品。去年以来,美国先后放宽对半导体设备、销售软件、导航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对华的出口,所以即将成行的中国采购团还将采购一些解禁的机械及电子产品。
    至于采购总金额,此间媒体曾报道称,金额最高可达160亿美元(约合1248亿港元)。
    中国近年赴美大宗采购一览
    2004年1月,由中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率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北大方正等国内重量级信息产业企业,向美国拋出巨额订单,采购23亿美元的电信产品。
    2004年12月,中国赴美采购团在华盛顿与美国的粮食供货商签订了100万吨的采购合同。
    2006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一个由202名企业家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赴美参加第1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之后的10天里,代表团辗转于美国13个州的14个城市,与美方总共达成了162亿美元的采购协议,其中包括80架波音飞机、17亿美元正版软件、解除牛肉禁运等其它农产品合同等,这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单笔采购。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8:20 | 只看该作者

安徽粮食面积呈增长趋势 07年粮食种植面积增1.7%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农业大省安徽31个县3000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2007年该省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1.7%,夏粮、早稻、秋粮种植面积均呈增长趋势。
    调查显示:2007年夏粮种植面积增长2.8%,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增长3.1%;预计早稻、秋粮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0%。秋粮作物中,玉米面积增6.4%,薯类增3.8%,大豆面积减1.9%。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作用下,粮食作物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今年安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中央惠农政策的拉动。连续四个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良种补贴、市场粮食最低收购等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的继续实施,显示出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二是对今年种粮收益的心理预期提高。在去年粮价稳中有升的背景下,种粮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又进一步带来了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三是科技示范效应。安徽省去年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中,广大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种粮积极性得到提高。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7: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在巴西大购农产品

中国消失的耕地和逐渐枯竭的水资源妨碍中国喂饱自己的能力,而且美国的农场越来越多地用于乙醇等生物燃料,促使中国从南美寻求更多农产品来源——那里的土地仍然廉价而丰饶。
    世界银行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主管、伊利诺斯州大学教授汤普森表示,中国在到处搜寻,目标是确保获得长期的矿物、能源和粮食合同。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巴西和中国之间的新关系标志着农业贸易的深刻改变。曾几何时,最大的双边粮食贸易发生在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商美国和日本之间。但那些有着大量耕地可供扩张的国家,特别是巴西,如今争着满足中国的要求,中国可是一个人口13亿的国家,是日本人口的十倍。
美国的农民如今开始牺牲其他作物(包括大豆)种植更多的玉米来获取乙醇。上世纪70年代早期尼克松总统实施谷物禁运,这帮助了巴西大豆产业的发展,但美国农民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领先的谷物贸易地位。凭借先进得多的体系运送作物到全球市场,美国农民仍比发展中世界的新竞争者享有更多的优势。巴西的基础设施和经济限制让它在未来几年都无法大量供给中国。
    但如今更长期的趋势已经出现。这个转变的中心是全球争夺种植作物的土地。分析家认为,即使不再清除更多亚马逊雨林,目前拥有10.63亿市亩农田的巴西仍有加倍的空间,让它可以达到美国的同等规模。
    当三年前中国主席胡锦涛访问南美并和巴西总统达席尔瓦为“战略伙伴”关系干杯时,人们寄予厚望,预计两国之间的贸易将加倍,到200亿美元。中国承诺100亿美元的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上。
    中国继续在巴西疯狂购物。两国之间的大豆贸易暴增。去年,巴西运了约1100万吨豆子到中国,比上一年增长50%,而且差不多是2004年的两倍。有迹象显示,巴西的作物生产再破纪录,专家认为增加的部分大部分会被中国吃掉。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5:35 | 只看该作者

中央财政5年安排良种补贴112亿元

从2002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对高油大豆进行补贴至2006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良种补贴资金112.74亿元,惠及农户由53万户扩大到5800多万户,有力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据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介绍,为推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粮食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02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大豆良种补贴政策,此后,补贴的品种、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良种补贴实施5年以来,补贴的品种由高油大豆扩大到优质专用小麦、水稻、专用玉米和高油大豆4大粮食作物,补贴面积由1000万亩增加到3.73亿亩;补贴资金规模由1亿元提高到41.54亿元;补贴范围由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扩大到目前的13个粮食主产省区,山西、陕西、新疆、甘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的优势粮食作物也享受到了补贴政策;仅小麦良种补贴一项,农民年可直接增收50亿元以上,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3:30 | 只看该作者

湖北今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湖北省今年将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具体补贴办法是根据各县、市、区确定的补贴品种和2006年核定的实际种植面积,按省政府规定的统一补贴标准计算后分解发放到种粮农户。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由乡(镇)财政所负责向农民兑付,于8月底以前一次性发放到农户。农民持“财政涉农补助资金活期储蓄存折”和身份证到指定金融机构核查和领取补贴款,并可以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存款利息。
    同时,湖北省还公布了举报电话,方便广大农民朋友对粮食直补工作进行监督。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2:21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开始监察中国进口食品

在美国加紧检查来自中国的进口食品植物蛋白之后,加拿大食物检验局也加紧开始监察来自中国的进口食品。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检验局官员将扣押中国进口产品,检查包括小麦、玉米、大豆和米在内的植物蛋白。
  加拿大检验局官员称,此举是为了防止植物蛋白入境污染人类食物链。
8#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1:51 | 只看该作者

未来10天天气趋势 北方降雨将增多南方晴热少雨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北方地区降雨过程将有所增多;江南、华南多晴热少雨天气。9-12日,我国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降雨天气过程,前期持续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等地将出现较明显的降雨。另外,北方大部分地区还将出现4-6级风。
    根据目前土壤墒情、农情和天气预报,建议:
    1.北方干旱的地区要抓住这次降水过程,及时整地播种,争取一播全苗;旱情仍得不到缓解的地区要注意开发水源,适时造墒播种,以免延误农时;出苗的地区要注意及时查苗补苗,争取苗齐苗壮,以保证春播的顺利完成。
    2.目前北方冬小麦生产中还存在倒伏、病虫害、干热风等隐患。各麦区要注意加强后期田间管理,防御灾害发生。
    3.南方地区要利用近期有利天气,抢时收晒冬小麦和油菜,避免出现霉烂、发芽,力争颗粒归仓。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北方旱情持续发展

记者7日从国家气象中心了解到,近期进行的土壤水分监测表明,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旱情持续发展,5月3日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和辽宁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东北部、黄淮西部等地旱情持续或加重。
  截至5月初,辽西大部、大连南部、沈阳北部出现轻到重度干旱,农田干旱面积约为103.46万公顷。
6#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48:07 | 只看该作者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均涨,购销平静

  今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整体上扬。北方港口:大连港水分14.5玉米平舱价为1490-1500元/吨,北良港水分14.5玉米平舱价为1490-1500元/吨,锦州港水分14.5玉米平舱价为1480-1485元/吨,鲅鱼圈港水分14.5玉米平舱价为1470-1475元/吨,均上涨约20元/吨。
  蛇口港玉米到港价为1610元/吨,上涨40元/吨,库存约11万吨。漳州港玉米到港价为1620-1630元/吨,上涨20元/吨,库存约3万吨。钦州港玉米到港价为1650元/吨,上涨20元/吨,库存约11万吨。饲料企业采购仍旧较为清淡,需求并未有效恢复,但前期到货较少,发运清淡,节日期间玉米到量较少,消耗库存,价格上涨。
5#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47:26 | 只看该作者

山西长治玉米价格下跌,外运量少

  山西省长治水分14%玉米收购价为1410元/吨,下跌20元/吨。据贸易商反映,因为节前收购高峰时,收购价格上涨的速度过快,幅度过大,此番价格下跌是对当时价格上涨的一种修正性的回调。当地玉米外流量极少,外销困难,贸易商手中仍留有80%的玉米。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46:21 | 只看该作者

河北粟宁玉米价格上涨,受山东提振

  河北粟宁水分14%的玉米收购价为1510元/吨,较节前上涨10元/吨。当地农民手中玉米存量约有10-15%。当地玉米价格上涨主要受山东需求提振。山东玉米存量减少,价格坚挺。山东青援食品水分14%的玉米收购价为1640元/吨,较节前上涨10元/吨。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45:50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玉米价格平稳,购销清淡

  上海站台水分15%玉米站台价格1600-1610元/吨,平稳。上海地区的饲料企业并没有出现往年的采购补库现象,购销依旧清淡。目前养殖业仍然低迷,养猪虽有利润,但养殖户担忧疫情,补栏并不积极,饲料销售情况较差。
2#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1:42:50 | 只看该作者

关税配额取消促天津口岸食用植物油进口大增

天津海关消息:关税配额取消和需求增长等因素促进天津口岸食用植物油进口大增,今年首季天津口岸进口食用植物油40.6万吨,价值2.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4.2%和78.1%。
  今年首季天津口岸食用植物油主要进口品种为食用棕榈油和豆油。天津口岸进口食用棕榈油19.4万吨,增长88.3%。
  马来西亚、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是主要进口市场,三者合计占同期天津口岸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的82.5%。天津口岸自马来西亚进口食用植物油12.7万吨,增长67.3%;自印度尼西亚进口9.3万吨,增长77.6%。
  近期食用植物油进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食用植物油关税配额政策取消推动进口增长;二是国内需求量稳步提升,中国餐饮业、食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三是国外食用植物油价格存在优势。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06年国内植物油需求总量为2200万吨,比2005年增长19%,2007年预计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11-11 03:51 , Processed in 0.1436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