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查看: 586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希腊第一位科学家—泰勒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5 00:4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之祖”泰勒斯 

  泰勒斯(公元前625年?~公元前547年?)是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爱奥尼亚包括小亚细亚(今属土耳其)西岸中部和爱琴海中部诸岛,公元前1200年到1000年间,希腊部落爱奥尼亚人迁移到此,因此而得名。在那里,商人的统治代替了氏族贵族政治。而商人所具有的强烈活动性,为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希腊既没有特殊的祭司阶层,也没有必须遵循的教条,这非常有助于科学和哲学与宗教分离开来。

  米利都是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城邦,位于门德雷斯河口,地居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冲,是手工业、航海业和文化的中心。它比希腊其他地区更容易吸收巴比伦、埃及等东方古国累积下来的经验和文化。

  泰勒斯生于米利都,他的家庭属于奴隶主贵族阶级,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泰勒斯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招收学生,建立了学园,创立了米利都学派。他不仅是当时自发唯物主义的代表,同时也是较早的科学启蒙者。

  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整个社会还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是理解不了的。但是,泰勒斯却总想着探讨自然中的真理。因为他懂得天文和数学,又是人类历史上比较早的科学家,所以,人们称他为“科学之祖”。

  泰勒斯早年是一个的商人,曾到过不少东方国家,学习了古巴比仑观测日食月食和测算海上船只距离等知识,了解到腓尼基人英赫·希敦斯基探讨万物组成的原始思想,知道了埃及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规则等。他还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那里学习了数学和天文学知识。以后,他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并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晚年转向哲学,他几乎涉猎了当时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获得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实际上七贤之中,只有他够得上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其余的都是政治家。



观测日食

  在天文学方面,泰勒斯作了很多研究,他对太阳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他宣布太阳的直径约为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这个数字与现在所测得的太阳直径相差很小。他在计算后得知,按照小熊星航行比按大熊星航行要准确得多,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那些航海的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和研究,他确定了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在当时没有任何天文观察设备的情况下,作出这样的发现是很了不起的。

  在天文学领域,他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正确的解释了日食的原因,并曾预测了一次日食,制止了一场战争。

  当时,米底王国与两河流域下游的迦勒底人联合攻占了亚述的首都尼尼微,亚述的领土被两国瓜分了。米底占有了今伊朗的大部分,准备继续向西扩张,但受到吕底亚王国的顽强抵抗。两国在哈吕斯河一带展开激烈的战斗,接连五年也没有决出胜负。

  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了灾难,平民百姓们流离失所。泰勒斯预先推测出某天有日食,便扬言上天反对人世的战争,某日必以日食作警告。当时,没有人相信他。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国的将士们短兵相接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昼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后来两国还互通婚姻。

  这次战争的结束,当然还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日食只是起到一个“药引”的作用。不过人们更为关心的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泰勒斯是怎样预知日食的呢?

  后人做过种种推测和考证,一般认为是应用了迦勒底人发现的沙罗周期。一个沙罗周期等于223个朔望月,即6585.321124日或18年零11日(若其间有5年闰年则是18年零10日)。日月运行是有周期性的,日月食也有周期。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日,假如某个朔日有日食,18年11日之后也是朔日,而日月又大致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因此很有可能发生类似的现象。

  不过一个周期之后,日月位置只是近似相同,所以能看见日食的地点和日食的景象都可能有所变化甚至根本不发生日食。泰勒斯大概知道公元前603年5月18日有过日食,所以侥幸猜对。当然关于这件事,还有一些别的说法,没有统一的定论。



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泰勒斯在数学方面划时代的贡献是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这在数学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跃。在数学中引入逻辑证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命题的正确性;揭示各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使数学命题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证明命题是希腊几何学的基本精神,而泰勒斯就是希腊几何学的先驱。他把埃及的地面几何演变成平面几何学,并发现了许多几何学的基本定理,如“直径平分圆周”、“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两直线相交,其对顶角相等”、“对半圆的圆周角是直角”、“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并将几何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据说,埃及的大金字塔修成一千多年后,还没有人能够准确的测出它的高度。有不少人作过很多努力,但都没有成功。

  一年春天,泰勒斯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解决这个难题。泰勒斯很有把握的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泰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别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在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水生万物,万物有灵

  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古希腊七贤每人都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格言,而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细阅读了尼罗河每年涨退的记录,还亲自查看水退后的现象。他发现每次洪水退后,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还在淤泥里留下无数微小的胚芽和幼虫。他把这一现象与埃及人原有的关于神造宇宙的神话结合起来,便得出万物由水生成的结论。

  对泰勒斯来说,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原素。埃及的祭司宣称大地是从海底升上来的,泰勒斯则认为地球就漂在水上。

  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这一说法在当时非常流行。

  泰勒斯曾用磁石和琥珀做实验,发现这两种物体对其他物体有吸引力,便认为它们内部有生命力,只是这生命是肉眼看不见的。由此,泰勒斯得出结论:任何一块石头,看上去冰冷坚硬、毫无生气,却也有灵魂蕴涵其中。直到公元前300年,斯多葛派哲学家还用泰勒斯的实验来证实世间万物因有生命而相互吸引。



传说与轶事

  1.泰勒斯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商旅生活使他了解到各地的人情风俗,开阔了眼界。

  他用骡子运过盐,某次,一头骡子滑到在溪中,盐被溶解掉了一部分,负担减轻了不少,于是这头骡子每过溪水就打一个滚。泰勒斯为了改变这头牲畜的恶习,让它改驮海绵,吸水之后,重量倍增,这头骡子再也不敢偷懒了。

  关于经商还有另一则故事,泰勒斯利用各方面的知识,预见橄榄必然获得大丰收,于是就垄断了这一地区的榨油机,事情果然按照他预料的方向发展,他按自定的价格出租榨油机,获得巨额财富。

  不过他这样做并不是想成为富翁,而是想回答有些人对他的讥讽: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为什么不去发财呢?他用事实证明,研究天文学比发财致富更困难。

  2.据记载,有一次,泰勒斯仰观天象,一不小心跌进井里,他的女仆把他拉出来后说:“您只顾仰望天空,怎么能看到脚下的土地?”泰勒斯听到了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大为惊叹。

  3.泰勒斯言谈幽默并非常有哲理。他对于“怎样才能过着有哲理和正直的生活?”的回答是:“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这和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问:“你见过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寿的暴君。”

  又一个问题:“你做出一项天文学的发现,想得到些什么?”回答是:“当你告诉别人时,不说它是你的发现,而说是我的发现,这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4.普卢塔克记载,梭伦曾到米利都去探望泰勒斯,问他为什么一直不结婚?泰勒斯当时没有回答。几天之后,一个陌生人来到梭伦面前,说他前一天去过雅典,梭伦向他打听那里的新闻。那人说:有一个青年的葬礼轰动了全城,他的父亲是一个显贵的人物,儿子死的时候不在家,因为他很早就出外游历去了。

  梭伦听了大惊失色,连忙打 听这个青年的姓名,那人说他记不清了,不过他好象很聪明,很正直。当惊慌失色的梭伦就要猜出是他的儿子出了事时,泰勒斯笑着劝他说,这就是我不肯娶妻生子的原因啊!这种事,连你这么坚强的人都受不了。不过,这消息是虚构的,不必太介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0:54:18 | 只看该作者
毕达哥拉斯的数与和谐

摘 要:数的实质是信息,是客体的信号信息在人脑中转换的符号信息。毕达哥拉斯将数归结为万物本源,是对客观的非物质存在形式----信息的深刻认识。他的美是“数的和谐”理论,抓住了美作为一种信息有序显现的实质。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数,符号信息,信号信息,和谐,美。



  美学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虽然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它的源头却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美已有许多论述.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美本身”。事物所以美,是由於它们占有了“理式”(Idea),“美本身”是“理式”。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对美的本质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最后承认未能最终解决美的问题,以“美是难的”结束。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对西方美学思想有广泛的影响,好像是为两千多年的西方美学作了一篇开题报告。然而无论苏格拉底或是柏拉图,都还不能说是西方美学的真正源头。西方美学的真正源头是比他们更早一个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年—前500年)博学多才,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实际上他是第一个自称哲学家的人.他将希腊文Philo(爱)和Sophos(智慧)组合起来铸造了哲学(Philosophos)----爱智一词.哲学家是指热爱智慧,献身于沉思美好事物的爱智者。毕达哥拉斯又是数学家,早年他游学埃及,也曾滞留巴比伦,向祭司,神职人员学习几何学,天文学和算术.他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为欧几里德几何学奠基。至为重要的是,毕达哥拉斯将哲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新的思想高度,形成了他所献身的哲学理念:数是万物的本源。他认为数是独立于物之外的实质,先于物存在,是万物的原则,源泉和根由(注1)。

  数是什么?数的实质是信息。例如数字4,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一个实体是4。4是人头脑中的符号信息。如果说人像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中的囚犯,只能看到石壁上外部世界的影子,那么这些影子是来自外界实体的信号信息,而在囚犯脑中映现的又是信号信息转化成的符号信息.数字便是脑中这些符号信息的再抽象,一种逻辑结论:4即是四个符号信息。例如4匹马,马是符号信息,4是符号信息的量,是二级符号信息.所以数字是石壁上外部世界影子的影子的影子,或者说是表达信号信息转化的符号信息的数学规律的符号信息。毕达哥拉斯从埃及人那里学来的几何是什么呢?几何是石壁上外部世界的影子,点,面,线的抽象.毕达哥拉斯通过数字和几何图形,也就是通过符号信息追索洞穴的外部世界,发现”一切其它事物都表明,其整个的本性都是对数的模仿”(注2).他指出“数绝对不是事物本身,事物是流通变化的,而数的运算规则永远是一样的”(注3)。毕达哥拉斯对数的认识,实质上是对非物质的信息现象的认识。他指出“和谐最美”,“和谐是一种结构,数的结构”(注4),也就是说美是”数的和谐”。他用数与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创立了宇宙和谐有序的美学理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宇宙学美学理论把数学,音乐和天文学结合起来,其主要内容是:数是宇宙的本源,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中。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的两倍,金星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的距离的三倍。每个个别的天体也都处在一定的比率中。天体的运行是和谐的。距离越大的天体运动越快,并发出高昂的音调;距离越小的天体运动越慢,并发出浑厚的音调。和距离成比率的音调组成和谐的声音,这就是宇宙谐音。可以听到,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宇宙,总之,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注5)。

  他将宇宙称作Kosmos,希腊文的原意是“秩序”,又有修饰之意.因此毕达哥拉斯给我们宇宙起的大名意思是”瑰丽有序”.在我首次知道希腊文宇宙是指“秩序”之后,顿感古希腊文明的光辉射进心田.当我进一步再了解Kosmos(英文Cosmos)一词是毕达哥拉斯首先用来称呼宇宙的,使我对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加倍景仰和崇敬.

  毕达哥拉斯宇宙和谐有序的美学理论对西方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从托勒密到哥白尼和开普勒,这些伟大的天文学家无不从毕达哥拉斯宇宙和谐有序的观念构筑自己的天文体系。宇宙和谐美丽的思想实际上已成为自然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建立科学体系的一项潜规则。

  毕达哥拉斯堪称西方美学的开山鼻祖,美是”数的和谐”理论为美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他抓住了“数的和谐”,也就是抓住了信息和序,因此他将西方美学研究推上了正确的轨道。古希腊百多年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美学理论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他们站在毕达哥拉斯奠定的“数的和谐”的美学基石上分不开的。



  毕达哥拉斯对数,和谐与物理现象相互联系的感悟和研究是从音响开始的。

  “按照传说,毕达哥拉斯最先是在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辨认出了四度、五度和八度三种和谐音,猜想是由于铁锤重量的不同导致了声音的不同,并通过称量不同铁锤的重量确认了其间的关系,随后,又用不同长度的弦的振动实验发现了弦长与和谐音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毕达哥拉斯是千古第一人表现声音与数字比例相对应,比任何人更早把一种看来好像是质的现象----声音的和谐----量化,从而率先建立了日后成为西方音乐基础的数学学说。”(注6)

  音响是什么?音响是声波,也是信息载体。音响传输的信息传达了发声物体的性状特徵。毕达哥拉斯用数学规律揭示了音响的信息特徵,将声波和发声物体都看作信息系统,从中找出了信息系统的序----和谐。

  从毕达哥拉斯对音响的感悟,使我联想到二千四百年后朱光潜先生关于“花是红的”及“花是美的”之辩。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之底”一文中说:“例如我认为‘花是红的’和‘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的反映,而我的反对者认为这两种既同是反映现实,就没有什么不同;‘红’和‘美’同是花的属性,都不依鉴赏的人而存在。”(注7)

  朱光潜先生认为‘花’的‘红’可以用物理学和生物学分析出来,而”‘花’的‘美’是怎么样的一种‘属性’呢?这却是物理学和生物学都分析不出来的。…….因此,我疑心‘美’不像‘红’那样同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与‘鉴赏的人’大有关系的”(注8)。
朱光潜先生认为花的‘美’和‘鉴赏的人’有关,显然完全正确,这也是朱光潜先生美学立论的基石。但是花的‘美’只由於物理学和生物学分析不出来,就得出不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论断是不牢靠的,所以朱光潜先生也是用“疑心”两字。毕达哥拉斯听到和谐的音响之后,并没有深究人对音响的感受,相反他被好奇和疑心所驱动,去研究音响和乐器的关系,从而发现了音响同数与和谐的关系。他发现悦耳之音是和谐的,而且是与发声物体的物理性状相关,并可表达为数学规律.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或谐音是时间之数,几何是空间之数,天文是时空之数,数学是数之自身(注9)。毕达哥拉斯告诉我们的正是信息的时空组合之序,也就是美的奥秘。

  同样花的‘红’是花发出的光波的物理属性,花的‘美’是花发出的光波传导的信息的一种性质。光波是波,是粒子,也是信息载体。对於花的信息性质,目前确实没有一种科学仪器和科学实验手段将它定性定量检测.但是对於一个系统,无论是物质的或是信息的系统,它总体结构有序程度是一个客观存在。这一性质无法用科学仪器和科学手段检测是不足为奇的,奇怪的是人却普遍地具有评价这一性质的功能,而且看来是天生的.是谁为人生来就安装了如此高级精密的仪器设备,它使人能够品尝出可感信息的有序程度,并不需像毕达哥拉斯那样通过数学运算,就能品尝序的滋味,称之为悦耳悦目?我们对此习以为常,但这显然是生命的奇迹,人的奇迹,人脑的奇迹。



  毕达哥拉斯将万物的本源归结为一堆触摸不到的数,当然被唯物主义斥为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谬论。但是当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似乎早就深陷在这堆触摸不到却又密密麻麻的数字之中了。他们使用二进制算法的计算机,用数字计算和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上网拦截数字之流,从而浏览网页;还用数码相机,看数码电视.在信息社会,数码时代,他们的“人化”环境早已成为数码世界了。毕达哥拉斯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指出”万物皆是数”,看来他是数码时代的老祖宗!

  当然,毕达哥拉斯将万物的本源归结为数,并不很准确。因为数是人头脑中的符号信息,它是客观存在传输的原生信息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在二千多年前人们还不认识信息,毕达哥拉斯自然不可能明确地将万物的本源归于信息。但是毕达哥拉斯看出了数字的信息本质,并且指出“一切其它事物都表明,其整个的本性都是对数的模仿”,似乎也道出了隐藏在数字后面的本源信息。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精神做为符号信息是次生的,这不错.但是精神如何来源于物质呢?符号信息并不来源于物质,它是客观存在显示的原生信号信息在人头脑中的转换。所以物质和精神之间无所谓第一性和第二性。客观存在既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也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信息离不开载体,不存在无物质的信息,同样也没有无信息的物质。客观存在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世界的本源或万物的本源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物质和信息统一于存在(Being)。宇宙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社会是物质和信息的统一体,人是物质和信息,或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宇宙之美,美在物质和信息的和谐统一.



  美是”数的和谐”,一语切入了美的本质。“数的和谐”实际上是“信息的和谐”。美是一种信息现象.美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和谐的信息,是信息的有序组合。不和谐的音响我们称之为噪音,和谐的音响称之为音乐。序生美,美是序的显示。

  毕达哥拉斯的哲学对西方文化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人对於思想界有过象他(指毕达哥拉斯)那么大的影响。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所谓柏拉图主义的东西,倘若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本质上不过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罢了。”(注9)

  都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也许比毕达哥拉斯还要早几百年,我国古代的“周易”用象,数抽象宇宙万物,也就是说将宇宙万物归结为象,数和理.无论毕达哥拉斯的数还是“周易”的象,数都是来源于宇宙之序在人头脑中的转换和显示。可见东西方文化的渊源,人类初期的认识和思维模式,既有相异,却也出奇的相似,或许因为宇宙只有一个,人脑的构造又是一样的。

注 释:
1.KennethS.Guthrie,ThePythagoreanSourcebookandLibrary,PhanesPress,1987,第21页.
2.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39页.
3.同上,第39页.
4.同上,第40页.
5.同上,第41页.
6.刘兵,”和谐”概念的意义:从毕达哥拉斯到开普勒,载《艺术与科学》(卷一),李砚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0卷,第297页,转引自”百年中国美学史略”,章启群,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35页.
8.同上,第235页.
9.同1,第34页.
10.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第65页.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0:55:59 | 只看该作者
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或谐音是时间之数,几何是空间之数,天文是时空之数,数学是数之自身(注9)。毕达哥拉斯告诉我们的正是信息的时空组合之序,也就是美的奥秘。
“重中之重”
4#
发表于 2008-10-15 04:05:01 | 只看该作者
贴贴很好,偶喜欢。。。 I like
5#
发表于 2008-10-15 06:55:45 | 只看该作者
泰勒斯,我喜欢。
6#
发表于 2008-10-15 09:09:44 | 只看该作者
毕达哥拉斯 数的鼻祖,倡导万物皆数~~
7#
发表于 2008-10-15 09:22: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发帖!让我大眼界! cheer
8#
发表于 2008-10-15 14:36:40 | 只看该作者

古希腊七贤

古希腊七贤,古代希腊七位著名人物的统称,被现代人了解较多的只有立法者梭伦和哲学家泰勒斯两人,剩余五人为奇伦、毕阿斯、庇塔库斯、佩里安德、克莱俄布卢。

他们每人都有一句名言:
梭伦- Solon of Athens,他的格言是“避免极端”- "Nothing in excess"
奇伦- Chilon of Sparta,他的格言是“认识你自己”- "Know thyself"
泰勒斯- Thales of Miletus, 他的格言是“凡有担保的人就是稳固的人”- To bring surety brings ruin"
毕阿斯- Bias of Priene, 他的格言是“多数人是坏的”- "Too many workers spoil the work"
克莱俄布卢- Cleobulus of Lindos, 他的格言是- "Moderation is the chief good"
庇塔库斯- Pittacus of Mytilene,他的格言是“紧抓时机”- "Know thine opportunity"
佩里安德- Periander of Corinth,他的格言是- "Forethought in all things"
9#
发表于 2008-10-15 14:52:44 | 只看该作者

http://mcs.szu.edu.cn/Forum/23250

第一篇       古希腊哲学史
1。泰勒斯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被人称为古希腊“七贤之首”
泰勒斯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米利都城是古希腊的殖民地,泰勒斯曾长期在米利都城讲学,后人将泰勒斯和几位哲学家的观点称为“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之一,现在关于泰勒斯的思想,只是残缺部分。他的很多学术成果已经遗失。
泰勒斯是第一个提出“本原”的哲学家。他认为“万物是水。世界的始基是水”
泰勒斯的思想从mythos发展到logs.从而开了古希腊思辨哲学的先河,
泰勒斯是还是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会严密的计算,曾经准确的预测了日食,

2。阿那克西曼德
与泰勒斯差不多同期的哲学家,也是米利都学派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始基没有固定形式,主张本原的不确定性,空间和时间上没有边界!

3。阿那克西美德
阿那克西美德据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受阿那克西曼德的影响,阿那克西美德也是“米利都学派”的一员!
阿那克西美德认为:“气是世界的始基” 水是由气变的,所以发驳了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阿那克西美德还提出了“灵魂说”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并强调了“神”对灵魂的控制!

以上三位米利都学派的大师可以说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早的几位,他们的一些观点已经流失,现在我们只是掌握了他们观点的残缺部分。对于他们三人,还需要专业哲学研究人士进一步研究,发掘他们的思想,使后人可以了解的更加完善!

4。赫拉克利特
著作主要有《论自然》 该书包含了很多知识,有宇宙学,神学,哲学,数学,政治学等等!
认为万物起源于火,万物处于流动中,
进一步完善了logs思想, 还论述了 “真 善 美”与“假 恶 丑”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据说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人不可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也有人说,这话不是他说的!但不管是谁说的,“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绝对是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论据! 赫拉克利特也被人称为朴素辩证法的大师!
赫拉克利特在社会政治方面的观点是支持战争,认为战争是万物的根本,是维护这个社会的必须!

5。毕达哥拉斯
著名哲学家。提出了“万物起源于数,数是世界的本原“ 认为数是普遍存在的。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本原说”比“水本原说”和“火本原说”更加有普遍性。
他还详细论述了“数”不仅仅是强调“数”的普遍性!
毕达哥拉斯论述:“数是和谐的”具有“规律性”
数是和谐的,直到今天还被我们奉为“圭臬” 数的和谐,为以后“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美学的发展中一直强调“美“的和谐性,从此可见毕达哥拉斯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的”数“为以后数学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6。下面谈谈爱利亚学派
提到爱利亚学派,就必须要提到 塞偌芬尼
塞若芬尼是古希腊著名的诗人,(古希腊那时就出三种人才,一哲学家 二诗人 三 民主政治家) 塞若芬尼就是位了不起的诗人,写过很多长诗,等等,出过很多文学上的精品。
塞若芬倪不仅仅在文学上有造诣,在哲学方面,他也是位优秀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著作并没有多少,现在仅存一些他的文章,这只是他思想的片断,我们通过这些片断来看,这位哲学家是充满智慧的,对一些问题分析的很有条理,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论述”神“的,塞若芬尼认为“神”是唯一的主宰,“神控制了一切”“神是宇宙起源的缔造者”

7 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人物--“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也是位哲学家兼诗人,写过很多诗歌,哲理短文等等,巴门尼德的主要哲学观点是关于“是”(存在)的论证。
凡所存在的,是存在着(凡所是的,是着。)
凡所不存在的,不是存在(凡所不是,不是)
凡所存在的,可以被思想(凡所是的,可以被思想)
凡所不存在的,无法思想(凡所不是的,无法被思想)

8。悖论的创造者--芝若
芝若也是为大哲学家,曾创建过学园,收过学生讲课,当然无法与柏拉图式的学园相比。
芝若论证过无限和有限的问题。可以说芝若的哲学中,充实着辩证的思想,严格意义上说芝若是古希腊第一位辩证法大师!
大家对芝若最熟悉的无疑是他的“悖论”也就是著名的“芝若悖论”
芝若的悖论主要是说:在古希腊一个长跑运动员和乌龟赛跑,要是乌龟先跑的话,运动员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乌龟跑过A点后,运动员追到A点,这时乌龟已经到了B点,当运动员到B点时,乌龟又到了C点,总之运动员追不上乌龟!
芝若的这个观点是个悖论,他是 从狭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否定了“运动的规律”

9爱利亚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古希腊的一位将军,麦里梭
麦里梭主要职责是个军人,所以他并没有太多的 时间来研究哲学,他对理论的东西了解的很少,其主要是个实践家,平时把理论哲学家的观点转变成实际。
麦里梭主要坚持“巴门里德的”学说,

10,恩培多克勒
认为世界的始基是六个“火”“气”“水”“土”四种,再加上分裂作用的力量(恨)和起统一作用的力量(爱)
相信世界是由 火 气 水 土 恨 爱 六种构成本原!
相信“神”的存在,曾经写文章论证“神” 提出了“灵魂不死”的观点!

11。阿那克萨格拉
阿那克萨格拉与恩培多克勒的观点相反,阿氏主张“太阳不是神”太阳是个大火球!他批评了宗教所奉为圭臬的“神”!因此与宗教发生了冲突!
阿那克萨格拉还 提出了“元素”(种子)主张,认为元素是无数的,无限的,永恒的,是世界的基础, 阿那克萨格拉的 元素说给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提供了基础!


12。德谟克利特
大家都知道德谟克利特创立了原子论。其实早在德谟克利特之前,他的老师留基波就已经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德谟克利特是在留基波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原子论!
原子论就是认为世界的始基是不可分割的粒子(原子) 一个个小小的原子构成了世界!
世界的运转是由于原子的运动,提出了原子旋涡的必然性,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以后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世界数千年,直到现在!

13。普罗泰格拉
普罗泰格拉是与德谟克利特同期的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论真理与反驳》《论神》
普罗泰格拉的一些学术思想到现在保存的还比较完善,大多流传到现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也
有〈普罗泰格拉篇〉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后人做了很多论述!
普罗泰格拉最好的一部书是他的〈论神〉
在其中有怎么一段话,“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14。特拉西马库斯
其主要是权利与正义的思想!
正义所满足的是强者的利益,正义就是强权!

15。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是位著名的演说家,同时也是位哲学家!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也有〈高尔吉亚篇〉
高尔吉亚提出了三个命题!
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也是不可知的。
3,即使可知,也不可把这样的知识告诉别人。

16,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为后人说所熟知,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主要讲了苏格拉底,
提出了美德即是知识! 还论述了“是”的问题,讲了认识论,其中还思考了怎么认识自己!
在其伦理学方面,提出了 道德的基础是“善”
对于哲学,认为哲学是“助产术”帮助人们发现心灵,建构精神世界,创造知识,苏格拉底自始至终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17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学家!
一生中,创办学园,渴望培养出“哲学王”
早年主张人治,相信圣人的力量,晚年对由于一直没出现圣人,而转向“法治”
提出“灵魂转向说”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 三个部分! 坚持灵魂不朽,
认为“神创造了世界的灵魂”!
曾经提出三个类比!
1,太阳之喻,象征太阳可以比作“善”的理念!
2,线段之喻,象征我们认识能力的不同层次,
3,洞穴之喻,讲可感知世界和可见世界的关系!

在社会政治方面论述了 权力和能力,主张对权力的制约,防止XXXXXX!
在男子和女子方面,
一方面主张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反对旧习俗。另一方面又反对妇女在社会上有更大的控制权利,柏拉图主要是担心妇女成为社会上的不可控制的力量,可见其还是有男权至上的心态!
在艺术方面
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复制和模仿!

18。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八四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他于公元前三六七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成为了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他们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逻辑学既不是理论知识,又不是实际知识,只是知识的工具。 《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要使一个物体运动不已,需要有一个不断起作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一书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毁灭的东西,并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在这个发生和毁灭的过程中,相互对立的原则冷和热、湿和燥两两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火气土水四种元素。除这些地上的元素外,他又添上了以太。以太作圆运动,并且组成了完美而不朽的天体。


 亚里士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这些著作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

实体和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实体是实际存在的,属性和种只能是相对存在!
宇宙观,宇宙--物质-- 有机物-植物-动物-人类 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同时又是绝对的。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核心!
关于艺术,有点偏向柏拉图!
艺术是自我愉悦的模仿!
伦理学方面认为世界是需要“善 ”的“善”是世界存在的根本!在社会方面主张建立正义的社会,晚年认为正义的社会就是 法制社会,
关于三段论的小故事,
1。苏格拉底是男人。
2,所有的男人都漂亮。
3,所以苏格拉底漂亮。
亚里士多德论述三段论时就通过这个小故事来象大家讲解!

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直到今日还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5:46:01 | 只看该作者
12。12。德谟克利特
大家都知道德谟克利特创立了原子论。其实早在德谟克利特之前,他的老师留基波就已经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德谟克利特是在留基波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原子论!
原子论就是认为世界的始基是不可分割的粒子(原子) 一个个小小的原子构成了世界!
世界的运转是由于原子的运动,提出了原子旋涡的必然性,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以后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世界数千年,直到现在!



那在说说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
作者:胡忠林

赫拉克利特开创了一个永无休止的运动概念。可是,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领人信服地解释变动不居的世界呢?显然,解释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它的立论点本身不能是游移不定的。我们已经知道首先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早期的米利都学派了。此后,也是有一位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最后的答案。此人就是原子论之父留基波( Leucippus )。留基波的鼎盛期约公元前 440 年(1)。他不仅继承了与米利都相联系着的科学理性主义哲学,而且也受到了巴门尼德和芝诺很大的影响。可是,关于他,人们知道得非常少。因此,人们在提到原子论的创始者时,通常总是将留基波与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约公元前 460 年—前 370 年)相提并论,或大多挂靠在德谟克利特的名下。

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 Abdera )。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很有资产和地位的人。德谟克利特拜访过埃及,埃塞俄比亚,波斯和印度。据并不确切的史料称,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学。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胜利者。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在整个希腊文化史上,其博学多才的程度除了亚里士多德,无人能及其项背(3)。虽然公众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是他喜欢沉思的生活胜过了活跃的生活, 因此婉言谢绝了这些公众的荣誉而渡过了孤独的余生(4) 。

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研究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想加以发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系。

1.原子与虚空

留基波——如果不是德谟克里特的话——试图调和以巴门尼德与恩培多克勒分别为其代表的一元论与多元论而走到了原子论。他们的观点极其有似于近代科学的观点,并且避免了大部分古希腊的暝想所常犯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说:“但留基波认为他有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与感觉一致,不会取消存在物的生成、消灭、运动和多样性。在对现象作了这些说明后,针对坚持存在为一,并认为没有虚空就无运动的人,他宣称虚空是非存在,而存在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非存在;因为严格地说,“存在”就是完全充实。但这样的充实不是一,而是无限多,只是由于体积太小,不能为肉眼所见。它们在虚空中被移动(因为虚空存在着),其结合造成事物的生成,分离导致事物的消灭。在其碰巧接触的地方,它们就动作与承受(因为在那里,它们不是一),当被放在一起且被缠结时,它们也生成。但是,从真正的一,不会生出多,从真正的多,也不会生出一,这是不可能的( 325a25-36 )"。

德谟克利特扩大了留基波的原子理论,维护了无限地分开事物是不可能的之信仰,从而否定了把存在分解为非存在的思考方式。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以虚空和原子皆为客观存在的悖论形式来表达的,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 (原子) 和虚空。所谓原子,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割性。大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由无空隙的、紧密的、坚固的物质所组成的,由于其坚固性而不可能再分割,它既不能从内部破碎也不能从外部破碎。每个原子内部是没有质的区别的、不变的,所以一部分原子不可能比另一部分原子更坚硬,因而相互破碎。事实上原子就是一个巴门尼德式的“一”。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德谟克利特把虚空视为原子存在和运动的根本条件。虚空是原子存在的容器和原子运动的前提。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空间都被充满,原子就无法运动,也就不能结合成具体事物。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结合成万物,而原子分离时,事物就消亡。他把虚空和原子都视为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虚空概念的提出是德谟克利特的一大贡献,它是西方哲学史上首次出现“空间”这种理论范畴的萌芽(5)。德谟克利特把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理解为他的“虚空”,在他看来,空间自身是空虚的、同类的、连续的、无限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充满而又坚实的,所以是“存在”;而虚空是空虚而又稀疏的,所以是“非存在”。虚空尽管是非存在,然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相对于有充实性的原子来说,虚空是没有被充实的。“存在”并不比“非存在”多点什么,因为虚空并不比物体少点什么,它们同样都是实在的。德谟克利特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在我们看来十分诡异的观点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困惑:对存在可进行无穷可分的观点将导致非存在,而根据巴门尼德的学说,这种非存在是必须被排除的,所以在芝诺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对存在进行分割。要么是巴门尼德的不可分割的存在;要么是阿那克萨哥拉的可以无穷尽地分割的存在——二者必居其一(6)。为了回避这种结论,原子论者在“无”前边,在分割的一个有限数字之后,假定了最后“不可分割的形式”的存在。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虚空中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原子自身的运动是它的本质特征之一。因此,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外力的推动,而就在事物本身之中,这是由原子——本身的属性决定的:球形的原子拖拽着整个物体运动,原子运动是因为它们的本性即是永无静止(406b21-23)。当然,为什么原子自己能运动,这一点德谟克利特尽管到处探索却没能在最终作出解释。但是,在逻辑上而言,由于一切因果式的解释都必定要有一个任意设想的开端,因而,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里留下来的原子具有的原始运动而不加以说明的做法就并不能算是缺欠了。

在这一基础之上,德谟克利特还进一步地认为:原子及由原子组成的物体的所有运动都是由动作和承受(active and passive)所引起的。他区分了原初的运动(primary motion)与继起的效果(secondary effects),分别称为冲动和反应(impulse and reaction)。这一观点对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学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这一思想还引发了德谟克利特的一个猜想:原子在没有受到阻力的时候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经就这一猜想写道:“所有那些古人都知道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他们归之于原子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因为没有阻力,运动极快而永恒(7)”。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甚至于原子的种类也是无限的,在性质上则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说明万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德谟克利特主张原子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区别,它们结合时又有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后来的伊壁鸠鲁补充了重量的特征)。这样,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则存在四种区别: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万物之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形态,完全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原子数量、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在大小上,既然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微粒,那么原子应该很小,小到肉眼看不见。在形状上,德谟克利特认为有些原子是球形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是凹形的,有的是凸形的,有的甚至是带钩的。他认为太阳和月亮就是由光滑的球形原子组成的。构成灵魂的原子和火原子差不多,它们都是由最精细的球形原子组成的,所以,它们具有很大的活动性。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不可入性(impenetrable)和具有一种密度的比例(density proportionate)构成了它们的体积。这一观点影响到了牛顿用密度与体积来定义物体的质量(8)。现代,由于技术理性的进步,质量成为比密度更为基础的一个物理量。但在古代,密度与体积比现代意义上的质量更具有形而上的特征,“他们设定所受作用的本原就是浓聚和稀散(985b14-15)”。

德谟克利特有时也将原子的性质与人对物体的直接感觉联系在一起:“每个不可分的东西超过得越多,也就越重,所以很显然,它也就越热”( 326a11)。德谟克利特还试图用原子和虚空的学说来解释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例如,他认为磁石和铁是由相类似的原子构成的,不过磁石的原子比铁原子更精细,磁石原子之间的空隙比铁原子之间的空隙要大得多,因此磁石原子的活动能力更强。由于原子的运动永远趋向于与它相类似的原子,所以,磁石的原子向铁移动,钻进了铁原子的空隙,使铁原子运动起来,并流向磁石。十分明显,他的这个解释是不符合现代科学的。但是他努力用自然本身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理性主义精神则是可贵的。

2、漩涡运动说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之初,在无限的虚空中充满着无限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原子,它们向不同方向凌乱运动,相互碰撞(正象现代气体分子的运动理论那样),从而形成一种漩涡运动。在漩涡运动中,相似的原子聚集在一起。这正像在筛子的旋动中,扁豆和扁豆、裸麦和裸麦分别聚拢在一起;波浪把狭长的石块与滚圆的石块分别冲在一起。圆形的、光滑的、最精细的和最活泼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火元素;钩形的、粗糙的、较大的原子聚集起来,形成土元素。另外一些相同的原子结合起来就成为水、气元素。之后,各种元素再结合成万物。

在漩涡运动中,轻的物体被抛到周围的虚空里;其余重的物质则留在漩涡中心,它们更加紧密地结合而形成最初的球形体。这个球形体由于来自中心的推动力而继续旋转着,邻近的物体不断附着在上面,最初是潮湿的泥沙,后来渐渐干涸,于是地球形成了。

在漩涡运动中被抛向外面的最轻物体燃烧起来,从而发出亮光,日、月、星辰也就产生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就是这样形成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原子形成的漩涡运动不止一个,所以从漩涡中产生的世界不是一个,而是无限。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在一些世界中没有太阳和月亮;在另外一些世界中太阳和月亮比我们这个世界的要大,还有一些世界的太阳和月亮在数量上多于我们这个世界。一些世界有生物,另外一些世界则没有生物。

德谟克利特不但根据原子论详细地论述了世界产生的过程,而且还指出世界也会生长和衰落。他认为,一个世界达到鼎盛时期之后,就会逐渐解体,或者由于碰撞而毁灭。

德谟克利特的天体起源于漩涡的理论在天体演化学上有重要意义。近代哲学家笛卡尔和康德都是在继承他的漩涡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近代科学为根据的新漩涡说。

不仅如此,德谟克利特在论述天体形成过程时,明确地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它们是更值得我们重视。

一个是,他认为世界有无数个,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因为他看来,原子是永恒的,它们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毁灭。用它们构成元素、物质和世界,是属于物质形态的转化。

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产生、成长和衰亡都遵照一种必然性。他把必然性理解为自然界固有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及法则,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制约关系。在他看来,原子的自身运动是必然的,而由原子结合为一定的物体和结合为全部分繁多样的世界也是必然的,从而宇宙间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根本不存在偶然的事情。德谟克利特认为,“偶然性”这个概念是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提出来的。他举例说(9),种橄榄挖地发现了一个宝藏,秃鹰从高空猛扑乌龟而撞破了自己的脑袋,看起来都是偶然的,细究起来,都有必然的原因。既然他认为万物都产生于漩涡运动,所以他就把漩涡视为万物生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把漩涡叫做必然性。不过,在现代人看来,承认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决定论是正确的,但否定偶然性的存在,把一切都视为必然的机械决定论就是不正确的了。

3、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上继承了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提出了著名的“影像说”,进一步利用原子说来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对近代西方哲学的经验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德谟克里特看来,肉体是由灵魂所推动的(409b1-2),而灵魂也是由原子组成的,生命是从原始的泥土里发展出来的,一个生活体全身处处都有一些火,但是在脑子里或者在胸中火最多。人是宇宙的缩影,因为人含有各种各样的原子。人的呼吸就是不断地把原子从人体中排出去,又不断地从空气中吸入人体,因此呼吸停止,生命便结束。思想也是一种物理的运动过程,且可以造成别的地方运动。他认为,由光滑的圆形原子构成的灵魂既是身体运动的动力,又具有认识的功能。他把灵魂的认识功能分为感觉和理智。感觉的功能由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来承担;理智则是由灵魂的一个特殊部分“心灵”来完成的,心灵位于“脑中”。

德谟克利特主张,不管是感觉还是理智的认识,都是由组成外界事物的原子所流出的影像所造成的。在较广泛的意义上而言,“所有的感觉对象都是触觉对象( 442b1)”。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发射出一种波流,这种波流会把认识对象和眼睛之间的空气压紧,在湿润的眼睛中造成影像,然后影像进入脑子和脑膜,形成关于形状和颜色的视觉。他用同样的办法解释了听觉和其他感觉的产生。总之,他认为,感觉和思想生成于从外部世界所进入的影像。如果没有影像撞击,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感觉和思想。

德谟克利特尽管认为感觉是由事物的影像造成的,但他并不认为所有感觉都是对事物的性质忠实写照。只有关于形状和大小的感觉是反映事物本身的形状和大小的。因为原子本身有形状和大小,由它们构成物体也有形状和大小。有些性质如重量、密度与硬度实际上是在客体之内固有的。除此之外,“甜是从俗约定的,苦是从俗约定的,热是从俗约定的,冷是从俗约定的,颜色是从俗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 (10)。因为原子本身并不存在颜色、滋味和冷热的区别,所以由它们组成的物体本身也没有颜色、滋味和冷热的区别。但是,德谟克利特也没有把颜色、滋味和冷热等感觉完全视为主观自生的。相反地,他认为,它们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的,这就是原子的形状和大小。例如,粗糙的原子会造成黑色的感觉(442b12-13),光滑的原子会产生白色的感觉;钩状原子产生辛辣的滋味,中等圆形原子产生甜的滋味。这样,德谟克利特在西方哲学史上最先提出两种性质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和运动等是第一性质,它们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关于它们的感觉是这些性质本身的“肖像”;颜色、气味、滋味等是第二性质,它们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关于它们的感觉不是物体本身性质的“肖像”。这一学说为近? 矶嗾苎Ъ液涂蒲Ъ遥?1)如维维斯(Vives)、桑切斯(Sanchez)、蒙田(Montaigne)康帕尼拉(Campanella)、布鲁诺、伽利略、波义耳、牛顿、洛克等所主张,特别是洛克,他对这一观点发展到了淋漓至尽的地步。由于这一观念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12)、人与上帝的关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问题,它对现代科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物理学的动力因取代古代世界的目的因上,德谟克利特的这一思想显得更为珍贵。

德谟克利特不仅认识到感觉具有主观因素,而且也认识到感觉的局限性。 德谟克利特称感觉为“暗昧的认识”,而把理性(思想)称为“真实的认识” (13):“有两种认识,真实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属于后者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是真实的认识与这完全不同”。“当暗昧的认识在细微的领域中再也看不到、再也听不见、再也闻不出、再也尝不到、再也摸不到、而研究又必须精确的时候,真实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他这里说的细微领域就是指构成的物体原子和虚空。原子和虚空是用感官无法把握的,所以只能用理智去认识。因为原子和虚空是物体的本原,所以他把通过理智得来的关于原子和虚空的知识称为真实的知识,并认为可以作为真理的尺度。相对而言,通过感觉得来的关于物体的知识,他称为虚假的知识,并且认为它没有能力正确地判别真假。

但是,德谟克利特也并不认为两种知识是完全对立和割裂开来的。他曾以感觉与理智对话的方式指出:“可怜的理智,你从我们这里获得证据,又想抛弃我们吗?我们被抛掉了,你也就垮台了”。这表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在德谟克利特的思维中得到了汇合,他已经认识到理性的认识高于感性的认识,只有它才能如实地认识事物,但他也在同时清醒地看到,理性的认识离不开感性的认识,理性必须以感觉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理性不陷入空想。

4、结束语

从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鲁克莱修到道尔顿,原子作为宇宙之砖,以其不可分性而最终上升为科学本体论的基石。另一方面,将虚空作为存在提出,在人类思想史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运动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虚空不再只是原子之间的空隙、原子运动的场所(14),它只能被理解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非实体化的、连续态的“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15):“一是古老的原子 (和虚空) 的原则。虚空之被认为是运动的泉源,不仅由于地方空着这个意思,而且还由于它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思想:在否定的东西中一般都包含着生成的根据,自己运动的不安根据’”。虚空范畴在历史上的演化轨迹也使我们将目光投注于亚里士多德的“天然处所”的猜测,即轻的东西上升,因为天是它的天然处所;重的东西下降,因为地是它的天然处所。德谟克里特理论逻辑发展的结果便似乎是牛顿的绝对空间的理论,问题仅是在于这种理论遇到的困难乃是必须把实在归之于“不存在”。尽管如此,原子论派的世界要比任何其他古代哲学家的世界都更接近于实际的世界。

  德谟克里特认为,宇宙之中并没有目的,只有被机械的法则所统驭着的原子。他不相信流俗的宗教,也反驳过阿那克萨哥拉的 nous 。他对于漩涡加以机械的解释而不以心的作用来解释。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最系统,且适于一切物体的理论( 325a1)。原子论和影像论的学说,是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终结,它使德谟克利特步上了希腊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相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合称为希腊哲学的三大体系。原子论对后来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在物质的“基本结构粒子”方面所知道的东西要比德谟克里特所知道的多得多。然而,我们不知道,他的粒子概念还将把我们引向多远(16)。在我们看来,以下问题是值得考虑的:物质是否有最终的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的始基何在?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始基?

 

参考文献: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 11 , 1 版。

(1)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文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 ,9 ,1 版,96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1版,146。

(3)彭越、陈立胜著。 西方哲学初步。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5 ,2 版,40 。

(4)Democritus (460-370 BCE.)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5)彭越、陈立胜著。 西方哲学初步。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5 ,2 版,42 。

(6)〔德〕乌·罗塞堡著,朱章才译。哲学与物理学 。求实出版社,1987,1,1版32。

(7)yan(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吗?中国园丁网 物理王国。发表时间00.08.23 14:36

(8)〔英〕伊萨克·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1版,5。

(9)谭鑫田 橄榄色的智慧—古希腊哲学漫谈


(10)周辅成编。 西方论理学名著选辑 上卷。商务印书馆, 1964 ,10 ,1 版 72 。

(11)埃德温·阿瑟·伯特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基础 五、对新形而上学的第一表述——因果性、量、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12)徐向东 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13)宫雄飞。寻觅唯光论的芳踪


(14)王齐。虚空—原子旋涡论。


(15)《列宁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 116 。

(16)〔德〕乌·罗塞堡著,朱章才译。哲学与物理学 。求实出版社,1987,1,1版4。




[本帖最后由 hope7199 于 2008-10-16 10: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x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6:27:57 | 只看该作者
“元素的性质是原子重量的周期函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4-11-23 22:30 , Processed in 0.2782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