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214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0615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5 12:0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性对待养猪市场行情变化

  今年进入5月份以来,育肥猪、仔猪价格呈较强增势,猪肉价格涨幅明显,养猪效益进一步提升。目前每头育肥猪平均价格每千克11.4元,与上月相比上涨 16.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96.6%;体重在25千克~35千克的仔猪平均价格每千克12.0元,与上月相比上涨20%,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 172.7%;猪肉价格近期上涨幅度更加明显,创十年来历史新高,均价为每千克17.0元,与上月相比上涨21.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4.5%。按目前生猪价格推算,猪粮比价为7.6∶1,远高于5.5∶1的盈亏点,处于高盈利区间。农户出栏一头普通育肥猪可获利200元左右,出栏一头三元育肥猪可获利250元~300元。受猪价影响,牛羊、禽蛋价格坚挺。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扬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好处。
  生猪价格自去年5月份的低位以来,从8月份开始一路攀升,其中生猪供需严重失衡,是导致此轮周期生猪价格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去年春夏季猪高热病疫情在部分地区暴发,则是生猪供需严重失衡的直接因素。就目前规模化饲养水平,市场上70%左右的生猪靠散养户供应,而受去年疫情影响加速了散养户饲养量的大幅下降,规模养猪场也纷纷调整猪群结构减少肥猪存栏量,引起今年生猪供求矛盾突出,价格上涨;其次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带动了养猪成本增加,活猪、猪肉价格随之上涨。玉米作为主要饲料原料,占饲料总量的60%以上。自2006年9月以来,全国玉米价格强劲上涨,目前玉米均价达每公斤1.5元,有的地区达到每公斤1.6元以上,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4%,比4月上涨了2.7%,创1997年以来新高。据测算,每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一项就要增加成本40元左右,生产每公斤猪肉成本上升约0.2元。第三,受全国物价上涨拉动,也带动了生猪产品价格的上扬。另外受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散养户萎缩等其他因素影响也助推了生猪价格的上扬。
  目前,从生猪生产特点和近年市场价格运行规律推测,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价位,预计近几个月将继续保持高价位运行,三季度后期价格将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盈亏平衡点,全年生猪生产发展态势良好。从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分析,生猪价格的波动一般是3至4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市场高潮期、回落期、低潮期和回升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大约一年左右时间。从去年11月份以后,生猪处于相对较高盈利期已达半年,预计在今年9月之前,仍保持这种高价位趋势。仔猪价格也在快速上涨,说明农户补栏的积极性开始回升。按出栏一头生猪5个月的生长周期,预计今年三季度后期才会形成新的出栏高峰期。因此预测,受季节影响,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势头将有所减缓,但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针对当前养猪业发展的利好时期,笔者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谨慎对待猪价的市场波动,树立五种科学防范意识,做到在市场行情好时多赚,市场不好时少赔,防止因市场的“大起大落”而“伤筋动骨”。一是树立疫病防控首位意识,确保猪群安全无疫。是否控制好疫病问题是养猪业成败的关键,目前正值生猪高热病高发季节,切不可因生猪供不应求而松懈疫病防控,对补栏生猪一定要隔离、观察、补免,加强消毒等日常饲养管理。二是树立市场风险意识,避免盲目发展。把握市场波动一般规律和自身猪群结构、生产能力,理性补栏,适时出栏,避免因价格下挫而遭受“伤筋动骨”之痛。三是树立良种意识,挖掘生产潜力。要从定点种猪场引进良种二元母猪补栏增养,开展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对从市场上购进的仔猪育肥要慎之又慎。在行情好时生猪品种差价不明显,一旦价格回落,良种优势将充分体现,既节约成本,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风险。四是树立标准化意识,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有规模才有效益,标准化才能保障效益。科学选址,健康养殖,按照“四良配套”养殖模式组织生产。五是树立协作意识,形成群体规模优势。通过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各类协会等中介组织,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变化,安排生产计划,调整生产规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1:54 | 只看该作者

饲料企业赚头不大

猪肉价格连创新高,养猪场(户)获利丰厚。然而,如果据此推断出,作为生猪产业链上游的饲料行业应是销售火爆,经营形势一片大好,那就错了。         
    六和集团是我国饲料工业的巨头之一,也是我省饲料市场上占据份额最大的一个企业集团。5月27日,记者到六和饲料肥城有限公司采访,问及生产情况,生产部经理靳顺强说,公司最近的饲料产量、销量和效益,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他进一步解释,从整个行业来看,饲料产品的价格确实是在逐步上升,以该公司为例,猪浓缩饲料价格现在为每吨3450元,小育肥猪的全价料价格为每吨2065元,大育肥猪的全价料价格为每吨1890元,这一价格比2个月前每吨上涨了20~30元。但是,饲料价格的上涨是被玉米、豆粕等原料的价格上升拉动的,比如,玉米价格由2个月前的每公斤1.4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公斤1.6元,饲料生产企业属于被动调价,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增加,属于微利经营。        
    最近,由于竞争激烈,许多饲料企业先后推出了一些让利于养殖场(户)的措施,以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比如,六和饲料肥城有限公司在玉米等原料涨价之后的头一个月,坚持饲料产品不涨价,到了后来才不得不涨价。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肥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方圆2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就聚集了3家饲料生产企业,它们的产品主要有猪的全价料、浓缩料,鸡、鸭的全价料、浓缩料,以及鱼饲料,类别有些雷同,销售区域也集中在肥城市以及周边县区,谁都想争取更多的客户,谁也不想拱手让出自己的地盘,竞争自然十分激烈。         
    还有一些以猪饲料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反映,由于生猪存栏数量比正常年份减少,饲料需求总量下降,尽管饲料价格上升,饲料企业的销售数量下降,效益明显降低,甚至已经陷入困境,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2:17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市场粮食价格有升有降国际市场价格小幅上涨

  2007年5月,国内市场粮食价格有升有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小幅上涨。与上月相比,国有粮食企业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混等品,下同)综合平均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分别上升0.8%、0.3%。主要粮食批发市场早籼米平均成交价格下降0.2%,晚籼米和粳米分别上升0.3%和0.5%,小麦下降1.3%,玉米上升0.6%,大豆下降0.8%。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价格分别上涨3.2%、2.5%、0.1%和4.8%。
  一、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小幅波动
  (一)原粮购销价格。据监测,5月份国有粮食企业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全国综合平均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6元,比上月上升0.8%;销售价格为78.8元,比上月上升0.3%。
  稻谷。国有粮食企业早籼稻、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格每50公斤分别为76.3元、80.6元和87.5元,与上月相比,早籼稻、晚籼稻分别上升0.3%和1%,粳稻下降0.8%;销售价格分别为79.3元、83.5元和91.1元,与上月相比,早籼稻、晚籼稻价格分别上升0.6%、1.1%,粳稻下降0.8%。
  小麦。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3.7元,销售价格为75.4元,比上月分别下降0.8%、1.2%。
  玉米。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68.8元,销售价格为72.3元,比上月分别上升3.5%、1.5%。
  大豆。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139元,销售价格为143.5元,比上月分别上升1.2%、0.7%。
  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三种粮食综合平均收购价格上升8.6%,其中早籼稻、晚籼稻分别上升6.1%、8.1%,粳稻下降4.4%,小麦、玉米分别上升8.1%、20.2%;三种粮食综合平均销售价格上升9.1%,其中早籼稻、晚籼稻分别上升7.8%、8.9%,粳稻下降3.7%,小麦、玉米分别上升8.4%、19.6%。大豆收购和销售价格分别上升22.3%、20.4%。
  1-5月平均,三种粮食综合平均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5.4元,比去年同期上升8.9%,其中早籼稻、晚籼稻分别上升5.8%、6.7%,粳稻下降2.8%,小麦、玉米分别上升7.6%、23.3%;三种粮食综合平均销售价格为每50公斤78.4元,比去年同期上升9%,其中早籼稻、晚籼稻分别上升6.6%、7.1%,粳稻下降2.8%,小麦、玉米分别上升8%、22.4%;大豆收购和销售价格分别上升9.9%、8.9%。
  (二)批发市场价格。据统计,5月份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早籼米(标一)、晚籼米(标一)和粳米(标一)平均每吨成交价格分别为2332元、2500元和2917元,与上月相比,早籼米价格下降0.2%,晚籼米和粳米分别上升0.3%和0.5%;白小麦(三等)为每吨1530元,比上月下降1.3%;黄玉米(二等)为每吨1497元,比上月上升0.6%。大豆(三等)为每吨2833元,比上月下降0.9%。
  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早籼米、晚籼米、粳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上升10.5%、11.9%、2.0%、7.9%、17.6%和12.8%;1-5月平均,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早籼米、晚籼米、粳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上升8.7%、9.4%、2.5%、8.1%、21.5%和7.5%。
  (三)成品粮价格。据监测,5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每500克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和富强粉集市零售价格分别为1.37元、1.50元、1.70元、1.32元和1.51元,与上月相比,早籼米、晚籼米价格分别上升0.2%、0.4%,粳米下降0.2%,标准粉上涨0.5%,富强粉下降0.2%。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和富强粉价格分别上升5.1%、5.9%、5.7%、6.5%、7.3%,平均上升6.1%;1-5月平均,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和富强粉价格分别上升4.7%、6.1%、6.7%、5.7%、8.2%,平均上升6.3%。
  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小幅上涨
  5月份,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小幅上升。泰国大米(含碎10%)FOB价为每吨316.1美元(约合人民币每吨2431元),比上月上升0.29美元,涨幅0.1%。芝加哥市场最近交割的小麦期货价格为每蒲式耳486.3美分(约合人民币每吨1375元),比上月上升15.1美分,涨幅3.2%;玉米为每蒲式耳370.4美分(约合人民币每吨1122元),比上月上升8.9美分,涨幅2.5%;大豆为每蒲式耳771.1美分(约合人民币每吨2180元),比上月上升35.2美分,涨幅4.8%。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国际市场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上升4.0%、23.4%、49.7%、30%。
  目前国际市场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交货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如5月下旬从泰国进口大米口岸含税交货价格每吨3070元(比国产大米高270多元);美国进口小麦、玉米和大豆,加上海运费、关税、增值税及港口费用后,折口岸含税交货价格每吨分别为2566元、2279元和3634元,分别比国内市场价格高1000元、800元和800元左右。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2:40 | 只看该作者

加快玉米生产正当时 全力推进“一增四改”技术措施到县进村

  本网讯:当前正是玉米生产的关键时期,为力争实现今年玉米生产的总目标,6月12-13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集北方13个玉米生产省和40多个玉米生产重点县在山东济南举办了北方玉米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一增四改”技术培训活动,重点针对如何加快玉米生产、如何切实落实“一增四改”技术措施展开培训、研讨和指导。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王守聪在活动中强调,今年农业部确定了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大力推广“一增四改”技术的主要任务,力争玉米生产发展今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早部署,合力推动。当前加快玉米生产的主要矛盾是密度,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则是提高单产的核心和关键。王守聪指出,现在必须摒弃过去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重夏轻秋、重细(粮)轻粗(粮)、重北轻南”和“稀植出大棒”等思想,要因地制宜,切实将玉米免耕与“一增四改”结合起来,确保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到县,实现“季季增产、平衡增产”。
  据了解,我国玉米总量的70%左右都直接或加工后用于饲料,近年来受畜牧业和工业需求增长拉动,当前我国玉米消费快速增长,使得玉米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近期出现的猪肉价格上涨的形势,已经使得玉米生产供求偏紧趋势更为明显。加快玉米生产发展,保障有效供给,关系到国家饲料和加工粮安全,已成为当前稳定粮食生产的迫切任务。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告诉记者,我国玉米依靠科技增产潜力很大,目前全国平均单产仅为350公斤左右,而科技进步在我国玉米单产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还不到50%,与发达国家的60—80%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科技增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良种的增产潜力。现有玉米品种单产潜力一般在6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记录达到1402公斤),因此还有50%的增产潜力;二是良法的增产潜力。目前玉米生产普遍存在植株密度不足、整齐度不齐、成熟度不够等问题,而通过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科学运筹肥水,可以挖掘玉米作为C4作物的增产潜力;三是良田的增产潜力。目前玉米面积约2/3为中低产田,通过中低产田改造,配套排灌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产空间也很大。
  为加快“一增四改”技术措施的落实,夏敬源在培训会上指出,加快玉米生产根本措施要依靠科技。当前主攻方向是要提高四个“度”,即通过选育推广耐密型品种,加快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集成配套,大幅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广泛开展高产竞赛,以展示示范网络强化示范推广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玉米生产的“密度、整齐度、成熟度和均衡度”。
   在山东省章丘市水寨镇康家村玉米免耕直播现场,几台播种机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据了解,由于受劳动力所限,该村很多年以前就采用了玉米免耕直播的方式。2006年,全村3300亩粮田正式被划为小麦、玉米免耕直播示范区,今年夏玉米生产则全部采用耐密型品种,推广麦后机械直播。目前,全村配备各类播种、收获机械达20余台。
  康家村村支书董广旭对记者说,玉米套种方式劳动强度大,不符合现在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现实。同时,套种模式也限制了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对玉米的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该村夏玉米机械直播比套种可亩增500-1000株,增产5-10%,亩增产40公斤左右。目前村里玉米亩产能达到500-550公斤,比周边套播的村一般能高出近百斤,农民非常欢迎。
  “那么如何让农民真正接受这些技术措施呢?”董广旭说,关键还是靠科技进村、到田、入户,靠技术展示示范与培训,当做出了样板、产生了实效、农民掌握技术要领后,就会得到推广应用。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3:02 | 只看该作者

特色大豆渐成加工企业“香饽饽”——东北地区玉米、大豆考察系列之五

6月13日,考察团走访了黑龙江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农垦北安管局和海伦等地。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东北地区的大豆销售顺畅,市场价格逐步走高。由于当地大豆属于非转基因品种,其在食品豆和高蛋白豆销售中获得认可,价格与销售情况较油用大豆有很明显的优势。
    企业抢购囤货  大豆销售顺利
    齐齐哈尔市市属耕地122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占80%,约100万亩,年商品量在12万—13万吨。据该市粮食局储运股负责人介绍,今年当地大豆销售情况非常好,特别是春节后收购价格不断提高,现在已经达到1.5元/斤。到目前为止,除国储外,当地农民手中大豆已经不足5000吨。该负责人说,今年该市大豆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如果大豆价格继续维持在目前的价位,豆农的收入会比去年有较大提高。
    今年,农垦北安管局15个农场大豆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80万亩,整个黑河地区产量也没有太大变化,大约130万吨。据农垦北安管局负责人介绍,由于每年10月之前要归还贷款,大部分农民在刚收获不久就卖出了大豆,实际收益并不高。目前该地区农民手中的大豆基本销售完毕,即便是贸易商手中也不足10%。当前市场上的收购量很小,价格因而比较高。当地一家贸易商的经营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
    据该贸易商介绍,目前他的库存有10万吨,收购大都集中在年前,总体收购成本1.30元/斤,按照目前的价格,利润率比较高。他说,现在许多加工企业都看好后期大豆价格,不断地通过当地粮库囤积大豆,以防后期价格上涨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食品豆和高蛋白豆价值逐步体现
    “现在经过筛选的食用大豆销售价格和销售进度都比较快。”该贸易商说,这些食用大豆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和我国南方地区,东北大豆的非转基因和高蛋白特点是他们对其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高,东北食用大豆市场将会逐步扩大,其价格也将脱离油用大豆的定价主导,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还说,高蛋白大豆因企业需求的增加,价格也高出一般大豆很多。目前,国内蛋白需求量逐年增加,企业对高蛋白大豆原料的争夺也日益激烈。根据他了解的情况,现在高蛋白大豆产量已不能满足现有企业的产能,随着蛋白企业数量的增加,必然将使高蛋白大豆价格在产不足需的情况下出现上涨。但是当前东北地区农民对高蛋白大豆重视程度不够,有关部门应当帮助农民选择优质品种,适应市场需求,使农民收入和企业收益同时得以保障。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3:23 | 只看该作者

7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将有所萎缩

  上周CBOT大豆市场受到来自种植带关于天气的炒作以及豆油期货涨跌的影响,大豆期价在这一周里剧烈振荡。截至周五,7月主力合约收盘较前一周五小幅上扬4美分,报收于821.5美分/蒲式耳。从上周四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5月31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20.02万吨,比上周低了42%,比四周均值低了6%。由于目前美国大豆价格高企,令中国买家退避观望,转而采购南美大豆。自5月下旬开始,大豆进口贴水出现显著下滑,南美大豆的贴水跌势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因外盘大豆期价走高给大豆进口成本带来的影响。综合核算,7月份之后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为3200~3250元/吨,将远高于5、6月份的大豆到港成本。预计短期内贴水在运费企稳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所反弹,受其影响,7月份大豆进口量将有所萎缩。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800多个调查县7万多农户3月份的种植意向调查,2007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将持续减少,预计为1.33亿亩,比上年减少640万亩左右,减幅为4.6%。此外,据黑龙江省农委初步调查,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同比下降20%,为5000万亩。
7#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3:47 | 只看该作者

油脂业利润较好 玉米和大豆种植成本提高

  6月12日,两路考察团分别走访了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和黑龙江东部地区。考察团发现,目前的玉米高价格情况下,酒精生产行业利润已经达到微利,而油脂加工行业由于豆油价格走高经营效益有所改善,同时玉米和大豆种植成本较去年都有所提高。
  酒精企业微利经营 油脂企业重获新生东线考察首先来到了集贤丰瑞酒精。该厂年加工玉米20万吨,目前库存有2万吨,基本够用到7月份,而在8、9两月,则通过与粮库签订的长期合同补充货源,采购价格大概在1380元左右。

  谈及酒精行业的尴尬处境,丰瑞酒精的陈总感慨颇深。玉米价格连年暴涨终结了酒精加工业的黄金时代,目前企业基本微利运转,而这还是在黑龙江粮价及煤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吉林地区的同类型企业就处境更为艰难。下游产品方面,国家取消出口退税使得酒精出口大门基本关死,该厂目前有5000吨酒精库存,其中就有一半积压在鲅鱼圈港由于价格不合适而无法出口。今年公司竞拍了一部分陈化水稻进行加工,价格为0.51元/斤,对于赢利压力略有缓解,但毕竟影响有限。
  随后考察团来到了与丰瑞酒精一墙之隔的同泰油脂。该厂实际加工大豆能力900吨/天,为周边大油厂之一。去年以来该油厂与国内油脂加工业一样迎来了久违的春天,盈利情况不错。
  据油厂许秀晨经理介绍,目前该厂豆油基本没有库存,豆粕库存6000吨,同时厂中还存有6000吨自有大豆以及1.4万吨贸易大豆。不过这种大量囤积大豆的情况在该地区较为罕见。据许经理预测,周边的大豆贸易库存目前仅为5万吨左右,前期几大贸易商收购的豆子基本都外销完毕。
  农民种植成本略有提高考察团从沿路农民那里了解到,由于去年玉米比大豆种植效益提高很多,当地很多可以种植玉米的面积都转想玉米种植。讷河市粮库李剑平主任也告诉考察团,当地大豆种植面积只有230万亩,比去年减少近70万亩,是历史最低水平,而玉米从去年的60万亩提高到120万亩。
  考察团在内蒙古莫旗梅里斯区共和镇共和村了解到,今年玉米出苗比去年略高,苗情可以说是近几年最好的。当地大豆种子从2块/斤涨到7块/斤,相当于增加成本20元/亩,做水种成本10元/亩,柴油价格上涨比较多,每亩成本增加近20元。当地不包地成本140元/亩(含种子费用),包地另加140元/亩,总成本280元/亩。这户农民去年亩产1100斤,自有土地总利润为每亩400元,转包地利润260元/亩。
  后期天气情况更为关键在内蒙古莫旗农委,考察团了解到,对于大豆产量来说,生长后期的天气更为关键。当地去年由于前期低温与干旱,大豆出苗情况非常不好,生长期严重拖后,当地农业部门认为会有近30%的减产。但从当年的产量来看,大豆去年单产达到260斤/亩,可以说是历史高点。农委索主任介绍说,这主要是由于后期生长过程中光照和水分充足,非常适合大豆的灌浆与结荚。他认为,今年种植开局良好,如果后期天气配合,当地大豆产量将达到历史新高。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4:07 | 只看该作者

大豆销售顺畅 加工企业积极采购东北大豆

  6月13日,考察团走访了黑龙江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农垦北安管局海轮等地。从考察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东北大豆销售顺畅,价格逐步走高,本地大豆由于属非转基因品种,在食品豆和高蛋白大豆销售中获得认可,价格与销售情况较油用大豆比较优势明显。

  大豆销售顺利 加工企业抢购囤积
  在齐齐哈尔市粮食局,该局储运股张股长告诉考察团,该市市属土地12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占80%,约为100万亩,年商品量在12-13万吨。今年当地大豆销售情况非常好,特别是节后销售价格不断提高,现在已经达到1.5元/斤左右。到目前为止,除了国储之外,本地市属地区农民手中大豆已经不足5000吨。他表示,本地大豆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如果大豆价格维持在目前价位,豆农的收入将会比去年有较大提高。
  在北安管局,该局负责人告诉考察团,今年该局15个农场大豆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80万亩,整个黑河地区产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大约在130万吨左右。目前该地区农民的大豆基本销售完毕,即使贸易商手中也不足10%。虽然目前价格比较高,但由于需要在每年的10月前归还贷款,大部分农民在刚收获不久就卖出了大豆,实际收益并不高,目前市场收购量很小。
  当地一个贸易商的经营情况也反映了该负责人的情况。据贸易商说,目前他的库存有10万吨,是当地最大的贸易商,其收购集中在年前,整体收购成本到1.30元/斤,目见来看利润率比较高。他表示,现在许多加工企业都看好后期大豆价格,通过当地粮库囤积了部分大豆,以防后期大豆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食品大豆与高蛋白大豆价值逐步体现
  该贸易商从自己的贸易情况分析说,目前经过筛选的食用大豆在销售价格和销售进度都比较快。目前食用大豆主要通过出口销往日本、韩国地区和我国南方地区,东北大豆的非转基因
  和高蛋白特点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其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高,东北食用大豆的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东北大豆的价格也将脱离油用大豆的定价主导,走出自己的价格。
  他还告诉考察团,高蛋白大豆由于企业需求量的增加,价格也比一般大豆价格高出不少。目前国内蛋白需求量逐年增加,企业对高蛋白大豆原料的争夺也日益激烈。从他了解的情况看,目前的高蛋白大豆产量满足现有产能已经不足,随着蛋白企业数量的增加,必然将使高蛋白大豆价格在产不足需的情况下出现上涨。目前东北大豆生产中对高蛋白大豆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应当知道农民通过选择优质品种,适应市场需求,使农民收益和企业利益同时得以保障。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4:43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经纪商6月14日CBOT玉米看市

Benson-Quinn:受美玉米带东部干旱担忧及隔电子盘技术性买盘先行走强支撑,今日CBOT玉米期货市场继续上涨。期价盘初上破前日合约高点后还触发了新的止损买盘,在小麦继续保持强劲影响下,玉米市场全天表现为强震荡特征。基金日内买进7000-8000张CBOT玉米期货合约。近远月间牛市套利频繁为玉米近月期价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由于美湾玉米现货价格恢复坚挺也令CBOT玉米新/陈作物合约间价差变窄。今天收盘时,7/9月玉米合约价差缩减为7.25美分,价差日内变动区间为6-8美分;7/12月玉米合约价差为7美分,比昨日缩减了2.75美分,日内价差变动区间为4.25-10.5美分。
    今日USDA公布的每周出口报告显示,截至6月7日一周的美陈、新玉米出口总量为58.67万吨,处于交易商预测的40-70万吨区间内。同时还宣布消息称,有匿名买家新购入11.5万吨2006/07年度装运的美玉米。
    有报道称,中国向出口销售韩国5.7万吨9月船期玉米,C&F成交价为224美元/吨。另有传闻称,出于通货膨胀因素考虑,中国政府可能会限制工业用玉米使用量,但目前未得到官方证实。
    今晚天气预报将为夜间玉米电子盘及明日大盘走势奠定基调,目前就美玉米东部作物带是否降雨的预报还存分歧。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本周最新公布干旱监测图表显示,旱情已经向北进一步扩大至印第安娜和俄亥俄州地区。小麦方面,国际私人分析机构预测今年乌克兰小麦产量将减至1200万吨,与之相比,美农业部对乌克兰小麦产量的预测也由年初的2000万吨削减至1400万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5:02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经纪商6月14日CBOT大豆看市

国外经纪商Benson-Quinn观点:
    今日大豆市场收盘涨跌互现,小麦期价继续飙升、豆油及棕榈油恢复走强市场提供支撑,但天气不确定性影响令期价保持了窄幅运行,新利多消息的匮乏也抑制了上行活动。基金全天买入大约3000张大豆、4000张豆油,在豆粕市场基本为双边交易。两个主要天气模型今天对于本周余下时间天气预报进一步趋于一致,但对下周天气的预报却存在分歧。未来三天美作物带多数地区将继续高温干燥天气模式。对于6-10天的中远期预报,欧洲天气模型显示降雨机会将增多,而且美国模型则预报为继续保持干燥天气模式。目前干旱的美作物带东部地区仍看不到有明显降雨预报,在最新干旱监测图表中,“异常干旱”地区已经进一步扩大至伊利诺斯州中部了、南部地区。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07:24 | 只看该作者

CBOT豆类期货市场6月14日评述:回撤早期涨幅,大豆略微收高

道琼斯6月14日消息:受隔夜电子盘先行上涨以及干旱天气担忧支撑,周四CBOT大豆期货各合约高开5-7美分,期价盘初挑战前高点失败后全天大部分时震荡回落,最终仅以上涨3/4-1 3/4美分收盘。7月合约开盘833美分,最高837美分,最低826美分,收盘827 1/2美分,上涨1 3/4美分;11月合约最高869美分,最低858 3/4美分,收盘861美分,上涨1 1/4美分。
    7月豆油合约收盘35.16美分/磅,较前一天上涨0.29美分;7月豆粕合约收盘230.40美元/短吨,上涨0.40美元。
    分析师称,美作物带东部旱情担忧以及小麦、豆油走强为周四大豆市场提供了支撑,然而因近月合约没能上破技术图表上的“双顶”阻力,场内投机买盘活动受到抑制,加之最新天气预报显示下周初美作物带有潜在降雨影响,期价最终回吐日内早期涨幅。
    交易商表示,今天大豆市场涨幅弱于小麦,反映出未来天气影响的不确定性,但如果当前干燥天气条件继续,下周一公布的美豆作物优良率将出现下滑。不管怎样,利多的短期天气状况、缺少利空消息吸引主动卖盘令周四大豆期价全天都保持在强势区域运行。
    据气象机构DTN预报,美作物带东部干燥天气将一直持续到周日,白天最高气温在88-93华氏度之间,高于正常水平。下周一晚些时候至周二期间,作物带东部有望获得一些降雨,但总降雨量不超过0.5英寸。目前,几乎整个作物带东部,特别是伊利诺斯州南部2/3地区、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在周度干旱监测图表上已被列入“异常干旱”地区,而印第安纳州东南部、俄亥俄州南部则被列入“中等干旱”地区,这地区土壤湿度不断下降,高温天气对作物生长构成威胁。另外,下周中期至后期,美作物带东部将继续保持干燥少雨天气模式。
    周四早晨,美农业部、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分别公布了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和5月份大豆压榨报告,由于这些报告数据均符合市场预期,因而对当天盘面影响不大。
    场内交易方面,Penson GHCO买入600张7月合约,芝加哥邦吉买入400张7月合约,RJO买入300张7月合约;Man财经卖出500张7月合约,RJO卖出300张7月合约。全天CBOT大豆期货成交量约14.2万张;投机基金日内买入大约3500张。
*豆粕 豆油
    周四,CBOT豆粕、豆油期货各合约大多收高。豆油当天涨幅相对明显,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以及外部市场能源商品走强为其提供支撑,同时豆油期价也借助了技术反弹动能,市场有修正豆油/豆粕价差关系的要求。不过,尾市豆油市场投机买盘力量有所减弱。豆粕期价自早期跌势中反弹,豆油/豆粕套利价差修正交易在全天多数时间里都对其构成压制。
    截至周四收盘,7月豆油合约在压榨套利中的份额为43.28%,7月大豆盘面压榨利润为66 1/4美分/蒲式耳。
    全天CBOT豆粕期货成交量约3.5万张,豆油成交约5.2万张;投机基金日内买入大约3500张豆油、在豆粕市场为净卖家。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2:10:17 | 只看该作者

CBOT玉米期货市场6月14日评述:受小麦继续大涨、天气担忧支撑,收高2-5美分

道琼斯6月14日消息:周四,CBOT玉米期货市场在震荡走势中收高,但期价没能守住早期因投机买盘、小麦期价飙升而创建的明显涨幅。7月合约开盘411美分,最高413 1/2美分,最低403美分,收盘409 1/2美分,较前一天上涨5美分;9月合约收盘417 1/2美分,上涨5美分;12月合约收盘417 1/2美分,上涨5美分。
    分析师称,今天CBOT玉米、小麦市场相互扶助,而有关美作物带近期东部干燥、西部潮湿的天气预报也刺激了玉米期价保持坚挺。由于美国农场主在牛市当中都寄希望于追求更高销售价格,以至于当前现货市场出售兴趣清淡,这对玉米期价也起到了支撑影响。
    当天CBOT7月小麦合约继续刷新合约高点,在因获利平仓盘压力形成回落前,期价最高曾触及619 1/2美分水平、较前日大涨29美分,同时也是11年新高点。CBOT小麦的强劲表现全天都对玉米市场形成支撑。
    周四午间天气预报较早期预报并没有明显变化,美作物带东部干旱天气潜在影响继续为玉米市场提供了支撑。然而,随着小麦期价自高点滑落,玉米期价午后早期也曾一度回撤,但尾市因近月小麦反弹、牛市套利交易影响,玉米期价又回到了日内高位区域,市场全天保持了强势区间震荡走势。
    美农业公布的日常出口售消息对今天市场影响不大,据称有匿名买家新购进11.5万吨2006-07年度装运的美玉米。另外,在盘前的出口售报告中,截止6月7日(周四)一周的美玉米出口销售量为58.67万吨,其中含5.48万吨下年度新玉米,处于分析师预测的30-70万吨区间内。
    日线技术图表上,7月玉米合约今天收盘价继续保持在各主要均线上方,14日相对强弱指标为63.92。展望后市,分析师认为最新天气预报以及小麦市场将为周五玉米期价提供方向指引。
    场内交易方面,Fortis买入1500张12月合约,JP摩根买入1000张12月合约、卖出1000张12月保约,Man财经卖出800张12月合约。全天CBOT玉米期货市场成交量约32.3万张;商品基金日内买入大约6500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11-11 03:47 , Processed in 0.1266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