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311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家聪:当年日本 今日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7 10:5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罗家聪:当年日本 今日中国?(2009-09-28 10:13:04)标签:财经 经济 gdp 通胀  日本   分类:博采沉奥
       两年之前,本栏曾以「当年今日话中日,表面相似实不似」为题,指出日、中相隔二十年的息口、通胀及增长有别,不宜随便以股、滙的相似之处作宿命论(两地股市皆曾暴升、两地滙率均曾升值)。然而,当年拙文的日、中数据仅分别至1985及2005年,重叠部分仅两年许(日本的1985至1987年对大陆的2005至2007年),似有不足。况且,近期读到在下十分欣赏的路透作者James Saft之「中国迎接更大泡沫」一文,当中提到当年日本与今日中国有惊人的相似性──工业化、高储蓄、低消费、重出口及人为压低本币滙率……。这勾起了在下重申检讨两年前的想法,看看有否需要「觉今是而昨非」。
      
       人口增长相似
      
       提起日中,最容易联想到是两国的人口老化。很巧合地,二战中日本被原子弹炸,死人无数;事隔十余年后,大陆亦有大跃进而饿死过千万人。日本七十年代开始富庶,生育率低,与九十年代的大陆不谋而合。两地相差十五年的人口增长颇为像样【图一】。


经济方面,日本的战败与大陆大跃进同样重创经济,故两地相差十六年的实质经济增长「上落部分」亦颇相似【图二】。然而,日本七十年代的增长水平只及大陆九十年代增长水平的一半,这是两者分道扬镳之处。虽然比较人口及经济时两地相距不足二十年,但其他方面的比较却是以二十年差距最有意思,而这竟然包括了GDP当中的三个部分。
      


首先是消费。两地的消费数据皆可及至五十年代,但大陆只有名义数字,而其消费物价指数亦只及至1986年,即是有逾三十年的数字无法名义化作实质。那就取名义数字算了。观图可见,两地相差二十年的名义消费增长「上落部分」是相似的,但最近七年在水平上分道扬镳【图三】。然而,两者还有图中看不到的分别: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私人消费占GDP比重一直稳定于五、六成间,但大陆的却自五十年代的六成半一路跌至去年的三成半。由是观之,大陆私人消费结构趋势其实还比不上一沉不起的日本。



GDP中另一主要部分是投资增长,大陆同样只有名义数字。观图可见,两地相隔二十年的上落走势同样相似,同样是近七年出现水平上的分道扬镳【图四】。然而,若以投资占GDP比重计,近年大陆的已超过四成,而二十年前的日本仅为三成。若撇开其他因素、单单以此来论产能过剩的风险,大陆明显比日本危险。说到底,投资若非供内需便是出口。由于半世纪以来大陆的投资占比不断上升、但消费占比却不断下跌,因此出口占比自然也是上升。是故,近年大陆的出口增长水平远胜二十年前的日本【图五】。从两地于这三个GDP构成的占比可见,大陆经济愈趋倚赖外围,尤甚于二十年前的日本。





看过经济现象后,现转看政策方面。两地相距二十年的财政余额(正数为盈余、负数为赤字)占GDP比重,似乎也有相似之处,尤其近年,变幅与水平皆似【图六】。以图论图,大陆的财政盈余或于2010年见顶,之后步入赤字。而事实上,大陆过去三十年来均没有几个年头是财政盈余的;加上近年大手救市,这个「以图论图」实在不无道理。
      
       财政若欠纪律,自然会乱印银纸、通胀飞升,故另外两个相关数字是通胀与L。事有凑巧,两地相隔二十年的通胀亦颇相像【图七】。留意,这并非单单拼图技巧所致,迄今谈及的七幅图中,除图三外,左右两轴是比例一致。通胀主宰着货币及滙率政策,故通胀相似自然会使货币增长及滙率变动也呈相似。观图可见,两地L增长(日本的数字包括存款证)相距二十一年【图八】;而人民币自1994年结束贬值之后,至今的反覆升势其实也与大致浮动的日圆走势类似【图九】。至于股市,则只相差十八年【图十】。
      



担心中国未来
      
       读者最有兴趣的或许是最后二图,但从学理上说,要解释两地异同应从经济着眼;如果经济背景相似,股滙相似便并非偶然。本栏甚少将同一题材翻手再写;要是再写,肯定是之前构思想得不够通透。综观十图,可见虽然日中并非每处皆似,尤以数字水平及近年走势屡见分道扬镳,但两者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似乎在下真的要觉今是而昨非。
      
       本不想于六十周年之前以此赠兴,但观乎大陆近期不断催谷投资、制造泡沫而不能出口转内销的情况,加上两地皆囤积外滙、财赤连年、疯狂注资、干预滙市、股市狂升暴跌,实在不禁教人担心「今夕日本无前途,他朝……。」无人愿见,但绝不能排除。
      
       一连数次的「当年今日」系列就此打住。如果美国是十年前的日本,而中国是二十年前的日本,那末日本真不愧为全球的「领先指标」(一笑;但其实一点也不好笑)。然则上海不是二十年前的香港,可以看好吗?坦白说,二十年前的日本绝不算差,反而是最辉煌的年代,只是就此见顶而已;至于二十年前的香港,虽仍好景,但却近急速发展的尾声。
      
       历史,其实只提供了啓示,往后如何,就要看大国的造化了。(罗家聪 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1:04:34 | 只看该作者
罗家聪的博客香港知名投资理财专家
http://blog.163.com/luojiacongblog/
3#
发表于 2009-10-7 11:56:30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日本 今天美国?

美国, 日本
罗家聪 - 信报专栏 一名经人 - 2009年9月4日


两年之前,A股高企,坊间有指当时奇高的市盈率(逾六十倍)简直是日股翻版。本栏则以「当年今日话中日,表面相似实不似」为题,指出中日各方面有不同之处,不似翻版。两年之后,近期日本再成疑似榜样,但疑似效法的却是美国──坊间正怀疑日本大国衰落会否于美国重演。事关重大,值得大篇幅来探讨此事,现由股市说起。

在下观图甚众,但骤然的直觉亦不至于将当年日股与今天美股联想起来;尽管日股与滞后十年的美股有点相像,但近五、七年却非如此【图一】。然而,这里却忽略了汇价因素。假使锁定近期的美元兑日圆汇价来将过去几十年、自1971年汇市浮动起的日经平均指数作汇率调整,却发现日股与滞后十年半的美股相似得离奇【图二】。果如是者,美股岂不是还有起码十年的浪低于浪持久跌市?虽说A股对港股的影响渐大,但美股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一幅拼图可以似近三十年,不似巧合,背后一定有些原因。






GDP走势相近
既然是相差十年半,那就比较一下两国相差十年半的背景。第一步当然是比GDP【图三】。可这样说,除了间中有三几年短暂背驰外,近三十年来两者是很相似的。纯粹以图论图,末日教授鲁宾尼指美国将陷双底衰退,一点也不出奇,时间约是2011年。



继GDP后,另外两类最重要的经济数字是就业与通胀──即联储局的议息目标。观图所见,两国近三十年的失业率史当中,头一半不太相像,但尾一半愈来愈似【图四】。再以图论图,美国失业率似会如华府预期般升至双位数字。至于通胀,撇除首五年石油危机,其后二十几年两国通胀皆甚象样【图五】。这种相差十年半的相似实在教人惊讶。





看过客观现象,再看政府反应;尽管政府不容易改变经济周期,但其政策毫无疑问会有深远影响。政策不外两类:货币政策与利率政策。基于两国即使相差十年半亦面对相似的通胀及就业环境,按道理如果政策正确,利率上落应差无几。不难发现,美国在减息的反应上大概比日本快两年,而十年前的日本亦刚好将官方利率减至零【图六】。



或许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美国究竟会如十年前的日本般陷入长期通缩,还是如七十年代般出现滞胀?从以L计的货币流速可见,近三十年来两国大致相似,但微观点看,当中也有不少日子背驰【图七】。以图论图,缩多几年亦未为不可,克鲁明派仍有胜算。



日本人口老化严重
至于财政政策,则可见诸财赤占GDP的比例【图八】。与失业率一样,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当中,头一半不相像,但尾一半颇象样,反映两国政府皆于利率及货币政策上使出浑身解数,而两国亦颇有技穷之象。大刀阔斧的宽松政策之后,当然后患无穷。两国的国债占GDP比率皆闻名于世,且相隔十年半的走势亦颇象样【图九】。不计股图,这是第一幅并非「零线对零线」的。日本百姓与政府刚刚相反、持有大量外债,或许如此,又或许因为日圆连年升值而非贬值,市场容忍了日本较高的国债水平而免其破产之忧。






这么多方面相像,美国都够倒霉了,不幸的是,其长远前景也似日本。众所周知,金砖四国之所以炒得火热,归根究底还不过是人多好消费。纵未做分析不敢妄下结论,但粗略估计,日本之所以一沉不起,跟人口老化应有一定关系。从两国六十五岁或以上占全国人口比例的趋势可见,两国皆升,分别只是快升慢升而已【图十】。固然,美国的移民政策比日本开放,故多年来美国人口增长放慢的速度,一直好过日本【图十一】。

写这文章,多少是近期读了好书【图】的读后感矣。这是十分值得深思的课题,毕竟美国仍是大国,假使持久跌市、持久通缩、持久衰退,全球也不会好过得到哪里;而当下坊间盛唱的美国复苏亦须重新评估。在下对此虽有想法,但无意于此写下定论。当年日本是否就是今天美国?两者还有多少相似相异之处?这功课就留给大家好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2:00:3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图吗?.gif" smilieid="207" border="0" alt="" />
5#
发表于 2009-10-7 12:03:44 | 只看该作者
羅家聰︰料恆指明年初見24000                  
7月 10日 星期五 16:39 更新

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預期,在資金推動下,港股繼續上升。下半年恆指可見至20000-21000水平,為升市的第一浪。至明年初或會再升至23000-24000點,惟24000點無法企穩。

他並相信,金價將調整至980美元或以下水平,惟全球面對通脹,有機會高見1300美元。(mk/d)

已经对应了一半
6#
发表于 2009-10-7 12:10:41 | 只看该作者
指标的可比性不代表体制的可比性.
7#
发表于 2009-10-7 12:16:07 | 只看该作者

不会贴图,文档中带文字和图版的。两篇文章都是九月份作者写的。大家可作多方面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12:25:16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日本 今天美国?

美国, 日本
罗家聪 - 信报专栏 一名经人 - 2009年9月4日


两年之前,A股高企,坊间有指当时奇高的市盈率(逾六十倍)简直是日股翻版。本栏则以「当年今日话中日,表面相似实不似」为题,指出中日各方面有不同之处,不似翻版。两年之后,近期日本再成疑似榜样,但疑似效法的却是美国──坊间正怀疑日本大国衰落会否于美国重演。事关重大,值得大篇幅来探讨此事,现由股市说起。

在下观图甚众,但骤然的直觉亦不至于将当年日股与今天美股联想起来;尽管日股与滞后十年的美股有点相像,但近五、七年却非如此【图一】。然而,这里却忽略了汇价因素。假使锁定近期的美元兑日圆汇价来将过去几十年、自1971年汇市浮动起的日经平均指数作汇率调整,却发现日股与滞后十年半的美股相似得离奇【图二】。果如是者,美股岂不是还有起码十年的浪低于浪持久跌市?虽说A股对港股的影响渐大,但美股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一幅拼图可以似近三十年,不似巧合,背后一定有些原因。







GDP走势相近
既然是相差十年半,那就比较一下两国相差十年半的背景。第一步当然是比GDP【图三】。可这样说,除了间中有三几年短暂背驰外,近三十年来两者是很相似的。纯粹以图论图,末日教授鲁宾尼指美国将陷双底衰退,一点也不出奇,时间约是2011年。





继GDP后,另外两类最重要的经济数字是就业与通胀──即联储局的议息目标。观图所见,两国近三十年的失业率史当中,头一半不太相像,但尾一半愈来愈似【图四】。再以图论图,美国失业率似会如华府预期般升至双位数字。至于通胀,撇除首五年石油危机,其后二十几年两国通胀皆甚象样【图五】。这种相差十年半的相似实在教人惊讶。






看过客观现象,再看政府反应;尽管政府不容易改变经济周期,但其政策毫无疑问会有深远影响。政策不外两类:货币政策与利率政策。基于两国即使相差十年半亦面对相似的通胀及就业环境,按道理如果政策正确,利率上落应差无几。不难发现,美国在减息的反应上大概比日本快两年,而十年前的日本亦刚好将官方利率减至零【图六】。




或许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美国究竟会如十年前的日本般陷入长期通缩,还是如七十年代般出现滞胀?从以L计的货币流速可见,近三十年来两国大致相似,但微观点看,当中也有不少日子背驰【图七】。以图论图,缩多几年亦未为不可,克鲁明派仍有胜算。




日本人口老化严重
至于财政政策,则可见诸财赤占GDP的比例【图八】。与失业率一样,近三十年来的历史当中,头一半不相像,但尾一半颇象样,反映两国政府皆于利率及货币政策上使出浑身解数,而两国亦颇有技穷之象。大刀阔斧的宽松政策之后,当然后患无穷。两国的国债占GDP比率皆闻名于世,且相隔十年半的走势亦颇象样【图九】。不计股图,这是第一幅并非「零线对零线」的。日本百姓与政府刚刚相反、持有大量外债,或许如此,又或许因为日圆连年升值而非贬值,市场容忍了日本较高的国债水平而免其破产之忧。







这么多方面相像,美国都够倒霉了,不幸的是,其长远前景也似日本。众所周知,金砖四国之所以炒得火热,归根究底还不过是人多好消费。纵未做分析不敢妄下结论,但粗略估计,日本之所以一沉不起,跟人口老化应有一定关系。从两国六十五岁或以上占全国人口比例的趋势可见,两国皆升,分别只是快升慢升而已【图十】。固然,美国的移民政策比日本开放,故多年来美国人口增长放慢的速度,一直好过日本【图十一】。



写这文章,多少是近期读了好书【图】的读后感矣。这是十分值得深思的课题,毕竟美国仍是大国,假使持久跌市、持久通缩、持久衰退,全球也不会好过得到哪里;而当下坊间盛唱的美国复苏亦须重新评估。在下对此虽有想法,但无意于此写下定论。当年日本是否就是今天美国?两者还有多少相似相异之处?这功课就留给大家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9#
发表于 2009-10-7 14:25:39 | 只看该作者
日经


对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10#
发表于 2009-10-7 14:55:34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10-7 18:4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lstocker 于 2009-10-7 14:25 发表
日经
85044

对数

85045

妈呀,中国不会也这样吧!太神奇了!!!
12#
发表于 2009-10-8 10:25:51 | 只看该作者
肯定不会有老套路了!
美国衰败是注定的!
13#
发表于 2009-10-8 11:37:25 | 只看该作者
Y版的观点与夫子的有点相反。有意思。但美国遇到困境是大家都看到的,就看现在奥巴马的能力了。
14#
发表于 2009-10-8 13:12:06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10-8 17:35:5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中国目前从头到底的腐败,从头烂到根,我实在很难相信这样的制度,这样的政府能够谈崛起,一个彻底腐败的政府,怎么能领导人民崛起?
16#
发表于 2009-10-8 18:2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jw777 于 2009-10-8 17:35 发表
好帖。中国目前从头到底的腐败,从头烂到根,我实在很难相信这样的制度,这样的政府能够谈崛起,一个彻底腐败的政府,怎么能领导人民崛起?

说得好,可眼下的宣传就说是旧瓶可以装新酒··
17#
发表于 2010-1-12 21:19:08 | 只看该作者
哪位有日经225  的历史数据?
俺这里有HSI 和TWI  数据
18#
发表于 2010-1-12 21:28:08 | 只看该作者
都是预测拉
19#
发表于 2010-1-12 21:58:28 | 只看该作者
此贴应该加入精华。
全球指数大智慧可以看到一部分。80年代后的。
20#
发表于 2010-1-12 22:51:10 | 只看该作者
日经225俺缺70-80的数据
21#
发表于 2010-1-13 12:44:49 |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0-1-13 12:55:17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师的预测看看就好
23#
发表于 2010-1-13 13:04: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发表于 2010-1-13 13:08:06 | 只看该作者
那倒未必,华尔街的分析师也是如此. 谁知道呢?
25#
发表于 2010-1-13 13:53:16 | 只看该作者
咳 未来是动荡的20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7-15 13:24 , Processed in 0.1522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