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查看: 8389|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专用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1 01:5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09] 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超简单的比方!!美国金融危机到底有多严重?不看不知道!
    你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吗?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 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
    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
    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
    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
    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美国人,你把自己的肚子玩大了!!!  原来美国人才是最喜欢投机的!!!
看来,虚拟的财富都是假的,还是实实在在的为人类创造实物和服务才是财富的本质!!
种种金融工具和衍生品种都是投机的手段罢了,是掠夺他人财富的强盗手里的匕首!!!!!

看懂的,觉得有帮助的,给加点分!!!


[本帖最后由 5575338 于 2008-10-15 09:13 编辑 ]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8-10-11 09:04:03 | 只看该作者
太精彩了,这才是次贷危机背后的真实面目!
对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吧,再看看中国的股市,我想每一个理性明知的人就会得出简单正确的结论。

[本帖最后由 云水禅心88 于 2008-10-11 09:07 编辑 ]
3#
发表于 2008-10-11 09:12:39 | 只看该作者
338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多大,我们手中的本币未来会贬值吗,经济会大萧条吗,生活水平会受影响吗,会看到战争吗,中国的金融危机会爆发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现在现金为王安全吗,中国那么大的外汇储备瞬间蒸发,我们的资金该怎么用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09:14:41 | 只看该作者


2008678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罕见的集体暴跌行情。笔者曾在616日《次贷危机没有过去
警惕美国金融风险升级》(《第
一财经日报》)中明确指出,“美联储完全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已不可避免,发生的时间段就是20086月到2009年夏,但直到目前为止,美联储完全没有向世
界投资者发出任何预警。在毫无警觉和预防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广大投资人势必遭受重创。”

  712日,历经11天银行挤兑,
美国第二大房贷银行IndyMac轰然倒塌,这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最大存贷银行及第二大被关闭的金融机构。

  97日,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托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拯救行动。
  916日,美国第四大投行,拥有158年历史,资产高达6000亿美元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股市当日狂泻504点,创下美国2001911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同日,已有94
历史,资产高达9000亿美元的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周日晚间同意以大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至此,华尔街五大投行高
盛、摩根士坦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中,三家已经灰飞烟灭,仅剩高盛与摩根士坦利尚在风雨中飘摇。

  2008年以来,美国已倒闭了11家银行,另有117家可能破产的银行正被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严密监控,其中最有可能很快破产或被兼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华盛顿互
惠银行(WaMu)、Wachovia、AIG等。当美国最大的存贷银行WaMu级别的银行再倒闭2-3家时,FDIC自身也将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这个仅有452亿美元自有资产
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竟然为比自身资产总量大101倍的全美银行储蓄保着险,当它出现危机时,如果美国财政部不紧急救援,必将导致整个美国银行业的挤兑风潮。

  很显然,美国的整个金融体系面临着严峻的危机时刻。
  实际上,真正令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极度恐惧的并不是银行破产本身,而是这些机构所创造出的高达6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能发生崩盘,这一世界金融史上规模空前
的超级“堰塞湖”正在发生危险的溃决,特别是其中62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已构成了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迫在
眉睫的重大威胁。这正是贝尔斯登在72小时之内被吞并、美林在48小时被收购、两房被政府突然接管的真正原因。这一至关重要的信息被美国的媒体有意地“忽略”了。

  美林和贝尔斯登都是CDS的超级玩家,其中贝尔斯登就是高达13万亿美元CDS的风险对家,9月8日两房更面临高达1.4万亿美元CDS合约的清算,美国政府接管两房
的本质就是以美国政府的国债违约赌博来置换两房无可避免的债券违约所造成的高达1万亿美元的即时违约支付,这样规模的即时偿付金额将毫无悬念地摧毁华尔街几乎全部的金
融机构。如果没有财政部的立刻介入,美国金融体系在9天前就已完全崩溃了。

  什么是信用违约掉期(CDS)
  信用违约掉期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创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长久以来,持有金融资产的机构始终面临一种潜在的危险,这就是债务方
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期支付债务的利息,如此一来,持有债权的机构就会发现自己所持的金融资产价格贬值。如何“剥离”和“转让”这种违约风险一直是美国金融界的一大
挑战。

  信用违约掉期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作为一种高度标准化的合约,信用违约掉期使持有金融资产的机构能够找到愿意为这些资产承担违约风险的担保人,其中,购买信用违
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
损失。承担损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实物交割”,一旦违约事件发生,卖保险的一方承诺按票面价值全额购买买家的违约金融资产。第二种方式是“现金交割”,违约发生
时,卖保险的一方以现金补齐买家的资产损失。信用违约事件是双方均事先认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资产的债务方破产清偿、债务方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债务方违规招致的债
权方要求召回债务本金和要求提前还款、债务重组。一般而言,买保险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资产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而卖信用违约保险的是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也包括商
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约持有双方都可以自由转让这种保险合约。

  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掉期这种信用衍生品满足了持有金融资产方对违约风险的担心,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事实
上,信用违约掉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暴涨到20083月的62万亿美元。其中,这一数字只包括了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告
的数据,并未涵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数据。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

  致命缺陷
  问题是,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性缺陷,62万亿美元的规模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暴露在了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信用违
约掉期完全是柜台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格林斯潘曾反复称赞信用违约掉期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在全球范围分散了美国的信用风险,并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抗风险韧性
,他认为银行比政府更有动力和能力来自我监管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从而坚决反对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然而,事实是信用违约掉期已经发展成为一枚正在嘀嗒作响的
“金融核弹”,随时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的安全。

  信用违约掉期的另一个巨大风险是没有中央清算系统,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系统,没有准备金保证要求,没有风险对家的监控追踪,一切都是在一个不透明的圈子里,以一种信息
不对称的形式在运作,目的就是为了交易商们获得最高的收益。

  与此同时,信用违约掉期早已不再是金融资产持有方为违约风险购买保险的保守范畴,它实际上已经异化为了信用保险合约买卖双方的对赌行为。双方其实都可以与需要信用保险
的金融资产毫无关系,他们赌的就是信用违约事件是否出现。这种对赌的行为和规模早已远远超出信用违约掉期设计的初衷。

  两房CDS的惊险梦游
  2006年夏季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暴跌了25%,4万亿美元的财富已灰飞烟灭。以大约33倍杠杆运作的两房显然无法消化这种规模的损失,两房的资产支持债券(MBS)的
违约率急升6-7倍,这是导致两房自有资本金损失殆尽的直接因素。我们原本估计两房在930日高达2230亿美元的短债滚动(借新债还旧债)时将会失败,从而导致现金流断裂,
但美国政府于9月7日提前介入以避免矛盾的表面化,达成了消解CDS危机于无形的目的。

  政府的托管行为提前触发了信用违约掉期的“违约事件”条件,那些豪赌两房不会发生违约的超级赌徒们在9月8日将立刻面临高达1万亿美元违约支付金额,这些必然失败的支
付将产生庞大的信用违约掉期更大范围的扩散,至9月11日,违约总额将达到10万亿美元,而9月12日违约总额将高达20万亿,9月13日以后,世界几乎所有主要金融
机构都将不复存在了。当然,事情并未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这是因为政府托管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隐性好处。那就是,政府保证两房债券不会出现违约。实际上,美国政府是用国
家信用来置换两房债券的信用,其实质就是以美国国债出现违约的可能去替代两房债券出现违约的可能。显然,作为美元的发行者,美国永远可以开动印钞机去偿还以本币支付的
国债,从而使美国国债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样一来,两房的债券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了。

  这就是9月8日当两房最大的13家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对家们坐在一起还能够心平气和地喝着咖啡,微笑着探讨关于两房CDS交割方面的细节问题的秘密。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是美国政府的直接干预挽救了本来应该已经崩盘的62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在鬼门关前梦游了一回。
  梦游的人自己还不知道,可看梦游的人却吓出一身冷汗。
我的天,但愿人们不再梦游!



[本帖最后由 5575338 于 2008-10-11 09:22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09: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xicat2007 于 2008-10-11 09:12 发表
338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多大,我们手中的本币未来会贬值吗,经济会大萧条吗,生活水平会受影响吗,会看到战争吗,中国的金融危机会爆发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现在现金为王安全吗,中国那么大的外 ...

我没有那么高的预测水平,我感觉危机还在继续,其实江恩的预测没错,现在的确属于恐慌期.上面我转的宋鸿兵的文章说到明年夏天呢.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7:32:13 | 只看该作者
10-10] 转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唯一对策:3000亿美元投资俄罗斯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唯一对策:3000亿美元投资俄罗斯

刘军洛


    战国时,六国的土地是秦国的五倍,六国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楚、齐二国在六国中是最强实力二国,楚齐联盟使秦国长期不敢进攻六国。于是,秦国就叫张仪带重金出使楚国游说。张仪到楚国后重金买通许多楚国大臣,然后,拜见楚国国王楚怀王,许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会割让商於的600里土地于楚国。楚怀王见地心动,拿了张仪重金的楚国重臣们也竭力称好。这样,楚国宣布与齐国断交。断交后,楚国按协议向秦国要地,秦国国王装傻不知,张仪改口是6里地,而非600里地。楚国大怒,与秦国开战,齐国旁观,楚国大败并赔地于秦国。最后,六国在各种小利、各自小算盘与各类宦官贪财中被秦国全部消灭。     秦国消灭六国,有人认为这是秦国战争野心,但如果秦国不竭力去消灭六国,会不会反被六国消灭。所以这只能是“生存天性”。德国希特勒上台后,法英两国推进绥靖政策,认为希特勒在并吞了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后胃口就会满足,(一)希特勒是个种族主义者;(二)德国当时已彻底被极右力量控制;(三)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全部来自军事工业的高速扩张,所以不进行军事扩张,就必须进行结构大转型,这就可能对经济造成短暂的大量失业,这对一个种族主义与极右力量政权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法英两国当时越绥靖其离战败就必然越近。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前一阵,美国雷曼兄弟为什么倒闭了,雷曼兄弟的规模不及贝尔斯登1/10,贝尔斯登的救助规模在290亿美元。也就是美联储最多花200亿美元就可以救下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当时,美联储手中可动用的美国国债高达4000多亿美元,几天前,美国国会通过的银行业救助法案规模是7000亿美元。所以雷曼兄弟倒闭的真正原因昨天答案已全部揭晓——全球央行包括中国央行全部紧急降息。今天美国官方美元债务是11万亿美元,算上企业与居民,是在50万亿美元债务。这个常识我们应该知道通货膨胀中债务者是赢钱,债权者是输钱。雷曼兄弟倒闭,必然引发全球商业票据市场崩溃。欧洲与英国的商业银行融资大部分来自商业票据市场,全球商业票据市场的崩溃,立即冲毁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全部商业银行,房贷机构与保险业最后防线。现在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除紧急降息外,英国还推出高达5000亿英镑救市计划。法国财长现在大骂美国人,让雷曼倒闭是有预谋的。而雷曼倒闭前做了什么?向欧洲央行拆借了80亿欧元,雷曼英国分部在倒闭前一天向美国总部汇入了40亿美元。这些情况,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比我们知道的更多更早。所以,雷曼兄弟倒闭会为欧洲与英国市场带来什么?美国人不是不明白,只不过是一个50万亿美元债务国幸福的成长史吧。而今天加入全球注资行动的中国央行,请先想想,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元债权国,在全球主要央行同时全部大力开动印钞机时,我们现在是该笑,还是该哭?美国:这个金融与军事帝国债务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什么?
     2007年,6月2日本人在《美元、人民币、股市与2008年终结日》一文中提出的建议是——用头脑,对垒头脑。
(一) 建立3000亿美元股市托盘基金,允许银行购买上市公司股份,暂停股指期货;
(二) 由公共投资大力转向购买公共福利;
(三) 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补贴,建立“社会共住房”;
(四) 停止人民币升值;
(五) 国家资源公有化;
(六) 垄断行业私有化;
(七) 取消出口退税,向资源类产品出口增收高额出口关税;
(八) 大幅再大幅提高个人收入,大幅再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
(九) 建立3000亿美元全球资源储备;
(十) 建立3000亿美元转型特别基金;
(十一) 建立小政府,大市场框架;
(十二) 建立人民币货币权目标。
    并且,还希望这些计划展开后中国央行再采取货币收缩,当时也在此文中提醒——美国人会像1989年打击日本人一样,首先做空自己。所以过去一年我们是以通货膨胀为目标,以向外输出货币对内紧缩货币的目标,在今天的全球大背景中是严重错误。过去一年多中国中小企业倒闭高达7万多家。中国股市暴跌达60%以上。而且向外输出货币中,人为导致香港股市从去年五、六月份2万点,狂拉到去年10月份3万多点,大量中国资本高位严重套牢。大量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也在货币走出去战略中向世界大送学费。过去一年多是中国从出口为主向内需为主转型的最后重要战略良机。过去一年多大家都知道,美国主要应对次债所造成的美国房价加速下跌,而欧洲则强硬地对抗欧元区通胀。美国与欧洲是全球二个大型经济体,美国与欧洲的政策必然造成全球需求下降。而中国在全球是一个小型经济体,更是一个依靠美欧需求的小型经济体。所以过去我们CPI峰值也就在8%,就是在由出口为主向内需为主的急速转型中出现CPI加剧局面,只要大量中低收入家庭有稳定就业,稳定收入上升与股市价格稳中有升,再加上所有一切的重要大背景是美欧需求是下降,所以中国这种转型是不会造成通胀失控与中低收入家庭不满的。而今天全球所有的经济体都在强力向市场注入货币,所有主要中央银行都以放弃通货膨胀为代价向市场注入货币。美欧日是高劳动生产率国家,尤其美欧又是知识服务型结构。而中国在全球是低劳动生产率、低端制造业小型经济体。中国现在以放弃通货膨胀目标,那明年中国通货膨胀会不会全面失控呢?
     为什么中国必须建立“次级金本位”,即以石油、黄金、煤炭、土地、农田、森林、水源、铜、铁与稀缺矿产构建的人民币货币体系。首先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初期相对平均,到繁荣的商品社会,再对财富严重二极分化。财富二极分化必然压制劳动生产率增长,这样这个社会必然被更高一种分配形式最终取代。以中国煤炭为例,2001年1吨煤炭在30元人民币。现在是600元/吨,现在正规大型煤炭国有企业成本在200元/吨。而私人煤炭企业在100元/吨不倒。1吨煤炭的利润在400元—500元不等。扣除国企与私企利润与成本。现在1吨煤社会价值至少在300元。我们现在一年产煤在25亿/吨,未来十年将要达到40亿/吨。中国煤炭储量可保证100年以上。我们以25亿/吨一年产量计算,煤炭一年的社会价值应在7500亿人民币。以今后50年计算,中国煤炭资源的社会价值不低于40万亿人民币。中国煤炭资源社会价值是应解决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所以中国资源货币宪法化是中国劳动生产率长期增长的重要手段。中国资源货币宪法化的道理过去几年以谈了许多,这里就不多谈了。现在这里大致谈一下,为什么现行中国汇率体系必然破产。如果一个人与我们赌博,规定硬币正面这个人赚500美元,反面赚300美元。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是每时每刻与我们玩下去。我们只有破产了这个人才不会玩。我们现在是出口制造业经济体系。决定这个体系的利润与存活有三个要素:(一)汇率;(二)原材料成本;(三)劳动力成本。我们现在有多少美元出口利润就大部分美元方式投入美元资产。那么这场硬币的法则就开始形成了。首先美元必然长期贬值,我们在美元资产上的任何投资也必然是严重亏本。这样我们的出口利润实则大量被美元金融资产损失抵消。所以这场财富游戏的最终结局是,当我们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当我们大量金融资本在美国资产上严重亏本时,美国人就会疯狂发动美元贬值,疯狂拉高石油、黄金价格。这样我们的通货膨胀就会失控,我们的大量工厂就会破产,我们的汇率就会崩溃。然后美国就大量低价收购我们的破产企业与大量技术型人才。而且那时的收购价,以美元计算是非常廉价。这种游戏规则会不会出现,明天美元暴跌与石油、黄金暴涨会告诉大家这种硬币游戏的程序。如果我们从2000年至今坚持以资源为汇率为主要构成,我们以建立50亿桶石油储备为目标,成本不会超过50美元/桶。加上其它重要资源我们规模应达到1万亿美元。这样有人会说美国人可以压低资源价格,这样外汇储备不也是巨亏或会崩溃吗?请注意,今天中国是一个出口制造业经济体。我们现在每年进口资源所支出在3千亿—4千亿美元。美国人如果把石油价格压到20美元/桶,我们每年进口资源只要支付1千多亿美元,每年可节约2千亿—3千亿美元进口资源成本。美国压资源价格让中国资源货币体系亏十年,我们进口资源成本就实实在在节约出2万亿—3万亿美元。就是我们资源货币体系汇率出现问题,也只会在石油价格极其低与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中发生。这样,我们就用3美元/桶的石油大量发电,1美分/桶的豆油烙饼吃,上海1000元/平方米的房子是上等房。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金融教科书中的汇率讲解全部是货币转换概念。从来没有制造业经济体宜建立什么模式汇率体系,服务业经济体宜建立什么模式汇率体系。而我们是把美国金融教科书的内容当宝贝为中国建立美国金融教科书指导下的汇率体系。而美国小布什先生是把伊拉克2000亿桶石油储备,市值20万亿美元让美英石油公司去再分配了。所以过去几十年美国人是严禁开采本国近海油田与阿拉斯加重型资源基地。
    现在打一个比方,伊拉克与伊朗是中国战国时的韩国与燕国,俄罗斯是战国时的楚国,欧洲是战国时的齐国。在战国时,当秦国吃掉韩国与燕国,齐国与楚国不和而遭重创后,秦国统一六国已成定局。现在美国用一个次级债与格鲁吉亚,搞得欧洲、英国与俄罗斯自身纷纷遭到重创。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是巨额亏损。现在美国要吃欧洲,中国与俄罗斯会不会挺身;美国要吃俄罗斯,欧洲与中国会不会挺身;美国要吃中国,欧洲与俄罗斯会挺身或有能力挺身吗?中国战国时,秦国战争的天性是什么?人类一战与二战的天性是什么?
如果美国人就这么简单的看中我们巨额官方外汇储备,那我们也只有认当付学费,倒霉吧!如果美国人是看中我们全部家当,几十万亿人民币储蓄,几十万亿人民币制造业资产,那么到时我们只能看着美国人让美元暴跌,让石油、黄金暴涨,来冲毁我们的企业,冲毁我们的汇率,冲毁我们股市与金融体系。这种天性本然的事会不会发生,这一切一切的取决于上帝是否喜欢另一种再造。
在2008年2月3日,本人一文《股灾先生——伯南克与短暂的大萧条》中指出的非常清楚,伯南克先生的货币政策会造成美国自身在这场金融游戏中失控。美国道指将跌倒1万点。伯南克先生与格林斯潘先生比起来还逊色许多。所以格鲁吉亚也成了对俄罗斯金融统一战争的小插曲。这个插曲幕后的时间安排,正好是中国奥运会,小布什先生要访问中国。所以,楚齐联合,秦国亡。楚齐不合,楚齐亡。今天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手里的弹药最多3千亿美元左右。现在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准备拿6、7百亿美元投资日本市场和继续投资美国市场。那应该知道美国市场我们是每投必输,这是为什么?而日本市场是一个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我们这6、7百亿美元日本投资只能充当日本人养老钱。一个老龄化国家的投资是万万错误的学费。
    伯南克先生是一位悍将,美国的金融战略也不一定是百战百胜。我们一定要知道六国联合秦国亡的自然规律。俄罗斯是重要的资源大国,现在俄罗斯股价已暴跌60%以上,卢布也是大幅贬值。我们只有把手中不多的3千亿美元投资俄罗斯。(一)确保未来二、三年石油与粮食供应;(二)3千亿美元俄罗斯投资等于是让俄罗斯与我们中国唇亡齿寒。我们如果发生经济危机,俄罗斯不援手相助,我们必然套现在俄罗斯的3千亿美元投资,俄罗斯也进入经济危机;(三)只要确保石油与粮食问题中国就不可能发生什么大问题。而石油与粮食是俄罗斯强项;(四)现在是俄罗斯困难时期,我们早进或晚进都不可能,所以时机不可失。
     最终还是上帝决定是否一场再造。美国人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中国股市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继续大幅暴跌。美元会迅速进入强力贬值,石油与黄金则将强力上涨。今天一切的一切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取决我们社会的人性。


[本帖最后由 5575338 于 2008-10-11 19:1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08-10-11 18:24: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5575338 于 2008-10-10 17:51 发表
10-09] 美国金融危机的真相:超简单的比方!!美国金融危机到底有多严重?不看不知道!
    你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吗?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 ...

其重要影响之一,未来美国以会大量印发美元来对冲损失!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9:12:25 | 只看该作者
10-11] 社科院专家称抛售国债可逼美国拿出黄金储备中评社香港10月11日电/俄罗斯开市前临时停止交易,印尼股市暂时无限期休市,泰国触发临时暂停交易条件,日本大阪临时休市,10月10日的亚太股市已难用暴跌去形容,纷纷进入非常状态。全球股市底在何方?一片迷茫之中,市场似乎更需要寻找一些具体的可资思考的谷底标志物。

  “市场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员肇越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对于这个判断的依据,肇越说,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最严峻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最严峻的时刻应该是美国出现商业银行倒闭的大危机,与投行相比,商业银行跟实体经济的联系要紧密得多,也重要得多,次按危机以来,问题的集中爆发点在华尔街几家大型投行,到目前为止,美国商业银行方面只有11家倒闭。

  根据已有历史经验,每次危机均会导致大量商业银行破产或被政府接管,按照美国现在的情况,要倒掉1000家左右的美国商业银行之后,这次危机才算见底,肇越称,在美国,商业银行跨州经营难度较大,形成商业银行多是区域银行,银行数量很大,接近9000家,其中80%为中小银行,所占存款比例不到 20%。即使倒掉1000家的话,存款所占比例也不会超过3%。现在仅倒闭11家,所以难说危机见底。

  对于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将带来的广泛国际影响,肇越建议我国必须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肇越称,7000亿救市美元的筹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美国出售国债,而出售国债最终是靠货币发行,结果是美元贬值,全世界买单,持有美元头寸很大的中国必将承担较大损失;另一种是美国拿出黄金储备在国际上筹集美元,这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

  肇越透露,目前美联储拥有约8500吨黄金储备,拿出黄金储备可筹集到一定的救市美元,但是,美国显然不愿意这么干,危机以来,美联储的黄金储备一直没有减少。在没有外界压力或者博弈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美国肯定是通过发行美元货币,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筹集救市资金。为此,要美国拿出黄金储备,必须创设一条逼迫美国拿出黄金储备的路径,或者说以外力改变目前的博弈格局,使得美国方面牺牲黄金储备相对于发行货币变得更加有利。

  这样的路径并非不存在。

  肇越表示,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将其抛售就是一个逼迫美国拿出黄金储备的好办法。

  目前,中国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抛出美国国债,其他国家必将闻风而动,美元将面对快速贬值的压力,这将威胁其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从而威胁美国可向全球征收铸币税的利益,美国方面必将反应强烈,这个时候,如果提出让其用黄金储备换回美元,以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美国方面未必不会答应。

  肇越称,在目前的条件下抛售美元实际上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不管从其即将开始的巨量货币增发,还是从其实体经济前景看,中长期美元的贬值都是很难避免的,对于一种即将贬值的资产,抛售是当然的选择。
9#
发表于 2008-10-11 19:31: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5575338 于 2008-10-11 11:12 发表
10-11] 社科院专家称抛售国债可逼美国拿出黄金储备中评社香港10月11日电/俄罗斯开市前临时停止交易,印尼股市暂时无限期休市,泰国触发临时暂停交易条件,日本大阪临时休市,10月10日的亚太股市已难用暴跌去形 ...

这是险招!
如不能将其击垮, 后果严重!
10#
发表于 2008-10-11 19:41:21 | 只看该作者
考验中国智慧的时候到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9:5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ay 于 2008-10-11 19:31 发表

这是险招!
如不能将其击垮, 后果严重!

是的,估计不会这样做,没有人能够为这个方案的后果负责.
刘军洛的方案还比较可行.
12#
发表于 2008-10-11 20: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5575338 的帖子

刘的方案太明显了,当局未必不知,是不是刘的方案还有缺陷?关注!
13#
发表于 2008-10-11 21:0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占一剑 于 2008-10-11 20:16 发表
刘的方案太明显了,当局未必不知,是不是刘的方案还有缺陷?关注!


张宏良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陈水扁——又一个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22:03: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cwhmm 于 2008-10-11 21:08 发表


张宏良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陈水扁——又一个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

非常好的文章,谢谢!
15#
发表于 2008-10-11 23:0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5575338 的帖子


刘的方案太明显了,当局未必不知,是不是刘的方案还有缺陷?关注!
============================================

zt

时代都不怎么好用。什么“次级金本位”怎么建立,怎么划分百分比,怎么决定什么纳入什么不纳入?难道想那全球百物库一样。不错,陈云时代的中国银行是这么印钞票的。但后来的快速发展需要了别的模式,而且中国并非没有框架下的供应体系,像粮食等,问题是有,但总不能动不动就推翻重建一个新的体系。再说他讲的建立石油储备类的花费,动不动上亿桶的讲法,供应商能供应这么多吗?有保证买的时候不涨价吗?你这付出的价格是不是可能比之后技术更新的价格高很多啊??他讲的和俄罗斯连上是对的,但3000亿美元投资股市?有没有搞错,你想花点钱控制他的股市,一个阿布的油厂就有上千亿的VALUE了,何况俄罗斯金融业上寡头众多。当然和俄罗斯一起搞联系制汇率倒是可以,捆绑卢布和RMB一起,建立以能源食品类的交易中心,以RMB和卢布一起清算
总之,世界上其实没有人可以只认定他的理论的唯一正确性,这样的人一般在社会上都是被弄得头破血流的。更何况每种理论成立需要特定条件。就像是,你现在去搞新的电脑CPU数度比IN快N倍,但问题是其他搭配硬件全要改?你去做吗?当然有研究价值,但没有推广价值呢?那就要商权了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00:54:0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通过发债破产和美元贬值两条途径发大财!美国人已成功地实施了财富掠夺,只是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而已。美国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与美元的贬值一样,是美国为了掠夺 全球财富而精心设计、蓄谋已久的阴谋。通过美元大幅贬值,使持有大量美元的国家损失惨重;简单地说,譬如你持有两万亿美元的外汇,美元贬值50%,你就损失了一万亿美元,
而这一万亿美元的损失到哪里去了呢?它进了美国人的腰包,变成了美国人的财富——美国人的财富增加了一万亿美元。而美国的金融机构破产,对美国来说,不但没有任何损失,反 而带来了巨额财富;因为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把那些基本上一文不值的烂“资产”高价卖给了全世界;也就是说,美国实实在在地收进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而其他 国家因为这些金融机构的破产,拿到的几近一张废纸。这样,美国人收进的这些巨额真金白银,本来是向全世界欠的债,应该要还的,现在以破产为由,几乎不用还了。这个事其实也 很简单,譬如说你开了家超市,你向附近居民售出了大量的购物券,没过多久,你的超市申请“经营亏损”破产,其实你卷款一走了之;不久,你改头换面,换个新名称,重新注册一 家超市,规模比以前做得更大了;很明显,你作为这家超市的老板,你不仅没有任何损失,你赚大了,只是周围的百姓一时半会蒙在鼓里而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发表于 2008-10-12 09:2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5575338 的帖子

这个很有道理。不过这个的基础是美圆的全球霸权。这一霸权随着索取的力度变大和次数的频繁会被削弱,直到取代。这个过程就要看哪个国家的牧羊人眼界高,手段出彩。对任何受害于美圆霸权的社会都是个和成本风险利益的机会。
18#
发表于 2008-10-12 21:09:0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文章,谢谢!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07:02:42 | 只看该作者
[10-12] 中俄欧联手反击,强逼美国交出领导权,中国有能力争胜!东方时事
查韦斯称将与俄罗斯联手建"世界石油银行"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委内瑞拉总统9日称,他提出的有关在国际金融危机扩大的背景下,成立国际石油银行的想法获得了俄罗斯的支持。
俄新社10月9日报道,周四委内瑞拉联合电台报道说,在目前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查韦斯总统表示俄罗斯政府支持委内瑞拉构建世界石油银行。查韦斯说:"俄罗斯政府支持‘国际石油银行'计划,我们会将这一构想推荐给其他石油输出国。"查韦斯是在纪念切-戈瓦拉去世41周年仪式上发表上述讲话的。
查韦斯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成立这一银行的想法。查韦斯表示,为了抑制全球金融危机,成立这一机构"非常紧迫"。【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查韦斯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成立这一银行的想法。查韦斯表示,为了抑制全球金融危机,成立这一机构"非常紧迫"。
的确,不论是委内瑞拉还俄罗斯,都有两个特点:第一,在经济层面上,两国都是世界排名前四的石油出国大国;第二,在政治层面上,都站在美国的对立面。 ●眼下最为紧迫的事情是"方方面面"尽快催促出一份镶嵌有这项"具体项目"的"整体框架"来
因此,他提出的成立国际石油银行的想法获得俄罗斯的支持,这不奇怪。另外,他所说的"为了抑制全球金融危机,成立这一机构‘非常紧迫'",也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扩大化的大背景下,成立"国际石油银行"的事情虽然紧迫,但它仍只是个"具体项目"而已。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眼下最为紧迫的事情是"方方面面"一起努力、尽快催促出一份镶嵌有这项"具体项目"的"整体框架"来。
在继续展开这个观点之前,我们再来看三段看似不相干的新闻。   塞尔维亚决定召回驻所有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大使
【综合消息】塞尔维亚9日决定,召回塞尔维亚驻所有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的大使。
另据报道,由于黑山共和国9日宣布承认科索沃为独立国家,并将于当晚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塞尔维亚随后宣布驱逐黑山驻塞大使。
黑山外长米兰·罗琴9日晚在首都波德戈里察表示,黑山做出此决定是从本民族利益出发的。他说,黑山的战略目标是尽快加入欧盟和北约,承认科索沃符合黑山的利益。另外,承认科索沃也有利于本地区稳定。
塞尔维亚外交部长叶雷米齐当天宣布,由于黑山承认科索沃独立,塞尔维亚已要求黑山驻塞大使离开塞尔维亚。
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自治省,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到目前为止,已有49个国家承认了科索沃。
俄罗斯政府否认计划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导弹
【综合消息】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政府9日否认计划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导弹。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奈斯特尼科(Andrei Nesterenko)称:"我们已再三重复,我们没有计划向不稳定地区国家出售此类武器。"
早先有报道称,俄罗斯计划向伊朗销售S-300防空导弹系统,并在叙利亚部署号称能穿透任何导弹防御系统的俄制"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但伊朗和叙利亚均对此予以否认。S-300防空导弹系统是目前俄军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之一,能同时向多个目标发起攻击,具有拦截空气动力目标、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其最新改进型号的最大拦截距离达到120千米,防御能力大于俄罗斯此前向伊朗提供的托尔-M1防空导弹系统。俄罗斯下周二可能通过资助冰岛40亿欧元决定
【莫斯科消息】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高官消息人士10月9日透露,俄罗斯财政部可能会在下周二10月14日通过向濒临破产的冰岛提供40亿欧元紧急贷款的决定。
俄罗斯可能向冰岛提供40亿欧元贷款的话题最近成为俄国内外媒体的焦点,双方将在下周二就此问题展开谈判,而此次会谈的正面结果实际上已经预定。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宣布,冰岛向来以严格的预算纪律著称,俄罗斯积极对待其借贷请求。俄财政部高官消息人士10月9日证实,目前俄方正与冰岛同行一起进行贷款问题谈判准备方面的技术工作,俄方不必有库德林部长的亲自参与,任何一位财政副部长都完全有权就此问题做出决定。
冰岛央行行长奥德森指出,之所以向俄罗斯借贷,主要是因为冰岛不能从西半球非常要好的朋友处得到支持。目前冰岛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缺1000亿欧元,尽管国家宣布保证公民的私人储蓄和抵押贷款,但是居民仍然陷入恐慌之中。
独立专家认为,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不会从中得到什么明显的红利。莫斯科此举可能有几种动机。其中之一是借此拯救个别俄罗斯储户存入冰岛银行的巨款,因为俄罗斯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的法人、自然人此前被冰岛银行的高利率和良好声望所吸引,积极利用存入冰岛银行的资本洗钱。为了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英国和荷兰政府已经决定查封冰岛银行驻英、荷支行的资产,而俄罗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只好通过提供巨额贷款的方式拯救冰岛经济,间接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杰利亚金指出,理论上可以做出上述推测,但是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在经济利益上根本站不住脚的,俄政府决定提供巨额贷款主要是想追求政治目的,想向世界证明到底谁更有钱。他说:"我更倾向于认为,俄政府向冰岛贷款是想证明谁更有钱,哪怕这些钱全打了水漂。这是非常昂贵的炫耀。我们当局显然没有理解此次危机,更准确地说,是萧条的严重性。40亿欧元本可以帮助我国经济,挽救某些人的生活。"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三条新闻充分反映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国之间的复杂心态。 ●"有人"在刻意催化"科索沃独立的后续发展进程" 对于第一条新闻,既"黑山9日宣布承认科索沃为独立国家,而塞尔维亚决定召回驻所有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大使",我们首先想强调的是,这是"有人"在刻意催化"科索沃独立的后续发展进程"; ●"欧洲安全体系"、甚至"国际金融体系"有可能出现重大变化的前兆
对于第二条新闻,既"俄罗斯政府否认计划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导弹",我们首先想强调的是,这是"有人"在向"方方面面"暗示伊核六方会谈有可能于近期"复谈"。
至于附着在"复谈"背后的意思,明眼人是一看就明白:看来"伊核六方"之间有可能在商谈某项重大交易,不过,最终能否敲定,还要视"情况"而定,显然,最大的情况就是欧洲、特别是美国被金融危机折磨的程度。
对于第三条新闻,既"俄罗斯下周二可能通过资助冰岛40亿欧元决定",我们首先想强调的是,这是"欧洲安全体系"、甚至"国际金融体系"有可能出现重大变化的前兆。 ●再谈"科索沃独立"的实质
在这里,针对第一条新闻,我们想提请大家注意这么几点:
第一,在搁置了十年之久后,从科索沃独立问题被欧美联手"重新翻出来"的那一天开始,东方评论员就始终在强调这样几个观点:
其一,科索沃独立问题之所以"会"被"重新翻出来",是因为伊核问题陷入僵局,在伊核问题上全面被动的华盛顿、欲用"科索沃独立"外加中东和平进程话语权、去换取欧盟的"伊核配合",这中间也包括"伊拉克配合"、"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
其二,科索沃独立问题之所以"能"被"重新翻出来",是因为"欧美"联手,既"欧美"都有"将其重新翻出来"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在更加靠近北约腹地的巴尔干半岛区域,作为"科索沃角力"的第三方--俄罗斯,是断然拦不住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 ●各怀鬼胎的"欧美"双方当时都对自己掌控"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进程"的能力充满信心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欧美"的这次战略联手是各怀鬼胎,且各怀鬼胎的"欧美"双方当时都对自己掌控"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进程"的能力充满信心。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尽管与阿富汗问题、巴基斯坦问题性质类似,科索沃独立问题是作为"伊核问题"的外围问题而"被制造"并"被重新翻出来"的,但与阿富汗问题、巴基斯坦问题又有所不同的是,阿富汗问题、巴基斯坦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直接关乎到伊朗的安全,从而关乎到"中俄"在伊核问题、整个中东问题、甚至全球问题话语权的大小; ●科索沃问题早就成了"中俄"针对欧美关系、针对北约前途伺机而动的一个"战略出击点"
而科索沃独立问题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直接关乎到欧洲腹地的稳定。
因此,在美国次贷危机已见苗头、却没有全面爆发(美国主要金融机构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一一倒闭、也没有全面扩散至欧盟)的情况下,而科索沃局势又是在美国领导的北约主导着的情况下,不仅在"欧美"当事人的眼里,即便是在第三方的俄罗斯,甚至第四方的中国眼里,其"后续发展"早就关乎到欧元与美元的命运问题,从而关乎到欧盟的"政治统一"、甚至关乎到美国的"国家统一"问题(这一点稍后再行展开)。
在这种认识下,在世界主要能源生产与出口国俄罗斯致力于摆脱石油美元体制"桎梏"其经济结构、"计价"其经济规模、"衡量"其综合实力的可行性计划中;在世界工厂中国致力于整合东亚经济、逐步争夺世界生产资料定价权,并慢慢向外扩展"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实际运作中,科索沃问题早就成了"中俄"针对欧美关系、针对北约前途伺机而动的一个"战略出击点"。
有关这个问题,在之前的点评中有过详细解读,在此不加重复。 ●我们之前的一个观点
针对第二条新闻,我们也想提请大家回顾我们之前的一个观点,那就是:
在欧盟、及中俄事实上都已经"拒绝美国的威胁"之后,为了避免"单方面开动印钞机"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如果不敢对叙利亚、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冒险一博,那么,华盛顿决策者除了回到伊核问题、坐下来谈最最核心的"全球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之外,其实已经没有路可走了。
在这里,由于对于理解今天的讨论至关重要,有必要对两个名词再次加以说明:
首先,所谓"美国的威胁",指的是两层意思:
一,是政治、安全层面的。其中,挑起格鲁吉亚战争、从而弄出一副将战火引向东欧、切断"俄欧能源通道"的架式;越境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目标,从而制造一个可以将战火引向克什米尔地区、从而切断中国通往伊朗唯一一条陆上通道、抽掉中国与南亚(主要是与印度、巴基斯坦)进行全面安全合作的"选择项";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些都是华盛顿围绕伊核问题、在两个方向上、向"世界主要经济体"全面施展的政治、军事层面"威胁"的具体手段。
二,是经济层面的。那就是美国欲借次贷危机之"危",反手去觅突破危局之"机"。就如我们之前所强调:其具体思路就是利用价值可能高达"数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大部分都沉淀在"欧美日加澳"等西方经济体内,但美国经济体与非美西方经济体"各占一半"的事实,在"经济层面"冲着欧盟、或者包括"欧日加澳"等西方经济体玩"破罐子破摔"的手段,并"利诱、威逼"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体,与美国一道,以激化"南北撕裂"烈度的方式去弱化"三边撕裂"的烈度、自经济层面"迂回强化北约"、从经济层面去营造冷战气氛,最终推出这样一个"最有利于美国走出被动的"全面解决方案,并迫使欧盟、日本等主要西方经济体"签收"。 ●敢于"单膝下脆"的保尔森、仍然没有勇气"单方面开动印钞机"
其次,通过对"美国单方面开动印钞机"严重恶果展开的多次讨论,相信大家已经不难明白,为什么那7000亿美元救市款迟迟不能在美国国会通过?特别是,在好不容易通过之后,急等着钱用、甚至为了这笔钱不惜在佩尔西面前上演了一出"单膝下脆"之闹剧的美国财政部保尔森、为什么又迟迟不敢向外发债?
显然,在其它主要经济体,特别是中国、欧盟"默认"之前,敢于"单膝下脆"的保尔森、仍然没有勇气"单方面开动印钞机"。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于"中欧俄"等主要经济体拒绝"无条件买单",拒绝无条件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致使美国国会日前已经通过的那7000亿美元仍然停留在纸面上,美国决策者是愤怒的,在愤怒之余也是冲动的,且在冲动之下显然又做了这么几件日后一定会令其后悔的事情。 ●布什团队短视、搞不清状况的本性就是难以改观
第一件,就是科索沃问题的"再起风云"。
前面说了,为了避免"单方面开动印钞机"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如果美国不敢对叙利亚、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冒险一博,那么,除了回到伊核问题、坐下来谈最最核心的"全球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之外,华盛顿决策者其实已经没有路可走了。
然而,布什团队就是布什团队,尽管一路换去了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博尔顿等鹰派干将,但是,由于布什、特别是切尼仍然在充当领导者,因此整个团队仍然短视、其"搞不清状况"的本性就是难以改观。 ●华盛顿这次干脆将"威胁"直接对准了自己的盟友,对准了欧盟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特别是,目睹沉淀在"伊核六方会谈"中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俄),仍然没有一家愿意出面、哪怕是象征性地声明"将认购7000亿美元中的一点点儿",在格鲁吉亚、巴基斯坦分别冲着俄罗斯、中国连续施展威胁手段、但成效甚微的华盛顿,这次干脆将"威胁"直接对准了自己的盟友,对准了欧盟。 ●美国开始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同时威胁"欧盟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强烈信号如此一来,由美国国防部长亲自出面,冲着科索沃问题讲个话,表个态,从而催促一度"休息"的"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重新上路,与美国放任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将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本土向全球、特别是向欧盟全面扩散一道,最终组成了美国开始从政治、经济层面"同时威胁"欧盟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强烈信号。 ●格鲁吉亚战争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大陆政治角力的整体气氛
由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战争中、通过武力肢解格鲁吉亚,一举达成了主要战略目的,加上美国在战争前后所表现出的"外强中干",欧盟在中国坚定支持俄罗斯的情况下,始终与美国的格鲁吉亚政策保持着距离,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大陆政治角力的整体气氛,并实质性地影响了科索沃独立的"后续发展"。 ●俄罗斯肢解格鲁吉亚的另一个目的我们知道,俄罗斯之所以要肢解格鲁吉亚,在战略上,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格鲁吉亚的肢解作教材"、用事实来说话,教育乌克兰各政治阶层加入北约的后果严重,并同时威慑欧盟不得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否则,不论是乌克兰、还是欧盟都将承受无法承受的后果。
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另一个目的恐怕就是日后准备拿"承认南澳塞梯及阿布哈兹"作为等价交换的筹码,与欧盟交换"承认科索沃独立",在"俄欧新关系"的框架内,与欧盟一起稳定科索沃局势,从而为流经巴尔干半岛、输往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的"南流管线"铺平道路。
不仅如此,在俄罗斯的战略算盘中,这条"南流管线"不仅可以获取相当的经济利益,还可相当程度地促进"俄欧新关系"框架的进度,并保障"俄欧新关系"的稳定。 ●与科索沃宣布独立时的被动情况相比,欧盟在北约之外已经多了个战略选择项值得强调的是,随着乌克兰国内政治格局以格鲁吉亚战争为转折点开始向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俄欧新关系进程"也没有受到格鲁吉亚战争根本性的干扰,再加上借格鲁吉亚战争之机、从"欧美"双方拿足了好处的波兰,已经开始从一味亲美的立场上开始回撤,"俄欧新关系"已初见成效。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俄罗斯外长近日更是公开声称"即便波兰充许美国布署反导系统,俄罗斯也不把波兰视为威胁"。显然,这是俄罗斯在应欧盟之需、将美国人用反导问题刻意制造的"欧盟内部政治纷争"、"俄欧关系纷争"从"俄欧新关系"中暂时卸去的一个动作。
俄罗斯的这个动作令"方方面面"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格鲁吉亚战争中、把持"只要冷静、不要冷战"之精神的欧盟,不仅没有落入美国"冷战"圈套,还借机先手调整了对俄关系,并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初步稳定了东欧、中欧局势,最终赚取了巨大的战略利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战略利益首先表现在欧盟可以较之前"更加主动"地处理欧美关系、或者北约内部关系。这个"更加主动"投射到科索沃问题上,显得特别明显:与科索沃宣布独立时"俄欧"尖锐对立、欧盟高度依赖北约(实际上就是美国)的被动相比,欧盟在北约之外已经多了个战略选择项,那就是"俄欧新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北约(实际上就是美国)不能帮助欧盟维护科索沃局势的稳定,那么,欧盟可以指望"俄欧新关系"去做这件事。 ●面对美国从政治、经济层面"同时施加的威胁",欧盟借助"俄欧新关系"做出了断然反击
因此,面对美国从政治、经济层面"同时施加的威胁",因冷静而没有让格鲁吉亚战争打断"俄欧新关系进程"的欧盟,正在借助这一新关系做支撑,对美国的威胁做出了断然反击:
一方面,起码在公开层面,欧盟拒绝出手救助美国。不仅如此,欧盟几个核心国家(法国、德国、甚至包括英国)一致公开协调态度,认为"次贷问题起至美国,美国必须予以解决",从而间接、但却明确地向市场表明了欧盟"目前不打算认购"美国国债的态度。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欧盟的态度,是保尔森不敢立刻开动印钞机印刷7000亿美元的第一道阻力。值得强调的是,这是欧盟在经济层面展开的反击。 ●我们深以为然的一种观点
另一方面,是政治、安全层面的反击,也就是新闻中所看到的那一幕,既黑山共和国"突然宣布"承认科索沃独立,而塞尔维亚也异常强硬地撤回了大使。
我们知道,自科索沃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之后,到目前为止,已有49个国家承认了科索沃。 期间,尽管塞尔维亚对这些国家的承认表示强烈反对,也有过撤回大使的报复,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决定召回塞尔维亚驻所有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的大使",
另外,东方评论员也注意到,就在黑山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同时,已经有分析人士称,尽管塞尔维亚的态度空前强硬,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马其顿也将"承认科索沃独立",并认为这是形势使然。
对这种观点,我们深以为然。
东方评论员想指出的是,我们"并没有"将黑山共和国突然承认科索沃独立视为美国用以催促的手段,恰恰相反,黑山共和国的突然动作可以视为欧盟在"俄欧新关系框架"内施展的反击手段,至于塞尔维亚以此为由驱逐黑山大使,并顺势决定召回驻所有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大使,恐怕是"俄欧"在新的形势下"共同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
在这里,再补充两点:
其一,在我们看来,美国用以催促"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进程"的手段,既表现在美国国防部长日前突然强调"美国将继续在北约的框架内维持科索沃稳定"的"潜台词"中,更表现在"美国支持支持所有东南欧国家,包括与希腊有争端的马其顿加入北约"的表态中。
其二,所谓"最新形势",在这里指的是"拒绝美国威胁"的欧盟、俄罗斯已经开始承接更加猛烈的金融冲击波,而中国也已经做好了承接冲击的心理准备。 ●形势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大国们准备用"承认科索沃"去交换"承认南澳塞梯及阿布哈兹"的地步了
因此,对于该分析人士所谓的形势,我们的理解是:形势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大国们准备用"承认科索沃"去交换"承认南澳塞梯及阿布哈兹"的地步了,显然,急于加入欧盟的黑山在这个时候突然承认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突然强硬地宣布撤回所有承认科索沃独立国家的大使,这两个新闻同时发生,恐怕是"有人"在刻意扩大事端,从而营造出一个"批量解决科索沃、格鲁吉亚、阿富汗、巴基斯坦问题"这些伊核"外围问题"的紧迫感。
因此,有必要指出的是,所谓大国,主要指的是欧盟、俄罗斯,至于中国,恐怕也在做这种外交准备,其好处是可以同时烫平"中欧、中俄关系"中的这两个不好处理的"突起物",从而为"中欧俄"之间"批量解决"围绕伊核问题而派生的"一系列外围问题"创造条件。
●随着"中欧俄"间这种"战略交换"的开始,必将掀起三个开始
显然,如果我们的理解没有错的话,那么,随着"中欧俄"间这种"战略交换"的开始,必将掀起三个开始:
第一,是欧美在北约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公开化的开始,其最终结果很可能是美国被迫用"科索沃的完全合作"去换取欧盟的"伊核部分合作"、或者换取"阿富汗的部分合作";
第二,是"俄、欧、美"在格鲁吉亚影响力、甚至东欧影响力全面转化的开始。可以想像的是,一旦欧盟、或者中国"承认南澳塞梯及阿布哈兹",那么,不论美国人是否承认,也都意味着对美一边倒的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政府走到了头,其选择只有两个,在格鲁吉亚国内政治势力在欧盟与俄罗斯的支持下全面清算"谁丢失了南澳塞梯及阿布哈兹"的运动中,萨卡什维利政府要么全面调整"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从而在欧盟、俄罗斯、美国之间保持大体平衡;要么就被立刻赶下台,到美国去做"员外"。
显然,成功挤压美国在格鲁吉亚"支配力",其必然结果就是美国对东欧影响力全面下降的开始。 ●欧盟的反击显然似乎得到了中国、特别是俄罗斯的全面配合第三,一旦欧盟、或者中国"承认南澳塞梯及阿布哈兹",俄罗斯、或者中国承认了科索沃,那么,不论美国的态度如何,也都意味着欧盟可以用"巴基斯坦合作"、"阿富汗合作",去换取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的"科索沃合作",从而是美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问题上更加孤立的开始、并继续强化欧美在北约内部的分岐。
从目前来看,欧盟的反击显然似乎得到了中国、特别是俄罗斯的全面配合。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不会从中得到什么明显的红利。莫斯科此举可能有几种动机。其中之一是借此拯救个别俄罗斯储户存入冰岛银行的巨款,因为俄罗斯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的法人、自然人此前被冰岛银行的高利率和良好声望所吸引,积极利用存入冰岛银行的资本洗钱。为了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英国和荷兰政府已经决定查封冰岛银行驻英、荷支行的资产,而俄罗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只好通过提供巨额贷款的方式拯救冰岛经济,间接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
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杰利亚金指出,理论上可以做出上述推测,但是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在经济利益上根本站不住脚的,俄政府决定提供巨额贷款主要是想追求政治目的,想向世界证明到底谁更有钱。他说:"我更倾向于认为,俄政府向冰岛贷款是想证明谁更有钱,哪怕这些钱全打了水漂。这是非常昂贵的炫耀。我们当局显然没有理解此次危机,更准确地说,是萧条的严重性。40亿欧元本可以帮助我国经济,挽救某些人的生活。" ●俄罗斯救助冰岛政府的决定"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利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不会从中得到什么明显的红利"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部分同意"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杰利亚金的观点,同意他所说的"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在经济利益上根本站不住脚的,俄政府决定提供巨额贷款主要是想追求政治目的",但不同意他所说的另一部分,既"我更倾向于认为,俄政府向冰岛贷款是想证明谁更有钱,哪怕这些钱全打了水漂。这是非常昂贵的炫耀。我们当局显然没有理解此次危机,更准确地说,是萧条的严重性。40亿欧元本可以帮助我国经济,挽救某些人的生活。"
我们认为,俄罗斯救助冰岛政府的决定"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利益"。 ●既反映了"三边撕裂"的无比残酷,又侧证了北约集团的虚弱值得强调的是,冰岛既是美国自由经济的跟随者,还是北约成员国,在冰岛政府向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特别是"北约司令"--美国借贷无门,最终不得不转向北约的敌人--俄罗斯寻求帮助的背后,既反映了"三边撕裂"的无比残酷,又侧证了北约集团的虚弱。
显然,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身处在"三边撕裂"中的欧盟核心国家也好、北约司令美国也罢,谁都顾不得盟友了,倒是"南北撕裂"中的"某些南方国家"既有心、也有力去照顾一下"某些北方国家",北约之外的某些"北约敌人"既有心、也有力去照顾一下"某些北约成员国",这对"西方"、或者"北约"的打击不可谓不沉重。 ●俄罗斯救助冰岛政府的决定,本质上是"三边撕裂"烈度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要远远高于"南北撕裂"烈度的最好注解推而广之,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对身处"三边撕裂"的美日欧而言,最终恐怕也是谁也顾了谁;同样,"南北撕裂"中的某些南方国家(特别是中国、俄罗斯)倒是可能成为它们的救助者。
因此,俄罗斯救助冰岛政府的决定,本质上是"三边撕裂"烈度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要远远高于"南北撕裂"烈度的最好注解。 ●"中俄"也就成了"三边撕裂"各方必然争取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那种企图用激化"南北撕裂"弱化"三边撕裂"的战略企图是很难成功的,在这种情况下,分别握有1.8万亿、0.6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且手握足以抗衡美国军事实力,分别向"三边撕裂"提供大量生活资料(中国)、提供大量能源产品(俄罗斯)的"中俄",也就成了"三边撕裂"各方必然争取的对象。 ●在北约解体的历史进程中,冰岛向俄罗斯求助必将占有重要的一页
在"生存第一"的逻辑下,什么北约、什么意识形态,恐怕都不再重要,北约成员国冰岛向北约司令美国求助无门、向北约敌手俄罗斯求助有戏的鲜活事实说明,刚经历格鲁吉亚战争"沉重打击"的北约集团,在金融危机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下,"北约精神"已经不再,北约军事集团已经仅剩下一具躯壳了。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北约解体的历史进程中,冰岛向俄罗斯求助必将占有重要的一页。 ●"搞不清状况的"布什团队恐怕又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其结果必然一如最近风云再起的朝核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去审视美国催促一度"休息"的"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重新上路,也就不难看出,在科索沃问题上,原本想威胁欧盟,但又"搞不清状况的"布什团队恐怕又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其结果必然一如最近因美国错判形势而风云再起、希尔赶赴平壤"负荆请罪"的朝核问题。 ●华盛顿仍然在尽一切可能地抗拒交出金融霸权有必要指出的是,美国开始在政治、安全,及经济层面同时威胁欧盟这个北约盟友的事实,与华盛顿在这一敏感时刻又拿台湾军售来恶心北京,以及俄罗斯金融市场虽然动荡,但仍然表现出"有力量救助冰岛政府"的事实一起,恐怕都在证明两个问题,那就是:第一,起码在目前为止,被金融危机倒逼得大搞"美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的美国,仍然没有死心,仍然在政治、安全层面对"中欧俄"强化威胁,仍然在尽一切可能地抗拒交出金融霸权。
站在美国的角度看问题,尽一切可能拒绝交出金融霸权是必然的选择。因为金融霸权的流失,不仅意味着已经动摇的美国政治、经济霸权将"瞬间易手",更意味着目前地位仍然稳固的美国军事霸权也将"瞬间丧失",还意味着美国国内政治格局有可能形成巨变;
●美国智禳们已经开始恐惧了
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我们认为美国金融霸权的流失将意味着美国军事霸权的"瞬间丧失"。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有先例可循的:曾经不可一世的前苏联红军、其超强的军事实力不就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休克而"瞬间丧失"了吗?幅员广阔、不论是生产率、还是科技、既或是经济都曾经领先世界的庞大苏联帝国,不也在一夜之间解体了吗?因此,美国的智禳们已经开始恐惧了,恐惧什么?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他们在恐惧三点:
首先, 是恐惧前苏联红军的昨天很可能就是美军的明天。
其次 ,是恐惧超级大国-苏联的昨天,在国际形势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被金融危机逼得大搞社会主义运动的美国,早就丧失了"道义领导权","经济领导权"早已在飘摇之中,因此,军事霸权已经是美国统治层维持其全球框架的"最后心理支柱",一旦这根支柱动摇,整个美国、不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层面、还是到国家主权统一的层面,恐怕都很难避免"学习苏联好榜样"的结局。
最后,是最为恐惧的,是恐惧昨天并不遥远,而今天即将过去,明天就要到来。 ●华盛顿在做"抗拒交权"的最后挣扎
第二,在次贷危机日益深化,美国金融系统有可能彻底停摆,而"中欧"这两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包括俄罗斯这个稳定的能源供应商,仍然"集体拒绝美国威胁"的巨大恐惧中,华盛顿决策者确实已经感到无路可走了。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华盛顿的"强化威胁",本质上都是在做"抗拒交权"的最后挣扎。 ●"中俄欧"有必要对之有针对性地加以敲打
因此,对美国人的这种"最后挣扎",方方面面、特别是手握巨额外汇储备、及足以与美国相抗衡之军事实力的"中俄"、有必要对之有针对性地加以敲打:
可供参考的方案倒有两个:
首先,如果美国继续拖延、既不想回到伊核问题上谈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又不打算收回对台军售案(对台军售案倒没有什么,关健是金融游戏规则问题),那么,借此机会,中国国防部所说的"进一步反应"的第一步不妨由中国财政部做出,那就是较欧盟的"不言语"更进一步,直接"明言"不打算购买7000亿美国国债中哪怕一个美元,从而"帮"美国财政部"提前测试"一下美国市场的利率走势。
其次,查韦斯不是提议成立国际石油银行吗?该想法不是获得了俄罗斯的支持吗?因此,如果美国继续拖延、拒绝回到伊核问题上去谈全球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那么,中国不妨配合俄罗斯,通过推动"国际石油银行"这一"具体项目"的方式,去推动"后石油美元体制的框架建设",从而也"帮"美国财政部测试一下美元的"真实强弱"。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敲打美国的目的有三:
第一,以坚定欧盟"继续拒绝美国威胁"的决心,"中欧俄"继续一致拒绝无条件救助美国;在美国催促"科索沃独立 后续发展进程"重新上路,"欧美关系"被顶回到"科索沃问题"的情况下,只要"中俄"处理得当,在"三边撕裂"的压力下,在欧盟最有可能接收"美国流出"、并有可能通过吸收"美国流出"减少绝对损失的情况下,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可能直接演化成欧元与美元之争的关键时候,尤其需要如此。第二,要借机加速瓦解美国赖以维持其大西洋政治、安全框架的北约,加速瓦解美国赖以维持西太平洋政治、安全框架的"美日、美韩、美澳军事同盟",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这两个"加速过程"中全面挤压美国的海外经济利益,从而用"实际行动"最终迫使美国社会逼迫美国决策者"提前"做出战略选择,以尽可能地缩小这场金融危机对自己经济造成的损害。
第三,是尽力帮助欧元平衡美元,"尽力到"俄罗斯向冰岛贷款也想着要用欧元标价的程度。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至于欧元最终能否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那是后话,但目前阶段,"中俄"一定要帮助欧元"保持这一远大志向",这是做好第一点、做到第二点的关键之所在。 ●在这轮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面前,"相对损失"最小者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是事实,因此,在这轮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面前,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欧盟,更或者是印度、日本,都要有付出"绝对损失"的心理准备,但必须明了的是,不论"绝对损失"有多么惨重,"相对损失"最小者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深感压力的北京仍然有志争夺"最后胜利者"的角色另外,从中国决策层有意启动"****"进程、从农村的层面强行启动内需的动作来看,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深感压力的北京仍然有志争夺"最后胜利者"的角色。
针对"****"问题,在本部分我们不做过多的展开,只想强调三点:
第一,*******************,中国还有许多重要的相关准备工作要做,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就立刻实施的话,条件还略显仓促;
第二,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面前,面对美国决策者摆出的那副"我死了你们也不会好过"的无赖样子,如果换过角度看问题,那么,在北京有意启动"****"的背后,是美国金融危机、或者西方经济运行、更或者是"三边撕裂"已经激化到火烧眉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还有"可以从农村的层面强行启动中国内需"的选择项。
因此,在动辄就准备"破罐子破摔"的华盛顿面前,或者在仍有企图迫使"南方(发展中国家)"为"北方(西方发达国家)"买单的"可能性"面前,免不了"绝对损失"的北京、仍然保持有"万不得已,我不妨看着你(你们)先死去的"的心理优势。
第三,"****"进程的启动是一回事,什么时候"正式实施"又是一回事,至于"实施速度、实施方式"恐怕更是一回事!
20#
发表于 2008-10-13 13:44: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希望继续
21#
发表于 2008-10-13 13:55:15 | 只看该作者
俄总统调侃美国救市,称美正走向金融社会主义

【字体:大 中 小】  
2008-10-9



莫斯科消息:10月8日在法国埃维昂举行了世界政策问题大会,会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经济危机发表了看法。梅德韦杰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自私利己”造成的,而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美国正在走向“金融社会主义”。

俄“总统”官方网站全文发表了梅德韦杰夫的上述讲话,他说:“我们的专家不止一次警告即将到来的能源、粮食及金融危机,我们公开了这些(现在看来非常准确的)的风险评估,包括不久前在日本召开的G8峰会上。”

梅德韦杰夫就目前经济危机发表了个人看法,他认为危机的根源是一些国家的利己主义,他举了美国的例子:“就如美国,我们看到其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转向‘社会主义金融’,只差一步。它几乎做好把一切国有化的准备。构建新的金融中心和打造新的地区硬货币,这将成为目前背景下新的稳定要素。”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3:5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淘金大使 于 2008-10-13 13:55 发表
俄总统调侃美国救市,称美正走向金融社会主义

【字体:大 中 小】  
2008-10-9



莫斯科消息:10月8日在法国埃维昂举行了世界政策问题大会,会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经济 ...

23#
发表于 2008-10-13 15:13:4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文章!楼主发帖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9:13:0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张宏良
(这是本月12日在乌有之乡网站讲座的大纲,虽然乌有之乡第二天就送来了演讲文字纪录稿,但是由于马上要去外地讲学,来不及整理,先把大纲发出来,演讲全文待整理后再发)
一,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
1,危机的性质是信用危机。用预期收益向银行抵押贷款;银行再把贷款转让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再打包成抵押债券,向投资者发行;金融机构再向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避险工具再打包发行,形成违约掉期交易。这一系列的买卖完全是建立在未来预期收益的基础上,没有丝毫实际资产做基础,由于每个环节都具有收益,有收益就具有资本性质,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买卖,于是形成了庞大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预期是真实的,就没有风险,并且对于个体来讲随时可以变现为实际资本。如果预期收益是虚假的,信用资产就是纯粹泡沫,随时都会化为乌有。
2,预期收益抵押贷款替代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变革。固定资产抵押属于富人金融,因为穷人没有东西可抵押;预期收益抵押则属于穷人金融,穷人只拥有未来。可以说,与证券市场相联系的抵押债券、股份制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奠定了世界一体化的大同基础。股份制实现了资本社会化,实现了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无成本调节。衍生品市场把风险变成了可控产品和产业,让人们能够调节未来供求关系,在生产过程之外实现资源配置,避免了配置失调的资源浪费。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大众经济的基本内容,并迫使社会开始向大众政治转变,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伟大飞跃。
3,这场金融危机是大众经济和现有制度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就经济基础来讲,与精英统治制度发生了矛盾,大众预期和大众资金决定金融资产的变化,可是操控大众预期的却是不受约束的少数精英,现有的精英控制社会必然把大众经济变成了欺诈大众的经济。另一方面就经济管理方式来讲,与人类原有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矛盾。如同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仍然用填饱肚皮的原则管理工业经济一样,现在人们仍然在用实体经济的逻辑来管理虚拟经济。当初农业社会的逻辑是只要老百姓能填饱肚皮社会就会稳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们仍然沿用这个逻辑来管理经济,把老百姓限制在填饱肚皮的范围年内,压制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结果形成了生产过剩危机。生产过剩危机迫使人们开始用供求平衡原则来管理经济。当信贷消费出现以后,信用本身就是在增发货币,把未来需求全部变成了现在需求,需求不再只是现实需求,变成了建立在预期收益基础上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需求的极度泛滥,特别是滥发美元加剧了需求的无限膨胀,为了避免滥发美元造成供求失衡,就创造了庞大的资本市场来买卖美元,目前世界货币的98%以上在用来买卖货币,而不是买卖商品。货币和信用的无限膨胀完全建立在未来预期收入上,当人们所能预见到的预期收入枯竭了,大量信用产品自然变成了纯粹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也就爆发了。可以说,欧美国家近20年的高消费就是建立在透支的基础上,一是通过信贷消费纵向透支未来,二是通过滥发美元横向透支世界。主要是透支中国,透支了中国的资源,透支了中国的福利,透支的中国的收入,透支了中国的健康。从本质上来讲,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在金融重新基础上的虚拟经济纯粹是一种欺诈经济。
4,金融危机爆发之猛烈是由价格决定供求的原理决定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同,实体经济是供求决定价格,虚拟经济则相反,是价格决定供求。股票市场就是典型,价格一跌,人们就恐慌抛售,此时股票供给无穷大,需求就无穷小;相反,股价一涨,大家只买不卖,又会造成需求无穷大,供给无穷小。这就决定了摆脱危机也要依靠公众预期,只要大家预期明天会更好,所有金融产品就都会稳定。这就要求必须实行大众政治,要由公众直接管理精英管理政府。
5,如同生产过剩危机是私有制的丧钟一样,金融危机则是精英统治的丧钟。本来股份制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可是在精英通知下却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如同工业社会本来是伟大革命,却给工人带来巨大灾难一样。比如预期收益决定价格,把时间纳入财富再分配过程,都是大众经济的伟大变革,可是在精英社会却变成了少数人掠夺大众财富的金融手段。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同样如此,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会形成财富的统一分配,现代证券市场也为这种统一分配创造了条件,可是现在却成为少数国家透支世界多数国家财富的一种掠夺手段。大众时代与精英统治形成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人类已经进入大众时代,仍然采用精英统治方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危机和动荡,虚拟经济本质上是大众经济,只有采用大众经济制度和大众政治制度,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这场危机是虚拟经济时代的第一场危机。

二,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危机的双重性影响。这次金融危机是世界历史转变的标志,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危机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对中美2个国家具有双重性影响。
就美国来讲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如果处理得好,是金融产业的泡沫压缩,如同2001年纳斯达克暴跌形成的生物产业和信息产业挤压泡沫一样,泡沫压缩后美国将会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如果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美元信用的崩溃将结束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如果出现这一局面,帝国的最后疯狂必然导致世界大动荡和大规模战争。
单就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出现的概率不大。美国金融体系的欺诈性质,决定了这场危机在客观上是一场赖帐运动,作为债务人的美国,遭受到的伤害并不很大,宏观微观都是如此。从宏观来看,美国破产的都是经营别人资产的金融公司,破的是别人的产,自己只是名义损失。这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别,实体经济破的是自己的产,虚拟经济破的是别人的产。从微观来看,美国老百姓和银行的关系与中国完全相反;美国是老百姓欠银行的钱,破产对美国老百姓危害不大,所以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互助银行破产后没有引起社会任何反响;中国则是银行欠老百姓的钱,银行一旦破产老百姓就会造反。无论美国人实际上是怎么样,这场赖帐运动在客观上帮助美国形成了风险和财产相分离的状况,美国透支消费了世界各国主要是中国的财产,现在却通过破产把风险转嫁给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现在回顾美国今年4月完成的金融改革法案才发现,美国之所以4月份建立起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经济防火墙,就是为了在金融危机引爆后防止别国收购美国实体经济,维护美国的经济基础。
就中国来讲的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经济殖民化陷阱造成了中国“双空”结局,资源和美元都是两手空空,财富被掠夺净尽,弄不好甚至会造成大崩溃大动荡大分裂甚至大残杀。另一方面如果处理好,就能够带领世界步入大众时代,实现东方文明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世界中心再次转移到中国,人类包括中国在内同时完成正、反、合的发展周期。
(二),向中国转嫁危机
全世界唯独中国号召赴美救市;全世界唯独中国舍弃自己股民去美国救市。家族利益决定的,家族利益超过阶级利益,阶级利益超过民族利益。这不是认识问题,是利益问题,左派只能等待收拾残局。并且国民的麻木是重要原因,汉奸言论公开化既不是政府的问题也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国民的问题。偷偷耍流氓是个人品质决定的,公开耍流氓就是公众品质决定的。那么多人公开为贱卖银行辩护,说明他们知道无论怎样公众仍然会追捧他们,否则是绝不可能公开裸奔的。让人均1千多美元的中国去人均4万美元的美国救市,所有中国人无不感到悲愤莫名。
这场危机是信用危机,主要是2个国家最厉害,美国和中国,美国透支未来收入,中国透支未来资源;美国是虚拟经济领域的欺诈,中国是实体经济领域的欺诈。结果就是美国虚拟经济破产,中国实体经济破产。所不同的是,美国是为本国人民高消费透支了未来,中国则是在压缩本国人民消费的基础上为美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虽然美国和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透支国家,只是美国透支了别国人民未来的收入,中国则是被别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还透支了中国人的福利,中国人的健康,中国人的环境,所有这些透支最终都要由中国人自己偿还,如果现在把透支资源换取的一点财富再拿去美国救市,中国最后依靠什么偿还?如此的经济开放使中国人的存在没有了任何意义,完全是为美国而存在:中国资源存在的意义在于能为美国提供廉价消费品;中国劳工存在的意义在于能让美国人有更多时间在夏威夷海滩尽情嬉戏;中国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能为美国创造高额利润;中国赚取外汇的意义在于能让美国人信用卡上可用金额更多一些;中国引进外资的意义在于能让美国控制我们的民族产业;甚至为了防止工人抵抗外资压低工资,专门修改宪法,取消罢工自由。结果是美国在透支我们资源的基础上玩虚拟,玩预期,玩透支游戏,我们还傻乎乎地遵守这种游戏规则,按照美国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全国大检查,凡是与美国游戏规则冲突的所有规定和政策统统作废,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海外经济基地。
中国九十年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九十年代大牛市的过程,中国创造的财富长江大河般流入美国,支撑了美国的消费和股市,自己却是人死在医院外面,钱葬送在股市里面,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又一场股灾。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变成了一个财富黑洞,如同科幻电影中的时空转换器,所有财富都会瞬间变成美国的财富,中国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西方国家的财富,换来美国印刷厂印制的一堆名叫美元的纸张,最后连这花花绿绿的美元也送还给了对方。中国变成了21世纪的杜十娘。中国出口的所有东西都贬值,中国进口的所有东西都涨价,包括中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都没有定价权,为什么?汉奸买办里通外国。我们的资源变成了美国的廉价商品,我们自己却是资源掏的越多,换来的美元越多,国内投放的货币就越多,就越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反过来又紧缩,越是紧缩老百姓工资就越低,老百姓就越倒霉。马克思曾经讲,当初工人因为创造的财富太多而贫困,中国人则因为资源卖的越多越贫困。
本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中国拥有实体经济,美国拥有虚拟经济,一旦冲突,美国倒霉。可是现在美国却控制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先是把中国钉死在产业链低端,耗光中国资源,整个世界20年在享用中国资源。然后再把中国资源换取的美元回流美国,把虚拟经济的灾难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还用资本和品牌把中国的低端产业再控制在自己手中,让中国最终两手空空,高端低端产业全部控制在对方手中。世界形成两个极端国家:创造财富的贫穷国家和创造品牌的富裕国家。前者资源耗光环境崩溃,后者山清水秀不付任何代价。结果是实体经济的生态灾难和虚拟经济的泡沫灾难,全部砸在中国人头上。这就是所谓世界规则和市场规则。
建立如此一套经济体制把国家和人民推向极端灾难,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处以极刑,可是在中国却成为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精英创造了一个财富时空转换器,把财富转换成美国财富;为了逃避责任,中国法学精英创造了一套流氓法律,损害一个人违法,损害一群人和一个民族叫自由。强奸一个人是犯罪,强奸一群人是开放。中国成为家乐福的缩影,中国人创造财富,然后存入外国人账户。生产目的就是美元,为了掩盖掠夺式经济,新自由主义的政治领袖赵紫阳80年代就把国民收入改成为GDP,在GDP的指标下,即便外国人把中国经济全部占有了,仍然显示是中国的GDP在增长。GDP加美元标价,中国的财富便不再由中国人来掌握,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至今仍然欣赏赵紫阳和胡耀邦的奥秘就在这里。
现在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的主要途径是:
1,逼迫或诱使中国外汇资产投资美国国债和金融公司。金融危机期间不能投资金融,这是基本常识,巴菲特身为美国人最近大肆投资协助政府救市,但是他只投资实体公司,绝不投资金融公司,只有中国在投资虚拟公司。虚拟公司只有泡沫没有底。7000亿救市不是美国政府拿钱,而是美国政府制定一个救市计划,由各个国家掏钱,在G20会议上,美国带头西方国家一起高喊,必须让中国掏钱。现在各种统计口径不一致,有的统计数据说,包括两房3700亿美元在内,中国已经投入美国的外汇资产超过1.2万亿,这等于是把中国三分之一的经济调往美国救市,投入了无底洞。中国投入美国的资金超过了当初美国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2.5倍,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免费提款机,就在前两天的本月8日,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傅瑞伟就表示,现在“中国是美国的银行”,如果中国这次不伸手协助美国解困,“美国会死得很惨”。但是他没有说,如果中国帮助美国解困救市,把危机转嫁到中国,中国也会死得很惨,甚至死得更惨,因为美国至少还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的资源已经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几乎透支干净了。
2,通过腐败等手段迫使中国继续贱卖银行和国有资产。把中国的金融资产和国有资产廉价卖给外资,已形成西方国家向中国转嫁危机的重要通道。仅2007年一年,几家银行股份贱卖损失就超过一万亿。中国资产正在通过两个差价流向西方发达国家:
一方面就国内而言,同样的国有资产股票低价卖给外资,高价卖给中国老百姓,通过这种买卖差价把财富送给了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银监会和证监会自发地形成了买卖分工,银监会把金融股票低价卖给外国人,证监会把金融股票高价卖给本国人。并且各执一词,银监会叫喊中国资产不值钱,几毛钱卖给外国人并没有贱卖;证监会则相反,叫喊中国经济世界独秀,几十元卖给老百姓价格并不高。中国金融学者也变成了双面人,在替银监会辩护时,他们说中国银行坏账太多,几毛钱卖给外资价格并不低;在替证监会辩护时,又说中国银行前途无量,几十元卖给本国人价格并不高。就在中国金融学者的这种双重辩护中,中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国有资产到底有没有贱卖,前不久美国可口快乐收购汇源做出了回答。可口快乐收购汇源的价格超过汇源股票市场价的3倍多,这说明中国资产还是很值钱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中国资产,国有资产卖给外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几十分之一,私人公司卖给外资的价格则高于市场价几倍?除了了买办卖国的解释之外,找不到任何理由。
另一方面就国际而言,中国买进外国股票都远远高于市场价,中国卖给外资的股票都远远低于市场价。同样通过买卖差价把中国财富转移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果说在此之前用高于市场价的高价购买外国股票还有解释的话,在金融危机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仍然高价购买西方国家经营困难的公司就不可理解了。中国银行向外资转让20%的股权,价格相当于当年利润的70%,而收购法国洛希尔公司20%股权的价格,则相当于洛希尔公司当年利润的2.3倍;中国石油卖给美国人的价格是1.16元,相当于中国石油市场价的40分之一;可是这次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的价格却超过市场价2倍。这种极其悬殊的巨大差价,如同一架硕大无比的财富抽水机,把中国的财富越来越大规模地抽到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家把最近美国危机中破产公司和活下来的公司列一个名单就会发现,凡是活下来的公司,如美国银行、摩根公司、巴克莱银行等都是在中国发了大财的公司,相反都是在中国没有发大财的公司。
3,继续扩大控股中国实体经济。这次危机的欺诈性质,决定了美国破产的是虚拟经济,中国破产的是实体经济。美国是在破别人的产,中国是在破自己的产。这就形成了一个对中国威胁很大的现象:中国购买美国的是虚拟资产,美国购买中国的是实体资产。这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一买一卖,就把美国虚拟资产的泡沫转嫁到了中国,而中国的实体资产则被控制在了美国手中。一旦危机退去后就会发现,凡是在危机中能够活下来的国家,都肯定是拥有实体资产的国家,而只拥有虚拟资产的国家,肯定必死无疑。目前这方面最大的忧虑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品牌控制,通过品牌控制中国产业,通过超市控制中国市场,把中国整体上变成21世纪美国的国家奴隶。
4,直接在中国发行股票和债券,把资产泡沫卖给中国老百姓。在是让中国老百姓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的最直接的办法。目前中国银监会和证监会已双双同意美国等西方国家可以到中国发行有价证券。由于中国证券法是全世界唯一没有赔偿条款的法律,这就为外资无所顾忌地掠夺中国投资者准备了有利的法律环境。
5,继续维持中美之间的殖民经济循环圈。美国诱使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就是在中美之间建立一个殖民经济循环圈:用美元把中国的资源变成美国的廉价商品;再通过美元贬值让美元回流美国,投入美国金融机构;美国金融机构拿了中国的钱向美国老百姓发行信用卡;美国老百姓拿着信用卡再去购买中国廉价商品;结果是美国老百姓拿着中国的钱购买中国的商品,用于自己消费。这就是美国人不用干活却能过好日子的奥秘。如果仅此而已也就罢了,中国人充其量只是白干,更可怕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保证永远获得廉价商品,用压低收购价的办法,迫使中国企业拼命压低工资,降低成本,把美国物价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目前美国金融危机之所以还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就在于物价仍然比较低,要继续维持低物价,避免社会动荡,就需要中国继续提供廉价商品,于是一反此前强迫人民币升值的办法,转而压迫中国降息,刺激出口企业扩大生产,向美国提供更多廉价商品,帮助美国维护社会稳定。对中国的影响则是灾难性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造成了中国外汇的巨大损失,继续用资源和人民的福利健康换取美元,无疑是疯狂的自杀行为。
6,是用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套取中国资产。世界越来越眼花缭乱的各种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已经越来越脱离金融衍生品的原有避险功能,转而成为摆脱各种市场监管的金融工具。由于各种金融衍生品本身就是为逃避监管创设的,对于国家金融监管来讲,要监管这些金融衍生品完全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这就决定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转移财富可谓是易如反掌。英国巴林银行是一笔期权交易被输掉的,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航油公司也是一笔交易输掉的,最近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员又一笔输掉了70亿欧元。如果有一天早上中国人醒来,发行所有被外资控股的银行和吸饱了中国储蓄的外资银行,突然象巴林银行那样宣布因投资失误而破产,由此形成的巨大灾难是中国根本无法承受的。
7,变现中国资产,热钱撤离中国。目前危机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外汇资产调往美国救市,虽然摩根等公司已经开始变现在华资产,但是还不到大规模热钱撤离的时候。一旦把中国近2万亿外汇资产折腾干净,到时候1.7万亿热钱就会撤离中国,完成对中国的最终绑架和最后打击。用美元换取中国资源是第一重绑架;用美元贬值迫使中国外汇资产回流美国,是第二重绑架;中国外汇资产回流美国后,通过金融危机迫使中国赴美救市,是第三重绑架;当把中国外汇资产折腾干净之后,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已经吸足了血的大规模热钱再一起撤离中国,迫使中国因为拿不出美元支付外资而陷入金融破产,拱手把全部资产送给美国,完成对中国的最后一次绑架。
8,通过经济买办和汉奸学者加强对中国的规则控制。我们一直在讲,当今人类社会进入了规则时代,规则已经成为国家间争夺的主要对象。农业社会财富和土地相联系,国家间争夺的主要是土地;工业社会财富和市场相联系,国家间争夺的主要是市场;目前财富主要和规则相联系,国家间争夺的主要是规则。谁制定和主导规则,财富就归谁所有。所以美国一方面立法规定,当国际规则与美国国内规则冲突时,以美国国内规则为准;当国际法与美国法律冲突时,以美国法律为准。另一方面,又通过收买对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学者,大肆宣扬要“遵守世界规则”“与国际接轨”“保护知识产权”等,把规则变成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的手段。WTO本来只有2个局:商品贸易局和服务贸易局。后来一听中国人要加入,立刻增加了一个知识产权局,专门对付中国的。可是中国的学者不仅不帮助政府抵制这个东西对中国的侵害,反倒帮助美国等西方国家欺骗中国人,说成是世界早已有之的规则。现在几乎形成了一个规律,只要西方国家欺负中国人掠夺中国人,国内宣传机器马上就会高喊这是国际规则;相反,凡是中国人避开陷阱和避免掠夺的方法,就是违背国际规则。中美之间的殖民经济循环圈就是与国际接轨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少数学者和买办发了大财成就了大名,只是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在国际问题上只承认一个规则,就是国家利益,此外不承认任何规则。
9,采用各种手段把中国金融完全变成独立王国。目前中国金融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大多数具有美国背景。在所谓干部专业化的旗号下,金融领域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许多事关国运的重大金融活动,不仅老百姓不知道,甚至党中央也不清楚。就拿允许外资控股中国银行业来说,翻遍全国历届党代会、人代会的文件,翻遍所有中央领导人的讲话,都找不到其中任何一个字的决定。3700亿美元投入美国两房公司,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至今拿不出任何来自于中央的批示。这可是2.5万亿资金啊,按照2006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总额1311亿计算,相当于全国20年的医疗卫生支出,就这样白白送给了美国2家房贷公司。把中国金融变成独立王国由美国支配,是中美金融战的中国最大死穴,这个问题不解决,美国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任何实质性障碍。
(三)中国有可能进入大的历史动荡期
一方面,金融危机将加剧国际国内各种矛盾。就国际而言,历史上任何大危机的结局无一不是动荡和战争,目前只是冰岛一个国家经济破产,冰岛只是一个小国,不会对世界造成太大影响,如果经济破产这种事情发生在中等国家之间,肯定会导致战争。目前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将会形成多大规模的冲击,将会导致多少国家经济破产,现在还有待观察,现在危机还刚刚波及到实体经济,到引发实体经济也爆发危机时,危机的真正后果才会露出水面。那时世界会动荡到什么程度,能否避免战争,只能看美国等西方国家到底透支了多少财富。如果透支太多,动荡和战争将不可避免。就国内而言,中国的权贵资本、买办集团和汉奸学者,在国家财富损失过程中发了大财,并且大多数的财产和子女已经或正在转到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为了保证子孙后代永享财富,肯定会利用危机打倒###、解体共和国,以确保海外子女和财富的绝对安全。目前,利用股市打倒###、利用金融摧毁共和国的政治苗头已经出现。美国利用陈水扁案也在敲打中国买办集团,逼迫中国买办集团无法回头。再加上台独藏独僵独等分裂势力和以及民运等动乱势力的威胁,一旦全面爆发经济危机,各种力量会立即汇聚成动荡旋涡,把中华民族推入危亡边缘。最近美国在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问题上对中国的极端轻蔑就是例证,布什在目前金融危机如此需要中国帮助的情况下,竟然声称处理台湾问题“不必考虑中国感受”,美国的极端自信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的极端危机。
另一方面,危机唤醒了人民,人民将拯救危机中的祖国!
三,目前中国防止西方转嫁危机的对策
1,建立能够有效约束精英集团的大众政治制度。虽然目前看起来这个问题好像大而无当,但却是战胜金融危机的根本条件。如同解决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本条件,是增加社会公众需求一样,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条件,就是赋予社会大众以金融监管权,不能让金融活动继续控制在少数精英手里,否则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摆脱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中国通过建立大众经济制度和大众政治制度,为世界开辟出一条虚拟经济时代和谐发展的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大历史贡献。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能够为世界提供先进的政治文明,这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先决条件。建立大众时代的政治文明,就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特征,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东方文明的复兴将是同时进行的根本原因。
2,在金融领域建立爱国主义防火墙。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中国一直是先进国家,只是最近一个半世纪才发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不是经济科技落后,而是汉奸文化。目前中国金融领域问题的根子也在这里。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契机,效法今年美国的金融改革法案,成立中央经济安全委员会,向所有金融机构派驻安全督察组,进行全方位严密监控,防止出现“突发性”的重大金融损失。目前中国最大的危险,就是中国利益集团与美国利益的一致性,这种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国未来巨大灾难的总根源。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切断美国操控中国金融活动的这个组织通道,否则所有措施都只能是虚设,美国金融危机的灾难肯定会砸在中国人的头上。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美国是在今年4月建立好经济防火墙之后才引爆金融炸弹的。现在我们应该按照美国方法来一场真正的“全盘西化”,着手建立中国的经济防火墙,对金融领域的人员和政策进行全面审查,美国不仅对本国人员进行审查,甚至对外资公司的人员都要进行审查,要“西化”就西化这个东西,30年来中国精英一直叫喊全盘西化,现在才发现他们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全盘都听西方人的话,按照西方人的要求去做,并没有效法西方人的做法。结果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国,几乎要变成西方国家的经济殖民地。
3,停止赴美救市,外汇投资由投资虚拟资产转向投资实体资。
买办汉奸为赴美救市包装了一个漂亮借口,即所谓海外抄底。虚拟经济没有底,只有实体经济才有底。这场金融危机的欺诈性质,决定了虚拟资产的绝大部分都是金融泡沫,根本无底可言,目前仅美国发现的金融泡沫就超过60万亿美元,滥发美元造成目前98%的美元都是用来买卖美元,没有任何实际财富支撑。如此巨大的无底洞让中国去救市,即便把中国的财富都砸进去也无济于事,全世界的产值才60万亿美元,中国不过区区3万亿美元,如何能救得了市。可见所谓赴美救市,完全是祸国殃民、丧尽天良。美国过度消费,现在让中国买单。况且美国破产损失的是别人财产,中国赴美救市损失的是本国老百姓的财产。如果不是存心亡国,是不会提出赴美救市的。现在没有一个国家提出赴美救市的,欧洲没有,日本没有,加拿大澳洲等都没有,甚至连美国国会自己最初都不同意美国政府救市,中国却要去救市,不是要亡国又是为什么?
目前金融危机为中国提供了重新布局海外投资的机会,就是停止投资虚拟资产,已经投资的虚拟资产要尽快脱手,把主要投资方向转移到资源和能源上来。中国外向型经济已经形成,即使产品向内需型转变,资源和能源的对外依赖性短期内也难以改变。资源和能源的供应,是未来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趁此机会构筑中华民族未来崛起的经济基础。
一是停止对欧美虚拟资产的投资,投资转向中国周边地区,特别是中亚地区。中亚是资源和能源重地,美国现在陷在中东,欧洲鞭长莫及,俄罗斯无暇顾及,从而使中亚宝地成为势力空白。中国应把美国资金调往中亚地区。控制了中亚地区,可以说是一石多鸟:既能获得中亚地区的资源和能源供应,又能连接中东和里海2两大世界能源基地,同时又能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封锁,解除来自西部的威胁,还能断开美国对藏独和僵独的地缘联系,彻底解决藏独和僵独问题,实现西藏和新疆的永久安全。在打破美国铁桶包围、巩固住西部边陲以后,再掉头东进,把日本逐出东海领域,巩固东海资源的安全。届时,台湾问题将自行解决。拥有了西部、东海和南海资源支撑的中国,将至少能保证未来50年到100年的资源和能源需求,完全奠定中华民族崛起的经济基础。
二是借美欧危机期间国有化浪潮趁机收购中国战略产业和银行。这次金融危机完全暴露了美国的所谓市场化改革完全是一个阴谋和陷阱。此前世界各个地方发生金融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出的唯一药方永远都是:全盘市场化。可是这次美欧爆发金融危机,却没有一个人再提全盘市场化,而是坚决的国有化和政府干预。可见此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私有化改革,完全是经济殖民化的陷阱和掠夺别国财富的阴谋。中国必须立刻停止金融领域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收回已经落入外资手中的股权,对战略产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改革,切断西方金融危机向中国转移的金融通道。对战略产业和银行国有化改革的资金,既不用人民币支付,也不用现汇支付,而是用中国手里的美国垃圾债券支付。目前那些参股控股中国银行和中国战略产业的外资公司,正在被美欧国家国有化国有企业,既然对方已经是国有企业,就应该接受他们本国政府发行或担保的垃圾债券,美国企业接受美国政府的信用,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必须强制外资公司接受,否则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侵害。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能消化掉中国手中的数千亿垃圾债券,减少损失,对中国人民负责;又可以把丢掉的战略产业和银行股权重新收回。最近冰岛国家经济破产,遭受损失的英国就没收了冰岛在英国的银行用来抵消投资损失,理由就一条:对英国人民负责。类似美国3700亿两房债券,就可以用来收购战略产业和银行股权。
三是用我们手里的美国国债做抵押收购海外实体公司。不仅美国的垃圾债券不能留在手里,美国国债同样不能留在手里,必须尽快消化掉。这不仅仅是减少贬值损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让美国用我们的钱来收购我们的产业和资产。过去有句话,叫“购买国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现在我们购买美国国债,就是在支援美国建设。我们购买美国国债把钱送给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把这些钱交给美国企业;美国企业再拿这些钱来收购我们的公司;我们把卖公司的钱再去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中国永远是为美国打工。因此美国国债也必须尽快脱手:或者通过直接抛售收回美元,用来收购海外实体公司;或者通过抵押套现获得美元,用来收购海外实体公司。总之,手里美元越少越好;收购的海外实体公司越多越好。
4,不是用信贷而是用外汇解救出口型企业,以此实现向内需经济的转型。前面讲过,使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出口型企业,完全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政策。这种所谓市场化的害人逻辑连美国自己都抛弃了,中国绝不能继续奉行这个自杀逻辑。目前这种放松信贷、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出口型企业的发展,是美国迫切需要的事情,通过中国提供更多廉价商品稳住美国消费市场,避免美国消费者遭受更大损失,防止金融危机演化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但是对中国来讲却是灾难性的,只能是更大规模地循环经济殖民化悲剧。所以,必须立刻停止放松信贷刺激经济的办法,继续收紧信贷,避免通货膨胀,因为中国老百姓承受通货膨胀的能力是世界最低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政权都是垮台在通货膨胀上。
所以要用外汇政策替代信贷政策,用外汇扶持出口型企业的发展。国家用外汇收购出口型企业的产品,弥补西方国家订单减少的缺口,让出口型企业正常生产。国家把收购的产品投向国内市场,压低物价,满足国内人民的需求,弥补历史欠账,让人民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那些出口型企业拿到外汇后,可以购买国外各种原材料,继续进行生产。这样,既可以保证出口型企业的正常再生产,又能够实现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同时还避免了美元的损失,避免了继续“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剧。
5,改变对外贸易制度,设置价格极限,使用人民币结算。西方国家针对中国设置的经济殖民循环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成了一套掠夺中国财富的国际价格机制,主要表现为:凡是中国卖出的都是低价,凡是中国买入的都是高价。中国买什么,什么价涨;中国卖什么,什么价跌。这主要是大大小小的买办里通外国,与外资合谋竞相杀价抬价造成的。要对大宗外贸产品、战略资源产品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产品设置价格上限下限,擅自“放水”者严惩不贷。美元的泛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必须结束美元的霸权体制,建立主权货币,对外贸易统一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有人担心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否会导致汇率风险,这个担心没有必要。目前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风险,是来自于美元结算,人民币完全是被动的;如果用人民币结算会立刻形成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导致人民币加速升值,国民的收入会大幅提高。人民币升值的危害同样来自于用美元结算,如果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升值越大就越好。
6,用经济民族主义代替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表面看上去好像完全一样,都是在保护本国利益,其实二者之间有根本区别,经济民族主义保护的是强势产业,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的是弱势产业。只是这里的强势产业不仅仅是指本国的强势产业,更包括世界的强势产业,哪个产业在国家竞争中作用最大,就保护哪个产业。至于中国农业,可以作为特殊产业放在一般产业政策之外。保护强势产业,必然会遇到所谓国际规则的问题,在中国问题上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效法美国:世界上只有一个规则,就是国家利益。

电视里正在传来中国官员关于金融危机的讲话,声称美国金融危机不会对中国影响太大。让人听得心里阵阵心酸,其实,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看,目前中国的财产损失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股市下跌已超过70%,绝大多数股民损失超过80%,而金融危机最严重的美国,股市下跌也不过才30%,中国老百姓70%80%的损失还不算危机,哪究竟怎样才算是危机呢?可见,在许多官员眼里,老百姓根本就不是人,因此老百姓的损失才不算损失。在他们看来,只要银行不倒闭,只要开发商不破产,只要官员还能大吃大喝,哪怕是老百姓财产损失净尽,也仍然不算是金融危机。这就是许多中国官员脑子里金融危机的概念!
25#
发表于 2008-10-15 09:39:43 | 只看该作者
(一)2008年金融危機的本質

YST 多次聲明自己並非經濟專家,但是經濟的學問再怎麼大,經濟的基本觀念是非常簡單的,任何高深的經濟學都要回到簡單的基本面來面對考驗。所以任何有點算術頭腦的人都可以做出自己對經濟的評估,其結果經常不亞於某些經濟專家,甚至優於很多職業經濟專家。


現在說美元有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屬於沒有意義的後知後覺。YST 最早談論美元發行過量是在2005年07月21日,當時至少遭受兩個台灣職業經濟學家的攻擊和嘲笑。今天如果不是各國的中央銀行在美國的懇求下善意地握住手中大量的美元,美元早就崩潰了。





經濟學家的話是不能迷信的,經濟的判斷最好倚靠個人的經驗與基本常識,不能對專家盲從。這是因為經濟是一門非常軟的科學,跟心理學差不多。經濟的數學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是學術象牙塔裏的玩物,全是建築在不存在的假設上,所以這些模型不可能準確。經濟的數學模型經常誤導專家,誤己又害人。基本上,經濟屬於各說各話的一門學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兩個經濟專家對同一個經濟問題發表南轅北轍的談話。


美國今天的經濟品質遠比1997年發生金融危機的亞洲國家惡劣,當年亞洲國家只不過外匯準備不足而已,基本經濟的條件(在不受到強大外力干擾下)是穩定的,外貿和政府預算也是平衡的,但是即使這樣就被美國的投資銀行發動金融攻擊,落得悲慘下場。而美國的經濟品質基本面很差,有大量的雙赤字而且不尋求解決,美國以債養債,用強大的軍力壓住陣腳,維持美元表面的穩定,但是內容是虛空的。



YST 今天以最簡單的常識來看這個問題,評論直截了當。



首先,讓我們來界定這次金融危機的範圍。這次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引發然後擴張到全球,但是全球各地受到影響的程度不同。除了像冰島這種小國面臨國家破產,其他國家都沒有嚴重到崩潰的程度。全世界的金融都受到傷害,但都是可以恢復的,除了禍害的原凶 — 美國。





理論上,我認為美國政府已經破產,因為她已經沒有償付欠債的能力;


實際上,由於美國的欠債都是以美元計算,所以美國可以印鈔票還債,這是美國不破產的唯一方法。





造成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人性的貪婪;二是政府的無能;三是學術界的推波助瀾。


第一個原因最無奈,貪婪是人類的天性,無法根除,只能誠實面對;


第二個原因最不可原諒,因為這個金融危機完全是政府可以防止的;


第三個原因最可惡,因為士大夫的無恥是為國恥。





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原因分別作進一步的討論。





(二)人性的貪婪





幾千年來人類所爭的就是財富的分配,人性的貪婪在商業上表現得最直接、最明顯、也最徹底。人類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有財富的爭奪,有文爭,有武奪。武奪就是通過戰爭,文爭就是通過制度。不論是哪一種,貪婪是所有爭奪的動力。





1. 美國商界吸引全國最優秀的人才





一個學理工的朋友曾經對我說,70年代他在某長春藤大學攻讀博士的時候班上有個猶太人成為他的朋友。有一次他們聊天,這位猶太同學說:「我們猶太人,第一流的人才去讀商,第二流的人才去讀醫或法,我是第三流的人來讀理工」。





呵呵呵!這就是老美過去30年的現象。這也難怪,人都是往錢多的地方鑽,非常自然。人的基本心態是好逸惡勞的,總是尋求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高的酬勞。





就事論事,商業不但是錢最多的地方,商學院也是比較容易讀的科系。譬如商學界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刊物叫「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YST 曾經在圖書館翻閱過這個雜誌。YST 不過是一個普通學理工的人,那個研究刊物上的文章隨便找一篇一看就懂,而且可以明確看出文章內容的貧乏。這個雜誌大部分的文章屬於垃圾,沒有什麼價值。





理工方面的研究雜誌也有垃圾文章,但是比例上要少很多,尤其在難易的程度上,如果你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多半連第一頁都看不懂。





為什麼商業的研究刊物與理工方面的研究刊物難易的程度差這麼多、知識水平的高低也差這麼多呢?


答案很簡單:第一,理工方面的研究需要高度累積性的知識,而商業研究累積性的知識很少。第二,理工方面的研究需要嚴密的科學論証,而商業研究的論証非常鬆散,甚至沒有,流於自說自話。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學院院長就曾經說過:你只要比較一下工學院的課程與商學院的課程,你很容易就發覺二者之間難易的差別簡直不可以道里計。





想想看,一個容易唸、出來賺錢又特別多的科系,當然特別吸引年輕人,而且是最聰明的年輕人。





2. 貪婪被合理化





我們看到,商業學理缺乏嚴謹的課程(一大堆沒有理論基礎的 case study),商業研究沒有堅實(solid)的發展空間,商業運作也沒有客觀的評論標準。所以商場上的經理們所走的方向就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潤與玩弄遊戲規則,最厲害的、也是最糟糕的,就是改變政府的法律取得更大的遊戲空間。





美國最聰明的年輕人進了商學院,唯一的目的就是賺大錢,驅使他們的唯一動力就是貪婪。大家都知道1986年一個大企業的執行長(CEO),Ivan Boesky,在加州大學一個商學院的畢業典禮時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Greed is alright!”成為商業界的經典名言。貪婪被合理化了。





想想看,一群美國最聰明的人主持美國龐大的金融機構,設計種種花樣玩金融遊戲,在貪婪的驅使下無止境的追求短期利潤與個人利益,這個國家一定會出問題的。





現在讓我們把討論的範圍從廣泛的商業限制在金融業。





(三)金融業的貪婪運作





1. 金融工程與衍生商品





大家必須明瞭金融業是一個純粹的服務業,金融業的錢最多,但是這些錢都是別人創造的。在講求利潤的商業界裏,金融界的利潤是最虛空、含金量最低、最不應該獲得的(the least deserved)。


所謂“錢生錢”是一個騙人的假象,金融業只能轉移財富而不能製造財富,這一點我們必須認清。


所有華爾街的人,他們從事的工作都是把錢從一個地方轉到另外一個地方,然後在過程中套取豐厚的利潤。


金融業不比製造業,是一個零和遊戲。錢就這麼多,大家在同一個口袋裏搶錢。就像一塊大餅大家搶食,聰明的銀行想出花樣多吃了一塊,別的銀行就只能少吃一塊。     





YST 不同意 ant的論點就是她說:「衍生商品是必需品」;YST 也反對 ant的論述中所說的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為什麼?因為經過金融工程製造出來的衍生產品沒有增加價值(no added value)。這些衍生商品都是金融業為創造利潤所發明的撈錢工具,它們對社會不但沒有貢獻,反而成為社會的負擔和禍害。





2. 金融業的「信用違約保險」(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 CDS)





金融業的衍生商品純粹是一個套利的工具,對社會只有害處沒有好處。這次全世界的金融風暴就是由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叫「信用違約保險」引發的。今天我們就用「信用違約保險」來作例子。





最原始的貸款買房子是非常好的金融制度:


1.要求貸款者付20%的頭款,表示貸款者的責任心;


2.要求貸款的總數不能超過貸款者的年收入的四倍,也就是說年收入10萬元的家庭,銀行頂多借給你40萬元買房子。


這是最基本的金融產品,這個產品使很多原來買不起房子的年輕夫妻可以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實現了他們的「美國夢」。更重要的是,這個產品活絡了經濟,因為小夫妻買了房子就要買家具、買電器、買裝潢...買一大堆東西。  





這個基本金融產品是好的。為什麼好?因為銀行與貸款者的責任與風險都非常清楚,而且非常容易計算。貸款者知道如果付不出每個月的貸款就有可能失去房產和20%的頭款;銀行知道如果呆帳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被政府關閉,取消營業資格。在責任與風險的平衡下,社會活動平穩運轉。





但是金融界搞了一個新花樣把銀行貸款的風險賣給保險公司,這就是「信用違約保險(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 CDS)」,銀行交付一定的保險費把違約的損失由保險公司來賠償。於是銀行賺錢是穩的,風險全由保險公司來承擔。你想想,天下有這等好事嗎?


美國有一句話:If it looks too good to be true, then it is not true.





保險公司非常精明,在購買了很多銀行的大批房屋貸款後把這個產品包裝一下,用一個新面目賣給另外一個金融機構獲取立即的利潤。這個金融機構又重新包裝再賣給下一個金融機構。新包裝一個比一個複雜,這樣子最原始的貸款風險就不斷地轉手。





接著,銀行因為沒有風險,膽子就越來越大了,20%的頭款取消了,甚至貸款者的收入也不審查了,變成人人都可以買房子,房地產的市場當然變得非常活絡,房價也不斷地節節升高。房價快速地升高更加刺激房地產市場,因為在不要頭款的情形下一個家庭就可能買了好多棟房子做為投資。





保險公司也不是傻瓜,高薪養了一批精算師來計算風險,風險高的貸款保費也提高,算出結果仍有利潤,所以「信用違約保險」照樣買進又賣出。





就這樣雪球當然越滾越大,這一定出問題的。經過重新包裝後的風險計算已經變得非常複雜,說老實話,我不認為那些精算師能算得清楚,但是這些金融衍生產品經過包裝後欺騙普通投資人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騙外國的投資者。





3. 「信用違約保險」是一個騙局





金融業是由美國最聰明的這批人來玩花樣,所謂花樣就是不斷包裝新的金融衍生商品來圈錢。但是這些人再聰明,明眼人立刻就看出這是一種欺騙,你不需要算術很好就知道這個金融衍生商品一定會垮掉。為什麼?因為它違反了經濟最基本的原則。





從理論上,「信用違約保險」能夠持續運轉是基於一個假設:房價會不斷地上漲。


這個假設是不可能成立的。當房價飆升的速度超過人民收入增長的速度,那麼經濟的繁榮是虛假的,房地產的欣欣向榮是銀行界不負責任的貸款所造成的假象,這個假象在某一天一定會崩潰。


從實際經驗上,美國房地產的起落一向是周期性的,一個周期大約是七年。


所以不論是根據理論基礎還是實際經驗,房價崩潰帶動金融崩潰是遲早的事,YST 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因為我沒有資料。





當每個月繳不出貸款的人越來越多,保險公司就會倒閉。保險公司一倒閉就不能兌現給銀行提供的保險,銀行也要倒閉。附帶的,那些購買 CDS証券的外國投資公司也要吃下所有的損失,因為那些貸款証券根本不值錢了。當美林証券(Merrill Lynch)眼看這個由CDS建構出來的虛擬大廈即將傾倒時終於斷然出手,360億美元的債券只賣了6億。但是即是這樣也不能避免美林証券最後的破產倒閉,因為槓桿太高了,美林証券沒有足夠的資產來填補損失。





其實金融界的人不是傻瓜,他們都知道有問題,但是他們停不下來。其實也沒有人會在乎這個問題,因為他們都在追求短暫的利益,活在沒有明天的日子裏,他們只關心今年的分紅是多少。猶太人由於兩千年來都沒有自己的國家又遭受別人的歧視,形成了這個民族快速獲利、迅速移動資產的流動民族特性。這些倒閉的銀行和投資公司,它們的執行長每年分紅都在一千萬美元以上,在倒閉前他們早就把資產移到國外去了,把爛攤子留給政府和納稅人。





最無恥的就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美林証券最後一任的CEO,他們在離開以前都為自己交涉好了超過兩千兩百萬美元的離職金。他們真不愧是美國最聰明的人。


惡人居然有善報,這個世界還有公理嗎?





(四)美國政府的無能





幾十年來美國政府看到企業界的 CEO天文數字的薪水與福利不加以規範,導致美國企業的競爭力日漸退化,標準的例子就是通用汽車公司,但是這到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





美國政府看到金融界的 CEO天文數字的薪水與福利不但不加以規範而且還放鬆相關法律讓他們放手幹,譬如美國國會在1999年取消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界限,讓高風險的投資銀行和低風險的商業銀行合在一起經營,這後果就非常嚴重了。





投資銀行進入商業銀行的營運領域自然不會放過房屋貸款這塊大餅,投資銀行把手中的房屋貸款進行分類等級然後創造不同的金融衍生產品,叫做「房屋抵押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簡稱 CDO)。投資銀行把 CDO銷售給廣大的投資者套取利潤,這一來受到牽連的金融機構範圍就很大了,遍佈國內外。這些都拜金融衍生產品之賜。我不相信投資者也好、投資銀行本身也好能算得清這些金融衍生產品真正的風險,不可能的。大家只看到兩件事情,房價在不斷地攀升,所有的人都在賺錢。





商業銀行的存款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10萬元的保額,投資銀行美國政府是不擔保的。但是投資銀行進入CDS與CDO的買賣,現在一旦倒閉受到打擊的範圍就非常大了。





這些最聰明的美國人創造了CDS與CDO這兩個衍生金融商品,但是這些衍生商品對社會沒有增加一點點價值(no added value),唯一的目的就是透過它們來圈錢。





YST 即使不研究經濟也知道房地產市場在國家經濟中佔非常關鍵的地位,沒有人敢在這上面開玩笑。為什麼?因為牽涉到的金錢數字太過龐大。房子是美國人民最大的一項資產,房地產不但個別的價值高而且數量非常大。美國是超級富裕的大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附近隨便一棟房子價值都超過兩百萬美元,美國房價上升和下跌所引起的經濟連鎖反應是不得了的,是以兆美元(trillion dollars)計算的,哪裏是任何保險公司或投資銀行賠得起的。這是用最簡單的算術就知道的常識。





美國通過法律讓投資銀行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行炒作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為。





想想看,一群美國最聰明和最貪婪的人要求政府放鬆管制讓他們自由地玩金錢遊戲,美國國會議員禁不起投資銀行的遊說,通過了這項法律。美國政府這就犯下了極為嚴重的錯誤,讓龐大的流動資金炒作房地產,一定出問題的,應了中國的名言:「治大國如烹小鮮」。





當月入兩千的家庭成功向銀行借貸,買了40萬的房子,大家都相信明年這房子會漲到50萬。你想想,這能不出大事嗎?





(五)學術界的推波助瀾





美國政府對金融界放鬆管制固然是由於投資銀行的大力遊說與金錢攻勢,但是美國學術界對金融衍生產品的肯定是有絕對關係的。





在美國的學術界有一大批經濟學家研究金融衍生產品,其中至少有四個人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是:


米勒(Merton H. Miller ),1990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馬可維茲(Harry M. Markowitz),1990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索拉斯(Myron S. Scholes),1997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莫頓(Robert C. Merton ),1997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前三個得獎者都是美國猶太人,莫頓是否是猶太人我不能確定。


米勒與馬可維茲得獎的理由是“在金融經濟學的理論上有開創性的貢獻”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i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economics”)。


索拉斯與莫頓得獎的理由是“鑑定金融衍生產品價值的一個新方法 ”

(“for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erivatives”)。





就是這些人的烏龍學術促使金融衍生產品大行其道,直接導致這次美國的金融崩潰和全世界的金融災難。





美國學術界對莫頓的讚譽包括“在數學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領域的終身成就獎”和“現代金融學理論的牛頓”。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讚譽不覺得很諷刺嗎?


莫頓與牛頓唯一相似之處就是名字都有一個「頓」字。牛頓在力學上創立的定律如果和莫頓的數學金融一樣烏龍的話,今天有人敢坐飛機嗎?





經濟學術界不要臉的人和浪得虛名的人何其多。





(六)人民的覺醒





1. 人才導向的錯誤





一個健康的社會是要用最優秀的人才去創造財富,而不是用最優秀的人才去玩零和的圈錢遊戲。美國長久以來本末倒置,現在在科學與工程從事辛苦研究的大多數是移民。





2. 金融衍生產品沒有這個需要





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很難評估,因為經濟學家的理論是虛浮的加上精算師的計算也不可靠。最重要的是金融衍生產品沒有這個需要。經濟學家在金融衍生產品上作文章,很大程度上屬於學術性質。保險精算師的計算也是鬼打架,因為他們計算的假設前提沒有充分的論証。





金融投資是一種行為科學(behavior science),屬於心理學的範圍,是非理性的,根本沒有定論。人的行為隨著時間、地點、民族性、教育程度、莫名其妙的情緒或刺激...等等而改變,不可能有適當的量化。金融衍生產品的數學模式一旦複雜化就失去實際意義,莫頓的“數學金融學”保証是鬼打架的玩意兒。任何或然率的計算都是不可靠的。





3. 不能過分信賴經濟學家





經濟不是科學。如果硬要把經濟劃分成科學的話,經濟也是一個非常軟的科學,只比心理學硬一點點。經濟學家的話只能參考,不能輕易相信或採納,要一點一點地實驗並且進行長期的觀察和修正。這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





4. 金融界充滿貪婪的騙子





我們用破產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作例子。為什麼用它做例子?因為在這次金融風暴中它是美國四大投資銀行中最早破產的,而且美國政府不救它。美國列出了十大做錯事的人(“Ten Most Wanted Culprits”),雷曼兄弟最後一任的執行長富爾德(Richard S. Fuld, Jr.)名列第九。





富爾德從基層幹起,在雷曼兄弟這個投資銀行工作有39年的歷史。根據 Equilar(一家專門研究企業經理薪資的公司),富爾德從1993年到2007年薪資與紅利一共領取了接近五億美元,即使在瀕臨倒閉的2007年富爾德也從公司拿走了四千五百萬美元。這些年來,雷曼兄弟的高級經理每年的薪資與紅利都超過一千萬美元。





富爾德在國會作証時態度傲慢,他承認最後8年總共領取的薪資與紅利是3億5千萬美元,是很多錢,但是他並不承認自己有錯,錢也拿得心安理得,他認為雷曼兄弟的倒閉錯全在政府不出手援助。看到沒有?這就是美國最聰明的精英,華爾街的英雄。





富爾德只能在這次金融崩潰的罪人中排第9,大家可以想像這罪魁禍首是如何惡劣了,也可以看出華爾街已經病入膏肓。





有一部分失業的華爾街金融人士進入上海的金融界工作,我認為這不是中國的福氣。這些人基本上是垃圾,他們的 mentality就有問題,人格已經定型,他們不會為中國作出真正的貢獻但是很有可能為中國帶來災難。





(七)取消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在1968年增加了經濟學獎,這是一個笑話。諾貝爾獎從1901年開始頒獎就是遵照諾貝爾的遺囑,只頒給五個領域 — 物理、化學、醫學、文學、與和平。諾貝爾在遺囑上明言這個獎不得包括數學。





1968年為了慶祝瑞典中央銀行成立三百週年,瑞典中央銀行就設立了一個經濟學獎,這也無可厚非,沒有人會反對。但是為了提高這個經濟學獎的含金量,瑞典中央銀行硬生生地盜用了諾貝爾的名號,這就不對了。諾貝爾並沒有授權給後世人這麼做。





經濟學這門學術太軟,留給研究者胡亂下結論的空間太大。後果不單是學術上欺世盜名,而且實際上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一九七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兩位美國人,甘先生和古先生(Kantorovich and Koopmans),因為他們創造了最佳投資的理論。他們得獎的論文是「最佳資產分配的理論」(theory of optimum allocation of resources)。兩位專家號稱根據他們的理論投資就無往不利。


甘先生和古先生領獎以後,有好事的記者問他們:「既然這個理論這麼厲害,你們有沒有想過用這筆獎金來証實這個偉大的理論呢?」


兩位經濟學家回答說:「我們正準備這麼做。」


猜猜看後來發生什麼事?


甘先生和古先生用他們發明的理論作投資,輸光了他們全部的諾貝爾獎金。這是對經濟學家最好的註解。





經濟學家的烏龍事件太多了,費德曼(Milton Friedman,1975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自由經濟理論用在南美洲,搞垮了南美洲的經濟。我們還沒有學到教訓嗎?





1999年,美國國會被金融界的金錢遊說和鼓吹金融衍生商品的經濟學家誤導而改變法律。2008年,美國金融界的操盤手們撈走了大量金錢,把爛攤子留給美國政府和納稅人來收拾。這種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值得鼓勵嗎?  





經濟學家盜用了諾貝爾的名號就增加了他們說話的份量,一再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基本上違反了諾貝爾獎設立的宗旨,那就是諾貝爾獎要頒發給“那些為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人士”。   





諾貝爾經濟獎早就該取消了,經濟學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隨便彼此讚譽和取暖,我們都無所謂,隨便頒發什麼XX獎,我們也不在乎,但是不能盜用諾貝爾的名號。





再說一遍,莫頓與牛頓根本不在一個天平上。





(八)美國政府如何處理金融危機





為了挽救金融崩潰,美國要求外國的中央銀行拿出百分之十的外匯存底來買美國公債。笑話,憑什麼?


過去這些美國投資銀行在國外炒作匯率,製造了亞洲的金融危機,從亞洲國家撈走了大量的金錢。今天這些投資銀行惡貫滿盈、面臨倒閉,亞洲國家憑什麼要救他們?


美國金融界犯下的錯誤、美國金融人士的貪婪和美國人民過度的消費為什麼要全世界來分擔災難的後果?





美國七千億元的搶救金融計畫完全是治標不治本,七千億美元丟進這個黑洞一下子就不見了。美國的金融黑洞據估計超過60兆美元,這會把全世界都拖下水。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來自華爾街的高盛(Goldman Sacks),他提出的計畫根本是不負責任的,完全站在投資銀行的一方,而不是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場。





美國政府應該做的是:





1. 將聯邦儲蓄(Federal Reserve)收歸國有





目前的聯邦儲蓄是私有的,美國政府並沒有自己的中央銀行,也沒有發行鈔票的權力。美國應該趁此機會將聯邦儲蓄收歸國有,成為美國的中央銀行,加強美國的金融管理。





2. 立法限制銀行的運作





銀行要有足夠的準備金才能允許運作,這個準備金與銀行的營業額有一定比例的關係。政府立法限制銀行進行投機和高風險的金融活動。任何銀行一旦虧損接近它的準備金就取消它的營業資格。





金融人員的薪水要受到限制,尤其執行長和高級經理的薪資與福利需要有絕對的上限,譬如一年不得超過50萬美元。執行長的薪資要與低層員工有一定的比例,譬如執行長的薪資與福利不得超過中間值(median income)的10倍。





金融機構其實只需要做非常固定(routine)的工作,所以中等人才就可以了,不需要員工挖空心思想新花樣,也不需要付給他們特別高的薪資。金融工作本來就不是特別具有創造性的。金融工作即使有什麼創造,其困難度和社會價值也遠遠低於製造業。為什麼?因為金融業只能轉移財富,不能增加財富,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和製造業不成比例。

轉移財富的人比創造財富的人收入高,這是不合理的。





3. 平衡預算、消除赤字、降低國債





YST 最看不起美國經濟學家的地方就是拋棄基本常識的胡說八道。美國經濟和金融問題的根本是雙赤字(貿易赤字與政府赤字)。如果雙赤字的問題不能解決,其他什麼都是空談。美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平衡政府預算,這是最容易的,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麼其他一切都免談。





美國聯儲會的主席伯納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博士,講了一大堆金融紓困計劃其實只有兩招:一招是發行國家債券,以債養債;另一招就是開動機器印鈔票。





說一句老實話,如果這樣就能夠做聯儲會的主席,那 YST也能做這個主席,坐領高薪。這個出身全世界評估第一名的 MIT經濟博士能夠被人看得起嗎?





4. 製造業與服務業





平衡貿易赤字要靠製造業,不能靠服務業。對任何國家而言製造業都是基礎,服務業是寄生在製造業上的。美國如今本末倒置,GDP 的70%是服務業,一流人才都流向服務業,這會出問題的。特別是金融業的收入太高,高到不成比例,2006年華爾街的金融業有35萬人,平均每個人分紅30萬美元,是美國人平均工資的7倍。請問,他們對美國的貢獻是其他行業人的7倍嗎?這樣的財富分配對製造業造成傷害,對整個國家的經濟也造成傷害。





小國家如新加坡可以把重點放在服務業,但是大國不可以。你想想,一個像美國這樣的大國,人民不想如何製造更好的汽車,卻只想賣汽車保險賺大錢,這個國家會有希望嗎?看看底特律那些被遺棄的一排排的房子、滿是塗鴉和沒有維修的社區,創造財富的製造業都萎縮了,金融業靠什麼來運轉?這個國家能不發生金融危機嗎?





任何大國或任何重要國家必須靠強大的製造業來創造財富,而不是靠服務業去圈錢。





(九)金融危機中國應該做什麼?





YST 對美國的未來不樂觀,我個人認為美國的好日子已經走到頭了。快則5年,最慢也不會超過10年,美國必須被迫作出改變,不可能維持目前的消費水平。但是我看不到任何美國政客有勇氣告訴美國人民必須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change the life style),因為政客這樣做會選不上。





美國人目前願意做的選擇就是三種:舉債度日、印鈔票、打仗。


上面的第三種選擇基本上就是 asx的論點,也是我把 asx這篇文章上升到重要的理由。





金融危機引發世界大戰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世界有幅員遼闊的三個核大國,大戰的發展很難預測,大戰的後果很難評估。但是美國政府企圖透過戰爭來加強美元的地位則毫無疑問。YST 只需要舉出一件事實就可以証明這個論點。儘管美國有這麼大的財政赤字,美國的軍事預算每年不斷地增加,武器的研發從未停止。美國參議院在2007年10月01日以92票贊成、3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總額為6480億美元的2008年國防授權法案。這個數目超過全球軍事預算的一半,也破了美國的歷史紀錄。





讓我告訴你,美國這麼龐大的軍事預算絕不是為了防禦而是為了進攻。


美國沒有國防部(Defence Department),只有進攻部(Offence Department)。





YST 個人認為中國可行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1. 乖乖地購買美國公債





中國必須想清楚,現在購買美國公債幾乎等於把錢丟水。中國這麼做唯一的正確動機就是用這些錢為自己的和平發展購買時間,以應付美國未來的軍事敲詐。


想想看,韜光養晦總要付一點代價,兩千億美元若能買到10年發展的時間也不貴,這比當年「九一八事變」所付的代價小多了。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沒有能力還錢。

更重要的是,美國既沒有還錢的欲望(desire)也沒有還錢的壓迫感(pressure),因為她有強大的武力。





說穿了,我美國就不還錢,你能怎樣?





對比還錢,美國有更大的欲望尋找任何機會或藉口賴掉這筆帳。這是國際現實,呵呵呵!





2. 要求美國賣出黃金





美國比任何國家有更多的黃金儲備。2008年06月,美國的黃金儲備是8311噸。

一噸黃金目前的市價大約值三千萬到三千五百萬美元。





中國有本事就要求美國搭配部分黃金來舉債,譬如中國每買10億美元公債要求美國搭配一噸黃金,也就是說大約 3-3.5%的借債由黃金預付來証明美國的 good faith。一手交錢,一手交黃金加債券。這是最有效的方法要美國為她的舉債負起責任。





3. 買美國的資源





中國不要買美國的公司,也不要買美國的房地產,但是可以買美國控制的資源,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譬如2005年美國國會以 333票贊成92票反對,禁止布希政府批准中海油併購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現在中海油就可以提出重新協商,或進行其他類似的併購,因為優尼科在海外有很多石油開採權,這比持有美元或美國債券穩當。





4. 買美國的外島





如果美國實在沒錢,中國可以提出把關島或夏威夷賣給中國,就像當年俄國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一樣。只要價錢談得攏,這是一個遠比債券合理的交易。
26#
发表于 2008-10-15 09:46:49 | 只看该作者
zt
美国和欧洲都在重蹈300年前西班牙的覆辙,他们太懒惰了!不想着去自己搞制造业,不想着增强自己的造血能力,总想着去做空手套白狼的投机生意。光靠穿针引线的服务业,就想赚取大量的利润,然后过上奢华的生活,最后很可能像当年的西班牙那样,虚华过后,欠了一**股债,自己的生产能力也没发展出来,相应的,自己的钱却成为别国发展生产能力的资本。

美国要想缓过劲来,必须踏实的搞制造业,再不就是打仗掠夺资源,或者卖自己的资源。印钞票根本是自杀。

但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弱小又资源丰富的国家给美国去掠夺。美国搞制造业,在中低端领域,是搞不过中国的,美国人又懒又笨,过舒服日子又过惯了,让他们去跟吃苦耐劳又勤奋的中国人竞争,只能是笑话。

美国未来几十年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搞科技制造业领域,制药,高端化工和高端机械,再有就是卖技术。美国仍然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就凭这一点,就会导致一个结果:美国会衰退,美国可能会停滞,但是这个衰退是有限度的。美国将会从世界唯一的超级霸权,蜕化成一个世界性大国。

美国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美国人中间最聪敏的,都去学什么金融法律了,而作为制造业基础的理工科,现在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如果将来中国人把持了美国理工技术的优势地位,那么这些技术大量的转移会中国也就是必然的了。

理工科太苦了,过惯了舒服日子的美国人是不愿意去读的。

中国人现在大批大批地出国留学,这是好事情,既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变相殖民外国,改变他国人口构成,影响他国对华政策,还可以通过这种曲线政策从外国吸收科学技术。

中国目前的政府是全世界最有钱而且执行效率最高的政府,并且这个政府更加变态的地方是:他最喜欢搞制造业、搞基础设施、买全球资源。他的野心很大,就是要让中国变成全世界的实物财富生产中心。世界就是这样,谁的实物财富生产能力强,谁就是老大。


德国的黑森州州长科赫抛出“中美新邪恶轴心论“,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美国地位有限的下降,中国地位上升,20年后的世界,就是一个双头政治的世界。

还有一个变数,就是俄罗斯,如果俄罗斯目前的贤明集权政府的政策能够延续20年,然后把俄罗斯的军用重工业成功的转型,占领世界重工业民用市场的一定份额,同时积极的增加人口(俄国人口一直在减少,劳动力紧张)。那么将来很可能就是三头政治~

美国人如果不做如下改革:抛弃自由市场经济,开始部分领域的国有化,增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和监管,削减不劳动者的社会福利,美国人最后可能会蜕变成一个地区性大国,那时连参与三头政治的资格都没有了。

未来的世界会很有趣的,西方过去那套“大社会、小政府”的政制模式肯定要完蛋的,西方到最后肯定要跟中国和俄罗斯学习,加强政府的权力,搞大政府小社会。
27#
发表于 2008-10-15 14:05:16 | 只看该作者
(一)2008年金融危机的本质
YST 多次声明自己并非经济专家,但是经济的学问再怎麼大,经济的基本观念是非常简单的,任何高深的经济学都要回到简单的基本面来面对考验。所以任何有点算术头脑的人都可以做出自己对经济的评估,其结果经常不亚於某些经济专家,甚至优於很多职业经济专家。现在说美元有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属於没有意义的后知后觉。YST 最早谈论美元发行过量是在2005年07月21日,当时至少遭受两个台湾职业经济学家的攻击和嘲笑。今天如果不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在美国的恳求下善意地握住手中大量的美元,美元早就崩溃了。
经济学家的话是不能迷信的,经济的判断最好倚靠个人的经验与基本常识,不能对专家盲从。这是因為经济是一门非常软的科学,跟心理学差不多。经济的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是学术象牙塔里的玩物,全是建筑在不存在的假设上,所以这些模型不可能準确。经济的数学模型经常误导专家,误己又害人。基本上,经济属於各说各话的一门学问。这就是為什麼我们经常看到两个经济专家对同一个经济问题发表南辕北辙的谈话。
美国今天的经济品质远比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恶劣,当年亚洲国家只不过外匯準备不足而已,基本经济的条件(在不受到强大外力干扰下)是稳定的,外贸和政府预算也是平衡的,但是即使这样就被美国的投资银行发动金融攻击,落得悲惨下场。而美国的经济品质基本面很差,有大量的双赤字而且不寻求解决,美国以债养债,用强大的军力压住阵脚,维持美元表面的稳定,但是内容是虚空的。
YST 今天以最简单的常识来看这个问题,评论直截了当。
首先,让我们来界定这次金融危机的范围。这次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引发然后扩张到全球,但是全球各地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同。除了像冰岛这种小国面临国家破產,其他国家都没有严重到崩溃的程度。全世界的金融都受到伤害,但都是可以恢復的,除了祸害的原凶 — 美国。
理论上,我认為美国政府已经破產,因為她已经没有偿付欠债的能力;
实际上,由於美国的欠债都是以美元计算,所以美国可以印钞票还债,这是美国不破產的唯一方法。
造成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人性的贪婪;二是政府的无能;三是学术界的推波助澜。
第一个原因最无奈,贪婪是人类的天性,无法根除,只能诚实面对;
第二个原因最不可原谅,因為这个金融危机完全是政府可以防止的;
第三个原因最可恶,因為士大夫的无耻是為国耻。
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原因分别作进一步的讨论。
(二)人性的贪婪
几千年来人类所争的就是财富的分配,人性的贪婪在商业上表现得最直接、最明显、也最彻底。人类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财富的争夺,有文争,有武夺。武夺就是通过战争,文争就是通过制度。不论是哪一种,贪婪是所有争夺的动力。
1. 美国商界吸引全国最优秀的人才
一个学理工的朋友曾经对我说,70年代他在某长春藤大学攻读博士的时候班上有个犹太人成為他的朋友。有一次他们聊天,这位犹太同学说:「我们犹太人,第一流的人才去读商,第二流的人才去读医或法,我是第三流的人来读理工」。
呵呵呵!这就是老美过去30年的现象。这也难怪,人都是往钱多的地方钻,非常自然。人的基本心态是好逸恶劳的,总是寻求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酬劳。
就事论事,商业不但是钱最多的地方,商学院也是比较容易读的科系。譬如商学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刊物叫「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YST 曾经在图书馆翻阅过这个杂誌。YST 不过是一个普通学理工的人,那个研究刊物上的文章随便找一篇一看就懂,而且可以明确看出文章内容的贫乏。这个杂誌大部分的文章属於垃圾,没有什麼价值。
理工方面的研究杂誌也有垃圾文章,但是比例上要少很多,尤其在难易的程度上,如果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多半连第一页都看不懂。
為什麼商业的研究刊物与理工方面的研究刊物难易的程度差这麼多、知识水平的高低也差这麼多呢?
答案很简单:第一,理工方面的研究需要高度累积性的知识,而商业研究累积性的知识很少。第二,理工方面的研究需要严密的科学论証,而商业研究的论証非常鬆散,甚至没有,流於自说自话。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学院院长就曾经说过:你只要比较一下工学院的课程与商学院的课程,你很容易就发觉二者之间难易的差别简直不可以道里计。
想想看,一个容易唸、出来赚钱又特别多的科系,当然特别吸引年轻人,而且是最聪明的年轻人。
2. 贪婪被合理化
我们看到,商业学理缺乏严谨的课程(一大堆没有理论基础的 case study),商业研究没有坚实(solid)的发展空间,商业运作也没有客观的评论标準。所以商场上的经理们所走的方向就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润与玩弄游戏规则,最厉害的、也是最糟糕的,就是改变政府的法律取得更大的游戏空间。
美国最聪明的年轻人进了商学院,唯一的目的就是赚大钱,驱使他们的唯一动力就是贪婪。大家都知道1986年一个大企业的执行长(CEO),Ivan Boesky,在加州大学一个商学院的毕业典礼时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Greed is alright!”成為商业界的经典名言。贪婪被合理化了。
想想看,一群美国最聪明的人主持美国庞大的金融机构,设计种种花样玩金融游戏,在贪婪的驱使下无止境的追求短期利润与个人利益,这个国家一定会出问题的。
现在让我们把讨论的范围从广泛的商业限制在金融业。
(三)金融业的贪婪运作
1. 金融工程与衍生商品
大家必须明瞭金融业是一个纯粹的服务业,金融业的钱最多,但是这些钱都是别人创造的。在讲求利润的商业界里,金融界的利润是最虚空、含金量最低、最不应该获得的(the least deserved)。
所谓“钱生钱”是一个骗人的假象,金融业只能转移财富而不能製造财富,这一点我们必须认清。
所有华尔街的人,他们从事的工作都是把钱从一个地方转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在过程中套取丰厚的利润。
金融业不比製造业,是一个零和游戏。钱就这麼多,大家在同一个口袋里抢钱。就像一块大饼大家抢食,聪明的银行想出花样多吃了一块,别的银行就只能少吃一块。     
YST 不同意 ant的论点就是她说:「衍生商品是必需品」;YST 也反对 ant的论述中所说的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為什麼?因為经过金融工程製造出来的衍生產品没有增加价值(no added value)。这些衍生商品都是金融业為创造利润所发明的捞钱工具,它们对社会不但没有贡献,反而成為社会的负担和祸害。
2. 金融业的「信用违约保险」(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 CDS)
金融业的衍生商品纯粹是一个套利的工具,对社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这次全世界的金融风暴就是由一种金融衍生產品叫「信用违约保险」引发的。今天我们就用「信用违约保险」来作例子。
最原始的贷款买房子是非常好的金融制度:
1.要求贷款者付20%的头款,表示贷款者的责任心;
2.要求贷款的总数不能超过贷款者的年收入的四倍,也就是说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银行顶多借给你40万元买房子。
这是最基本的金融產品,这个產品使很多原来买不起房子的年轻夫妻可以拥有一栋自己的房子,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更重要的是,这个產品活络了经济,因為小夫妻买了房子就要买家具、买电器、买装潢...买一大堆东西。  
这个基本金融產品是好的。為什麼好?因為银行与贷款者的责任与风险都非常清楚,而且非常容易计算。贷款者知道如果付不出每个月的贷款就有可能失去房產和20%的头款;银行知道如果呆帐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政府关闭,取消营业资格。在责任与风险的平衡下,社会活动平稳运转。
但是金融界搞了一个新花样把银行贷款的风险卖给保险公司,这就是「信用违约保险(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 CDS)」,银行交付一定的保险费把违约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来赔偿。於是银行赚钱是稳的,风险全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你想想,天下有这等好事吗?
美国有一句话:If it looks too good to be true, then it is not true.
保险公司非常精明,在购买了很多银行的大批房屋贷款后把这个產品包装一下,用一个新面目卖给另外一个金融机构获取立即的利润。这个金融机构又重新包装再卖给下一个金融机构。新包装一个比一个复杂,这样子最原始的贷款风险就不断地转手。
接著,银行因為没有风险,胆子就越来越大了,20%的头款取消了,甚至贷款者的收入也不审查了,变成人人都可以买房子,房地產的市场当然变得非常活络,房价也不断地节节升高。房价快速地升高更加刺激房地產市场,因為在不要头款的情形下一个家庭就可能买了好多栋房子做為投资。
保险公司也不是傻瓜,高薪养了一批精算师来计算风险,风险高的贷款保费也提高,算出结果仍有利润,所以「信用违约保险」照样买进又卖出。
就这样雪球当然越滚越大,这一定出问题的。经过重新包装后的风险计算已经变得非常复杂,说老实话,我不认為那些精算师能算得清楚,但是这些金融衍生產品经过包装后欺骗普通投资人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骗外国的投资者。
3. 「信用违约保险」是一个骗局
金融业是由美国最聪明的这批人来玩花样,所谓花样就是不断包装新的金融衍生商品来圈钱。但是这些人再聪明,明眼人立刻就看出这是一种欺骗,你不需要算术很好就知道这个金融衍生商品一定会垮掉。為什麼?因為它违反了经济最基本的原则。
从理论上,「信用违约保险」能够持续运转是基於一个假设:房价会不断地上涨。
这个假设是不可能成立的。当房价飆升的速度超过人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那麼经济的繁荣是虚假的,房地產的欣欣向荣是银行界不负责任的贷款所造成的假象,这个假象在某一天一定会崩溃。
从实际经验上,美国房地產的起落一向是周期性的,一个周期大约是七年。
所以不论是根据理论基础还是实际经验,房价崩溃带动金融崩溃是迟早的事,YST 只是不知道什麼时候会发生,因為我没有资料。
当每个月缴不出贷款的人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就会倒闭。保险公司一倒闭就不能兑现给银行提供的保险,银行也要倒闭。附带的,那些购买 CDS証券的外国投资公司也要吃下所有的损失,因為那些贷款証券根本不值钱了。当美林証券(Merrill Lynch)眼看这个由CDS建构出来的虚拟大厦即将倾倒时终於断然出手,360亿美元的债券只卖了6亿。但是即是这样也不能避免美林証券最后的破產倒闭,因為槓桿太高了,美林証券没有足够的资產来填补损失。
其实金融界的人不是傻瓜,他们都知道有问题,但是他们停不下来。其实也没有人会在乎这个问题,因為他们都在追求短暂的利益,活在没有明天的日子里,他们只关心今年的分红是多少。犹太人由於两千年来都没有自己的国家又遭受别人的歧视,形成了这个民族快速获利、迅速移动资產的流动民族特性。这些倒闭的银行和投资公司,它们的执行长每年分红都在一千万美元以上,在倒闭前他们早就把资產移到国外去了,把烂摊子留给政府和纳税人。
最无耻的就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美林証券最后一任的CEO,他们在离开以前都為自己交涉好了超过两千两百万美元的离职金。他们真不愧是美国最聪明的人。
恶人居然有善报,这个世界还有公理吗?
(四)美国政府的无能
几十年来美国政府看到企业界的 CEO天文数字的薪水与福利不加以规范,导致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日渐退化,标準的例子就是通用汽车公司,但是这到底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美国政府看到金融界的 CEO天文数字的薪水与福利不但不加以规范而且还放鬆相关法律让他们放手干,譬如美国国会在1999年取消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界限,让高风险的投资银行和低风险的商业银行合在一起经营,这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投资银行进入商业银行的营运领域自然不会放过房屋贷款这块大饼,投资银行把手中的房屋贷款进行分类等级然后创造不同的金融衍生產品,叫做「房屋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 CDO)。投资银行把 CDO销售给广大的投资者套取利润,这一来受到牵连的金融机构范围就很大了,遍佈国内外。这些都拜金融衍生產品之赐。我不相信投资者也好、投资银行本身也好能算得清这些金融衍生產品真正的风险,不可能的。大家只看到两件事情,房价在不断地攀升,所有的人都在赚钱。
商业银行的存款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10万元的保额,投资银行美国政府是不担保的。但是投资银行进入CDS与CDO的买卖,现在一旦倒闭受到打击的范围就非常大了。
这些最聪明的美国人创造了CDS与CDO这两个衍生金融商品,但是这些衍生商品对社会没有增加一点点价值(no added value),唯一的目的就是透过它们来圈钱。
YST 即使不研究经济也知道房地產市场在国家经济中佔非常关键的地位,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开玩笑。為什麼?因為牵涉到的金钱数字太过庞大。房子是美国人民最大的一项资產,房地產不但个别的价值高而且数量非常大。美国是超级富裕的大国,洛杉磯加州大学(UCLA)附近随便一栋房子价值都超过两百万美元,美国房价上升和下跌所引起的经济连锁反应是不得了的,是以兆美元(trillion dollars)计算的,哪里是任何保险公司或投资银行赔得起的。这是用最简单的算术就知道的常识。
美国通过法律让投资银行进入房地產市场进行炒作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行為。
想想看,一群美国最聪明和最贪婪的人要求政府放鬆管制让他们自由地玩金钱游戏,美国国会议员禁不起投资银行的游说,通过了这项法律。美国政府这就犯下了极為严重的错误,让庞大的流动资金炒作房地產,一定出问题的,应了中国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当月入两千的家庭成功向银行借贷,买了40万的房子,大家都相信明年这房子会涨到50万。你想想,这能不出大事吗?
(五)学术界的推波助澜
美国政府对金融界放鬆管制固然是由於投资银行的大力游说与金钱攻势,但是美国学术界对金融衍生產品的肯定是有绝对关係的。
在美国的学术界有一大批经济学家研究金融衍生產品,其中至少有四个人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
米勒(Merton H. Miller ),1990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
马可维兹(Harry M. Markowitz),1990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
索拉斯(Myron S. Scholes),1997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
莫顿(Robert C. Merton ),1997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
前三个得奖者都是美国犹太人,莫顿是否是犹太人我不能确定。
米勒与马可维兹得奖的理由是“在金融经济学的理论上有开创性的贡献”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i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economics”)。
索拉斯与莫顿得奖的理由是“鑑定金融衍生產品价值的一个新方法 ”
(“for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erivatives”)。
就是这些人的乌龙学术促使金融衍生產品大行其道,直接导致这次美国的金融崩溃和全世界的金融灾难。
美国学术界对莫顿的讚誉包括“在数学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领域的终身成就奖”和“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牛顿”。我们现在看到这些讚誉不觉得很讽刺吗?
莫顿与牛顿唯一相似之处就是名字都有一个「顿」字。牛顿在力学上创立的定律如果和莫顿的数学金融一样乌龙的话,今天有人敢坐飞机吗?
经济学术界不要脸的人和浪得虚名的人何其多。
(六)人民的觉醒
1. 人才导向的错误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要用最优秀的人才去创造财富,而不是用最优秀的人才去玩零和的圈钱游戏。美国长久以来本末倒置,现在在科学与工程从事辛苦研究的大多数是移民。
2. 金融衍生產品没有这个需要
金融衍生產品的风险很难评估,因為经济学家的理论是虚浮的加上精算师的计算也不可靠。最重要的是金融衍生產品没有这个需要。经济学家在金融衍生產品上作文章,很大程度上属於学术性质。保险精算师的计算也是鬼打架,因為他们计算的假设前提没有充分的论証。
金融投资是一种行為科学(behavior science),属於心理学的范围,是非理性的,根本没有定论。人的行為随著时间、地点、民族性、教育程度、莫名其妙的情绪或刺激...等等而改变,不可能有适当的量化。金融衍生產品的数学模式一旦复杂化就失去实际意义,莫顿的“数学金融学”保証是鬼打架的玩意儿。任何或然率的计算都是不可靠的。
3. 不能过分信赖经济学家
经济不是科学。如果硬要把经济划分成科学的话,经济也是一个非常软的科学,只比心理学硬一点点。经济学家的话只能参考,不能轻易相信或採纳,要一点一点地实验并且进行长期的观察和修正。这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
4. 金融界充满贪婪的骗子
我们用破產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作例子。為什麼用它做例子?因為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它是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中最早破產的,而且美国政府不救它。美国列出了十大做错事的人(“Ten Most Wanted Culprits”),雷曼兄弟最后一任的执行长富尔德(Richard S. Fuld, Jr.)名列第九。
富尔德从基层干起,在雷曼兄弟这个投资银行工作有39年的歷史。根据 Equilar(一家专门研究企业经理薪资的公司),富尔德从1993年到2007年薪资与红利一共领取了接近五亿美元,即使在濒临倒闭的2007年富尔德也从公司拿走了四千五百万美元。这些年来,雷曼兄弟的高级经理每年的薪资与红利都超过一千万美元。
富尔德在国会作証时态度傲慢,他承认最后8年总共领取的薪资与红利是3亿5千万美元,是很多钱,但是他并不承认自己有错,钱也拿得心安理得,他认為雷曼兄弟的倒闭错全在政府不出手援助。看到没有?这就是美国最聪明的精英,华尔街的英雄。
富尔德只能在这次金融崩溃的罪人中排第9,大家可以想像这罪魁祸首是如何恶劣了,也可以看出华尔街已经病入膏肓。
有一部分失业的华尔街金融人士进入上海的金融界工作,我认為这不是中国的福气。这些人基本上是垃圾,他们的 mentality就有问题,人格已经定型,他们不会為中国作出真正的贡献但是很有可能為中国带来灾难。
(七)取消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在1968年增加了经济学奖,这是一个笑话。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奖就是遵照诺贝尔的遗嘱,只颁给五个领域 — 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与和平。诺贝尔在遗嘱上明言这个奖不得包括数学。
1968年為了庆祝瑞典中央银行成立三百週年,瑞典中央银行就设立了一个经济学奖,这也无可厚非,没有人会反对。但是為了提高这个经济学奖的含金量,瑞典中央银行硬生生地盗用了诺贝尔的名号,这就不对了。诺贝尔并没有授权给后世人这麼做。
经济学这门学术太软,留给研究者胡乱下结论的空间太大。后果不单是学术上欺世盗名,而且实际上对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一九七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两位美国人,甘先生和古先生(Kantorovich and Koopmans),因為他们创造了最佳投资的理论。他们得奖的论文是「最佳资產分配的理论」(theory of optimum allocation of resources)。两位专家号称根据他们的理论投资就无往不利。
甘先生和古先生领奖以后,有好事的记者问他们:「既然这个理论这麼厉害,你们有没有想过用这笔奖金来証实这个伟大的理论呢?」
两位经济学家回答说:「我们正準备这麼做。」
猜猜看后来发生什麼事?
甘先生和古先生用他们发明的理论作投资,输光了他们全部的诺贝尔奖金。这是对经济学家最好的註解。
经济学家的乌龙事件太多了,费德曼(Milton Friedman,1975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的自由经济理论用在南美洲,搞垮了南美洲的经济。我们还没有学到教训吗?
1999年,美国国会被金融界的金钱游说和鼓吹金融衍生商品的经济学家误导而改变法律。2008年,美国金融界的操盘手们捞走了大量金钱,把烂摊子留给美国政府和纳税人来收拾。这种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值得鼓励吗?  
经济学家盗用了诺贝尔的名号就增加了他们说话的份量,一再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基本上违反了诺贝尔奖设立的宗旨,那就是诺贝尔奖要颁发给“那些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人士”。   
诺贝尔经济奖早就该取消了,经济学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随便彼此讚誉和取暖,我们都无所谓,随便颁发什麼XX奖,我们也不在乎,但是不能盗用诺贝尔的名号。
再说一遍,莫顿与牛顿根本不在一个天平上。
(八)美国政府如何处理金融危机
為了挽救金融崩溃,美国要求外国的中央银行拿出百分之十的外匯存底来买美国公债。笑话,凭什麼?
过去这些美国投资银行在国外炒作匯率,製造了亚洲的金融危机,从亚洲国家捞走了大量的金钱。今天这些投资银行恶贯满盈、面临倒闭,亚洲国家凭什麼要救他们?
美国金融界犯下的错误、美国金融人士的贪婪和美国人民过度的消费為什麼要全世界来分担灾难的后果?
美国七千亿元的抢救金融计画完全是治标不治本,七千亿美元丢进这个黑洞一下子就不见了。美国的金融黑洞据估计超过60兆美元,这会把全世界都拖下水。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来自华尔街的高盛(Goldman Sacks),他提出的计画根本是不负责任的,完全站在投资银行的一方,而不是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
美国政府应该做的是:
1. 将联邦储蓄(Federal Reserve)收归国有
目前的联邦储蓄是私有的,美国政府并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也没有发行钞票的权力。美国应该趁此机会将联邦储蓄收归国有,成為美国的中央银行,加强美国的金融管理。
2. 立法限制银行的运作
银行要有足够的準备金才能允许运作,这个準备金与银行的营业额有一定比例的关係。政府立法限制银行进行投机和高风险的金融活动。任何银行一旦亏损接近它的準备金就取消它的营业资格。
金融人员的薪水要受到限制,尤其执行长和高级经理的薪资与福利需要有绝对的上限,譬如一年不得超过50万美元。执行长的薪资要与低层员工有一定的比例,譬如执行长的薪资与福利不得超过中间值(median income)的10倍。
金融机构其实只需要做非常固定(routine)的工作,所以中等人才就可以了,不需要员工挖空心思想新花样,也不需要付给他们特别高的薪资。金融工作本来就不是特别具有创造性的。金融工作即使有什麼创造,其困难度和社会价值也远远低於製造业。為什麼?因為金融业只能转移财富,不能增加财富,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製造业不成比例。
转移财富的人比创造财富的人收入高,这是不合理的。
3. 平衡预算、消除赤字、降低国债
YST 最看不起美国经济学家的地方就是拋弃基本常识的胡说八道。美国经济和金融问题的根本是双赤字(贸易赤字与政府赤字)。如果双赤字的问题不能解决,其他什麼都是空谈。美国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平衡政府预算,这是最容易的,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麼其他一切都免谈。
美国联储会的主席伯纳克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博士,讲了一大堆金融紓困计划其实只有两招:一招是发行国家债券,以债养债;另一招就是开动机器印钞票。
说一句老实话,如果这样就能够做联储会的主席,那 YST也能做这个主席,坐领高薪。这个出身全世界评估第一名的 MIT经济博士能够被人看得起吗?
4. 製造业与服务业
平衡贸易赤字要靠製造业,不能靠服务业。对任何国家而言製造业都是基础,服务业是寄生在製造业上的。美国如今本末倒置,GDP 的70%是服务业,一流人才都流向服务业,这会出问题的。特别是金融业的收入太高,高到不成比例,2006年华尔街的金融业有35万人,平均每个人分红30万美元,是美国人平均工资的7倍。请问,他们对美国的贡献是其他行业人的7倍吗?这样的财富分配对製造业造成伤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也造成伤害。
小国家如新加坡可以把重点放在服务业,但是大国不可以。你想想,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大国,人民不想如何製造更好的汽车,却只想卖汽车保险赚大钱,这个国家会有希望吗?看看底特律那些被遗弃的一排排的房子、满是涂鸦和没有维修的社区,创造财富的製造业都萎缩了,金融业靠什麼来运转?这个国家能不发生金融危机吗?
任何大国或任何重要国家必须靠强大的製造业来创造财富,而不是靠服务业去圈钱。
(九)金融危机中国应该做什麼?
YST 对美国的未来不乐观,我个人认為美国的好日子已经走到头了。快则5年,最慢也不会超过10年,美国必须被迫作出改变,不可能维持目前的消费水平。但是我看不到任何美国政客有勇气告诉美国人民必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change the life style),因為政客这样做会选不上。
美国人目前愿意做的选择就是三种:举债度日、印钞票、打仗。
上面的第三种选择基本上就是 asx的论点,也是我把 asx这篇文章上升到重要的理由。
金融危机引发世界大战是不可能的,因為这个世界有幅员辽阔的三个核大国,大战的发展很难预测,大战的后果很难评估。但是美国政府企图透过战争来加强美元的地位则毫无疑问。YST 只需要举出一件事实就可以証明这个论点。儘管美国有这麼大的财政赤字,美国的军事预算每年不断地增加,武器的研发从未停止。美国参议院在2007年10月01日以92票赞成、3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总额為6480亿美元的2008年国防授权法案。这个数目超过全球军事预算的一半,也破了美国的歷史纪录。
让我告诉你,美国这麼庞大的军事预算绝不是為了防御而是為了进攻。
美国没有国防部(Defence Department),只有进攻部(Offence Department)。
YST 个人认為中国可行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 乖乖地购买美国公债
中国必须想清楚,现在购买美国公债几乎等於把钱丢水。中国这麼做唯一的正确动机就是用这些钱為自己的和平发展购买时间,以应付美国未来的军事敲诈。
想想看,韜光养晦总要付一点代价,两千亿美元若能买到10年发展的时间也不贵,这比当年「九一八事变」所付的代价小多了。
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没有能力还钱。
更重要的是,美国既没有还钱的欲望(desire)也没有还钱的压迫感(pressure),因為她有强大的武力。
说穿了,我美国就不还钱,你能怎样?
对比还钱,美国有更大的欲望寻找任何机会或藉口赖掉这笔帐。这是国际现实,呵呵呵!
2. 要求美国卖出黄金
美国比任何国家有更多的黄金储备。2008年06月,美国的黄金储备是8311吨。
一吨黄金目前的市价大约值三千万到三千五百万美元。
中国有本事就要求美国搭配部分黄金来举债,譬如中国每买10亿美元公债要求美国搭配一吨黄金,也就是说大约 3-3.5%的借债由黄金预付来証明美国的 good faith。一手交钱,一手交黄金加债券。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要美国為她的举债负起责任。
3. 买美国的资源
中国不要买美国的公司,也不要买美国的房地產,但是可以买美国控制的资源,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譬如2005年美国国会以 333票赞成92票反对,禁止布希政府批准中海油併购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现在中海油就可以提出重新协商,或进行其他类似的併购,因為优尼科在海外有很多石油开採权,这比持有美元或美国债券稳当。
4. 买美国的外岛
如果美国实在没钱,中国可以提出把关岛或夏威夷卖给中国,就像当年俄国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一样。只要价钱谈得拢,这是一个远比债券合理的交易。
美国和欧洲都在重蹈300年前西班牙的覆辙,他们太懒惰了!不想着去自己搞制造业,不想着增强自己的造血能力,总想着去做空手套白狼的投机生意。光靠穿针引线的服务业,就想赚取大量的利润,然后过上奢华的生活,最后很可能像当年的西班牙那样,虚华过后,欠了一**股债,自己的生产能力也没发展出来,相应的,自己的钱却成为别国发展生产能力的资本。
美国要想缓过劲来,必须踏实的搞制造业,再不就是打仗掠夺资源,或者卖自己的资源。印钞票根本是自杀。
但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弱小又资源丰富的国家给美国去掠夺。美国搞制造业,在中低端领域,是搞不过中国的,美国人又懒又笨,过舒服日子又过惯了,让他们去跟吃苦耐劳又勤奋的中国人竞争,只能是笑话。
美国未来几十年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搞科技制造业领域,制药,高端化工和高端机械,再有就是卖技术。美国仍然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就凭这一点,就会导致一个结果:美国会衰退,美国可能会停滞,但是这个衰退是有限度的。美国将会从世界唯一的超级霸权,蜕化成一个世界性大国。
美国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美国人中间最聪敏的,都去学什么金融法律了,而作为制造业基础的理工科,现在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如果将来中国人把持了美国理工技术的优势地位,那么这些技术大量的转移会中国也就是必然的了。
理工科太苦了,过惯了舒服日子的美国人是不愿意去读的。
中国人现在大批大批地出国留学,这是好事情,既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变相殖民外国,改变他国人口构成,影响他国对华政策,还可以通过这种曲线政策从外国吸收科学技术。
中国目前的政府是全世界最有钱而且执行效率最高的政府,并且这个政府更加变态的地方是:他最喜欢搞制造业、搞基础设施、买全球资源。他的野心很大,就是要让中国变成全世界的实物财富生产中心。世界就是这样,谁的实物财富生产能力强,谁就是老大。
德国的黑森州州长科赫抛出“中美新邪恶轴心论“,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美国地位有限的下降,中国地位上升,20年后的世界,就是一个双头政治的世界。
还有一个变数,就是俄罗斯,如果俄罗斯目前的贤明集权政府的政策能够延续20年,然后把俄罗斯的军用重工业成功的转型,占领世界重工业民用市场的一定份额,同时积极的增加人口(俄国人口一直在减少,劳动力紧张)。那么将来很可能就是三头政治~
美国人如果不做如下改革:抛弃自由市场经济,开始部分领域的国有化,增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和监管,削减不劳动者的社会福利,美国人最后可能会蜕变成一个地区性大国,那时连参与三头政治的资格都没有了。
未来的世界会很有趣的,西方过去那套“大社会、小政府”的政制模式肯定要完蛋的,西方到最后肯定要跟中国和俄罗斯学习,加强政府的权力,搞大政府小社会。


[本帖最后由 淘金大使 于 2008-10-15 14:20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淘金大使 于 2008-10-15 14:21 编辑 ]
28#
发表于 2008-10-15 14:22:5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看得费劲,转了简化并删除了空行增大了字体。
29#
发表于 2008-10-15 15:1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5575338 于 2008-10-15 09:13 发表
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张宏良(这是本月12日在乌有之乡网站讲座的大纲,虽然乌有之乡第二天就送来了演讲文字纪录稿,但是由于马上要去外地讲学,来不及整理,先把大纲发出来,演讲全文待整理后再发)
一 ...

比那些只叫唤没办法的强。
30#
发表于 2008-10-15 15:46: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揭开中国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黑幕时间:2008/10/10 出处:财经网
钟洁锦

随着中国反腐败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最近中国政府陆续双规了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并中国证监委(证监委)前副主席王益、商务部条法司前正司级调研员郭京毅等在内的一批金融界和涉外经济涉贪高官。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越来越一损俱损,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又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及时揭开中国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黑幕,对于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政治与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在中国三十年经济开放过程中,形形色色和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在不同的层面上,以不同的手段,在攫取着改革的成果,危害着民众的利益,孕育着社会动荡,侵蚀着政权的基础。而其中,得利最巨大、手段最隐蔽、勾结最紧密、持续最长久的莫过于中国的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目前中国所有被毙、被抓、被双规的贪官,其金额和罪责加起来,恐怕都难以与这一利益集团相比拟。

更为重要的是,在重大和长远利益的驱动下,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长期经营、盘根错结、相互提携、内外呼应、朝野相随、利益均沾,成为左右中国经济,危害国家安全,影响中国政局,在国际上有能量呼风唤雨的一股重大势力。

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滋生和壮大于朱鎔基总理当政

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开始大规模参与国际金融业之时。在此之前,中国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商业银行改革和全面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涉外金融业主要包括小规模和零散的外汇结算等业务。当时中国的外资业务也主要是吸引外国厂商企业直接投资。国际金融业包括全球性投资银行和金融中介还没有什么中国业务,也不大能插上手,在国际投行打工的中国籍雇员不仅职位低微而且数目不多。

在朱鎔基副总理让李鹏总理赋闲,而于九二年实际掌握中国金融和经济政策主导权并后来继任总理后,伴随着股份制改造的推进,国企开始海外上市,银行开始商业化运行,国内股市也开始活跃,外国投资银行开始大规模介入中国业务,这一切,为这一涉外金融集团营造了滋生土壤,使其如脱缰的野马般一发不可收拾。朱鎔基总理当年提携的一批人马正是这一涉外金融集团的核心,如今遍布于中国各金融要位和海内外金融机构,共同拥戴朱鎔基总理的儿子朱云来,成为主导和影响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金融业的最有组织的力量,并且其个体和总体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实际受益者。

朱鎔基总理当年可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其执掌中国金融和经济政策大权后,所推行的一系列金融和经济政策,例如雷厉风行的国企海外和国内上市、疾风暴雨般的国企兼并破产、成千上万工人的下岗分流等等,在企业和民众忍受巨大痛苦之时,实际上为包括自己儿子朱云来在内的涉外金融集团提供了获得天文数字般个人利益的机会、基础和环境。人们说,朱鎔基总理个人可能做到了清廉,但是其公子朱云来却是中国依靠国家和特权、官倒和帮派而成就的名符其实的亿万富翁!

朱鎔基总理当年就有不循照旧规,内举不避嫌,重用其班底的美名,不仅在其主管的金融领域,更影响着海外金融机构。综观中国历史和当前,恐怕没有一个领导人有朱鎔基总理般的高瞻远瞩并顾及实际,不仅确保其班底长期掌控中国金融和财政大权,并且构筑百年大计使得其班底能够实际拥戴幼主,长期保持实权和共享利益。朱鎔基总理深明现代治国最重要的是掌握金融和财权的道理。就这一点相比起来,毛、邓、江、胡,无一有朱鎔基总理的谋略和务实。朱鎔基总理当年所用之人,虽然丑闻不断,折将不少,如爱将朱小华、王雪冰等被捕于朱鎔基总理任内,但仍然是前仆后继,硕果多存,其班底不仅在本届政府仍然执掌金融和经济要津,而且极可能会延续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邓小平可能完成了隔代任命政治领导人,但是朱鎔基总理却是实现了隔代乃至多代掌控金融和经济权力的宏伟大志。

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核心人员,分别控制着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命脉部门和要害岗位,并且涉及到外国的机构。这些部门和机构包括,

1、掌管着至少2000亿美元规模,最有能力投资海外的中国投资公司(中投公司),实际掌握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决策权;

2、对中国所有的重要金融机构实行控股和参股,并直接控制着中国的金融业包括银行业所有重要实体的中投公司下属的中央汇金公司(中央汇金),实际掌握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决策权、人事任免和话语权,进而直接影响银行系统的运作。

3、由朱云来作为个人企业来掌控的,在朱鎔基总理任内特批设立并获得所有经营特许,占有通过建行出面的国家出资,与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和个别香港人士构筑了战略利益关系,有着便捷资金出入推出机制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公司);

4、在中国长期投机,包括从中国各类企业收取上亿美元费用、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吞云吐雾、去年将中投几十亿美元投资化为泡沫、并且在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中又企图设计诓骗中投公司为其买单、作为中金公司外方股东的摩根士丹利及其为代表的外国投机机构;

5、由周小川掌控的中国人民银行(人总行)操持着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国家外汇的投资,包括附和美国利益和压力让人民币快速增值,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在美元不断贬值之时,让中国持有巨额面临贬值的美国国债。

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包括:

1、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是朱鎔基总理在上海时就重用,并且在退出总理位置之前专门安排去财政部“盯着钱袋子”的嫡系。中投公司依赖国家的外汇储备,不仅是中国最大投资者,而且是世界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西方评价他是中国最有权势之人、对中国改革最具贡献之人。

2、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当年由朱鎔基总理跨过正常程序,由王雪冰手下的子公司负责人一举提拔到证监委当副部级副主席。虽然各种告状信一箩筐,涉及他超生(至少3个)超婚(至少2次)、生活作风、经济犯罪等,但却能得到该利益集团的搭救和重用,屡屡化险为夷。

3、境外人士如摩根士丹利中国区主席孙玮女士和因丑闻而下台的香港前财长、目前担任美国黑石集团(黑石)中国区主席的梁锦松等。他们合伙安排中投公司以总计80多亿美元对黑石和摩根士丹利逆时入资,使国家损失过半。对黑石的投资是孙玮代表摩根士丹利作为财务顾问、朱云来从中牵线搭桥、梁锦松名义上得到功劳和好处、中投公司(并先前的中央汇金)楼继伟、周小川、高西庆和汪健熙共同搞定的。对摩根士丹利的巨额投资损失也是同样由这几个人以相同的手法密谋定案的。

4、朱鎔基总理的前秘书李剑阁,目前担任着中央汇金副董事长,同时还担任着朱云来当总经理的中金公司的董事长,年收入以千万计。5、人总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屡败屡战,应当对中国证券市场和货币政策近年来的重大失误承担责任,他与美国财长保尔森等遥相呼应,强买美国国债,强逼人民币升值,强把中国直接牢牢绑在美国经济战车上,使中国失去应对自由度。周小川也是由朱鎔基总理主要提拔,自六四流亡海外归来后,几年之内,即被安排担任中行副行长、建行行长、中国证监委主席,直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6、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从小与周小川同院长大的玩伴,虽然劣迹癍癍,却一直就受到周兄弟般的关照,一直带着到中国银行、证监委、到建行、担任中央汇金副董事长、中金公司董事长(后传给李剑阁)、担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国内外市场上广泛认为,这些天之骄子,哪里有钱上哪里,哪里热门到哪里,哪里有权在哪里。7、众心捧月的朱鎔基总理的儿子朱云来是这一利益集团的核心。朱云来在朱鎔基总理任内转行到金融领域,在美国的无名大学短暂留学镀金后,由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最低层次的职员,在九十年代后期一举被安排成为中金公司的总经理。

中金公司的背景是建行、摩根士丹利以及香港查史美伦家族作为股东,在中国特批的第一家合资投资银行。当时中金公司的董事长是后来被判刑的建行行长并曾任中行行长的王雪冰,中金公司的董事包括摩根士丹利的总裁、现今仍然担任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麦晋桁,此人去年在摩根士丹利走下坡路时从中投公司拿走中国56亿美元,目前已经亏损过半。港人史美伦当时被朱鎔基总理直接任命为中国证监委副部长级副主席,在中国证券市场引起广泛争议,留下长远隐患,后来不得不黯然挂冠离去。

二、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基础和核心在于小集团利益均沾

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长期经营、盘根错结、相互提携、内外呼应、朝野相随、利益均沾,其组织之严密,运作之顺畅,古今中外,难有其上者。

1、长期经营、盘根错结。

该利益集团起始于九十年代初,历经两届政府,横跨近二十年,并且强劲不衰,大有继续传呈之势。当年朱鎔基总理以副总理之名掌总理之权,进而担纲总理之位,前后达七、八年之久,牢牢掌控金融和经济各口,使其能够广猎班底,遍插亲信,充分锻炼,羽翼丰满。其它派系的后备干部,难以有机会真正涉猎金融财经实务,造成直到今天也只能经验断代,隔靴搔痒,望洋兴叹。朱鎔基总理的班底,几乎都在其任内就实现了积累阅历,掌握经验,实现卡位的历程,确保能够在继任政府中担任重任。

楼继伟在朱政府中,实现了由上海市政府局级,挂职到云南省副省长,到财政部常务副部长的过程。现在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也走了挂职云南省副省长的路子。高西庆在朱政府中,实现了由中银国际总裁,到证监委副主席,到社保理事会副理事长的过程。李剑阁在朱政府中,实现了从经贸委司长兼朱的兼职秘书,到证监委常务副主席的过程。周小川在朱政府中,实现了从中行副行长,到建行行长,到证监委主席的过程,为担任人民银行行长奠定了基础。朱云来在朱政府期间,则实现了从美国无名大学的普通留学生,到中国最重要的和当时唯一合资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总经理和实际掌控人的飞跃。要说朱鎔基总理“清廉”,看来还是需要事实来说话。

该利益集团还相互盘根错结,相互依存。朱云来执掌中金公司十来年,几乎垄断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和国内的股票上市、企业融资、财务顾问的高端市场,其所得个人利益保守计算也达数十亿元人民币,这完全是在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庇护之下非法取得的。在朱云来执掌和大肆利用中金公司大发其财的起始和大部分时间里,为父的是当朝总理,为子的是最大合资投资银行的总裁和实际控制人,靠的是吃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饭,发得是个人的亿万横财,并且没有任何回避和遮掩。

事实情况还是,众多跨国公司、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老板到中国访问,都把会见朱云来(英文名字为Levin Zhu)视为最重要行程,以见到Levin为荣,而朱云来在国外的行程安排规格,不低于一个王子,搞得中国国不为国,相信从这些年朱云来的工作行程中不难找到相关答案。朱云来执掌和运营中金公司,获取几乎所有重要国内金融和海外涉华高端业务,并破例获取国内券商牌照时,高西庆和史美伦是证监委副主席、周小川是证监委主席。朱云来执掌和运营中金公司介入中投公司对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巨额海外投资时,楼继伟、高西庆和汪建熙是中投的决策人,而外方则是与他们私人关系密切的麦晋桁、孙玮和梁锦松。朱云来执掌中金公司总是由该小圈子的人为朱云来担任保驾护航的中金公司董事长,他们是:王雪冰(被判刑)、周小川、张恩照(被判刑)、汪建熙、和当前的李剑阁。该涉外金融利益集团成为一个真正的严密的独立王国,水泼不进,针插不入。业内外和海内外广大人士迫于这一利益集团的权力之压,只能敢怒不敢言,仰叹人家彼此抱团,利益攸关。

2、相互提携、内外呼应。

该利益集团可能是所有政治经济组织中最能显得志同道合,相互提携且不大遮掩的。当年朱鎔基总理在涉及人事问题时,就往往独断专行力排众议。可能是由于共拥其主或利益相关之因,其班底都相当团结,相互照应。楼继伟在组建中投公司班子时,就力主排除其本身所出之财政部的力量,而强求安排其同属一伙的高西庆和汪建熙进入班子,实际集中了对中投公司的绝对控制,结果才会出现像黑石和摩根士丹利这样靠私人朋友做事,让国家蒙受巨额损失的重大投资失误。

中投公司40亿美元入资美国高盛投资银行所关联的J.C.Flowers私人直接投资基金,就指派周小川在当证监委主席时安排在证监委后又安排到建行的亲信宣昌能前去担任高管,又是自家人作自家的生意。当前中投公司又在全球招兵买马,提携亲信和知己,又是其建筑跨代班底结帮结派的佳机。周小川当证监委主席时,排挤异己,安排亲信,把他带到中国银行的高西庆和汪建熙分别安排当副主席和主席助理,港人史美伦当副主席,港人梁定邦当顾问,把中国的证券市场搞得乌烟瘴气,消极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周小川到人民银行当行长,继而当上银行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后,更是大肆培植个人势力,不仅直接插手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并购,而且亲自大肆安排自己的人,在银行上下引起了公愤。

他把汪建熙安排成建银董事长兼中央汇金副董事长兼中金董事长,一时间成为举世无双的“三环董事长”。他把为其做尽坏事,飞扬跋扈,道德败坏和人称“人总行恶霸”的秘书李超短短几年里一路安排为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主任、发言人和行长助理。该利益集团的相互提携还是跨境跨国的。周小川等把在香港因为触犯法律和道德而被迫下台,以年轻的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为妻的前财政司长梁锦松安排为交通银行董事,使其得以东山再起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中介中投公司投资于黑石,犯有诈骗、误导和传播虚假信息罪责之嫌。李剑阁的女儿就是由梁定邦亲自安排到美国最难进入的私立贵族学校留学。本身没有国内背景自己嫁给外国人的孙玮女士更是照顾一大批国内高官的子女,或就学,或进入摩根士丹利等投行,进行利益输送,其中就有已被双规的落入国内“情妇门”的前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的公子,换取了中石化的众多业务单子。难怪人们说,所谓前财长金人庆因之下台的李蔚的国内“情妇门”比起“国际情妇门”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该利益集团的网络远不是局限于国内,而是遍布全球各重要金融机构和投资银行,其布局之广泛和严密,令人震惊。在美国追查其投资银行兴风作浪引发金融危机的犯罪行为的今天,着实有必要彻查该利益集团多年来主要通过境内外投资银行等机构进行利益输送、内外呼应的犯罪事实。众所周知,所有的金融、银行和投资业务,都是有一定比例的中介费用和成本的。在这些业务竞争的过程中,除非依靠明显的业务优势和综合效益取胜,否则一定会有灰色利益的输送,或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或是冠冕堂皇的权力关照,这是商业的基本规律。

周小川在人民银行任内,在与保尔森唱双簧,让人民币快速升值造成中国经济内伤的同时,却在美元大幅贬值之时促使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达到近六千亿美元,造成中国政府和国民巨大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造成中国不得不在美国金融危机之时为避免所持有的美国国债的继续贬值,而不得已可能再行购买美国国债,造成“美国救市,中国买单”的被动局面。试问,美国国债的买卖和交易都是有中介交易的,中国政府是如何挑选和使用这些中介的?这一过程透明和清廉吗?楼继伟、高西庆、汪建熙等操持中投公司与孙玮、麦晋桁、梁锦松等在巨额亏损的美国黑石和摩根士丹利投资中的相互关系,超出一般的商业逻辑和投资规则。

试问,他们相互间的利益如何?究竟谁遭受了损失?谁得到了好处?摩根士丹利多年来在中国业务中,呼风唤雨,享尽特权,去年在自己走下坡路时能够让中投公司逆势投入巨资蒙受几十亿的损失,用国家的钱去救摩根士丹利董事会眼看就要罢免的麦晋桁,今年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关头还竟然在美国政府最后通牒摩根士丹利要么关门要么转业的关键时刻,差点让中投提高摩根士丹利已经遭损的投资比例,并且由高西庆和孙玮在美国进行了秘密谈判。试问,都是哪些人得到了好处?孙玮女士是否就是外面广为传说中的那种经济间谍?高西庆等人是否就是外面广为称之的那种金融买办?

3、朝野相随、利益均沾。

该利益集团的重要特点还在于其在体制内外遥相呼应,亦官亦商,定时换位,利益均沾,享尽体制内外的优势,当官赚钱两不误,更使得巨大个人利益国际化和形式上的合法化。人们说,该利益集团没有一个人不是隐形支持着一个或者几个境内外金融机构的运作并得利其中,就像贾府门前的狮子一样不干净。例如,李剑阁在体制内外的角色变换,成为年收入几千万人民币的中金公司董事长;高西庆在体制内外的进进出出,利益所得难以估价;汪建熙在机关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来回跳跃,由中金公司董事长变换为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游弋于名义收入和“投资收益”之间;港人梁锦松丑闻下台后凭借与国内的关系得到黑石投资和年薪几百万美元并加奖励;被称为可能是国际“情妇门”的摩根士丹利中国区主席孙玮多年来依靠中国“业务”收取了几千万美元的工资和奖金;朱云来实际上将国家持股的中金公司据为己有,每年个人收入上亿,十来年积累个人财富几十亿,尚不算其占有和隐藏的股份和资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云来单凭自己是朱鎔基总理的儿子,多年来掌握和控制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攫取巨额利益,成为中国金融和经济界一个高衙内式的恶霸的事实,将作为古今中外最大的官倒,载入史册,而朱鎔基总理也要避免因为纵容朱云来官倒而可能被当成中国历史上的高俅,严重影响他个人的声望,特别是国家的荣誉。更为重要的是,朱云来凭借朱鎔基总理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大鳄和官倒,将遗憾地成为中国改革的重要脚注,永远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的全体人民抹黑。中金公司是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由建行代表国家持有大股,其余股东包括摩根士丹利投资和香港查史美伦家族等。

朱鎔基总理的儿子朱云来,本不是学习金融和经济的,他放着环境保护本行专业不做,在美国的无名大学留学镀金后,由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最低层次的职员,在九十年代末一举由后来被判刑的建行行长王雪冰经请示朱鎔基总理后,安排成为中金公司的总经理,实际掌控了这一国家投资的平台并据为己有。自此之后的十几年中,中金公司成为在中国享受最大特权、拿到最多投行业务、取得最多牌照、个人收入最高的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首先,朱云来一直把国家持有股份的中金公司作为个人公司来经营。早在近十年前,华尔街日报就有整版文章揭露说朱云来如何象黑社会老大一样把持中金公司,并把股权和资产偷偷摸摸往海外转移。

第二、以拥护朱云来作为幼主的涉外金融利益集团,拱手将中金公司实际上转让给朱云来,并且保驾护航,分享利益,成为中国历来国有资产流失的最恶性和最典型的案例。中金公司的董事长由该利益集团与朱云来商定,由朱云来拍板,已经成为惯例。自朱云来以来的中金公司董事长分别是:王雪冰(被判刑)、周小川、张恩照(被判刑)、汪建熙、李剑阁。

第三、其官倒性质造成了中国金融业的变相垄断,破坏了金融业的正常竞争机制,造成了以国企为主的广大客户企业不得已而支付垄断价格,其对中国金融秩序的破坏,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糟蹋,对中国大众不满心理的压迫,进而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影响,难以估量。

第四、朱云来数年来已经从中金公司攫取了巨额财富。美国投资银行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管理层无限的贪婪和巨额的报酬。中金公司就是以美国投资银行的模式建立的,在依靠父荫和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基础上,朱云来的中金公司拿到了中国涉外和国内投行、券商和财务顾问最多和最优厚的业务和收益。特别是中金公司一直采取比照外国同行的分配方式和规模,朱云来十来年从中金公司所得到的收益,已经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换言之,朱云来依靠官倒,用国家投入的平台做个人的生意,发个人的大财,并且披着合法的外衣,实乃旷世未闻。

第五、朱云来一直在盘算和实施着将国家在中金的投入,以貌似合法的方式,例如个人持股激励、个人持有关联业务乃至最终上市,彻底归为己有。这种赤裸裸地瓜分国有资产,必须予以坚决制止和惩戒。国家用国有资产建立、用特批执照增值、用国企业务喂养的中金公司,如果让朱云来私有,将是最大犯罪和丑闻。在此过程中,朱云来与作为中金公司股东的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麦晋桁和中国区主席孙玮之间,就摩根士丹利所谓的自愿减持中金股份的勾结,如果放在朱云来与涉外利益集团有意或无意在投资黑石和摩根士丹利过程中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的背景中,其相互勾结就不难理解了。

在美国都认定独立投资银行模式是当前金融危机的祸首之一而开始调查其管理层犯罪事实的今天,完全有必要争取主动,尽快彻查和取缔中金公司、彻查和惩治朱云来和该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种种犯罪行为、没收不法财产和所得。这就如同打老虎运动,惩处了这个涉外金融利益集团,整个金融和经济界就会振奋,就有正气,就能立威!否则中国金融和经济就会另有决策中心,中国金融危机的隐患就永远难以得到消除,胡温的和谐社会目标就难以真正服众和实现,社会的公信力也就长期得不到建立。

综观中共历史,没有哪个领导人的子女能够有朱云来的胆识,能够公开傲视一切,高调巨额攫取利益,垄断市场破坏金融秩序,内外勾结损害国家安全。毛泽东不能、邓小平不能、江泽民和李鹏也只是在体制内根据孩子们的特长低调渐进地往前培养。胡温就更是循规蹈矩大气不出。父亲在前面当清廉的总理搞经济改革,儿子在后面掌控并试图将中国最大和最早的合资投资银行居为己有,做国家的生意,直接成为亿万富翁,旷世未闻,简直就是对国家的讽刺和对人民的嘲弄。

三、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危害性在于内外勾结危害国家经济安全

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攫取巨大利益,破坏金融秩序,左右金融政策,损害国家利益,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影响政治社会安定。首先,他们攫取巨大利益,中饱私囊,个体和整体都成为中国改革过程中最大的收益者,将成为中国社会动荡的最大定时炸弹。例如,他们操持国家购买几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好处费是多少?他们合伙大量垄断企业上市的承销和顾问,好处费由多少?他们将大批银行贱卖给外国人,好处费有多少?他们逆势向海外投资于贬值企业,好处费有多少?人们都知道,改革开放后最大的官倒是朱云来,最大的利益集团是这一涉外金融利益集团。

第二、他们破坏金融秩序,垄断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投资领域的高额和高端业务,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扭曲了市场价格,妨碍了资源配置,压制了市场人才,减低了市场效率,犯下了破坏国家金融、经济和市场秩序的严重罪行。

第三、他们左右金融政策,内外勾结,掌控了中国的金融决策、货币政策、对外投资、金融机构,他们恃主傲人,以其他人包括其他领导人不懂金融和业务为名,独断专行,危害了正常决策程序。虽然当前中国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暂未受波及,但是他们要对中国经济的内伤和金融风险的隐患负责。

第四、他们已经对国家利益造成了明显的和未知的巨大的损失,他们主导的对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巨额投资亏损、将国家外汇储备的巨大部分错误地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让国家大型金融机构以海外上市的名义贱卖给外国人等等,已经远远超过了决策失误,而是严重渎职。加上其内外勾结,利益输送,已经成为百恶不赦。

第五、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其长期以来内外勾结,损害了国家的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外汇政策、国企改革等重大决策,与外商一起损害国家现实和长期的经济利益,其性质就是里通外国。

第六、他们长期掌控金融和经济,破坏了国家政治、组织和思想工作在金融和经济领域的正常开展,其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影响力,由于其国内外相勾结和掌握金融命脉,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到了比掌握军队和警察等国家机器都有效的权力,与中央存异心,欺上瞒下,干扰中央决策,短路政策实施,严重危害了中国政局的稳定和政府的运转。第七、在中国以稳定压倒一切,强调和谐社会,优先解决农民和工人疾苦问题的今天,如果不尽早和干净地剔除这块毒瘤,将有可能引起广泛民愤,使得国将难有宁日。

2008年10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4-11-23 22:21 , Processed in 1.0070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