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213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0615郑州期货市场资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5 12: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棉区气象:新疆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上半年农作物受灾600多万亩

    今春以来,新疆大风、干旱、沙尘暴、、冰雹、雷电、高温和暴雨(雪)洪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此起彼伏,招致新疆上半年各类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610万亩。
     据新疆气候中心专家介绍,3至5月,北疆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1.9℃;南疆偏高2.1℃,偏高幅度与1997年并列位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全疆开春期、终霜期偏早。尤其是4月中旬,全区出现了明显的升温天气过程,有36个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同期极值,南疆喀什等地出现了盛夏才有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进入5月,北疆地区降水异常偏多,为近10年来降水最多之月;而阿勒泰东部和南疆大部整个冬春季降水持续偏少或基本无降水,旱情持续不下。受暖冬影响,全疆开春期偏早,3月中旬冬麦已全部返青,而前春麦田积雪很薄或基本无积雪,造成因冬前旺长而本身抗冻能力不足的麦苗受冻,和田、阿克苏地区以及乌鲁木齐部分冬小麦受冻死亡。5月上旬巴州、伊犁河谷和下旬乌鲁木齐部分县出现霜冻,使农作物雪上加霜。据农业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受今春恶劣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棉花受灾面积最大,玉米、油葵、豆类、打瓜等农作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并有3000多座温室大棚受灾。自4月下旬以来,全疆已有11个县市先后遭受冰雹灾害。目前,新疆抗旱形势仍很严峻,预计6月份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将达500万亩以上。
    气象专家认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新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有增加趋势,然而,其原因并非气候变暖一个因素,如人类活动等都是要考虑因素。
12#
发表于 2007-6-15 15:15:14 | 只看该作者
棉花,aho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21:54 | 只看该作者

6月14日马来西亚棕榈油日评:止跌反弹

6月14日消息:周四,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的毛棕榈油期货收盘略有上涨。交易者在等待周五发布的出口数据提供方向指引。

    8月毛棕榈油期货收盘上涨18令吉,报每吨2,368令吉。其他合约上涨10令吉到27令吉不等。

    早盘棕榈油走高,但是很快回落,全天大部分时间里期价处于下跌之中,直到尾盘才止跌反弹。

    由于棕榈油供需前景不确定,令期价呈现震荡整理走势。

    交易商指出,过去两周来棕榈油价格大起大落,现在走势趋于平稳,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库存数据,等待新的基本面消息出台。

   6月初毛棕榈油期货价格创下2764令吉的历史新高,但是自那之后,棕榈油价格已经暴跌了15个百分点以上。   目前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在等待周五的棕榈油出口预估数据。船运调查机构SGS和ITS计划周五发布6月1日到15日的棕榈油出口数据。

    交易商表示,未来数周乃至数月里的棕榈油供需面仍然不明朗。

    近期出口出现下滑,但是7月和8月份期间的出口可能增长,因为中国和印度等国的进口商可能在主要节日到来前入市补货。
    今日BMD的毛棕榈油期货交易量达到14,979手,低于周三的创纪录水平37,231手。空盘量90,423手,周三87,287手。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21:34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政府可能推迟下调食用油进口关税

6月14日消息:据印度官员周四称,印度已经推迟下调棕榈油和豆油进口关税的计划。  

    官员称,近几周政府一直在考虑调低进口关税的建议。但是目前这个计划被推迟。  

    分析师指出,政府推迟调低关税或许和近期国际食用油市场大多下跌有关。  

    过去一周来,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出现了大幅下跌,并且拖累豆油以及其他植物油价格也出现下跌。  自6月初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的毛棕榈油期货价格创下2764令吉的历史最高水平后,截至周四收盘已经下跌了17个百分点。  

    印度是主要的食用油进口国,国内价格受到国际棕榈油以及豆油价格的很大影响。  

    上周,印度食品部长T.NandaKumar曾暗示印度可能下调食用油进口关税,以便遏制国内价格上涨,确保供应充足。  

    为了平抑国内通胀压力,印度财政部在4月13日宣布将毛棕榈油以及产品的进口关税调低到了50%,把24度精炼棕榈油以及其他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调低到了57.5%,这也是为了平抑价格以及通胀压力。印度政府维持豆油进口不变,仍为45%。  

    今年1月份,印度政府为了平抑通涨压力,已经将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70%调低到了60%,把24度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80%调低到了67.50%。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21:15 | 只看该作者

菜籽油做多机会出现

受减产影响,今年的油菜籽收购价格高开高走,从开秤价1.5元/斤一路上扬至2元/斤。由于豆油和棕榈油上涨,菜籽油价格也水涨船高,最近部分地区油厂报价8800—9800元/吨,为历史高位。而高昂的现货报价并没有得到经销商的认同,现货成交并不活跃。6月8日,菜籽油期货的成功上市,使期货市场成了菜籽油现货商套保的福地,10000元/吨以上的高价格吸引了大量拥有现货背景的投资者在高位沽空。而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和CBOT豆类品种的整体下滑,也使菜籽油期价近几日大幅下跌。但笔者认为,投资者不宜过分看空菜籽油期货的后市,随着菜籽油期价相继跌破现货价格和上市基准价,越来越低的期价使菜籽油期货的投资价值凸显。
一、连年减产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6月6日发布的农产品产量预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66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0万公顷,减幅为5.71%;产量为1200万吨,比上年减少40万吨,减幅为5.51%。而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数字可能高估。据估计,今年我国油菜籽产量可能不足1000万吨。不论哪个数字,减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我国油菜籽产量自2005年以来的连续第三年减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油菜籽种植效益相对其他农作物较低,使得油菜籽播种面积连年下降。改变这一现状的唯一出路就是油菜籽价格上涨,从这个意义上讲,油菜籽、菜籽油价格的超常规上涨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二、生产者惜售
    今年油菜籽的减产使生产者产生了较强的惜售心理。去年油菜籽收购价格从开秤价1.15元/斤上涨到后期的1.5元/斤,使农民对今年后期的油菜籽售价充满了憧憬,因而待价而沽。而丰厚的加工利润也使得压榨厂、中间商纷纷加入到油菜籽抢购行列中,市场力量的博弈在目前的形势下显然更有利卖方,促使价格一涨再涨。只要油菜籽价格不大幅回落,菜籽油的成本将会封杀期价的下跌空间。
三、菜粕价格低迷
    与豆粕和豆油的关系相似,同为油菜籽下游产品的菜粕和菜籽油,两者的价格在油菜籽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存在着“跷跷板”效应。菜粕价格低,菜籽油必须卖高价才能维持一定的压榨利润。目前的养殖业低迷依旧,市场期盼的“恢复”遥遥无期。在油菜籽收购价为2元/斤历史高位的情况下,菜粕价格普遍却在1450元/吨以下,与2003年1700元/吨以上的高价区相去甚远。按照2元/斤的菜籽收购价,1450元/吨的菜粕价计算,菜籽油成本应该在8000元/吨左右。因而,目前的菜籽油期、现货价虽然有一定虚高,但并不算十分严重,而目前菜籽油期货价格是对远月的预期,在需求高峰的9月、11月份,菜籽油期货价格高于目前的现货价应属正常。
四、替代品价差
    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同为食用植物油的菜籽油、豆油,在消费中有着非常强的替代关系,因而两者价格相关性极强。依照历史数据,四级豆油与四级菜籽油的正常现货市场价差在500元/吨以内,可是两者目前的现货价差却达到700元/吨以上,显然偏大,因而有人认为菜籽油现货价格严重虚高。对于这种观念,笔者认为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点刻舟求剑。
    从供应上看,豆油的供应主要靠进口,一方面直接进口豆油,另一方面进口大豆压榨生产豆油。进口来源国主要有有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由于上述三国在地理上分属不同的半球,大豆生产周期不同,因而我国可常年进口,大豆、豆油供应季节性不太明显。近年来我国进口豆油、料折油的数量逐年增加,豆油供应极为充足。而菜籽油主要靠国内生产,连续四年的减产使菜籽油逐渐成为稀缺品种。物以稀为贵,菜籽油适当高价也在情理之中。
    从消费上看,一方面菜籽油的传统消费地区被豆油的替代并不明显。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存在着长期的消费习惯,并不会因为豆油的价格相对低而改吃豆油。而另一方面菜籽油在制作生物柴油上的优势是豆油、棕榈油无法比拟的。菜籽油是制作生物柴油转化率最高、最理想的植物油品种。近年来随着欧盟对菜基生物柴油的大力扶持,使得菜籽油制作生物柴油获得了巨大进展。去年极度缺油的我国,居然向欧盟出口了10万吨菜籽油。因而从生物柴油的角度上看,菜籽油价格存在着重新定位的可能。
五、上涨刚刚开始
    生物柴油概念的炒作,使CBOT豆油、马来西亚棕榈油达到历史高点,近几日的大幅度回调使市场对植物油牛市充满了怀疑。但笔者认为,近几日的下跌,仅仅是正常的获利回吐,而基本面的看涨因素仍然没有改变。近几年来,限于耕地规模的下降,世界植物油的生产增加幅度远低于消费增长速度。一方面是食用消费,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食用油消费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甚至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增加空间巨大。而我国是食用植物油严重缺乏的国家,自给率仅仅40%多一点。我国对世界食用油脂、油料的进口将成为支撑世界食用植物油的长期利好。和铜一样,国际市场在食用油上“逼空中国”的“悲剧”极有可能重演。而另一方面生物柴油的扩大生产,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植物油供需紧张局面。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质,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的扩大生产将成为近年来不可逆的趋势。2006年,在欧盟地区,菜籽油制作生物柴油消费量已占总消费量的63.7%,就连食用植物油资源匮乏的我国,也投产了生物柴油加工厂。食用消费的刚性增加和生物柴油对植物油的加速消耗,将使植物油在短期内看不到糖市那样的回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论是现货商还是投资者,都要用与时俱进的思维来定价菜籽油期价。随着菜籽油期价的下跌企稳,随着持仓量的增加,菜籽油期价可能会迎来可观的涨势。投资者应积极把握住菜籽油期货的做多机会。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20:50 | 只看该作者

NYBOT糖市:缩量窄幅整理中糖价涨跌互见

道琼斯纽约消息,由于周三大多数指数化基金已将手中持有的0707期约滚入远期合约,糖市上的抛压减弱,加上贸易行买进0707期约的同时还在0707/0710期约间的转月交易中买进,本周四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有涨有跌,0707期约糖价继周三下滑至2年来的最低点后稍稍反弹,0710期约糖价仍以周三的收盘价报收,当然,当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CRB期货指数冲击1周半以来的最高点同样对期糖市场形成了支撑,另外,本周四NYBOT糖市收盘后ICE电子盘的糖价出现大幅上扬。

    当日NYBOT糖市0707期约糖价上涨2个点,收于8.47美分/磅,0710期约糖价没有涨跌,仍以8.81美分/磅报收。

    据场内交易商说,由于本周四NYBOT糖市开盘后基金进场抛售0710期约的同时小投机商也随后跟进,0710期约糖价一度跌破了近期的低点,0707期约糖价也跌至离合约低位仅差一个点的水平,不过,糖价下跌过程中近期合约糖价还是得到了大量贸易买盘的有效支撑,贸易商连续在0707/0710、0707/0703期约间差价套利交易中买进,散户则在同类交易中抛售;由于尾市贸易商买进0707期约以及在差价套利交易中买进的同时,投机商买进0710期约、散户补空,收盘前夕糖价终于重返上涨区间。

    此外,由于本周四NYBOT糖市收盘后投资者在ICE电子盘0707/0710期约间的差价套利交易中买进了8,000手期糖,电子盘0707期约糖价一度大幅上扬24个点、攀升到8.69美分/磅的高点。

    有交易商认为,虽然本周四NYBOT糖市0707期约糖价并没有跌破周三的最低点,但未来2周糖市上还会出现一些针对0707期约的清洁算操作和滚动换月交易。估计到美国东部时间1:40分时ICE电子盘0707/0710期约间的转月交易量达到了达到了22,190手。

    当日NYBOT糖市0707/0710期约间的价差在-28 -- -35个点之间波动,收盘时0707期约糖价比0710期约糖价低34个点,周三收盘时0707期约糖价比0710期约糖价低36个点,ICE电子盘0707/0710期约间的价差在-29 -- -40个点之间波动。

    当日NYBOT糖市上针对0707期约的期转现交易量约有1,789手,针对0710期约的期转现交易量约有161手,针对0803期约的期转现交易量约有116手,针对0805期约的期转现交易量约有6手,针对0807期约的期转现交易量约有7手,针对0810期约的期转现交易量约有12手;期糖成交总量约有24,617手;期权交易方面,限额预托期权买进量约有10,054手,限额预托期权卖出量约有9,455手。

    此外,本周斯截止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30分时ICE电子盘国际原糖期货的成交量已达到87,059手,当日ICE电子盘仍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15收盘。

    纽约交易商认为,本周四NYBOT糖市快收盘时LIFFE糖市白糖期货价格走强、原油价格上涨对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重返上涨区间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有消息说下周印度尼西亚将招标采购原糖,除此之外市场上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消息。

    消息方面:
    印度:眼下印度糖业界正在等待政府出台旨在协助糖厂降低食糖库存量的方案。

    另外,英国ED&F Man贸易公司在其近日的报告中认为,虽然印度的原糖出口将有所突破,但运费低的优势还不足以保证印度成为一个向国际市场持续供应食糖的国家,印度的食糖出口还需得到政府的支持,再说,印度的食糖生产本身仍存在不可预知性。

    印度尼西亚:根据政府发放的进口配额,下周印度一家企业将招标采购25,000吨外国产原糖。

    欧盟:欧盟糖业管理委员会在本周四举行的售糖招标中批准成员国从自由市场上拿出74,600吨白糖投放国际市场,同时批准成员国向国际市场出口13,112吨储备糖,此外,当日欧盟还批准意大利向欧盟内部市场投放2,000吨储备糖。

    NYBOT市场:由于交易商们极力反对节假日不停市的计划,NYBOT市场已决定不再坚持原来的计划,节假日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仍沿袭过去的做法--中止交易。

    从目前的技术走势看,估计NYBOT糖市0707期约糖价的支撑价位将分别位于8.38-8.37美分/磅、8.35美分/磅、8.33-8.32美分/磅,进而到8.30美分/磅;阻力价位将分别位于8.48美分/磅、8.50分/磅、8.52美分/磅,进而到8.54-8.55美分/磅。

   当日两大国际期糖市场收盘价如下(收盘价格单位:NYBOT糖市:美分/磅;LIFFE糖市:美元/吨):
CSCE糖市    涨跌    波动范围      LIFFE糖市     涨跌
0707  8.47  +0.02   8.38-8.48     0708  305.00  +0.60
0710  8.81  +0.00   8.71-8.83     0710  295.90  -2.70
7#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20:28 | 只看该作者

巴西拟上调掺入汽油中的酒精比例

道琼斯巴西圣保罗消息,巴西农业部在本周三公布消息称,由于今年巴西国内酒精价格已经下跌了30%,这也就促使巴西酒精生产厂家向巴西政府施压,巴西政府已经宣布拟从今年7月1日将掺入汽油中的酒精比例从现行的23%上调至25%.

    巴西农业部长莱茵霍尔德-斯蒂芬斯曾表示,即使将掺入汽油中的酒精比例从现行的23%上调到25%而随之创造的约4亿公升的酒精需求,也不会影响巴西国内的酒精供给,因为除去出口的酒精部分外,巴西国内仍有足够的酒精来满足国内需求。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甘蔗酒精生产国的巴西其政府曾在5月31日表示,估计07-08制糖年巴西的酒精产量将会从06-07制糖年的176亿公升上调至200亿公升,其中含水酒精产量将从06-07制糖年的92亿公升上调至约106亿公升,无水酒精产量从06-07制糖年的84亿公升上调至94亿公升。

    最近国际糖业组织(ISO)也曾表示,估计07-08制糖年巴西将会拿出更多的甘蔗来生产酒精,届时酒精产量将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12%,而酒精价格的下降将会催生更多的混合燃料汽车问世,混合燃料汽车的增多又在另一方面促使巴西拿出更多的甘蔗来生产酒精。

    ISO补充道,估计07-08制糖年巴西的甘蔗产量将会增长约100吨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巴西将会生产出更多的食糖和酒精来满足来自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此前巴西圣保罗州蔗产联盟(Unica)曾预测,估计07-08制糖年巴西生产酒精的甘蔗比例将从06-07制糖年的49%上升到51.3%。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20:08 | 只看该作者

CBOT小麦合约6月14日收于6美元上方

路透芝加哥6月14日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周四大涨至每蒲式耳6美元上方的11年新高,收割延迟的疑虑,全球供给紧张以及技术面动能推升了小麦期价.

    市场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创下合约高点,近月合约一路领涨,商业和投机客退出熊市套利交易.

    成交量放大,电子盘中至少有151,000口成交,其中单7月合约就成交了68,000口.

    套利交易活跃,至少有50,000口套利交易,多集中在9月/12月和7月/12月.

    7月小麦合约结算价涨17美分,近3%,报每蒲式耳6.06-1/2美元,此前一度触及6.19-1/4,为1996年春季以来现货月合约最高.

    远月合约收高17-1/2至下滑7-1/2美分不等,12月合约WZ7涨8-1/2美分报6.21-1/2美元.

   交易商称,商品基金估计买进10,000口合约.

   今日小麦期货最终成交量预计为208,199口.(完)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19:50 | 只看该作者

6月14日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结果

2007年6月14日最低收购价小麦分省交易结果:


    安徽:计划交易18.02万吨,实际成交0.53万吨,平均成交比率2.94%。其中白小麦计划交易1.23万吨,全部流拍;红小麦计划交易3.25万吨,全部流拍;混合麦计划交易13.54万吨,实际成交0.53万吨,成交比率3.91%,最高成交价格1480元/吨,最低成交价格1440元/吨,平均成交价格1440元/吨。


    山东:山东计划交易混合麦5.19万吨,实际成交3.41万吨,成交比率65.70%;最高成交价1480元/吨,最低成交价格1450元/吨,成交均价1464元/吨。
湖北:计划交易混合麦3.91万吨,实际成交0.16万吨,成交比率4.09%,均以1440元/吨成交。


    河北:计划交易白小麦8.51万吨,实际成交0.73万吨,成交比率8.58%,最高成交价1540元/吨,最低成交价1510元/吨,成交均价1529元/吨。
江苏:计划交易9.52万吨,实际成交0.07万吨,成交率0.74%。其中:白小麦计划交易0.43万吨,全部流拍;混合麦计划交易9.09万吨,实际成交0.07万吨,成交比率0.77%,成交价格1440元/吨。


    河南:计划销售20万吨,全部为混合麦,共成交1.72万吨,成交率为8.61%,最高成交价1500元/吨,最低成交价1400元/吨,平均成交价1477元/吨。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19:32 | 只看该作者

河南7556万亩小麦基本收获完毕

  截至6月12日,河南省7556万亩小麦已基本收获完毕,省内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圆满结束。全省共完成小麦机收面积7088万亩,机收率达93.8%。

  从5月23日麦收开镰至今,全省各地克服了麦收期间的暴雨和高温影响,共出动拖拉机、收获机械、播种机械、运输机械等400多万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0.5万台,平均每日收割小麦350万亩,创历史最高水平。

    河南省农机局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农机、农业、公安、交通、石油、气象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三夏”,保障了小麦适时收获。全省机车供求平衡,机收价格稳定,小麦机收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南阳市机收水平较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三夏”期间,全省共组建帮扶服务队2832个,出动帮扶人员13.6万人次,组织收割机和其他机械8万台次,对16万户军、烈、孤、寡、困、外出务工家庭提供了免费或优惠作业服务。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19:13 | 只看该作者

6月14日国内棉花信息

现货: 据本网棉企商业库存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末,国内33%的企业已没有棉花库存,除个别公司库存量在万吨外,其他企业库存均不超过3000吨,不少企业仅百元吨库存。明显感觉市场棉花资源偏紧,这在近日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也可见一斑。由于对六月份有较高的预期,8%被调查企业表示近期将观望停售,44%的企业表示要放缓销售进度,把握商机;28%企业仍坚持快购快销原则;剩余20%由于已经没有库存,暂时“休息”。今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28)为13298元/吨。

    撮合:6月14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因提前交割,减少订货量400吨(其中MA0706为360吨、MA0707为40吨),成交量为14880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500吨,全部为MA合同。实际订货量减少380吨,累计订货量为80880吨。今日撮合高开震荡走高,收于阳线;成交量大幅增加,实际订货量有所减少;MA各月合同均价大幅上涨;近期MA0706收于13672元,主力合同MA0707收于13850元。

    郑棉: 6月14日,受隔夜纽期大幅走高的影响,今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早盘高开,盘中横向整理后在多头平仓盘的压力下回落,此后受空头逢低回补买盘支撑脱离低点震荡,日线形成阴线星,主要合约成交量变化不大,主力合约大量减仓。CF707合约日成交1172手,日减仓58手,终盘持仓量17736手;CF709合约日成交9556手,日减仓1058手,终盘持仓量32064手;CF711合约日成交440手,日增仓46手,终盘持仓量3106手。

    相关新闻:
     1、 13日纽约期货虽然开市出现技术性下跌,但后期在买盘的支撑下,市场逐渐走强,各合约收高约70-95点。13日场内交易约成交55700手。登记库存713518包,增加2332包,没有棉花待验。截至12日7月未平仓合约61265张,减少10346张,12月未平仓合约119779张,增加8772张,累计未平仓合约217281张,减少1288张。
     2、 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当地时间13日公布了有关汇率问题的半年度报告,其中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使得美国的一些议员相当失望。不过,保尔森再次呼吁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以更快速度升值。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昨日中间价突破了7.63关口,以7.6282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分析人士称,人民币近期的加速升值,与美国方面的压力密不可分。
     3、 欧盟对华市场经济评估报告终于交到中国商务部手中,但推迟了半年的报告成了一盆迟到的冷水。欧盟坚持认为,中国仍不具备市场经济地位,并表示欧方的4条标准中方“无一项符合”。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18:54 | 只看该作者

纽期简评:6月14日纽期表现强劲 再涨百余点

中国棉花信息网消息 14日纽约期货在技术买盘和美棉出口周报的支持下,延续了前日的强势,各合约大幅走高,创4月初以来新高。7月合约收于54美分/磅,涨156点;12月合约涨102点,收于59.01美分/磅。
    据报道,昨晚在发布美棉出口周报之前,电子盘表现平稳,但在报告发布之后,买盘开始增加,并使电子盘价格上涨100多点。这给场内带来支撑,各合约均高开高走。据了解,场内技术性买盘非常活跃,虽然其间有交易商获利回吐,导致价格有所波动,但整个市场以涨势为主。昨晚交易相当活跃,成交量预计将超过七万手,7/12月转仓仍为交易重点。
    昨晚公布的美棉出口周报显示,上周美棉装运再创年度纪录,累计99473吨,较前一周增加11%。其中中国装运近5万吨,增加29%。
    6月15日是7月合约期权的最后交易日。
    NYBOT统计:14日场内交易约成交70100手。登记库存710590包,减少2928包,没有棉花待验。截至13日7月未平仓合约54653张,减少6612张,12月未平仓合约131615张,增加11836张,累计未平仓合约223478张,增加6197张。
    现货统计:Cotlook 指数59.45美分/磅,涨80点,北欧A 61.50美分/磅,涨85点,北欧B未生成。Cotlook 新花A指数63.20美分/磅,涨75点,北欧新花A 64.95美分/磅,涨80点,北欧新花B未生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11-11 05:22 , Processed in 0.1295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