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202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上海证券交易所首笔交易时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 00: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教大家,有谁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12月19日的首笔交易的详细时刻是??

与现在的开市时间9:30am是同一时间吗?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1:04:18 | 只看该作者
我推测是在下午13:00左右,是不是举行了发布会,然后再剪彩,到了良吉时才开市交易。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1:05:46 | 只看该作者
向前辈们求证,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1:25:10 | 只看该作者
上证指数的第一天

http://news.QQ.com  2009年06月25日07:46   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0)


  上海证交所开业第一天,上证指数开盘为96.05点,最高为99.98点,最低为95.79点,收盘为99.98点。当天成交12.6万股,成交金额为49.4万元。这个成交金额,恐怕还不如现在一位中小投资者一个人可能做出来的量。在经历过上证指数攀上6200点高峰、沪市单日成交量超过2500亿元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第一天,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事故"。深交所试营业当天也发生了类似的故事。回顾这些趣事,现在的新股民恐怕也会觉得匪夷所思。

  目前对于上海证交所开业当天的历史描述流传着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来自于筹建上海证交所三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龚浩成的记录。

  上海证交所开市不到1分钟,首场交易的首笔生意成交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抛出以前自营的50股上海“真空电子”股票,上海申银证券公司以每股(即100元)356.70元的价格代理客户买了进来。由于这两家证券公司一个最快输入卖出信息,另一个最早输入买入信息,电脑就为他们“配对”了。

  在经纪人上岗考试中获过第一名的6号经纪人告诉记者:“昨天早上,我的单位申银证券公司传来了客户要求委托买进2000手股票的信息,为了尽可能实现客户的要求,一开市我们就急速输入信息‘抢’了买进第一名。”说话间,这位年仅26岁的经纪人头上汗津津的。谁是建国以来首家证券交易所首场交易中首笔买卖的“幸运儿”呢?下午记者电话追踪采访,得知这50股股票的买主是委托人中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两位先生。据了解,那位1号张姓市民于前一天6时到申银证券公司去委托按市价买进40股股票,她如愿以偿了,那位2号姓顾的市民要求买进20股,但只能满足10股。首场交易的首笔买卖结束了。

  但市场上却广泛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说上海证交所开业“第一笔交易对象是电真空股票,由海通证券公司抛出,未达3秒便被万国证券公司抢去,被宣布无效。再次竞价,申银证券公司吃进,成交价365.70。如此,上海三大券商都露了脸。”此说流传甚广,不少媒体在最近制作改革30年回顾专辑中有关中国证券市场的内容时,都采用了这个说法。

  以上两种说法在史实上都有误。

  据笔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当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电脑交易系统的负责人谢玮求证。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当天是11点整正式鸣锣开市的,11点半前市收市。前市成交49笔,成交金额为5,879,008元;后市是下午2点整开市,3点半全天收市。当天全天共成交93笔,成交金额为10,161,622元。

  上海证交所开业当天第一笔交易成交时间为11:00:57,是由代码为107的卖方公司海通证券公司卖出证券代码为602的电真空股票,由代码为116的买方公司申银证券公司买进,成交数量为50股、成交价格为100元、成交金额为5000元。

  谢玮为此找出了他保存的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交易数据软盘,打开这张18年前的数据盘,其中成交编号为1的栏目中,明确地列出了以上交易数据。

  但是,这电脑记录的第一笔成交纪录在下午3:30收市以后却被改写了。原因是上午开业时海通证券的出市代表为了抢着创造沪市第一单的历史记录,在情急之中将卖出报价按当时真空电子股票的面值100元输入了电脑,而申银证券公司的经纪人也就顺势以100元的价格买入,但当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384元(上海证交所当日下午14:09:53第63笔成交纪录的成交价格就是384元,这是该股票当日在上海证交所的第三笔交易。而该股票的第二笔交易,发生在当日上午11:17:05,成交序号为31,买卖双方都是申银证券公司,挂牌和成交价格也是100元)。当事后发现这个错误,买卖双方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安排之下,于当日收市之后进行协商,最后按照协商达成的价格365.70元交割,同时更新了成交序号为1和31的这两笔交易成交价纪录(交易发生的成交顺序不变)。

  当日由于各种原因更新成交记录的还有成交序号为15,证券代码为651的飞乐音响股票;以及成交顺序号为24,证券代码为089的国库券;成交顺序号为38、39、40,证券代码为431的大众汽车企业债券;成交顺序号为52,证券代码为403的石化债③等几种债券。开业第一天交易中总共牵涉更改的有8笔交易。

  数据显示,上海证交所开业第一天中股票交易的笔数为17笔,占总交易笔数18.28%;股票交易金额为494,311 元,占总交易金额的4.86%;股票交易的数量为131,100股,占总交易数量的94.20%。其余成交的都是企业债、金融债和国债。

  上海证交所正式开业的第一天就采用了PC网络系统实现证券自动交易和行情传送的方案。从而实现了委托电脑录入、证券委托电脑系统自动撮合成交、以及成交行情信息远程自动传递等自动交易功能。

  经过十九年的进步和发展,上交所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一流的交易系统,上述这样的“趣事”,当然再也不会发生了。这个进步有多么大呢?也许正可以用上证指数本身的变动幅度来数量化地比拟一下。在上交所开业后的第十七个年头,即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下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是上交所开业第一天收盘指数99.98点的61倍,即使以目前3000点左右的指数计,也超过了30倍。

(中国证券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1:30:04 | 只看该作者
1990.12.19.     11:00:57

守护星:土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1:37:46 | 只看该作者
19年前上证所开业首日电脑撮合成交第一单

2009年1月6日 06:31

来源:青年报 作者:丁艳芳 选稿:李浩翔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已经开展了4年的股票柜台交易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交易所时代。

  随着第一声的开市锣响,一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海通证券卖出的50手电真空股票被申银证券成功买入,这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电脑主机撮合的第一笔交易。除了夺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首单之外,申银证券还包揽了首日“成交额第一”的桂冠,而为申银创造两项殊荣的就是证券市场第一代“红马甲”———郭纯。

  19年前,黄浦路15号的交易大厅里,“红马甲”们的工作常态是争分夺秒地下单,场内充满着紧张与忙碌的气氛;而19年后,随着无形交易席位的推广,陆家嘴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厦里再也见不到这种场面了。

  ■见证时刻:1990年12月19日11点零57秒■见证人物:原申银证券首席场内代表郭纯■见证地点:黄浦路15号上海证券交易所

  老上海最摩登的浦江饭店,曾经见证了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和之后长达7年的发展历程。本报记者马骏实习生张瑞麒摄

  16号红马甲抢跑道成首日“双冠王”

  1990年12月19日,黄浦路15号,原本是老上海最摩登的浦江饭店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仪式正在举行。虽然现场云集了许多平日难得一见的高官与名人,但交易大厅中的红马甲们却无心观礼,他们此时就像赛场上的短跑运动员,上证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手中的锣锤就是发令枪。

  11点钟,当尉文渊手起锤落的那一瞬间,场内25家机构的红马甲立即爆发“指战”。仅过了57秒钟,就有人兴奋地叫到,“电真空,成交了!”交易大厅中央的电子显示屏显示,16号申银证券席位买入50手电真空成交,卖出方是海通证券,成交价格为每股365.70元。

  第一时间从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确认成交信息的16号红马甲郭纯,是当年申银证券驻交易所的首席代表,这笔交易正是他在锣响瞬间输入的买入指令。新民晚报的记者孙卫星在当天的报纸上写道,“一名身穿16号编码红马甲的经纪商在交易大厅奔跑不停,他拨开其他经纪商的‘重围’,赶紧与中介经纪人办理成交手续,显得胸有成竹。”

  最终,郭纯代表申银证券成功拿到了两个“第一”———上证所开业首笔交易,电真空365.70元,买入50手;开业首日交易额第一,来自申银证券的成交额占当天上证所1030万元总成交额的20%。

  盯紧第一锤万事俱备只待敲“回车”

  2008年12月19日,在上证所成立18周年的这一天,记者在常熟路171号申银证券总部见到了郭纯,如今的他已在申银万国(香港)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工作了十多年,今年5月又出任申银万国国际业务总部的总经理。说起18年前的今天,时光仿佛回到了当年。

  成功绝非偶然,上证所开业前夜,时任申银证券总经理的阚治东特意找到郭纯,提出了要争做上证所开业首日第一单、成交额第一的目标。对于成交额第一,郭纯心中有一定的把握,就凭手中已有的数十份委托单,不难达到目标。但对于抢下首单这个任务,郭纯还是费了一番思量。上证所开业首日共有8只股票和22个债券品种上市,“老八股”中盘子最大、成交相对活跃的是电真空,针对这个特点,选定电真空作为第一笔下单的对象。除了选好品种外,下单时间也至关重要。郭纯在开市锣响之前就发现交易系统已经可以输入买卖信息了,但他明白锣响之前发送的信息必定无效,便悄悄先将代码、价格、股数等内容输入系统,只待锣响敲击回车键即可。

  上证所开业之日,几乎所有的单子都要求买入,抛出者寥寥,那卖出的50手电真空来自于海通证券的自营盘。而郭纯“抢”到的这50手电真空的真正买主则是两位普通市民,按照时间优先原则,排在第一位的张先生是在19日清晨6点到申银证券排队委托按照市价买入40手电真空的,他如愿以偿;第二位顾先生则是委托买入20手,最终只成交了10手,有意思的是这位顾先生当年还是一位经济记者。

  “红马甲”培训班就是“黄埔军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红马甲”曾经代表着一群具有神秘感、高收入的、甚至是能够对市场行情起到很大影响的风云人物,上证所举办的最初几届“红马甲”培训班在证券业界被称为“黄埔军校”。因为在证券市场成立的早期,“红马甲”的下单效率是券商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红马甲”自然成为券商争抢的对象;同时,各券商驻交易所首席代表还掌握着公司的自营资金,可谓责任重大,他们做出的重大买卖决定很可能会影响这家券商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国外都屡有发生。

  但在郭纯心中,“红马甲”的生涯另有一番酸甜苦辣,交易环节手工操作的繁琐,对于下单速度、准确度的严格要求,加班加点睡办公室的艰辛,这些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在上证所成立之初的3年里,各家券商门口常常排起长龙,场内“红马甲”的耳朵几乎都离不开电话,连上厕所都要跑着去,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双重压力。

  如今,“红马甲”也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虽然上证所仍然保留着交易大厅和“红马甲”席位,但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沪市单日成交量与18年前已是天壤之别,但安静的交易大厅不可能再出现当年的情景了,激烈的买卖对抗不再通过“红马甲”们之间的比拼来实现,证券交易已过渡到了无形席位时代,“红马甲”从一线的先锋部队转变成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后备部队。

  抽签定编号剩余最后一签竟是“01”

  说起“红马甲”的编号还有一段故事,在确定“红马甲”序号时,各家机构提出了不同的编号方案,最终以抽签方式决定席位号。在25个号码中,申银证券抽到16号,抽签所剩的最后一张恰恰是01号,由浙江证券获得。

  刚开业时,上证所还未完全实施无纸化交易,“红马甲”就像站在第一线的前锋,不仅要与其它红马甲拼速度,还必须保证输入的信息准确无误,即使在电脑中获得成交信息后,还需要手工填写单据,跑到交易大厅中央的“黄马甲”那里盖章确认。如果一天之内的成交笔数比较多,那可就苦了自己的一双脚。就拿上证所开业首日来说,郭纯为了抓紧时间做交易,在自己的席位和“黄马甲”柜台前来回冲刺,申银总经理阚治东在收盘后打来电话,请他回去参加公司的庆功会,郭纯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实在走不动了!”

  19年后,交易所的会员单位已从最初的25家发展到了117家,上市股票品种也从8家增加到864家。
7#
发表于 2012-7-1 07:58: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时间点有意思,很多行星看起来距离很近,互相合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7-4 19:43 , Processed in 0.1418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