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206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0511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1 13:0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塑LLDPE现货5月10日行情简述

    中国塑料价格指数上涨0.82点至1236.18点;中塑现货指数上涨0.58点至1199.55点。
    一、上游动态:
    美国原油库存骤增,国际油价急跌,周三WTI原油下跌0.71美元至61.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跌0.34美元至65.20美元/桶。
    乙烯单体价格基本稳定。
    二、厂家动态:
    中油华南7042在11700元/吨;中油华东线性100吨以上优惠50元,7042(吉化/大庆)在12100元/吨;中油华北7042在12160元/吨。
    齐鲁石化7042在12000元/吨;中原石化7050在11950元/吨;大庆石化7042膜料在12110元/吨;吉林石化7042膜料在12110元/吨;扬子石化7042出厂价12050元/吨;茂名石化7042出厂价在11950元/吨。
    三、各地市场行情:
    今日LLDPE市场线性略有走软,但整体尚可,市场心态情况一般,走货正常略淡。
    余姚塑料城线型7042价格12200-12300元/吨,218W价格12650元/吨,中原7050价格12250元/吨;广州PE市场7042广石化在12100元/吨,7042茂名在12050元/吨,218W在12600元/吨,7050科威特在12650元/吨;中原当地7050不含税一般在11500元/吨附近;天津港PE市场,218W沙特不含税价格11740-11780元/吨,中原7050不含税价格11500元/吨;常州PE市场7042吉化12200元/吨,218W在12350-12400元/吨;顺德PE市场7042广石化11550元/吨,7042茂名在11500元/吨,218W在12100元/吨;杭州PE市场7042吉化在12150元/吨,7050在12250元/吨。
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05:32 | 只看该作者

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提出东北春大豆区春播技术指导意见

  近日,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根据今年农业生产关键季节气候预测,结合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情况,提出了东北春大豆区春播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去冬今春生产特点
  去年秋冬季节,东北春大豆区旱情严重,降水比常年偏少,土壤墒情不足;持续的暖冬对大豆病菌和病虫卵安全越冬极为有利,今年大豆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入春以来,东北地区连续几次降雪,较好地缓解了旱情,大部分地区墒情已能保证大豆正常播种。但内蒙古部分地区旱情仍然较重,需要补墒播种;黑龙江东部部分地区由于降雪量大,春涝对春播作物播种造成不利影响,受涝田块需要尽快散墒,以保证大豆播种顺利进行。
  二、大豆种子供应及准备情况
  受去年大豆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农民准备种子明显不足,由于近期大豆市场价格有所回升,农民种植意愿回升,加上部分地区春涝需要增加播种量,致使大豆种子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大豆种子已基本销售完毕,可能需要临时外调或启动国家备荒种子。通过正常渠道销售的种子,质量总体较好,纯度和发芽率基本达标。但由于种子数量不足,个别地方可能出现种子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农民自留种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技术指导意见
  针对当前生产形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选用优良品种
  由于去年秋季气候干旱,大豆机械脱粒使种胚受伤可能性加大,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因此要严格选种,最好采用粒选,把受伤种子剔除,并做好发芽试验。所选品种应为品质优、增产潜力大的品种,且根系要深,以提高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率;适应性要强,杜绝越区种植。
  (二)因地制宜选用适当的播种方式
  应抓住当前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在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时集中力量抢墒播种。未经秋翻地块采取原垄卡种,秋翻起垄地块采取平播后起垄或平作窄行密植,土壤墒情较差地块采取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干旱严重地块采取行间覆膜的播种方法,并做到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三)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要选用既含杀菌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未经包衣种子,需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此外,重迎茬地要注意出苗后用毒饵防治鼠害。
  (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由于单凭经验进行施肥,造成部分地区土壤营养元素不平衡,出现了缺钾、缺微量元素的现象。要结合农业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坚持科学施肥,根据测土结果,将氮、磷、钾肥按照一定比例配方施入。鼓励多施农家肥,结合整地施入;化肥做种肥,深施于种下4-5厘米,以免烧种。
  此外,大豆田常用的化学除草剂为普斯特、豆磺隆、绿磺隆等,残效期较长,大豆田改种其他作物的地块要特别注意除草剂残留的危害。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06:04 | 只看该作者

紧盯天气这把双刃剑 把握剑锋所指是关键

  最近,天气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充当了主导者的作用,而且,即使北半球农产品种植已经结束,对于天气的关注仍注定会延续下去。
  “五一”长假期间,我们看到CBOT的农产品市场往返震荡,几无趋势可言,作俑者就是美国中西部平原令人琢磨不定的天气。如果降水增加,土壤水分过大,会导致玉米播种的延缓,从而影响玉米总体的播种面积;如果气候干燥,那么玉米播种就会很顺利,那么大豆的种植面积就减少,如此等等的变化让无论农产品的多头还是空头都惊出一身的冷汗。
  虽然最近几年的期货市场都会在农产品的生长关键期爆发一波对天气的炒作,但这种炒作热情显然没有得到老天爷的响应。事实上,最近的三年来,农产品的生产一直风调雨顺,单产水平连创新高。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虽然气候学专家能够拿出充分的证据来表明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但这种我们人体能够感知的气候变化在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上似乎不是很明显。
  气候变暖在天气动力学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来自北极圈冷空气的爆发能力减弱,冷空气活动能力的减弱对南北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北方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来讲,气温偏高,使得农产品赖以生长的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同时雨带偏北,解决了干旱问题,这对于农产品的单产提高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每年气候变暖,但玉米和小麦的单产反而不减反增。当然,温暖的气候也会带来病虫害顺利越冬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农民可以通过农药来解决。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因此而采取欢迎的态度来应对这种变化呢?答案正好相反,这反而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心的现象。以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从各种影响农产品的自然灾害来看,水灾和旱灾可以通过水利建设,人工排灌来解决;病虫害可以通过喷施农药等措施来防治。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某一年突然北极圈的冷空气活动能力增加,我们怎么去防护我们的庄稼不遭受冻害?我们无法给庄稼地里装上空调。
  由于前几年一直气候偏暖,东北地区的玉米晚熟品种已经向北推进到了黑龙江一线,小麦的弱春性品种也向北推进到了豫北及以北的地区,如果遇到一个冷冬年,上述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浩劫。
  天气对于农产品生产还是期货市场的投资者都是一柄双刃剑,所以我们政府以及期货投资者一定要时时刻刻盯住这把利剑的剑锋所指。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07:05 | 只看该作者

一粒大豆“榨”出三十六种新产品

本报讯  在生产传统大豆油、大豆色拉油的基础上,对豆皮、豆渣、油脚料、废液等副产品全方位加以利用,生产出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磷脂、大豆卵磷脂、大豆低聚糖和维生素E等8大系列36种高科技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2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这一奇迹是由民营企业山东谷神集团创造的。
    谷神集团原来是一家植物油厂,从事大豆加工,大豆油、大豆色拉油是主产品,豆皮、豆渣、油脚料是副产品,以前这些副产品只做简单的处理或者直接卖掉,一粒黄豆创造的产值并不大。但近年来,该集团瞄准国际一流加工设备和先进技术,在拉伸大豆深加工产业链上作文章,如以大豆油脚料为原料提取大豆浓缩磷脂、以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豆渣为原料提取大豆膳食纤维、以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乳清液为原料提取大豆低聚糖粉……经过这些加工环节,一粒大豆的身价倍增。
    据该集团副总经理张维恩介绍:“几年来,集团从日本引进3条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从美国引进2条大豆组织蛋白生产线,应用国际领先的日本东工生物工程核心技术,新上了8个高科技项目,每年在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上又能‘榨’出大豆分离蛋白3万吨、大豆组织蛋白2万吨、大豆低聚糖4200吨、大豆膳食纤维7200吨。”到目前,该集团大豆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已进入全国前五位。同时,企业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07:56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我国产区农民玉米惜售心理明显增强

目前,尽管东北玉米春播大部分地区现已基本完成,但农民玉米并不急于销售上市。华 北、黄淮产区农民销售也不积极,一些用粮企业当地玉米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这主要是去年我国玉米产量有所虚高,目前产区玉米已经降至底部区间,且玉米水分含量大幅降低,质量相对明显提高,并便于存放保管,以致目前农民惜售心理明显增强,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东北玉米上市量大幅减少,深加工企业收购量不足前期1/3。近期,由于东北大部分地区天气多以晴好为主,不但使玉米播种进展顺利,目前除了局部春播尚未结束,多数地区现已基本完成。而且,由于玉米水分降低很快,便于农民存放保管,以致尽管春播基本结束,而玉米上市量却未增反减,一些大型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量相对前期大幅降低。其中吉林大成下属金成公司玉米收购价为1390元/吨—1400元/吨,水分含量集中在15%左右,日收购量仅400多吨。吉林黄龙玉米挂牌价1390元/吨—1400元/吨,水分14%,日收购量约800多吨。尽管上述企业玉米收购价格较节前每吨上涨了30—40元,但玉米日收购量已不足前期的1/3。
    其次,华北、黄淮农民玉米惜售,当地用粮企业难以满足。据了解,目前华北、黄淮产区农民玉米存量已经降至10%—20%,局部地区玉米现已基本消耗。特别是大型深加工企业周边地区农民玉米存量更少,目前已经难以满足当地用粮企业生产需求。其中山东西王淀粉厂玉米进厂价1580元/吨,日收购量约1000多吨,这相对前期日收3000吨大幅减少,不但如此,当地玉米货源仅占30%左右,其它多数玉米来自华北、东北等地。山东临沂饲料厂玉米日收购量约200— 300吨,货源主要来自河南和东北地区。
    最后,去年产量明显虚高,农民玉米存量现已降至底部区间。目前,我国产区农民玉米较为惜售,其主要原因:一是去年玉米产量公布数字与实际产量相差较大。二是目前一些地区农民玉米存量已降至底部区间,其中河北、山东许多地区农民玉米约10%—15%,辽宁多数地区农民玉米仅10%、黑龙江一些地区农民玉米约15%左右。三是水分含量进一步降低,利于保管;目前关内产区玉米水分大多在14.5%左右,东北玉米水分一般约在15%—17%,部分玉米水分 15%以内。
    总的来看,由于目前我国产区农民玉米留存量大多已经偏低,而东北玉米春播还没有完全结束,关内夏玉米尚未播种,加上目前农民玉米水分含量大多已经接近安全标准,易于长期保管存放。同时,在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已经进入慢牛行情,后期价格普遍看涨。为此,农民玉米惜售心理明显加重,玉米价格已呈现出季节性上 行势头。
6#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09:47 | 只看该作者

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近年来,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外调原粮数量不断减少,一些人提出,这将改变我国粮食产销格局,可能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肯定地说,玉米深加工是调节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器,有利于动态地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使粮食走出“多-少-多”的困境,实现玉米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的升级。在供应紧张时,国家可以利用价格与相关经济手段,适当减少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用粮需求,确保食用和饲料用粮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一定数量的玉米用于深加工,不会对玉米供给产生实质影响。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马晓河说,在连续3年丰收的情况下,玉米卖粮难的现象没有出现,玉米市场价格不降反升。2006年我国玉米平均价格达到0.6元/斤,比上年同期高出0.07元/斤,农民真正享受到增产增收的实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米深加工快速发展的贡献作用,玉米深加工的发展有效消化了玉米增产所带来的过剩部分,对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兼生化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岳国君认为,传统的粮食安全观需要调整,粮食短缺导致供应不足是粮食不安全的因素,而粮食富余时不能及时转化造成供给过剩,并引发下一轮粮食减产,也属于粮食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拥有相对稳定和可控的粮食深加工转化渠道,以保证在粮食丰收时,能够迅速加快转化过剩粮食,保持合理的粮食价格水平,实现增产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下一轮农业生产的平稳发展也是重要的。这种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粮食发展和调节模式,既可降低成本,又具有可持续性,是一种稳定的长效机制。有关研究表明,玉米深加工业对市场价格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器。
    马晓河认为,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面临着五大问题: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发展带有盲目性,加工能力过剩;二是玉米综合利用率低,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和深度加工产品;三是规模化企业比例低,小型分散加工企业占据主要地位,制约了副产品利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四是技术设备相对落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五是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方向应是以市场需求为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马晓河解释说,玉米主产品以食品工业基础原料为主,玉米淀粉的生产规模不宜低于年产10万吨。在未来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对促进玉米深加工水平提升和产业链条延伸作用更加突出。提高玉米利用率是玉米深加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要逐步向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提高对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为此,马晓河提出以下建议:控制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和工业用酒精的生产规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产业群和产业链的思路支持玉米深加工;加速技术创新,推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宏观指导;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粮价上涨可能威胁物价调控目标实现
    粮食价格上涨可能威胁到今年物价调控目标的如期实现,今年必须高度关注粮食供给和市场粮价问题。 今年粮食减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国际需求大幅上升等因素将导致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明显上升,因此必须高度关注粮食供给和粮价上涨的问题。
    尽管存在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的很多因素,包括能源价格和资源价格,但这些因素都不会影响物价全局;但如果粮食价格失控,则中国整体通货膨胀将很难避免。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10:28 | 只看该作者

被动跟随者角色的转化 大豆5月上涨可期

  在经历了连续三周下跌近40美分后,进入5月份的第一周(国内五.一期间)CBOT大豆期货市场走出低位小幅反弹行情,期价触及近两周多以来高点。美国播种天气持续担忧以及投机基金基于对大豆远期价格的看好从而恢复性买入这两大因素构成了CBOT大豆的反弹原因,虽然从图标上看大豆期价整体仍是处于震荡势中,但1月份形成的缺口支撑位置附近价格有较强的支撑。随着大豆播种面积确实这一中远期利多因素的显现,CBOT大豆有望摆脱震荡走势,5月红突破行情可期。
  播种基本定格--大豆中远期利好。天气因素近段时间成为成为CBOT大豆、玉米市场的敏感因素,行情也随着气候的变化出现反复波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播种面积的迷雾逐渐根据明朗。根据最新的播种进步跟踪报告显示,截止5月6日美玉米播种已完成53%,过去一周里大幅推进30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并且未来几天天气仍有利于玉米播种,农民有望最终完成3月30日报告预估的全部9000多万玉米面积的播种,美国大豆面积将不会有任何潜在增加,或者即使有增加数量也相当少。这份报告消除了人们对美豆种植面积潜在增加的担忧,对CBOT大豆中远期走势形成显著利多。周边市场的CBOT玉米由于有待进一步消化播种面积大幅增加的利空影响可能维持震荡筑底之势,CBOT小麦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这种周边谷物疲软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大豆市场的走强,使得大豆仍可能维持一定时日的震荡整理行情,但是等待机会上扬将可能是5月份农产品行情的主要运行基调。
  在播种完成之后,市场的焦点将继续围绕着生长期的天气波动,在美豆种植面积较上一年度减少800万英亩以上的前提吓,任何天气因素引发单产的不确定性可能人们对07/08年度美豆供需偏紧的担忧,从而引发期价剧烈波动。
  投机基金看多态度较为坚决。在4月份连续三周大幅减少近4.5万张多单后,投机基金在CBOT大豆市场上重现恢复性买入行为,据CFTC最新公布的截止5月1日(周二) 持仓报告我们做出上面的投机基金与指数基金分别在大豆、玉米上的净多比例比较图,我们可以看到,在经历了三周的仓位调整之后,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投机基金做多大豆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尽管基金在5月初的恢复买入动机主要还是出于天气担忧而构建风险升水的目的,但毕竟当前相对低价区也是个较好的进场做多机会。,虽然短期我们暂时尚不能找到基金继续积极买入行为的显著动机,但是在对美豆播种面积将实际较上一年度减少800万英亩的背景下,基金等待机会继续进场,我们认为只是时间的问题。
  国内大豆--被动跟随者角色的转化
  国内大豆行情一直以来都受到人气因素的制约,相对处于被动跟随者的地位。但是随着在价格下探到1月份形成震荡底部之后,期价止跌反弹,9月合约重新回到3100以上的位置。我们对国内大豆的整体观点倾向于,在美盘未有明显的方向性突破之前,国内大豆可能难以大幅度地摆脱3100轴线上行,尤其是3150-3180一带震荡区域压力较大,但是3100支撑的强有效性将在未来的行情中反复得以验证。近两日国内大豆走势明显强于外盘,但是要想实现被动角色的转化,国内仍有赖于主力资金人气的配合,持仓量能否获得有效增加,是判断国内大豆能否形成突破行情的关键因素之一。
8#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11:09 | 只看该作者

玉米5月合约巨量交割风险平稳化解

  5月21日是玉米期货0705合约的最后交易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最新公布的玉米0705合约交割配对数据显示,进入交割月后,玉米0705已完成仓单交割配对14845手,而目前玉米期货的持仓数量已经锐减至76460手,玉米0705合约巨量交割风险已经成功化解。
  玉米期货0705合约持仓量去年11月13日突破93万手,创去年中国期货市场单只合约持仓最高纪录,玉米期货的活跃也使0705合约是否会出现巨量交割风险成为媒体谈论的话题。不过进入4月后,随着保证金的逐周提高,玉米0705合约的减仓速度不断加快。4月第一周减仓至384594手,第二周减仓至228122手,第三周减仓至132098手,第四周减仓至111498手。进入交割月后,玉米0705合约保证金提高到30%,至昨日收盘,玉米0705合约持仓量已经减至76460手。
  目前大商所玉米期货实行滚动交割制度。所谓滚动交割是指在合约进入交割月以后,由持有标准仓单和卖持仓的卖方客户主动提出,并由交易所组织匹配双方在规定时间完成交割的交割方式。滚动交割由客户提出交割申请,会员代客户办理,办理时间为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至交割月最后交易日前一交易日。在交易所完成对买卖双方的配对后,配对持仓从交割月合约的持仓量中扣除,不再受持仓限额限制。
  根据大商所最新公布的玉米0705合约交割配对数据,进入交割月后,玉米0705已完成交割配对14845手(仓单),按照每手仓单10吨计算,交割数量为148450吨。
  至昨日收盘,玉米0705合约按双边计算的持仓量减至76460手,按单边计算即38230手合约,即使全部交割,也不过才38万吨。今日距离5月21日0705合约的最后交易日还有7个交易日,以目前0705合约减仓的速度看,至最后交易日至少还应该减仓1.5万手以上。假设最后交易日持仓量减至6万手,按单边计算交割量为30万吨,在加上目前已经完成配对的数量148450吨,那么0705合约的交割量不到45万吨。相对于国内玉米1.42亿吨的玉米总产量,玉米0705合约的最终交割量如果是45万吨左右,那么完全在市场消化能力范围之内。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多年的规范发展,目前的商品期货市场已经相当的理性和成熟,期货市场的规模风险和价格发现功能也越来越突出,操纵市场和逼仓等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混乱时期常见的行为,在目前的期货市场已经很难见到。随着监管部门监管理念和交易所风险控制手段的日臻完善,现在市场对交割量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强。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11:44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城市粮食价格近期出现下降

  国家发改委昨日公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监测结果显示,食品价格有升有降,化肥和住宅价格有所上涨。
  价格上涨的有22种,主要是花生油、豆油、鸡蛋等食品价格,住宅价格,医疗收费,管道煤气和自来水价格,以及钢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
  价格下降的有14种,主要是粮食、鲜菜等食品价格,药品价格,烟煤、木材、汽油等工业生产资料价格。
  价格保持稳定的有10种,主要是居民公有住房租金、民用电、教育收费、城市公交和市内电话费等价格。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12:35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经纪商5月10日CBOT玉米看市

国外经纪商Benson-Quinn观点:
    受月度报告前的仓位调整盘影响,今天CBOT期价跌幅达到半个跌停板。盘初玉米期价曾有小幅上探尝试,但因在月度报告前难以吸引大量跟进买盘和空单回补盘,以致期价很快掉头向下。技术图表上,7月合约在昨天低点361美分下方还触发了一些止损卖单,其同时也处于200日均线水平362美分附近,这种强劲抛售压力迫使将7月、12月合约个自下破了4月份低点355 1/2、358美分水平。市场技术指标超买、下周美产区良好天气以及以国外产区近几天有利降雨活动均对今天玉米期价构成了压力。交易商基于3月份种植意报告美玉米面积增加以及当前需求状况,认为明天的月度报告美玉米库存预估将可能带来利空影响,这也促成了报告前的减仓行为。基金全天卖出的玉米期货合约数量超过1万张,本周累计卖出数量则在3万张左右,而上周他们是买进大约2-2.2万张。 
 目前多数交易商都预期本次月度报告对市场将呈中性,但我们仍认为美陈玉米库存有提高2500-5000万蒲式耳的可能,这是因为当前美国乙醇用玉米需求仅比去年提高127%,低于农业部预估的134%增幅,在这种情形下,下年度美玉米库存就将可能达到12亿蒲,而不是人们当前预测的10亿蒲左右水平。然而,一旦报告数据被消化,美国或其它产区天气状况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13:59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经纪商5月10日CBOT大豆看市

国外经纪商Benson-Quinn观点
    由于是月度报告前,今天大豆市场显得非常平静,期价受玉米明显下跌拖累而小幅收低。主力7月合约最终收于746 1/4美分,仍处于20日均线支撑以及100日均线阻力之间。当前市场 焦点转向明天早晨的美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人们预测美陈豆库存将较上月略有下调、下年度新豆库存则因播种面积下降而较当前年度有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天气因素也将继续影响当前市场价格走向,美主产区至少未来6天里还将维持晴好天气,作物播种有望顺利进行。明天CBOT大豆期价走向将取决于盘前的美农业部月度报告强陈豆、新豆结转库存水平。
    有报道称,由于海运费率创新高,今年人们更多的选择集装箱运输而不是传统的干散货船海运方式。这种新发展趋势令一些小型买家显得力不从心,这无形中也削弱了美国大豆的出口需求。隔夜马来西亚棕榈油期化上涨1.4%,期价创八年新高,该国棕榈油库存下降、出口需求强劲为市场提供支撑。今年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涨幅已达18%,而去年全年涨幅高达40%。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14:38 | 只看该作者

CBOT豆类期货市场5月10日评述:月度报告前震荡整理,大豆小幅收低

道琼斯5月10日消息:由于交易商都在明日官方月度供需报告的库存预估数据结果,周四CBOT大豆期货市场呈现震荡整理走势,期价维持日内区间波动,最终各合约小幅收低3/4-1 3/4美分。7月合约开盘748美分,最高750美分,最低745美分,收盘746 1/4美分,下跌1 1/4美分;11月合约最高778 1/2美分,最低773 1/2美分,收盘775 1/2美分,下跌1 3/4美分。
    7月豆油合约收盘33.72美分/磅,较前一天上涨0.41美分;7月豆粕合约收盘198.90美元/短吨,下跌3.00美元。
    分析师称,今天CBOT大豆期价的区间震荡表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美农业部周五月度报告前缺少入市兴趣,而美玉米的快速播种也大大减轻了市场对大豆面积增加的担忧,尽管有一些猜测认为部分玉米面积可能已被转种了大豆。
    美国农业部将于本周五盘前发布5月份供需报告,这也是其首次在月度报告中发布2007-08年度新作物供需数据。分析师目前平均预测美国2006-07年度陈大豆结转库存为6.07亿蒲式耳,低于上月报告的6.15亿蒲水平;平均预测美国2007-08年度新大豆结转库存为3.37亿蒲,预测区间为2.55-4.63亿蒲。市场当前更为关注的是美国新豆库存的预估水平。
    基金抛售以及周边玉米市场的破位走低也对今天大豆市场构成了压力。据场内交易商估计,商品基金日内卖出大约2500张大豆期货合约,其中UBS卖出约800张11月合约,Tenco卖出800张7月合约、400张11月合约。当天CBOT玉米期货主力7月合约突破近一个多月以来的震荡区间底部,收盘下跌11 3/4美分。
    周四盘前美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5月3日(周四)一周的美陈豆净出口销售量为20.42万吨,处于市场预测的10-30万吨区间内,中国当周购买11.61万吨,美国大豆出口的季节性下降特明显。截止报告当周,美国2006-07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2814.1吨,去年同期为2251.8万吨。
    其它消息方面,巴西头号大豆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种植商协会负责人表示,由于物流及汇率问题影响,该州明年大豆面积将不可能增加。美元走弱已经大幅削减巴西豆农利润空间,这是因为巴西大豆价格是在CBOT期货价格基础上以美元计价,巴西豆农销售收入从美元兑换成本国货币雷亚尔后将大幅减少。
    巴西统计局(IBGE)最新月度报告预计,巴西2006-07年度大豆产量为5717.1万吨,较先前预测提升0.5%,但低于另一官方机构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周二预估的5750万吨水平。
    全天CBOT大豆期货总成交量约4.8万张,商品基金卖出大约2500张。
*豆粕 豆油
    周四,CBOT豆粕期货明显收低,豆油期价则连续第二天反弹。豆粕市场当天跟随了大豆的疲弱走势,而油/粕套利交易则是造成当天豆油强、豆粕弱的主要原因。隔夜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继续上涨对今天CBOT豆油期价也起到了一定支撑。
    全天CBOT豆粕期货成交量约3.2万张,豆油成交约2.4万张;商品基金日内买入大约3000张豆油、卖出约1000张豆粕。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3:15:15 | 只看该作者

CBOT玉米期货市场5月10日评述:受月度报告前技术投机卖盘压制,收跌8-11美分

道琼斯5月10日消息:受技术信号疲弱以及月度报告前多头平仓盘影响,周四CBOT玉米期货市场明显下挫,主力7月合约刷新近一个多月以来的震荡区间底部并收于日内低点,最终各合约收盘跌幅在8-11 3/4美分之间。7月合约开盘367 1/2美分,最高367 1/2美分,最低354美分,收盘354 1/2美分,下跌11 3/4美分;12月合约收盘356 1/2美分,下跌9 1/2美分。
    分析师称,技术指标疲软以及一些高位多头在周五月度报告前的减仓行为是今天玉米市场明显下跌的主要原因,期价已经回到近期震荡区间底沿。美国农业部将于明天盘前发布5月份供需报告,交易商对美新玉米库存数据的利空预期引发一些弱势多头平仓。
    分析师目前平均预测美国2007-08年度新玉米结转库存为10.58亿蒲式耳,高于当前年度的8.77亿蒲预估水平,预测区间为7.42-14.65亿蒲水平。从预测区区间可以看出,市场目前对美新玉米库存预估还存有很大分歧,明天早晨的美农业部月度报告结果将决定周五玉米期价走向。
    在日线公开喊价盘技术图表上,7月玉米合约今天为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收在200日移动均线下方,同时也创出自去年11月初以来的新低。
    消息方面,美农业部周四盘前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5月3日(周四)一周的美玉米净出口销售量为54.33万吨,低于分析师预测的55-90万吨区间。这份报告对当天盘面没有带来任何积极影响。
    此外,美农业部盘前还公布消息称,日本和韩国分别新购进28.4万吨、55万吨美国玉米。该消息对开盘期价起到了一定支撑,但市场这种强势没能持续。
    当天午间最新天气预报结果较先前预报没有变化,未来几天美主产将保持晴好天气模式,播种工作有望顺利进行。
    全天CBOT玉米期货成交量约18.2万张;商品基金日内卖出大约3000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11-11 05:46 , Processed in 0.1310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