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楼主: 方圆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恩的最大功劳

 关闭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9-4-7 09:2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蚂蚁 于 2009-4-6 22:14 发表

不要小看任何人 毛是500年以来第一人 至今中国未能摆脱其战略规划 如无毛 我们是没有可能在此夸夸其谈 更不可能安坐投机 建国至今 没有毛的宏图伟略 中国早就成为别人的附庸了 哪里还有30年“改革开放”,很多东西 ...

既然说不小看任何人,为何独看大“毛”这个人呢。没有毛中国现在会怎么样根本无法证明 均属于猜想。那么我认为建国后如果是让刘、周真正掌权 中国现在会好的多。要评价毛最好是与他同样重量级的人物来对比,而不是在时间上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2#
发表于 2009-4-7 09:36: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ngshi 于 2009-4-5 21:43 发表
佛说了那么多法,最后却说自己什么也没有说,谦虚到了极点。

这个观点,大家可以去参读禅宗大师南怀谨的书。

也就是这句:若有人言如来说法,是为诳汝!是何意呢?
其实很简单,在这里佛再次强调无我的佛家至 ...

这贴很有意思 有谈佛理 有斗实力。我也凑热闹。
既然无我相 人相众相 当然就无 我说 人说 众生说 以至如来说。
但这里不是谦虚 而是如实、如义,所谓不诳语 不异语也。浅见
93#
发表于 2009-4-7 09:53:50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没错。
但谦虚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美德?
因为这符合佛理。佛理是本原,谦虚是枝干,是衍生物。
不是如今社交场合的谦虚的含义。

原帖由 cz777 于 2009-4-7 09:36 发表

这贴很有意思 有谈佛理 有斗实力。我也凑热闹。
既然无我相 人相众相 当然就无 我说 人说 众生说 以至如来说。
但这里不是谦虚 而是如实、如义,所谓不诳语 不异语也。浅见
94#
发表于 2009-4-7 09:56:1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圣经中说,做好事不张扬,不留名,天堂之门为你敞开(大意)
也契合此理。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0:10: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6#
发表于 2009-4-7 10:16:54 | 只看该作者
老方,你也别跑来跑去了,就在这里吧。
在下也把回帖转过来:

你先证明你有法可施吧,呵呵。
你有可信的历史预测记录吗?
你在论坛发价位重现贴无法证明你确实有法呀?
无论是阳光还是这里都有网友提出质疑。
一两个例子说明不了问题呀?
你跳什么呀?
有本事你实打实的预测几回呀?
在下是什么人,大家早就清楚,岂是你能诋毁的?
97#
发表于 2009-4-7 10:20:41 | 只看该作者
此外,“谦虚到了极点”的含义并不等于“谦虚”。但又不离谦虚。
从佛法观点看,强调无不等于虚无,无并不等于没有。

原帖由 mengshi 于 2009-4-7 09:53 发表
说得没错。
但谦虚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美德?
因为这符合佛理。佛理是本原,谦虚是枝干,是衍生物。
不是如今社交场合的谦虚的含义。

[ 本帖最后由 mengshi 于 2009-4-7 10:22 编辑 ]
98#
发表于 2009-4-7 10:25:08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夫子兄的话:有些人就是嘴上功夫厉害,摆出一副有料的样子,就是不敢提前预测。打死也不认错。
99#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0#
发表于 2009-4-7 10:34:0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本人的亿利能源最近停牌,有闲在此发帖,今天在涨停板出掉后,准备等待机会再做,因此心情较好,陪你玩玩罢了。
==========
事后诸葛叫炫耀,懂不?
101#
发表于 2009-4-7 10:40:56 | 只看该作者
想证明自己是高手,要么实打实的做大盘预测,要么写书写文章
指导新手透露一些思想方法,让后来人领悟。
除此都是邪途。
方一边拼命说别人要挖他的宝,一边又说自己绝不献宝。最后干脆
说自己没宝,又说有德者才可以得宝,说来说去,自拉自唱。忽悠大家,
小视大家得智力。就是不敢见真章。
如果不是怕大家上当,在下也懒得理这种人。你这样得人品,纵有
金山银山在下也不稀罕。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0:46: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3#
发表于 2009-4-7 10:59:21 | 只看该作者
赞同92楼老兄的观点。既然无我相 人相众相 当然就无 我说 人说 众生说 以至如来说。
但这里不是谦虚 而是如实、如义,所谓不诳语 不异语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4#
发表于 2009-4-7 11:04:23 | 只看该作者
象方圆肖这种吹吹乎乎得网络混混,在下不是第一次见到。
借和他辩论,让大家了解一些真理罢了。
方自己要对号入座,也只好由他了。呵呵。
不撞南墙不回头,佛只度有缘。

[ 本帖最后由 mengshi 于 2009-4-7 11:05 编辑 ]
105#
发表于 2009-4-7 11:09:45 | 只看该作者
金刚经可谓千古之谜,历来有不同理解。欢迎讨论。
但谦虚到极点得说法应该是有来历得。不是在下得发明。
如果简单对大众说了义,恐怕会导致虚无主义得误解。
象方这样曲解佛法得人大有人在。

原帖由 awei 于 2009-4-7 10:59 发表
赞同92楼老兄的观点。既然无我相 人相众相 当然就无 我说 人说 众生说 以至如来说。
但这里不是谦虚 而是如实、如义,所谓不诳语 不异语也。
106#
发表于 2009-4-7 11:21:22 | 只看该作者
真正做到了谦,才真能做到菩萨的慈爱。道家老子云:“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佛家也是这样,佛家谦到什么程度呢?谦到“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
注意文中这段(本来想改颜色得,没试验成功)
佛家谦到什么程度呢?谦到“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怀瑾开示:如何修证佛法(60)发表于 2009-01-23 18:05:15 类别:师大学堂
  大家要注意,不论出家在家,以后学佛修持之路,应注意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当中的瑜伽地,这里面包括了密宗所有的红、白、花、黄教的基本理论,修气脉、修止观的原则,也都告诉我们了,这点顺便提及。

  比如我们晓得学声闻,要学八关斋戒,其中一条戒云:“沙弥不准坐高广大床”。为什么?高广大床就是上座、上位。为什么沙弥不能坐?是先要养成谦虚的德性,叫你不要处处自我傲慢,动辄自私自利,坐在上面很了不起那个样子,就是要我们学谦虚。我们看了这条戒,不管在家出家,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谦虚,做到了谦虚没有?据我了解,凡是学了佛的人,或信了任何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为别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认是圣人。我们学佛同样也犯这种毛病,不过换一个名词而已,觉得:他唉呀!很可怜,地狱种子啊!一样的道理,不肯谦虚。

  尤其是有点功夫的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起来了,别人的功夫都不行。专拿一个圣人的尺码,去量人家,而且这个尺码还是自己定的,眼光说有多短就有多短。人们在它的尺码下,当然都不是圣人,可是他却从来没有量量自己有多长、多大,决不反照自己,这是最要命的。这个心行怎么办呢?所以为什么不能证果?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心行,贪嗔痴慢疑一点都没有转化,非常可怕,反省起来非常严重。

  我再三强调大家,修道没有证果,不能证到空,就是心理行为自己转化不了,所以坐起来,只抓到意识境界造成的一点空,以为那就是道了。

  今天有位同学提出报告,昨天打坐坐得最好的当儿,忽然发现自己的手伸上来抓脸。当时他想,奇怪,前一秒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手在抓脸?用功还用得很好呢!当时他觉得有点难过,忏悔自己的无记。失念了,自己做了,不知道。无记也有无记的果报,你说你是无心的,将来你所得的也是无记的果报。比如我们有时莫名其妙地受人打击,那也就是无记果报。这位同学继续打坐,后来又发现自己在抓脸,他说这就叫“无明”失念了。

  不过,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遍谈空这一念,只是起码的,最初步的一点,还只是诱导法,诱导我们成就、成圣的最初步路子,但这个心念在同一秒钟、同一刹那中,可以起很多的作用。所以我们真静下来时,六根同时并用,万缘俱来时,若能万缘都知,那就是六祖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不是光修空,要能够全知才行。

  在清静专一的时候,你还能够用手抓痒,嘴里咬咬牙齿,脚同时敲两下,这些都是念的作用,你不能说“我的心念在这个时候空了,而抓痒并不属于念。”你们要知道,本能的反应就是念,那是阿赖耶识的念。所以有许多人打坐修道,遭遇很多魔境界,实际上这个魔,都是自己这一生造的。不但如此,很多着魔的人,就是下意识喜欢玩弄这个东西,换句话说,他在心性方面根本没有转化。

  所以,我经常告诉同学:易经六十四卦中,没有一卦全好,也没有一卦全坏,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较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谦卦。所以佛家叫我们学空,戒律上第一个要做到谦虚。试问有几个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谁做到了。

  真正做到了谦,才真能做到菩萨的慈爱。道家老子云:“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佛家也是这样,佛家谦到什么程度呢?谦到“无我”,谦虚到了极点就是无我。

  所以我们光想打坐达到空,在心性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为我们坐在那里守空,是“我”去守空,没有做到无我的空,假定无我,何必求空呢?无我就已经空了。

  所以以行愿来讲,“行”才是真见地,行不到,见地没有用,要做到这个才能谈到真慈悲,因为慈悲就是无我。其实,我们普遍讲慈悲都属于“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无我,才能真慈悲。说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比如父母爱儿女那个仁慈,尤其是母爱,决不要求代价的,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爱,但那还是“情”,这情是由“我”爱而发;菩萨的慈悲是“智”,只是“无我爱”而发,这可严重了。

  所以讲行愿、行门之重要,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们看到多少学佛学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为什么染污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正常呢?因为没有严格地在修行。换句话说,没有严格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

  比如贪嗔痴三毒,你说我们哪一点不贪?你说你一点都不贪,一天到晚想跟我在一起,想多跟老师一下,这是不是贪?我那里没有东西可给你的,因为你“贪”,你希望老师那里也许有点东西可挖了来,这是什么心理?为什么自己不去用功呢?我当年向我的袁老师学习,不是我向老师问问题,都是老师在问我。

  比如有一次,两人由成都到重庆,那时交通不发达,到了内江,人很累。抗战时候搭汽车只能站着,整整站一天,到了内江茶馆里,袁老师问:你累不累啊?当然累。你现在的心境如何?我答:同在山上闭关时一样。那真一样,没有动过,就是“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没有觉得动摇过,也没觉得风尘仆仆是辛苦。但是这个时候觉得自己有一点疲劳,还是不对的。袁老师讲:唔!这可不容易啊!我答:大概还要一年,我会把这问题解决。次日早起,我说:先生,你昨天睡觉时打呼好厉害啊!袁老师问:你晓得我为什么打呼?我愣住了,为什么?这是个大问题。接着袁老师问:你晓得有一个不打呼的东西?我说那个我在理上知道。差不多了!要求证。理上知道有一个在打呼,还有一个不打呼的,在看这个在打呼。

举上面这个例子,是说大家贪问,事无大小一概问。我们检查自己的心理,贪嗔痴慢疑要断,谈何容易啊!你说,你打起坐来会空,没有用的。你在事上过不去,心事来的时候过不去,嗔心来的时候比谁都大。

[ 本帖最后由 mengshi 于 2009-4-7 11:28 编辑 ]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1:21: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8#
发表于 2009-4-7 11:29:22 | 只看该作者
告诉你,业障太重的人,研究那个东西,容易着魔的,所以我随便与人说法,更不谈对你布施什么法了
此乃魔说,你有何法与人,笑话。
109#
发表于 2009-4-7 11:32:4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乱七八糟的,研究江恩扯到哪儿去!
好了,到此为止!
此贴关闭!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7-6 02:31 , Processed in 0.1478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