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228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0627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7 11:3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5月全国畜产品及饲料价格走势

  根据对全国4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调查统计,与上月相比,5月份生猪、家禽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牛羊肉、玉米价格略有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家禽产品价格涨幅较大,牛羊肉、玉米价格涨幅超过10%。本月猪粮比价为6.58∶1,比上月上升0.72个点,连续9个月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点。
  一、生猪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全国仔猪、活猪、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15.09元/公斤、10.2元/公斤、15.86元/公斤,比上月分别上涨13.5%、13.1%、10.1%。辽宁仔猪价格突破22元/公斤,为全国最高,涨幅也最大,达29.9%;江苏仔猪价格较低,在10元/公斤以下。重庆和四川活猪价格最低,同为8.54元/公斤;天津活猪价格最高,为11.88元/公斤;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活猪价格上涨较快,涨幅分别为28.7%、25.8%和29.2%。四川猪肉价格最低,为14.47元/公斤;天津、安徽和甘肃等地猪肉价格较高,在18元/公斤以上;天津猪肉价格涨幅全国最大,达30.1%。
  与去年同期相比,仔猪、活猪、猪肉价格分别上涨116.2%、71.1%、48.1%。去年7月份以来,仔猪价格连续11个月上涨,目前已接近2004年9月份的历史最高价位。经过春节后一段调整期,活猪、猪肉价格本月大幅上涨,创199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二、家禽产品价格较快上涨
  鸡蛋、活鸡和西装鸡价格分别为7.58元/公斤、12.51元/公斤和12.32元/公斤,比上月分别上涨4.7%、4.1%和4.7%。北京鸡蛋价格涨幅最大,为13.2%;东北三省和江西涨幅也在10%以上。黑龙江鸡蛋价格最低,为6.4元/公斤;贵州、湖南、海南鸡蛋价格较高,在9元/公斤以上。蛋雏鸡、肉雏鸡价格分别为2.67元/只、2.6元/只,环比分别上涨5.1%、9.7%。
  与去年同期相比,鸡蛋、活鸡、西装鸡价格分别上涨36.6%、31.8%和30.2%,蛋雏鸡、肉雏鸡分别上涨48.3%、88.4%。今年以来,鸡蛋价格一直在7元/公斤以上,活鸡价格连续4个月保持在12元/公斤以上,均处于历史的较高价位。
  三、牛羊肉价格稳中有涨
  在连续2个月价格回落后,本月牛肉、羊肉价格均出现上涨,分别为20.28元/公斤、21.46元/公斤,比上月分别上涨1.0%、1.6%,其中主产区涨幅高于主销区。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等牛肉主产省区平均价格为19.29元/公斤,环比上涨4.1%。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主要消费省市牛肉平均价格为25.72元/公斤,环比上涨0.4%。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等羊肉主产省平均价格为19.68元/公斤,环比上涨2.5%。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主要消费省市羊肉平均价格为26.96元/公斤,环比上涨0.5%。
  与去年同期相比,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上涨10.8%、16.9%。今年2月份以来,牛肉、羊肉价格一直保持在20元以上的历史较高价位。
  四、玉米和配合饲料价格小幅上涨
  玉米平均价格为1.55元/公斤,环比上涨0.7%。吉林、黑龙江玉米价格分别为1.27元/公斤和1.23元/公斤,为全国最低,但涨幅居全国前列,环比分别上涨6.7%和7.9%。广东、海南等销区省份玉米价格平稳,其中海南玉米价格为1.84元/公斤,环比下降0.5%。进口鱼粉价格为8.15元/公斤,环比上涨1.2%。豆粕价格为2.66元/公斤,环比下降0.7%。育肥猪、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分别为2.05元/公斤、2.25元/公斤和2.03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2%、1.8%和1.5%。
  与去年同期相比,玉米和进口鱼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达15.7%和18.6%。自去年10月份以来,玉米价格呈持续上涨势头;今年以来连续5个月维持在1.5元/公斤以上的较高价位。豆粕、育肥猪、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11.4%、8.7%和8.6%。
  五、牛奶价格略有下降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等6个奶牛主产区的牛奶平均价格为1.98元/公斤,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3.7%。山西牛奶价格环比上涨1.8%,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价格持平,内蒙古下降1.9%。天津、河北、内蒙古牛奶价格在2元/公斤以上;黑龙江价格最低,为1.71元/公斤。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7:16 | 只看该作者

CBOT玉米期货市场6月26日评述:回撤早期涨幅,涨跌互现收盘

道琼斯6月26日消息:由于午间天气预报显示本周后期美作物带降雨量增加,并且部分机构撤消了有关下周主产区将出现炎热干燥天气的预报,周二CBOT玉米期货市场没能守住早期涨幅,期价全天呈震荡整理走势,最终各合约以涨跌互现收盘。
    7月合约开盘360 1/2美分,最高363 1/2美分,最低356美分,收盘356 1/2美分,较前一天下跌1 1/4美分;9月合约收盘367美分,与前日持平;12月合约最高382美分,最低374 1/4美分,收盘375美分,上涨1美分。
    分析师称,CBOT玉米在近期连续大跌之后已经超卖,期价需要在周五作物面报告及季度库存报告前进行修正的观点对市场早期构成支撑,而小麦期价大幅上扬也助长了这种反弹基调。但由于午间天气预报图表显示近期仍有很多降雨,期价在后半截盘承压而明显回落。
    当天CBOT小麦主力12月合约报收于634美分/蒲,较前一天大涨19 1/4美分;近7月合约刷新连续图表上的11年高点。
    对于本周五早晨的美农业部作物面积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分析师目前平均预估的美国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为9058.5万英亩,较农业部3月份展望报告小幅增加13万英亩,远高于去年7832.7万英亩的实际水平;平均预测截上6月1日的美玉米季度库存为34.67亿蒲式耳,低于去年同期的43.62亿蒲水平。
    分析师指出,近期的大幅下跌令玉米期价面临沉重技术性压力,而且产区天气条件变化也已经改变了市场基调。周二玉米期价表现当属“死猫反弹”,交易商在周五报告前了结部分获利空单,但如果不是小麦期价出现大幅上涨,当日玉米期价仍很难收高。近月合约受尾市熊市套利交易压制,期价完全回吐早期涨幅。隔夜最新天气预报以及周五报告前的潜在了结头寸交易将决定明天市场走势。
    在日线技术图表上,7月玉米期价今天仍处于各主要均线下方,同时也是自5月10日以来的最低水平,12月合约则继续保持在200日均线上方。
    场内交易方面,Tenco买入3000张12月合约,邦吉买入800张9月合约,爱荷华谷物卖出1500张12月合约。全天CBOT玉米期货成交量约28.7万张;商品基金日内买入大约3500张。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6:55 | 只看该作者

CBOT豆类期货市场6月26日评述:继续修正上周跌幅,大豆小幅收高

道琼斯6月26日消息:受天气不确定性、小麦期价大幅飙升支撑,周二CBOT大豆期货市场继续修正上周跌幅,期价全天多数时间保持强势震荡整理,最终各合约以上涨2 3/4-3 3/4美分收盘。7月合约最高811美分,最低803 1/2美分,收盘807美分,上涨2 3/4美分;9月合约收盘824 1/2美分,上涨3 1/4美分;11月合约开盘841 1/2美分,最高846美分,最低837 1/2美分,收盘842美分,上涨3 1/2美分。
    7月豆油合约收盘34.98美分/磅,较前一天下跌0.10美分;7月豆粕合约收盘220.10美元/短吨,与前日持平。
    分析师称,有关美国中西部作物带下周将恢复炎热干燥天气的预报为今天大豆市场提供了主要支撑,而小麦期价大幅上涨的表现也增强了盘面坚挺基调。由于供应趋紧预期的存在,长期利多基本面前景也继续对大豆市场形成利多影响。
    然而,今天大豆市场反弹活动因投机买盘兴趣稀少而受到抑制,期价于初创建日内高点后就再没能有所作为,交易商在本周五重要报告前借机了结部分头寸,全天交投活动相对平。分析师表示,经历了上周大幅下跌后,CBOT大豆市场进入修正整理阶段。
    美农业部将于本周五早晨公布2007年作物播种面积报告以及截止6月1日的季度库存报告。据道琼斯调查显示,分析师目前平均预测美国2007年大豆播种面积为6783..8万英亩,较3月份展望报告预测增加约70万英亩,预测区间为6600-6900万英亩;平均预测截止6月1日的美国大豆季度库存为10.76亿蒲式耳,较去年同期高出8500万蒲,预测区间为9.09-11.2亿蒲。
    气象机构DTN预报称,本周三到周五期间,密苏里州至俄亥俄州的南部狭长地区有望获得1英寸降雨,这将使中西部作物带部分地区获得潜在及时降雨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上周错过了明显降雨的地区,作物生长条件总体将继续保持理想。但周二早晨的主要天气预报模型也显示,下周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南部地区将受到上层高气压控制,届时有望出现高温少雨天气模式。未来天气条件变化仍需密切观察。
    场内交易方面,Rand财经买入1500张11月合约,Man财经、UBS证券各买入400张11月合约,Tenco、Penson GHCO各买入300张11月合约;Tenco、花旗各卖出300张11月合约。全天CBOT大豆期货成交量约14.6万张;投机基金日内买入大约5000张。
*豆粕 豆油
    周一,CBOT豆粕期货各合约收小幅收高、豆油期货各合约轻微收低。豆油期价主要是受到了亚洲棕榈油期价以及国际原油期价下跌的拖累。豆粕市场当日继续修正上周明显跌幅,技术性买盘推动了期价反弹,近月合约成功守住100日均线支撑位。
    截至周二收盘,7月豆油在压榨套利中的份额为44.28%,7月大豆盘面压榨利润为62美分/蒲式耳。
    全天CBOT豆粕期货成交量约4.7万张,豆油成交约6.9万张;投机基金日内买入约1000张豆粕、卖出约1000张豆油。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6:38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经纪商6月26日CBOT大豆看市

国外经纪商Benson-Quinn观点:
    受小麦大涨带动,今天大豆各合约小幅收高,市场总体交投清淡,人们在周五报告前继续调整仓位。本周余下时间里的天气状况看上去仍然较好,这也抑制了今天大豆期价涨幅,特别是前一天盘后报告显示作物生长状况已经改善。周边市场上,CBOT小麦大幅涨,但隔夜棕榈油以及原油期价却走软,从而拖累了豆油期价。当天美国纽约原油期价两周来首次收在68元/桶下方,CRB商品指数创出两周低点,黄金则刷新五个月低点。基金日内买入大约3000张大豆、1000张豆粕,在豆油市场双边交易或是卖出1000张。
    加拿大国家统计局最新面积报告显示,该国2007年油菜籽播种面积为1458.6万英亩,略高于分析师预测1430万英亩水平,但较3月份预测的1483.1万英亩水平有所下降。如果这个预测数字成为现实,将较去年实际面积增加17.4%,为历史新高。报告最令人意外的地方还是对小麦面积的大幅削减,加拿大统计局本次预测全国小麦面积为2170万英亩,较去年下降10.5%,明显低于分析师预测的2340万英亩以及3月份报告的2380万英亩水平,为近37年来新低。
    德国《油世界》今天早晨报告预计全球2007/08年度大豆产量为2.2761亿吨,较前一年度下降800万吨;预计全球2007/08年度大豆消费量为2.379亿吨,较前一年度增加1054万吨,也比同期预估产量要高出1030万吨。此外,报告还预计美国、巴西、阿根廷新年度大豆产量分别为7760万吨、6150万吨和4620万吨,而前一年度这些国家的大豆产量分别为8677万吨、5900万吨、4720万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6:10 | 只看该作者

近期各地食用油批发价格全面回落

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26日公布的最新监测,近期全国各地食用油批发价格呈全面回落态势,零售价格继续上涨,但涨幅进一步趋缓。
    上周(6月18日-24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食用油平均批发价格为11.92元/公斤,较前一周下跌0.3%。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前一周上涨0.3%,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
    据介绍,食用油批发价格回落,一是前期食用油价格高涨,油脂加工企业受利润驱动,纷纷加大生产力度,食用油市场供给增加;二是随着气温逐步升高,食用油消费需求有所减弱;三是国际市场大豆和豆油价格高位回落,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5:25 | 只看该作者

农业部:2007年5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7年5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一、玉米春播基本结束,预计播种面积增加
  2006年全国玉米总产达到1.45亿吨,比上年增长4.4%。由于去年价格上升,玉米种植收益明显好于大豆,预计今年国内玉米生产形势依然看好。据全国固定观察点调查,2007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将增加3%左右。目前,东北玉米春播基本结束,播种总体进展顺利。
  二、1-4月出口增加,高于上年出口总量
  据海关统计,2007年4月出口玉米57.9万吨,同比增1.3倍。1-4月份累计出口348万吨,同比增长56.0%。比上年全年出口量多41万吨。我国玉米主要出口到韩国,其他重要出口对象是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出口省份主要是东北四省区(含内蒙古)。4月份没有进口玉米,主要是到岸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价格。1-4月份累计进口6323吨,同比增长1.3倍。
  三、国内玉米供给总量增加,工业消费快速增长
  预计2006/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6.2%。其中,当年新增供给增长4.4%。总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4.2%。其中,饲料消费增长1.6%;食用消费减少6.9%;工业消费增18.8%。加上出口,预计年度玉米总需求将比上年度增4.6%。由于新增供给量略高于当年度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增加。但由于工业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四、全球消费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库存大幅下降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06/07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为6.98亿吨,比上年度略增0.3%。全球玉米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将达到7.27亿吨,增长3.3%。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减少到9320万吨,下降23.9%,库存消费比12.8%,远低于安全水平。全球玉米贸易量将有所扩大,出口量8700万吨,增长7.1%。其中美国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4.2%。全球进口量8255万吨,增长4.2%。主要进口国为日本、韩国、墨西哥等。
  五、国内市场购销转旺,价格有所上扬
  当前,春播基本结束,畜牧业也逐步恢复,国内玉米市场交易再次活跃,产区带动全国玉米价格上涨。5月,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432元/吨,环比、同比分别上涨2.4%和17.3%。其中,东北产区环比、同比分别涨4.4%和13.1%。华北黄淮产区环比、同比分别涨1.3%和19.2%。销区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690元/吨,环比略涨0.5%,同比上涨17.9%。农户销售价格整体上扬。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五个主产省农户销售每50公斤中等玉米的平均价格为67.0元,环比、同比分别上涨4.9%和22.8%。目前,产区农户待售玉米较少,畜牧业对饲料需求将继续恢复,预计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的可能,但上涨空间不大。
  六、国际价格止跌回升,国内外价差再度扩大
  2006年下半年,国际玉米价格开始持续上涨,到今年2月达到近十年的最高价位,之后玉米价格保持高位波动。5月份,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和芝加哥期货价格每吨分别为1217元、1140元,环比分别上涨2.9%、1.3%,同比上涨36.6%、44.9%,比年初分别下降5.1%、5.2%,比近5年平均价高38.6%和48.1%。5月份,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每吨比国内同期玉米港口均价高出585元,价差比上月扩大了108元/吨,主要原因是近期国际海运费大幅上涨。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5:05 | 只看该作者

农业部:2007年5月油料食油市场监测信息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7年5月油料食油市场监测信息。
  一、1—4月份油料进口增加,食油进口大幅增长
  据海关统计,1-4月份累计,油料进口878.2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进口大豆837.1万吨,增长4.9%;进口油菜籽34.1万吨,减少9.7%。油料出口47.8万吨,同比增长19.34 %,其中,出口花生25.8万吨,增长19.9%;出口大豆17.5万吨,增长30.5%。
  1-4月份累计,食用植物油进口253.3万吨,同比增加30.3%。其中,进口棕榈油158.8万吨,增27.2%;进口豆油79.2万吨,增15.6%;进口菜油10.2万吨,增长率54.8倍。食用植物油出口6.6万吨,同比减少42.1%。
  二、全球油料产量增长,食油生产和消费同步增长
  据美国农业部5月份报告预测,2006/07市场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全球油料产量4.03亿吨,比上年度增长3.1%;其中大豆、棉籽和葵花籽分别增加6%、1.1%和1.2%,油菜籽和花生分别减少3%和4.3%。预计2006/07年度全球油料压榨量3.3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5%;贸易量8000万吨,增长6.5%;全球油料期末库存6834万吨。
  预计2006/07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1.23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3%;其中豆油3582万吨,增4.6%,菜籽油1824万吨,增6.2%,棕榈油3767万吨增4.8%,葵花籽油1073万吨,增3.3%,棉籽油473万吨,增3.5%,花生油498万吨,减少3.7%。预计全球植物油消费量1.2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5.7%。
  三、新油菜籽价格高开高走,食油价格明显上涨
  今年油菜籽产量减少,而需求呈刚性增长,加上国际油菜籽价格居高不下,国内新油菜籽上市后价格高开高走。食油方面,随着国际豆油、棕榈油以及其它农产品期货价格全面上扬,国际市场继续主导国内主要油脂价格走势,国内食油价格大幅上涨。分品种看:
  油菜籽:5月底,四川菜籽收购价上涨至1.90~1.92元/斤,贵州1.72元/斤,湖北1.65~1.70元/斤,湖南1.70元/斤,安徽1.70~1.85元/斤,江苏1.82~1.85元/斤,与去年新菜籽收购价格相比高50%左右。
  花生:5月底,郑州粮食批发市场2级花生仁批发价格7250元/吨,略同于上月价格,同比高24%。预计在新花生上市前国内花生行情仍将坚挺。
  豆油:5月底,山东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8400元/吨,黑龙江地区850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65%左右。
  菜油:5月底,江浙地区新菜油出厂报价8500-860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65%。
  花生油:5月底,福建厦门2级花生油批发价12600元/吨,江苏新沂11000元/吨,同比分别高18%和6%。
  棕榈油:5月底,24度棕榈油天津港集中报价8120-8150元/吨,广州港8150-8200元/吨,与上月相比高22%,与去年同期相比高80%。
  四、国际油料食油价格上涨,进口油菜籽价格高于国内
  由于豆油进口需求强劲,生物柴油需求继续增长,5月份芝加哥交易所豆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涨势不减,市场预期今年油菜籽面积下降,油菜籽价格上扬。 5月下旬,加拿大油菜籽到我国口岸CNF价(7月船期)417美元/吨,同比高38%;南美毛豆油795美元/吨,同比高41%;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782美元/吨,同比高72%。按税后价格计算,进口油菜籽比国内江浙地区高730元/吨左右,进口豆油比山东地区低700元/吨左右。
7#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4:44 | 只看该作者

农业部:2007年5月大豆市场监测信息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7年5月大豆市场监测信息。
  一、东北大豆播种基本结束,预计全国种植面积低于上年
  5月份,东北地区大豆播种基本完成,但由于光热条件较差,大豆出苗、生长较为缓慢。
  受大豆比较种植收益下降的影响,2007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今年我国大豆意向种植面积为1.33亿亩,比上年减少4.6%。
  二、1-4月我国大豆和豆油进口增加,豆粕出口增长
  据海关统计,1-4月我国共进口大豆837.1万吨,同比增加4.9%;其中从美国进口651.1万吨,同比增加22.8%;从巴西进口132.0万吨,同比减少18.1%;从阿根廷进口53.6万吨,同比减少49.5%。前4个月我国出口大豆17.5万吨,同比增加30.50%。
  1-4月我国共进口豆油79.2万吨,增加15.6%;出口豆油2.3万吨,减少18.2%。1-4月我国共出口豆粕27.2万吨,增加1.9倍,进口豆粕2.0万吨,减少95.9%。
  三、5月国际大豆价格明显走高,国产大豆价格小幅上升
  (一)国际市场
  由于美国农业部预计因大豆种植面积减少,2007年美国大豆供给比上年减少8%,以及继续看好生物燃油对豆油的需求,5月份国际大豆及其制品价格明显走高。截至5月25日,美国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指数301.6美元/吨,环比上涨10.1%,同比上涨38.3%;豆油796.9美元/吨,环比上涨7.8%,同比上涨42.1%;豆粕243.7美元/吨,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26.2%。
  (二)国内市场
  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加上目前处于农民出售淡季,5月份国内大豆收购价小幅上升。截至5月23日,黑龙江油用大豆收购价每吨2868元,环比上升0.7%,同比高26.7%。
  5月份豆油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小幅走高,截至5月23日,山东地区四级豆油出厂价每吨7650元,环比高1.3%,同比高50.5%。
  由于肉蛋价格大幅上涨、养殖业效益提高,农户畜禽补栏积极,饲料需求增加,豆粕价格回升。截至5月23日,山东中等豆粕出厂价每吨2412元,环比升8.9%,同比高13.7%。
  (三)进口大豆价格略高于国产大豆
  5月下旬,山东进口大豆完税价每吨比当地国产大豆采购价每吨高120元左右。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4:24 | 只看该作者

讷河暴风狂卷 16乡镇295公顷农作物绝产

近日,一场暴风袭击了讷河市,造成16个乡镇295公顷农作物绝产,损坏房屋1432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7.6万元,间接经济损失402.4万元。
   受极地强对流天气影响,暴风瞬间风速达11级,巨风夹杂强降雨卷起了刚刚生长的嫩苗、路边的垃圾箱、大树,房屋的铁瓦盖,摧毁了路标、指示牌、广告牌,暴风持续了10~15分钟。暴风与强降雨致使马路上车辆不能通行达20分钟左右。此次造成295公顷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绝产。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4:07 | 只看该作者

2007中国猪业、禽业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2007年6月23~24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2007中国猪业、禽业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农业部总经济师、兽医局局长、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等领导出席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谷继承主持,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毛振家致开幕辞。来自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及我国猪业、禽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与新闻界朋友近千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猪肉和禽蛋价格大幅上涨,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召开的。目的是共同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形势,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手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推进生猪和家禽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张宝文副部长在“把握形势,稳步发展猪禽生产”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受饲料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动物疫病等因素共同叠加影响,今年以来,全国肉、蛋等主要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猪肉价格与禽蛋价格涨幅最大。目前,生猪和蛋鸡生产面临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前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滞后反映。他强调,尽管当前畜禽生产出现一些困难,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从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养猪效益看好,这将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预计到今年年底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明年上半年将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从蛋鸡生产情况来看,目前全国种禽数量已与正常年份基本接近,家禽春孵春繁势头良好。预计下半年蛋鸡生产将保持稳定增加,以满足市场供应。
    张宝文副部长指出,在应对当前畜禽市场波动的同时,还应看到畜牧业发展的许多积极因素。要正确把握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努力构建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扶持生猪和家禽生产的政策体系。一要完善畜牧业预警监测体系;二要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三要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四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五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六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张宝文副部长最后强调,近年来,我国行业协会发展很快,在提供政府咨询、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了要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意见的提出,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他对新一届禽业分会和猪业分会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树立责任意识,使协会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要增加自律意识,维护行业与广大养殖户利益;三要求真务实,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四要夯实基础,增强协会服务功能。
    陈锡文主任作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我国畜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宏伟目标,必须要用现代设施装备畜牧业,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化的畜牧产业体系,建成现代化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能不断培育现代农民的机制,积极应对畜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尤其在谈到正确看待猪肉涨价问题时他强调,要全面、准确、科学地分析情况,猪肉、鸡蛋涨价的原因有成本增加、市场变化的周期等综合影响。他同时指出,各类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时,应该参照科学的价格体系,否则会对广大民众消费畜禽产品产生误导,对畜牧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今年5月与去年5月比,36个大中城市猪肉均价上涨36.9%,今年为9.47元/斤,去年7.46元/斤,但2004年10月9.01元/斤,2007年5月相比只上涨5.9%。由于1994年中国出现了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涨了21.7%,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的措施,当时农产品的价格最高。1996年以后农产品价格就一直处于低迷。这次涨价就是10年来农产品价格低迷的必然结果,2006年5月和1996年5月相比,粮食价格指数下降了1.6%,畜禽制品价格仅增加了1.55%,鸡蛋价格则下降了3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9.6%,其中饲料价格上涨16.4%,而城镇居民收入指数净增加122%。因此,这次猪肉、鸡蛋的价格上涨属于恢复性增长,媒体应该正确引导。在谈到大豆、油料、玉米等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时,他强调指出,目前正处于全球农产品全面上涨的时期。他希望农业工作者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关注世界大势变化及国际市场变化,不断采用现代技术和组织方式,提高生产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贾幼陵局长作了“我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战略与措施”的主题报告,重点谈了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三是我国加入OIE的基本情况。就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他特别强调,近年来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情,对我国畜牧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尤其是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对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一些地区引起了消费恐慌。他指出,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要加强综合防疫,先对母猪免疫,获得哺乳期母源抗体,防止病、死猪流入疫区。
    本次发展大会上我国猪业、禽业行业有关专家分别报告了“发达国家畜牧业经济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2007-2008年度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信息化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畜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资源化利用途径”等。猪业、禽业专家分别作了“企业文化理念与产业合伙发展策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当前国内外主要猪病的流行特点”、“规模猪场的健康环保养殖技术系统研究与运行”、“生猪期货市场的建立和生猪期货交易”、“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适应产业发展的育种体系建设和新技术运用”、“国际家禽产品贸易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审视我国20年来家禽遗传育种的得与失”、“禽病最新流行态势与防控措施”等报告,同时,农业部畜牧业司专门组织了蛋鸡水禽企业家座谈会与肉鸡企业家座谈会。期间举行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分别产生了新的理事会。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3: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农业部预测:国内玉米供应向偏紧方向发展

  持续下跌的玉米期货将何去何从?农业部昨日发布的预测或许给看多者一线曙光,其预计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自5月下旬以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持续下跌,至昨日累计最大跌幅接近10%。昨天,玉米主力0801合约下跌1.93%,报每吨1574元,创出该合约上市以来的新低。
  农业部昨日发布市场监测信息预测,虽然2006/2007年度国内玉米供给总量有所增长,但是玉米工业消费快速增长,玉米全年总需求将比上年度增长4.6%,预计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2006年全国玉米总产达到1.45亿吨,比上年增长4.4%。由于去年价格上升,玉米种植收益明显好于大豆( 3204,-13,-0.40%),预计今年国内玉米生产形势依然看好。根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将增加3%左右。目前,东北玉米春播基本结束,播种总体进展顺利。
  农业部预计2006/2007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增加6.2%。其中,当年新增供给增长4.4%。总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4.2%。其中,饲料消费增长1.6%;食用消费减少6.9%;工业消费增18.8%。加上出口,预计年度玉米总需求将比上年度增4.6%。由于新增供给量略高于当年度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增加。但由于工业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国内玉米供给正向偏紧的方向发展。
  由于畜牧业逐步恢复,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交易再次活跃,产区带动全国玉米价格上涨。目前,产区农户待售玉米较少,畜牧业对饲料需求将继续恢复,农业部预计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的可能,但上涨空间不大。
  国际市场方面,全球消费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库存大幅下降。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06/2007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为6.98亿吨,比上年度略增0.3%。全球玉米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将达到7.27亿吨,增长3.3%。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减少到9320万吨,下降23.9%,库存消费比12.8%,远低于安全水平。
  国际价格止跌回升,国内外价差再度扩大。2006年下半年,国际玉米价格开始持续上涨,到今年2月达到近10年的最高价位,之后玉米价格保持高位波动。5月份,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每吨比国内同期玉米港口均价高出585元,价差比上月扩大了108元/吨,主要原因是近期国际海运费大幅上涨。万杰鼎鑫期货副总经理高一郡认为,国际玉米价格坚挺,国内外价差过大,将对大连市场产生拉动作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3:27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农垦系统夏季粮油平稳增长秋粮播种面积将稳步增加

  据农业部农垦局调查统计,今年农垦粮食生产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因素,夏收作物产量平稳增长。据初步统计,夏粮总产量可达217.15万吨,比上年增产2.17万吨,增长1.0%。夏收粮食产量居前五名是:新疆兵团50.9万吨,江苏农垦33.3万吨,湖北农垦20.8万吨,安徽农垦12.7万吨,河南农垦11.4万吨;夏收油料产量14.5万吨,比上年增加 0.3万吨,增长2.1 %。
  预计秋粮播种面积稳步增长。其中,黑龙江垦区粮食播种面积将比上年增长3.8 %,这为农垦秋季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全系统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具有较强拉动力。今年全系统春小麦播种面积可达462.07万亩,比上年增加2.01万亩,其中,内蒙、黑龙江和兵团三垦区播种面积可达431.11万亩,占93.3%。
  农垦系统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一是得利于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农垦系统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奶牛良种补贴、超级稻示范推广专项等资金保持稳定。国家水稻良种补贴新增了广西、四川、重庆三垦区。新增棉花良种推广补贴的种植面积和资金也已落实。测土配方施肥补贴专项进一步扩大到黑龙江、新疆兵团、广东、海南、内蒙古、江苏、安徽、宁夏、甘肃9个垦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扩大到黑龙江、广东、海南、新疆兵团、上海、江苏、安徽、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11个垦区。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国家及早公布了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力地保护和调动了农工的种粮积极性;二是防灾减灾工作扎实。农垦系统根据今年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的情况,各垦区加大了防灾减灾力度,建立和完善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工作人员配合实施的机制,保证防灾减灾指挥渠道的畅通,落实好汛、旱情预报和调度工作,适时采取应急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灾害损失,实现了春夏播作物种足种满,以确保秋粮全面稳定增产。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1:33:07 | 只看该作者

发改委官员称:此轮物价上涨带有明显国际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有所扩大,1-5月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达2.9%,3至5月份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认为,这次价格上涨可以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来概括。所谓“意料之内”,是指这轮涨价带有明显的国际背景。     
    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这次价格上涨带有明显恢复性质
    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次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纵观近10年来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现在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与1995年相比基本持平,多数品种仍低于10年前的水平。而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因此,这次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     
    四大措施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当前的物价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群众生活负担,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和大专院校贫困学生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这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但是,食品价格上涨,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和养殖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
    因此,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并不是要去打压农产品收购价格,而是要发展生产、改善供应。既要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供求的积极作用,又要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综合采取财政、信贷和保险等多种措施,支持粮食、畜牧、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帮助农民和农副产品生产企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首先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加强产、销区的协作,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同时还要从需求上加强调控,要从严控制玉米和大豆等粮食深加工项目,妥善解决粮食深加工与食品生产争粮问题,确保食物供应安全。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优惠的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化肥价格。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出口控制,着力推进“两高一资”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防止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投资反弹。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稳定住房价格。
    第三,要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对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菜等农副产品生产、需求和价格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化肥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第四,要保护好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要妥善处理物价上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影响,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社会保障标准,做好相关补贴工作,努力使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同时还要适当把握价格改革的时机和力度,审慎出台政府涨价项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11-11 05:49 , Processed in 0.1228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