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查看: 239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0604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4 11:3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山东口岸初级塑料进口量增价涨

    2007年一季度,山东口岸初级形状塑料(初级塑料)进口量增价涨,进口29.3万吨、价值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24.1%和38.7%。
  山东口岸初级塑料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进口猛增,加工贸易进口增长缓慢。一季度,山东口岸一般贸易进口初级塑料9.3万吨,增长45.8%;加工贸易进口16.8万吨,增长3%,占进口总量的57.4%。
  二、进口均价快速上涨。一季度,山东口岸初级塑料进口均价1568美元/吨,较去年同期均价上涨11.7%。
  三、初级乙烯聚合物、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是主要的进口品种。
  四、韩国是最大的来源市场,自美国、欧盟进口倍增,自东盟进口下降。一季度,山东口岸自韩国进口初级塑料15.9万吨,增长16.7%,占进口总量的54.1%;自美国、欧盟进口1.7万吨和1.2万吨,分别增长2.9倍和1倍;自东盟进口2.5万吨,下降2.8%。自上述市场的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72.3%。
  山东口岸进口塑料原料量增价涨的主要原因有:
  一、塑料原料需求旺盛,我国塑料原料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初级聚乙烯、初级聚丙烯等重要初级塑料供应缺口较大,2007年供应缺口将达到1000万吨,刺激了初级塑料的进口增长。
  二、我国初级塑料质量较低,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如由于塑料造粒行业技术含量高,国产塑料造粒性能不及进口原料,使得塑料原料特别是一些特殊性能的塑料原料大量依赖进口。
  三、进口关税下调推动进口增长。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胺等25种塑料原料的进口税率下调了2个百分点,进口成本下降促进了初级塑料的进口增长。
  四、国际原油价格保持高位,推动初级塑料价格上涨。塑料制品对原油价格变化较敏感,近期原油价格再次上涨,下游石化产业需求旺盛,刺激了初级塑料价格上涨。
  五、2007年取消了部分品种初级塑料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初级塑料的进口更加便利,进一步推动初级塑料原料的进口。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37:17 | 只看该作者

中央财政今年对种粮农民直补专补500多亿元

眼下正值三夏麦收时节,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今年将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就相关政策,人民日报记者请财政部、农业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直接补贴总额达427亿元
    较上年多六成增165亿元
    目前我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主要分为综合性收入补贴和重大财政支农专项补贴两部分。综合性收入补贴重点着眼于对种粮农民进行收入补偿,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中央财政在继续保持去年120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不变的基础上,新增15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同时,今年粮食直补资金也比去年预计要增加约9亿元,增长到151亿元以上。这样,今年对种粮农民的两项直接补贴总额达到427亿元,较上年增加165亿元,增长63%。
    专项补贴已下拨83亿元
    较上年多七成增36亿元
    专项补贴旨在引导农户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包括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民培训补贴等。
    2007年,重大财政支农专项规模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预计增加9.5亿元左右,主要是扩大了水稻良种补贴范围,由去年7个省份扩大到10个省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增加4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6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增加3亿元;此外还包括奶牛良种补贴1亿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亿元,以及新设立的棉花良种补贴5亿元。资金总规模目前已达到89亿元。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已在3月份提前下拨8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36亿元,增长77%。
  平均每亩补贴27元
    六月底前将兑付到位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估算,今年新增156亿元补贴资金后,按照我国15亿亩的粮食播种面积计算,今年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地将得到27元补贴,主产省每亩地平均补贴30元,非主产省每亩也能到20元。排除地区差异的话,每个农民人均补贴57元。
    今年3月,财政部已将粮食直补资金提前全部拨付到各省,目前各地正陆续向农民兑付补贴资金,今年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也已下拨到地方,预计6月底前将兑付到每个农户。
    农民补贴网年内开通
    防止资金被截留挪用
    中国目前有2亿多农户,又散落在各地。如何确保补贴不被截留、挪用,完全落实到千家万户的农民头上?这一直是各级政府和农民关注的难题。
    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让农民自身参与,民主监督。在测算、兑付每户农民的补贴前,要求对每户农民的补贴面积、标准和金额等在村内张榜公布、三榜定案,让农民互相监督,有效保障补贴的真实可靠。
    另外,财政部正在抓紧建设中国农民补贴网,预计年内正式开通运行。补贴网建成后,补贴资金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以“一卡通”的方式,从国库里面直接打到农民的账户上,即使在外打工的农民也可方便领取补贴,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资金被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补贴与产量质量挂钩
    专项补贴已有好效果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将在充分考虑全年预计农资价格变动可能对种粮农民发生的增支影响的同时,政策将重点鼓励多产粮、多调粮、产好粮。新增的156亿元资金,直接与粮食产量、商品量和优质稻生产挂钩,谁产量越多,谁调出的商品量越大,谁产的优质稻越多,得到的补贴就越多,以充分调动各地政府和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良种补贴实施5年以来,补贴的品种、面积、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惠及5800多万户。仅小麦良种补贴一项,农民年可直接增收50亿元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6年免费为4000多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化肥利用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亩均节本增效25元以上。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后,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38:36 | 只看该作者

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

农牧发[200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大力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养猪业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产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各地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点,集中力量,抓住关键,千方百计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二、保护母猪生产能力,提高母猪饲养管理水平
  要下大力气抓好母猪生产,保护母猪生产能力,避免市场波动的冲击。要结合各地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国家对母猪生产的扶持政策。要指导良种猪场挖掘生产潜力,增加优良种猪和商品仔猪的市场供应。要加强对饲养母猪农户的技术指导,提高母猪饲养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种猪质量的监管,切实保护养猪农民的利益。
  三、加强对各类养殖户的引导和扶持,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饲养
  要充分利用当前生猪产品价格处于上升期的时机,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扶持养殖小区、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大户等各种形式的规模养殖场发展,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进力度,确保生猪产品稳定供应。同时,对小规模散养户要加强引导,千方百计提高其标准化饲养水平。
  四、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生猪生产效益
  要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加快推广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和生产性能。要良种良法结合,动员各级畜牧兽医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及时解决生猪科学饲养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养猪收入。
  五、加大疫病防控力度,降低生猪饲养风险
  要做好猪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工作,加快疫苗生产和供给,加强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的检查,保证免疫效果,降低疫病风险,帮助养猪户克服对疫病的畏惧心理。要加强产地检疫,强化对牲畜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严防病死猪流入市场。
  六、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农户发展养猪生产
  要采取得力措施,做好产销衔接工作。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农户签定订单生产合同,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重点解决好龙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进一步提高养殖者生产积极性。要支持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发挥养猪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散养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七、加强监测和信息引导,及时应对化解养猪业市场风险
  要进一步完善畜产品价格月报制度,建立健全畜牧业生产的统计、监测制度,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监测和趋势分析,及时提出应对措施。要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工作,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市场形势,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克服惜售心理,避免集中上市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八、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积极协调,争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对母猪饲养、生猪良种、疫病防控、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方面进行扶持。要总结和推广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强对生猪生产发展规律的研究,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九、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抓好生猪生产是当前各级畜牧部门的重要任务。各级畜牧部门必须转变作风,加强领导,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要明确责任和分工,主要领导要牵头负责,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生猪生产和市场动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各级畜牧部门要统筹兼顾,在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养牛养羊和家禽养殖业,保持养牛养羊和家禽生产的稳定发展。当前,在对生猪产品进行监测分析的同时,也要搞好牛羊肉、家禽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监测,组织好这些畜产品的生产和上市,避免市场价格波动,保证市场供给。
                        二○○七年六月一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39:06 | 只看该作者

农业部采取疫情监测、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 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2006年夏秋高温高湿季节,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原因不明生猪疫情,发病生猪死亡率高,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部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后,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一是派出专家组会同当地兽医部门,积极指导开展防治工作。二是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攻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动物实验等,查清部分地区发生的猪病疫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引起。三是及时规范各地疫情诊断和处置。四是举办不同层次兽医技术人员防治与诊断技术培训班,提高兽医实验室诊断技术水平和快速诊断能力。五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猪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增强养殖者的防控能力。各地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组织各级兽医人员开展防控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防止了疫情的扩散蔓延。
  专家分析,造成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的主要原因,一是病毒毒力增强。通过对不同地区分离的猪蓝耳病病毒进行基因序列分析,该病毒已发生变异。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毒力明显增强,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致死率明显提高,防控难度加大。二是散养猪易发病。我国生猪以散养为主,防疫条件相对较差,猪抵抗力低,极易受到病毒感染。加之管理不规范,发生疫情后,扩散速度快,损失也大。由于规模化养猪场大多能按规范要求养殖,具有较好的防疫条件及严格进出消毒和管理,疫情传入的风险较小。三是生猪大范围调运频繁,交易量大,我国是疫源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做好今年的猪病防控工作,年初农业部对全国的防控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一是在总结去年以来防控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为各地的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标准。二是在查清病原的同时,成功研制出安全、有效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型疫苗及配套诊断试剂。三是年初紧急核发临时疫苗生产文号,安排猪蓝耳病疫苗生产。目前,疫苗已投入使用。4月29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型灭活疫苗通过审评后,又紧急安排12家企业生产该疫苗,近期可投入使用,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打下了基础。四是及时召开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进一步部署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对各地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由于各地动手早,防控工作开展的扎实,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只在少数省呈零散发生。根据统计,1-5月份全国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
  当前,已进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防控该病,农业部近日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防控方针,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抓紧、抓实、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不仅是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
  农业部强调,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疫苗生产和供应工作。目前12家疫苗生产企业要抓紧安排新型疫苗生产。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要向企业派出监督员驻厂监督,与企业共同组织好疫苗生产和质量检验。根据目前各企业生产安排情况,要确保疫苗尽快投入使用。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要进一步明确各自任务、密切配合,加强疫苗质量监管,确保疫苗质量。二是做好重点地区免疫工作。免疫是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措施。已发生疫情和分离到病毒地区要做好猪蓝耳病免疫工作,尽快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在新型疫苗供应尚不能完全满足情况下,各地要把种猪和母猪作为免疫重点,有效保护养猪业生产能力。三是加强养殖场综合防控工作。各地要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立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规范养殖行为,提高防控水平。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收购畜禽及产品等闲杂人员进入。对散养生猪,要加强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和消毒灭源工作。四是加强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强化生猪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强化免疫标识管理。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运输、加工、经营病死猪及其产品,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坚决防止疫情跨区域扩散蔓延。五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进一步严格疫情报告制度,要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纳入疫情快报范围。一旦发现可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要加快诊断工作及时确诊。各地要组织好猪蓝耳病变异病毒集中监测,6月底前务必完成。同时,加大生猪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消除疫情隐患。六是强化督查和突发疫情应急准备工作。部重大动物疫病定点联系制度各工作组要会同省兽医部门加强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做到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七是加强科普知识宣传。要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宣传,组织专家深入疫区和生猪主产区,积极开展防治技术咨询、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尽快编制疫苗使用手册和宣传资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有关政策措施,宣传有关科普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疫意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农业部要求各单位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疫苗生产,要把免疫这项基础性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各地正按照农业部的部署,采取疫情监测、免疫、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高发季节不出现大的疫情。近日,农业部已派出多个督查组,赴各地调查了解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检查指导防控工作。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39: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完成初稿

  历时半年的《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日前已完成初稿。《报告》讨论稿指出,中国应加大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包括煤基醇醚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煤制油、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专家们对备受争议的甲醇毒性问题作出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会很大”这一结论。
  此项《报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科技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以及化工、汽车行业专家共同完成。《报告》完善后,将直接送达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决策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未来几年重点发展醇醚
 《报告》重点研究的是煤基燃料和生物质燃料在汽车方面的运用。
    《报告》讨论稿指出,中国应加大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包括煤基醇醚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煤制油、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发展。
  经过调研论证,《报告》提出的初步结论是: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在经济上可行,只要遵守操作规程,外界所担心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会很大;二甲醚前途很好,原料应以煤为主,重点考虑年产20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生产项目;包括乙醇汽油在内的生物质油,应“不与民争粮,不与民争地”,扩大原料来源,并合理考虑运输半径;对于煤制油,将在201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应防止盲目投资。
 “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醇醚燃料可能将成为最近几年替代能源发展的主要内容。”《报告》指出。
  中国富煤,甲醇、二甲醚、煤制油都是以煤为原料而加工而成。生物质燃料主要是乙醇和生物柴油。
  在中国的石油消耗中,交通占到50%左右。车用燃料基本来自石油。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在45%左右,2020年,这一比例还会有所提高。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进口石油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受挑战。
  有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领域采用以煤为原料生产的石油替代燃料约7000万吨。
  甲醇毒性对健康影响不大
  甲醇是煤化工产品中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传统上用于生产甲醛、醋酸等化工用品。2002年起,山西、河南等四省就将甲醇以10%-15%的比例掺入汽油当中,但是,业界一直对甲醇燃料毒性、腐蚀性和环保问题存在争议,以致试点多年国家对甲醇汽车也没有一个明确说法。此次《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提到,只要遵守操作规程,外界所担心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会很大。
  甲醇成本只有800元至1000元/吨。现在93号汽油价格每升为5元左右,而1立方甲醇气目前的价格是3.2元。甲醇气以汽油价格销售,经济效益可观。一旦甲醇作为替代能源在全国被推广的话,甲醇的产能可能被急剧放大。
  今年,国家已经将甲醇燃料的试点省份由4个省推广到9个省。而甲醇产量正在迅速放大,甲醇行业一直期待着将甲醇用途扩展。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40:31 | 只看该作者

发改委拟出台四措施促进生物产业

国家发改委昨日(31日)发布报告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生物产品市场将会快速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生物产业工业产业将会继续保持17%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并且还要加快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份名为《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的报告指出,2006年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53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增长21.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值448亿元,增长27.42%。与此同时,生物产业2006年还呈现出产业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产业集聚加快推进等特点。 但是,我国生物产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经济效益较低,成本上涨和药价下降双重压力,使生物医药产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生物质原料供应能力低,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的原料瓶颈制约问题比较突出;生物产品管理、政府采购、投融资与财税政策等问题日益突出。发改委表示,要加快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具体包括:一是要加快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贷款担保机构发展,着力解决生物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要对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产品进行适当补贴,制订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三是要加快培育生物产品市场,完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要加强生物产业发展的统计分析,监督生物产业发展的趋势,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改委同时建议,要加快组织实施生物产业重大专项,引导生物产业高水平、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机制。
7#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41:04 | 只看该作者

发改委:36个大中城市肉蛋油价格上涨 鲜菜价回落

连日来,各地的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些地方五升装的食用油就涨了10元左右。
    记者在重庆的一些超市看到,上个月还卖52.5元的小蜜蜂5升装菜籽油,现在已经涨到62.5元。很多市民都是大量采购食用油。 在广东,大豆油和调和油的涨幅也接近一成,其中5升装的海狮、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
等牌子普遍上涨2-4元。
    广州市民说:“简直贵了很多比如说鲁花(花生油)以前90多 现在100零几 贵了十多元油是一定要吃的 一样要买。”
    广州某超市总经理刘建峰说:“花生油涨幅在10-15元左右 大豆油和调和油一般在4-5元应该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了油的上涨。”
    在昆明,很多超市也陆续收到了来自各品牌厂商的调价通知,进价已经出现了10%的涨幅。 据了解,全国范围内陆续出现油价上涨,主要原因是大豆原料紧张、国际豆油涨价引起的。从去年11月份至今,食用调和油累计涨幅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
    鲁花食用油昆明分公司王先生说:“可能在6月15号左右 40:34 大概5升的有5块钱左右的(涨幅)”
    金龙鱼食用油昆明经销商何先生说:“最多在十号左右 甚至快的话在四五号 整个价格(变化)就体现出来了” (经济信息联播)
    国家发改委:36个大中城市肉蛋油价格上涨 鲜菜价格回落
    昨天(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监测结果。5月份与上月相比,价格上涨的有22种,主要是猪肉、鸡蛋、花生油等食品价格。
    发改委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受生猪存栏减少、养殖成本增加以及生猪疫情等因素影响,5月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每500克为8.71元,比上月上涨10.5%。受饲料涨价、蛋鸡存栏不足影响,鸡蛋价格比上月上涨5.6%。菜籽油、豆油和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0.3%、0.9%和5.9%。 此外,受南京上调水价的影响,36个大中城市自来水的平均价格比上月上涨0.2%。受郑州、长春、杭州、宁波、合肥、武汉、海口等地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影响,液化石油气平均价格比上月上涨0.4%。 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公布了价格下降的9种商品,主要是鲜菜、三元复合肥和烟煤等。价格保持稳定的有15种,主要是民用电、管道煤气、医疗收费、教育收费等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以及居民公有住房租金等。>>详细
    民政部:将建立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应急救助制度
    肉价油价涨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生活就要受到影响,为此,民政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价格变动应急救助预案制度,主要是针对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救助。这个补助既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临时救助,必要时还要适当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也要予以照顾性保障。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42:50 | 只看该作者

CBOT大豆期货市场一周综述(5月28日-6月1日)

受美产区干旱天气担忧、投机买盘支撑,过去一周CBOT大豆期价在缩水的四个交易日里震荡上行,近月合约逼近前高点、远月新作物合约则创出新高。整周里,7月大豆合约最高819 1/2美分、最低794美分、收盘818美分,较前一周上涨5 1/2美分;11月合约最高848 1/2美分、最低823 美分、收盘847 1/2美分,上涨6 1/2美分。
    当周CBOT大豆市场并没有什么明显新利多题材,只是美作物带局部干旱的担忧令交易商继续期价追加风险升水,同时植物油以及谷物商品期价的走强也加重了市场多头氛围。技术图表上,主力7月大豆合约连续第五周上涨,同时也是连续第二周站稳800美分关口上方,期价距2月22日合约高点822美分仅一步之遥,自4月24日725 1/2美分低点以来的累计反弹幅度多达94美分。
    美主产区天气状况依然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作物生长进度的深入,人们对可能影响最终产量的天气变化显得越发敏感,特别是在今年美豆面积较去年大幅削减840万英亩的条件下。过去一周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虽出现一些降雨,但作物带东半部雨量总体仍旧偏少,印第安纳、俄亥俄等主产州仍面临干旱问题。与此同时,中、远期预报还显示,受高气压脊滞留影响,预计6月份上半段美作物带东部仍将以干燥天气模式为主,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应该说,人们当前的这种作物生长条件担忧更多地还是体现在心理预期层面,毕竟决定美豆产量的关键生长期是在夏季7、8月份,但随着美农业部在6月份初开始公布大豆作物等级率报告,相信市场将获得更为直观的参考依据。
    基于天气担忧影响,投机基金过去一周在大豆市场继续买入。据CFTC最新持仓报告,截止5月29日(周二)商品基金持有CBOT大豆期货净多单12.4万张,较前一周约增加5500张,过去五周累计增幅多达6.2万张。预计截止6月1日(周五),商品基金CBOT大豆期货净多单已进一步增至13.9万张。值得注意是,随着投机基金增持多单,CBOT大豆期货总持仓量也在稳步增加,表明仍有新资金在源源流入大豆市场。但另一方面,基金大豆净多单目前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其后市的进一步增持显然得有新利多消息配合,而一待当前的这种天气担忧缓解,市场面临基金抛售的潜在风险也将加大。
    在周边市场,同样受益于天气担忧的利多支撑,过去一周CBOT玉米期货走出明显反弹行情,主力7月合约重返近两个月以来的震荡整理区间上沿并刷新四周高点,收盘较前一周上涨10 3/4美分。与大豆不同的是,当前CBOT玉米陈作物、新作物合约呈“倒基差”排列,这主要受到了美陈玉米库存供应紧张而新玉米作物面积大幅增加、生长状况良好的基本面因素影响。据美农业部作物进度报告,截止5月27日美玉米作物生长优良率为78%,与前一周持平,高于去年同期70%的水平。
    投机基金过去几个月在CBOT玉米期货市场稳步减持多单。据CFTC最新持仓报告显示,截止5月29日(周二)商品基金持有CBOT玉米期货净多单约21.3万张,较前一周下降1.3万张,与2月27日当周的39.5万张高点相比减幅多达18.2万张。不过,本周基金有玉米市场已有恢复买入迹象,而且玉米市场总持仓在增加,预计截止6月1日(周五)商品基金CBOT玉米期货净多单已经增至22.9万张水平。
    CBOT7月小麦本周大幅上涨近20美分,期价刷新合约高点,近两周累计涨幅已达50美分。当前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澳大利亚小麦主产区都出现了干旱问题,而且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最新预测的2007/08年度全球小麦结转库存较前一年度下降了300万公吨,创下1981年来的最低水平。我们还能清楚记得,CBOT农产品去年10月份开始的一波大涨就是率先从小麦市场启动,历史或将重现?
    CBOT豆油本周震荡整理,但近月7月期价仍旧保持在近23年高点水平。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棕榈油、加拿大菜籽油期价也都继续表现坚挺。全球植物油消费增长以及生物替代能源的巨大发展前景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长期支撑。
    从下周看,毫无疑问CBOT大豆市场还将围绕天气题材进行炒作。美产区天气潜在利多、技术图表强势以及农产品市场的整体上涨氛围都将可能令7月大豆合约上破822美分前高点,这样,期价的上行空间也将被打开。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天气对产量的影响还远不能定性,加之连续大涨之后技术性修正要求及基金获利平仓潜在风险,相信市场在当前高位的震荡性也将变得更为剧烈。关注周一盘后的美农业部进度报告,首次公布的美豆作物优率情况有望为新一周市场定下基调。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4 11:43:41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鑫侨:一周谷物期货述评

CBOT谷物期市本周呈现双边走势。天气状况以及基金活动和玉米大豆的积极走势交互作用,价格变化幅度明显。技术上,玉米没能超出4月和5月价格范围,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推高大豆价格:9月达到830,11月达到845。CBOT小麦最近试探近期合约高点,原因可能是美国小麦收获季节稍有拖后,以及东欧天气情况推高价格。
最近,CBOT9月小麦试探535,12月接近545。对乌克兰干旱的关注使所有新种植带出口出现停滞,也使俄罗斯南部境况艰难。虽然这个消息对市场价格一定支持,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其他部分种植环境良好,另外乌克兰虽然本周降雨甚少,但是下周似乎有很好的机会逃离干旱困扰。世界库存状况是1981年以来最低水平,但也并不对市场构成实质威胁,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已经似乎准备好丰收季节来临。一些种植者报告说最近的降雨对其庄稼的损害,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一手实际损失发生。随着最近天气状况信息移动到东/东北部,我们可能会收到一些确认美国小麦种植带状况良好的确认消息。
对干燥天气状况将进一步延续的议论给芝加哥谷物市场一定支持。基金被注意到是玉米的主要做多者。但正像我们在本季节注意到的,基金曾经很快地摆脱其部位,改变其现有市场决策,所以给牛市判断很大阻碍。种植带状况大部分状态良好,当前只有东南部状况备受关注。主要种植带状况非常好,近期天气预报也似乎没有么值得担忧。从长期天气预报来看,温暖天气将在东南部延续,但是,长期预报也意味着其准确性降低。所以,直到种植带或者短期天气状况发生变化,做多者应该谨慎决策。周出口略微不利但仍在平均范围之内。
技术上,玉米似乎达到过量购买,因其9月合约价格试探4/5月范围高点395,12月合约显然可能出现艰难局面。12月玉米合约的中间部位趋势持续负面走势,但是接近此范围中心部位,支持在363,阻力在400。
CBOT大豆价格本周变化明显,主要影响是世界植物油价格,特别是棕榈油。大豆全球种植带状况良好,尽管美国天气状况零星出现反常,但对大豆不会有很大影响。温暖夏季也似乎让对锈蚀担忧不必。您可以从下面Arc Stress地图上看到,我们目前可以对现有种植状况比较放心。
11月CBOT大豆试探845,9月在830左右。两个合约在这两点上似乎有些紧缩,因为本周末交易量已经开始下滑。技术支持9月在819和797左右。11月在834和815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4-9-29 06:55 , Processed in 0.3610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