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8253|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要打仗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5 15: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江恩的书有个说道:历史证明,战争每隔20--25年爆发一次。我们离开战争有20年了,哈哈哈哈
41#
发表于 2010-5-29 14:11:24 | 只看该作者
打酱油路过-------------><---------------^^^>>>^^^%:""/"""/""""/)))))))(((((((:::::::^^^;;;^^^;;;----------------|||---
40#
发表于 2010-5-28 19:25:08 |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0-5-28 11:41:1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有人 太天真了  没有听说过 十字东征军 么
咳  信仰是调节美国人以及犯下滔天罪行人的道德自责  但绝不会阻止他们再次使用残暴  
对人性要有深入理解  
不要那么善良的相信什么什么 可以拯救你
拯救你的 只有你自己
不在天上
不在国外
38#
发表于 2010-5-26 00:25:04 | 只看该作者
看中美对话
对外资开放股指期货
战争已分胜负!
37#
发表于 2010-5-25 23:36:52 | 只看该作者
持續關注南北韓衝突問題
2010.6.3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36#
发表于 2010-4-1 14:24:17 | 只看该作者
維護世界和平 --- 那是超人的事, 我們只需搬小板凳看戲吧.
35#
发表于 2010-3-28 01:10:11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战争。。。
和平时期 真没办法升官 杀人还得偿命。。
要是战争一来 先从军 整个集团军级别回来 再把上海几个人收拾了
我看谁还敢。。。。
34#
发表于 2010-3-27 23:06:34 | 只看该作者
苗头已经开始了!大家看新闻吧……
33#
发表于 2010-2-5 15:25:40 | 只看该作者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越来越发达,野蛮越来越上不了台面。(比如南京大屠杀后,当时得世界舆论一片谴责,日本方面至今极力否认辩白得同时,也迫使当时得日本侵华部队有所收敛。)
战争也许不是那么必要得,用争吵辩论得民主形式代替武力解决
争端不是更好吗?
当然,从宗教角度又另当别论。战争有更深刻得原因,但也有宗教意义得化解办法。
原帖由 tqz75 于 2010-2-5 00:11 发表
战争是人类发展史中必须经历的调整周期,粗线条的间格区间是九分之一 至 十二分之一;

[ 本帖最后由 mengshi 于 2010-2-5 15:30 编辑 ]
32#
发表于 2010-2-5 00:19:24 | 只看该作者
移溢海峡,通辙丙戌@
31#
发表于 2010-2-5 00:11:04 | 只看该作者
战争是人类发展史中必须经历的调整周期,粗线条的间格区间是九分之一 至 十二分之一;
30#
发表于 2010-2-3 11:11:13 | 只看该作者
纵观历史,每逢危机的时候, 国社主义总会跳出来;不过,美国看来还没有这个苗头,melting pot 那么多年了, 混血人也搞出一大批了。
倒走的不会有好下场。
军事上, 实力上, 明摆着的。
想打仗?  想打能打早打了。
29#
发表于 2010-2-3 11:09:34 | 只看该作者
卡特总统的慈善晚年
作者:杨英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来源日期:2009-11-30
本站发布时间:2009-12-2 22:53:57
阅读量:75次

    美国总统退休后都在做什么?尼克松著书立说、为国家出谋划策;老布什暗中为儿子出力;克林顿到处演讲或替夫人竞选站台;小布什隐居家乡撰写回忆录。吉米·卡特则显得与众不同,他一面撰写回忆录,一面不辞辛苦地奔波在世界各个角落充当慈善大使和和平使者,同时还不忘在花生地里劳动。

  为全世界穷人盖房子

  11月19日,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后,85岁高龄的卡特没有丝毫歇息,就风尘仆仆地直奔邛崃市文南小区。卡特夫妇将在这里同200多名“仁人家园”志愿者一起参加廉租房建设义务劳动,他们将为当地贫困家庭兴建16所多层式住宅。

  他满头白发,喜欢露着牙笑,这标志性的笑容曾无数次登上报刊杂志的封面。他讲话时特有的温柔语调,曾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回荡4年之久。此时,他身着薄羽绒服,灰色的鸭舌帽,出现在中国四川的工地上,轻松自在,面容慈祥。“我第一次来中国时,你们中大部分人还没有出生,那是1949年,而且我和你们国家同一天生日。”他提到四川是老朋友邓小平的故乡,还提到去年汶川地震后就希望为中国赈灾做点什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全场掌声热烈,笑声不断。

  这是卡特第二十六次参加“仁人家园义工周”活动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卡特夫妇就已成为“仁人家园”志愿者。卡特总统常常不顾年事已高,每年抽出一个星期穿上蓝色牛仔裤,系上木工围裙,亲自在工地工作。他与其他志愿者一样,睡在地板上,遵守严格的工作时间表。仁人家园的发起人富勒常常用卡特来教育年轻的志愿者,“如果一位前总统肯花一个星期从事劳累的体力劳动,其他人又怎能说自己太忙了呢?”

  在施工期间,卡特总统常常要求媒体尽量不要兴师动众进行报道,这样他才能集中精力工作。而当房屋峻工时,卡特总统会激动地泪流不止。他与受援助者握手,因此更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但他不认为这是慈善,他说:“我们通过平等相待向人们显示,我们是他们的伙伴。这不是慈善行为,不是施舍。”

  在卡特总统身边工作是很大的福分

  “他有普渡众生的情怀,特别同情弱者,愿意帮助那些受疾病贫穷困扰的人们免除痛苦,最近到中国去参加仁人家园义工周活动即为一例。”提到卡特的仁慈,卡特中心中国项目组负责人刘亚伟的赞美没有丝毫勉强。“他每年还会自己亲自动手做家俱,然后在二月份的拍卖会上把家俱卖掉,用挣来的钱支持卡特中心的工作。2002年他获得诺贝尔奖,他把奖金全部捐给慈善项目,没有给自己留一分钱。”

  关心底层民众已成政治家们获取民意支持或良好名声的惯常手段,往往真假难辨。然而从来没有人怀疑卡特的仁慈是政治式的作秀。他同情弱小者,但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卡特曾质疑那些把关心穷人挂在嘴边的人:“我们去教堂,我们谈论他们,但我们真的伸出过援助之手吗?”卡特则不同,“85岁了,还在天天工作,从世界的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真的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刘亚伟见证了卡特不知疲倦奔波的辛苦和因此获得的满足感。

  母亲对卡特的影响不可忽视。卡特的母亲莉莲是名注册护士,曾以朋友和乡村医生的身份为她贫苦黑人邻居服务,后来在60多岁时她还为派往印度的和平队效力,这大概间接地促成了卡特在1982年创办“卡特中心”,为消除贫穷疾病和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在卡特中心,卡特是“老板”。“在别的地方工作可以说老板的坏话,但在卡特中心,大家对老板尊敬得五体投地。”刘亚伟说,“能在卡特总统身边工作是很大的福分。你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个可以掌控世界命运的人,他那么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话,开玩笑,问你问题。”

  有趣的是,卡特有时也会把卡特中心当成国务院,“他感觉自己还是总统,大家是国务院的雇员,他让实习生每个星期给他汇报各个角落发生的事,然后拿这些事情来问我们,让我们出主意,他最后拍板定案来实行。”提到这些,刘亚伟忍俊不禁。

  从最差总统到最成功前总统

  1981年以56岁英年离开白宫时,卡特心灰意冷静,4年的努力换来了“最差美国总统”的评价:他的仁慈被视为软弱,他的关心弱小民族与出卖美国利益划上等号,他的名字曾与加油站前的长队和直线上升的通货膨胀率相联系。但卡特是个从不轻言放弃的人,这种品质曾经把一个默默无闻的花生农推向了总统的宝座,也把他带向了世界最贫穷的角落,“建立一个正直、有同情心和充满爱的政府”的理想在他的慈善事业中得以实现。

  卡特将其精力转向第三世界的穷乡僻壤。在那里,他带领卡特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贫困的农民显示如何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监督羽翼未丰民主政权的民主选举;他的医疗计划送走了为害数百年的瘟神;2007年,卡特在埃塞俄比亚宣布了他最大胆的征服计划:把疟疾从这个7500万人口的古老非洲国家清除出去。衣衫褴褛的农民排队从这位前总统手里接过新蚊帐,这种经过长效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每个值5美元,但免费发放给村民。

  他把精力转向海地、中东、朝鲜及其它热点地区,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化解冲突。在上世纪80年代的海地危机中,尽管美国战机已经起飞,卡特仍不顾生命危险留在海地首都谈判至最后一刻,最终说服军政府交权避免流血战争。在克林顿总统任内,卡特于1994年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成功调停缓解了紧张的美朝关系。为表彰他为寻求和平解决国际冲突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卡特于是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从总统到慈善家,从最差总统到最成功前总统,变的只是身份和评价,不变的是卡特本人和他内心一以贯之的信仰。“我倒不觉得卡特热衷慈善事业是从晚年才开始。”刘亚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他做总统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人权外交,并改变了美国外交的底蕴。有人说他没做好总统,但我觉得从长远来看,他可能比其他总统更值得大书特书。”而卡特自己则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离开白宫后的工作经历的确是我一生中最令人满足的阶段。是的,现在比当总统时更有成效。”
28#
发表于 2010-2-3 10:56:44 | 只看该作者
传闻而已。
可能因为何新是名人,但别忘了他是知名得左派,而且是搞政治得。
说得未必都是真话,或完全符合事实。
如果你深入了解基督教教义,阅读过圣经。就知道这是和博爱精神抵触得。比如许多美国明星多次去非洲贫穷地区搞慈善,比尔盖茨也去造访过贫民窟。。。
原帖由 拈药童子 于 2010-2-3 10:21 发表
何新曾揭露现代国际精英们的一次秘密会议:“1995年9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曾召开‘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该会议认为,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剩,世界将出现分化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垃圾。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采用布 ...

[ 本帖最后由 mengshi 于 2010-2-3 11:09 编辑 ]
27#
发表于 2010-2-3 10:21:51 | 只看该作者
何新曾揭露现代国际精英们的一次秘密会议:“1995年9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曾召开‘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该会议认为,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剩,世界将出现分化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垃圾。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采用布热津斯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些无用而贫穷的垃圾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仅由20%精英将一些消费残渣供给他们苟延残喘。’二是设法逐步用‘高技术’手段消灭他们。” 

.gif" smilieid="204" border="0" alt="" />
26#
发表于 2010-2-3 08:30:1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反讽呀,呵呵。不过最好加个表情符号或者语气上体现一下,免得误会。

推荐看下下面得文章:

浏星雨:“美军独霸机场撤美侨”新闻的真相(转载)



这则新闻所掀起的舆论巨浪说明,大众在本质上是非理性动物,很容易被忽悠和煽动。在现实社会里,赵本山卖拐是很容易成功的,一些人深受其害,另一些人却因此获利。不过,今天的获利者,可能就是明天的受害者。

凤凰卫视“著名”国际事务评论员,美国公民阮次山不知是也被忽悠了,还是想故意忽悠别人,竟然写了篇名叫《海地震后美国撤侨优先大国责任何在?》的文章。

阮次山先生在文章中说:“机场现在是美国接管了。所以这两天不(单)是全世界,尤其是法国最恼火了,法国总统还有法国外长正式向美国提出严正的交涉跟抗议,机场是你们接管,你们主要这两天的工作是撤退美国的侨民,不是帮忙全世界的物资救难,去拯救海地的人,所以全世界都提出抗议。”(事实上,截至阮文发布时,没有法国外长的抗议,更遑论法国总统了)

美国公民阮次山和一般人不一样,他应该是看得懂英文的。他应该知道中文媒体上炒得很热闹的“美军独霸机场先撤美侨”的新闻主要源于法新社在1月16日的一篇报道,叫着《Anger at US builds at Port-au-Prince airport》。

这个报道,先被台湾“中央社”截取一段用中文报道出来,虽然截取,还算忠于原文。接着马上被中国新闻社选择性地转载,信源标注为“中央社”,由此立即在新浪网上引起反响。而后,又被《环球时报》添油加醋地转载,标题改为《美军独占海地机场优先撤美侨惹怒火(图)》并配发了一张白人女孩登机的照片。到了《信息时报》那里就成了《独霸机场美军先救自己人》,说美军霸占机场,动用军机撤侨民(实际上是参与运送救援的军机(空机)返回时疏散侨民)。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不直接转述法新社的原始报道,而要经过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的不断贩运呢?我想,大概是想利用一个古老的规则:一句话,口耳相传,从巷口传到巷尾,无论造成了什么样的恶劣后果,每人的责任只有一点点,也就是大家都不用负责任
了。

网民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可是看过这篇法新社英文报导的人都知道:

(1), 抱怨的是几十个法籍海地人中的几个,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看法没有错,法新社报道出来似乎也合理。但是,这几句抱怨的话具有多大层面上的代表性?能否得出美军独霸机场先撤美侨的结论?桑美台风,汶川地震,甚至很小的一个事件,各种各样的意见和抱怨都有,是否能导出某个特定的结论,不但需要清楚的基本事实,还需要有基本的逻辑。

(2), 报道中说,法国负责援外的国务秘书,因为法国救援飞机无法降落而抗议美国处理机场不善。但报道中也有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辟谣说:法国外交部没有向美国提出外交抗议,法国和美国在困难重重的海地合作得很好。(但是法国负责援外的国务秘书(部长)的确说了不少抱怨甚至抗议的话)

(3), 并非美军不让这几十个法籍人登机,而是因为机场繁忙,前来接纳这些人的专机无法按时降落。接机未到如何登机?不过,那些星期五滞留机场的法籍海地人第二天就被撤离了,运送野战医院的飞机也在星期六中午降落了。整篇报道也就是主要说了救援协调工作做的不好,美国应该负有责任。

这么一个突发事件,一下子这么多国家一起进去,协调的确是个问题。是人员优先,还是物资优先?是修复维护人员优先,是搜救队员优先,还是秩序维护部队优先?是食品优先,还是药品优先?是挖掘机械优先,还是医疗器械优先?这些都是可以商榷和辩论的问题。

对“美军独霸机场先撤美侨”新闻所述感到愤怒的人,可能不知道以下事实:

一, 美国撤侨,没有错,也没妨碍救灾人员和物资的进入。

(1), 灾难发生,疏散灾民是救灾的有效举措之一。各国侨民的撤出有利于缓解灾区的救助和供应压力。汶川地震发生后,疏散活人和救助被埋者是自然而然的首要任务。

(2), 美国侨民所搭载的是运送救灾物资后返回的军方运输机,而不是空机到达的撤侨包机。(就连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去海地会晤海地总统商谈救灾,所乘的也是携带物资的空军运输机,而不是专机或普通客机,而且为了减少海地机场的压力,只停留了4个小时,这说明美国方面留意了这个问题)。

(3), 而准备接纳法籍海地侨民的飞机则是属于包机。那些发出抱怨的法籍海地人之所以不能像美侨那样登机离开,是因为前来接纳他们的飞机未到。接侨包机不能降落的原因不是美侨登机,而是进来的像法国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太多。

(3), 海地机场小,遭地震破坏,而且油料不足,卸载能力不足。这导致许多飞机无法降落,就是降落了也无法及时卸载。是飞机进去的困难,而不是出不来的困难。飞机需要出来让出位置,外面的飞机才能进去。

(4),美军控制的机场,却让阻止了最多的美国飞机降落。美国在地震后,就停止了飞往海地的民航班机,一切以统一部署救灾的专机和军用飞机优先。导致美国的海地侨民和美国记者难以进入海地。导致许多美国海地人组织和美国慈善组织无法直接进入海地,不得不绕道邻国。不单是法国救援飞机被推迟降落,美国的救援飞机也同样被推迟降落或绕道邻国。这些不是因为美国撤侨,而是因为机场本身的接纳能力。

据另外的报道(1月18日美联社),和本篇报道无关。有一些法籍和加籍海地人(多数)试图登上返回美国本土基地的军机,先被美军人员阻止 ,后经交涉得以登机。于是这些法国人,加拿大人于1月17日到达美军位于新泽西州的军用机场。根据美联社报道,这也是一个引起愤怒的事件。

这个事件,该如何评价呢?如果,美国是真的活雷锋,那么就应该让全体海地灾民去美国享受“民主和自由”的繁荣生活。可是,美国说过他是活雷锋了吗?

刚刚看到报道,中国滞留海地的人员在维和部队基地与中国维和防暴队同吃同住,还有中国外交部表示尽快安排包机接出中方人员。

这样一个新闻报道,自然,不同的人看到,感受是不同的。中国人看到,会感到欣慰。法国人或者海地灾民看到,会不会愤怒呢?会不会认为中国维和防暴队滥用联合国授予的职权呢?法国人,海地灾民能去联合国的基地与中国防暴队同吃同住吗?毕竟,那里面比外边安全多了。比如海地灾民,法国侨民想跟随中国的撤侨包机或者接遇难者的飞机来中国,那么中国的防暴队员们不会阻拦吗?可想,社会主义中国,也不是活雷锋。


二,假如,美国独霸了机场,优先撤美侨。那么:

(1), 在地震的第三天,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怎么飞到海地太子巷的?要知道 飞机进海地很难。还有第四天,中国的7人高官代表团的飞机是怎么进去的,中国高官去的目的是协调救助被埋的中国人的。还随机带了殡仪馆的一级化妆师和两大箱防腐化妆的物品。难道中国霸占了海地机场?

(2), 当法籍人在机场过夜的时候,11名中方人员在为中国维和防暴队的护卫下从太子巷国际机场乘包机撤出。为什么?难道中国撤侨也优先?

(3), 中国的8名遇难者是如何由专机接回的?死人能出,活人为何不能出?法国人是否也要惊呼:中国逝者也比法国活人优先?

事实上,大家也知道,海地救灾,从地理位置,实力和应急能力上看,美国主导最合适。在24小时内到达的第一支72人的远程救援队是美国。地震以后,中国舆论多数质疑美国积极救灾的动机和目的,现在终于抓到了美国的罪证。

地震发生后,海地政府瘫痪,通讯,电力中断。中国政府都无法和自己所派出的维和部队联系上。是美军修复了部分通讯设施和海地机场,不然中国救援队和公安部7人高官代表团根本无法进入海地。

美军连夜对海地国际机场进行了修复,开放了机场运作,为救灾赢得了关键点。控制塔台损坏而无法使用,全靠美国空军在草坪上架设的临时无线电空中交通指挥系统和航空气象系统来指挥大量飞机的起降。困难和繁忙可想而知。(参见海地太子巷国际机场卫星照片)

因此,美国联邦航空署首先对美国境内13日经过或直飞海地的所有民用飞机执行地面停止程序,FAA随后开放了美国境内运送救灾人员和补给的飞机的通道。但FAA 同时警告,飞往海地的飞机在降落前可能要等待3小时,这一情况会延续几天。因此,FAA建议限制飞机班次或转降其它临近国家机场。

地震发生后,海地机场上曾经一度有44架飞机,但只有两个油罐卡车的燃油和两辆飞机牵引车。航班多、航空汽油奇缺,美军安排无需加油、能接回侨民和伤者而不是空机飞回的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优先起降,无需接回侨民和伤亡人员、以及需加油养护的飞机由美军协调降落邻国机场,物资和人员海陆转运海地。

由于机场燃油不足,太子港的美国空军将确认飞往太子港的飞机是否带有足够离开海地的燃油。

所以,飞机进入海地困难,而不是出海地。飞机出海地,才能让后续飞机进入海地。

在美国空军接管海地机场的5天中,已经有超过600架飞机起降,这是海地国际机场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壮观景象,却只有50架次被迫改飞到其他机场。到了地震后的第5天(16日)只有3架飞机被迫改变航线,在第6天(17日)只有2架飞机被迫改变航线。这说明,海地机场在美军的管理和维护之下,越来越好。

结论:

(1),不是美军为了优先撤美侨,而阻止法国公民登机。而是接纳法籍侨民的包机无法按时到达,导致他们滞留机场。

(2),美军撤侨,使用的是运载救援人员和物资的空载返航运输机,而不是空机到达的撤侨包机。

(3),法国运载野战医院的包机是因为机场繁忙而不能降落,而不是因为美军空机撤侨。被迫返航和改道的美国飞机更多。

综上所述:为了优先撤美侨而独霸机场,导致救援人员和物资无法进入海地灾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这样一个事件,横看成岭侧成峰。

(1)比较亲美的人或者一些中国民族主义者,所看到的是羡慕和崇拜,羡慕美国政府极力保护自家公民不惜得罪全世界,甚至践踏别国的生命,借而发泄对“洋人优先”现象的不满。

(2)比较反美的人,则看到美国的霸道,残忍,美国的狼心狗肺,几乎想将所有能想象得到的脏话向美国泼去。

可是,绝少有人去看看,去想想,这个新闻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去想想事实与结论之间有着怎么样的逻辑联系,并仔细想想为什么要羡慕和崇拜,或者仇恨和咒骂?

如果你是认同普世价值,欣赏民主自由,比较亲美的人。如果美国真的为了撤侨而独霸机场阻扰救灾,那么你心中的民主自由还有普世价值吗?这样的美国值得你去亲近 ,去崇拜吗?

如果你是比较反美的人,认为美式民主自由会危害中国国家民族利益的人。如果今天,按照你们常说的一个由华尔街犹太人控制的,以欧洲白人为主体的美国,却能为了一些以黑黝黝非洲人为主体的美籍海地人出动海陆空三军,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还不惜背上全世界的骂名。那么,这样的美国不让你感动吗?这样的美式民主自由你还拒绝吗?

一则“外交部驳斥中国救援队在海地只救中国人的言论”的新闻,或许能让有关媒体工作者想起一句古老的话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25#
发表于 2010-2-3 00:0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ngshi 于 2010-2-1 15:27 发表
战争往往是反人类得罪恶行径得集中大爆发。
武力是为了防止战争,保卫和平,而不是发动战争。
霸权主义思想是魔鬼得心理游戏。

本人可是支持和平主義者,只是以反諷的語氣表達
別誤會
24#
发表于 2010-2-1 15:27:31 | 只看该作者
战争往往是反人类得罪恶行径得集中大爆发。
武力是为了防止战争,保卫和平,而不是发动战争。
霸权主义思想是魔鬼得心理游戏。
原帖由 transit2563 于 2010-1-20 09:59 发表
一定要打台灣嗎?
為何沒想到跟美國或印度大戰一場呢?從此稱霸世界,一勞永逸
23#
发表于 2010-1-26 23:06:28 |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0-1-20 16:45:5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是美国啊。。所以要打不是那么容易的。目前我们还没有一战不胜的把握,打的不好,就要把世界资金给挤出中国了。。这个是美国所希望的。。所以擒贼先擒王。但那个头不是那么好弄的啊。。 所以目前稳定是关键!
21#
发表于 2010-1-20 09:59:25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打台灣嗎?
為何沒想到跟美國或印度大戰一場呢?從此稱霸世界,一勞永逸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0#
发表于 2010-1-20 09:27:54 | 只看该作者
精确打击3

打啥呢?
费思量。
所以,宣布售台武器至今都没有定案。爱国者实战价值很低,少卖点,到时候怪台湾买的少。那么窄的海峡,第一波谁知道是啥,靠蛙人都能占领台湾。
问题是,要有个英勇阵亡的武器的样子,要有被大规模摧毁的样子。
台只有F16,F15呢?泥红自慰队有。现在的问题,是必须要使日米参战,可是又不能引发核大战,要误击,同时要求误击得一定数量(比如漫山遍野的飞机残骸),因此,要求战争发生的又短,又剧烈,又要有合理的理由(至少骗的过去整天看连续剧的家庭主妇,她们不激动,就能保证地球稳定),所以,即将到来的战争,一定是一场短促的,高密度的精确打击战争。



精确打击,保证地球稳定
19#
发表于 2010-1-19 00:15:36 | 只看该作者
2011.02.13~19  注意这个日子,距1979.02.17--32周年。
18#
发表于 2010-1-18 18:33:36 | 只看该作者
买点水和干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发表于 2010-1-18 15:19:24 | 只看该作者
九十九
一零一
=====

全归零

1911+101=2012
16#
发表于 2010-1-18 14:55:4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战争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家可以看看戴旭将军写的书和文章。。
15#
发表于 2010-1-18 14:54:47 | 只看该作者
2013
14#
发表于 2010-1-18 11:1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到中华民国台湾的八字,十四年后,进入111岁的中华民国行入“丙戌”运,一点水也没有,而中国这边的八字刚好入“寅”木大运,“寅”“戌”拱“午”火开始烧起来,癸水死亡,“午”火冲正“子”水,无法借助海峡之利而脱离危难。我想大家也已猜出我要说的结局了,李居明因此狠批为十四年后中国统一。


我觉得是2017,那年是素数年
13#
发表于 2010-1-18 09:46:34 | 只看该作者
童子从那引来的这些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7-13 23:53 , Processed in 0.1842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