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亚苏
《人类开始走入温故知新的时期》续篇: .gif" smilieid="207" border="0" alt="" />神秘的玛雅文明(完整版)
《人类开始走入温故知新的时期》续篇: .gif" smilieid="207" border="0" alt="" />神秘的玛雅文明(完整版)
易亚苏
开篇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而来。
“玛雅”地球上神奇的土地,“玛雅”人类神秘文明的结晶地;“玛雅”似曾去过的昔日热土,“玛雅”似曾熟悉的古老文明。
现代天文学一年长度365.2422天 ,旧儒略历纪年一年长度365.2500天 ,我们现在通用公历纪年一年长度365.2425天 ,古玛雅人公元前的天文常识一年长度365.2420天。古玛雅人使用的历法无疑要比现代人常用的历法更精确,其误差只不过 0.0002天,一年也只差17.28秒。原始时代的古玛雅人神奇的天文常识让科学时代的现代人“目瞪口呆”了500年,为什么?
我们现在所知古玛雅人历法累积计日分9个数量等级,由小到大分别是金(Kin)、乌纳(uinal)、盾(tun)、卡盾(katun)、伯克盾(baktun)、皮克盾(pictun)、卡拉盾(calabtun)、金契盾(kinchiltun)、阿劳盾(alautun)。现代人分析除“乌纳”是18进制外,其余都是20进制。1金代表1天,1乌纳(月)为20天,1盾(18乌纳为1盾)为360天,1卡盾为7200天,1伯克盾为144000天等等。古玛雅人“盾”的概念近似我们“年”的概念。
摩利斯.科特罗(Maurice M.Cotterell)曾著《玛雅大预言》一书并获得Volutario文化奖,又作《玛雅王的圣数》一书风靡二十世纪末的世界。摩利斯.科特罗称在玛雅族的“古代文献”里找到1366560这个“圣数”(sacred number)。聪明的作者将玛雅纪年中的五个数字(其实是数或数的周期):144000、7200、360、260(且不论数列中加入260有何道理)、20之和乘上9,“魔术”般也得出了1366560这个“魔术数字”。于是,有书商耸人听闻将“圣数”称为“掌握全球60亿人口的存亡密码,迈进千禧年最真实的未来预言”。真是这样吗?人类二十世纪末的科学当时又到哪里去了?
一、《易经》与“玛雅”
《易经》来告诉您所谓“圣数”是什么。
从摩利斯.科特罗的“圣数”公式:1366560=(144000+7200+360+260+20)×9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圣数”从古玛雅人原始天文历法周期、祭祀历法和数的进制而来,从《易经》“天数”9而来。
(一)玛雅数字体现《易经》精髓
“玛雅数字”很奇妙,也非常原始。“玛雅数字”其内涵体现的是《易经》数理要义。
古玛雅人的1阿劳(alau)等于23040000000,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极少用到如此巨大的数据。1阿劳23040000000÷360=64000000,如果用天作单位,1阿劳近似6400万年(8×8=64,10×10=100,80的平方等于6400)。古玛雅人正是因为有像“阿劳”等庞大的“天文”数字(现代人只有在测量星际距离和星际航行时才可能用到这样大的数据),才使得古玛雅人有相当精确的天文历法。
智慧的古玛雅人仅用三个符号,就组成了所有数字。考古学家称这三个符号:一个贝壳(代表0),一点代表1,一杠代表5。古玛雅人就是用这三个“原始”符号演变出“0到19”二十个递增数字,玛雅数字20进阶,现代考古学家称“20进制”。
从中国考古出土原始时期陶器上的数字符号,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老数字1~20与古玛雅人1~20个数字,其“描述”如出一辙。比较中国古老数字与古玛雅人数字1~5:中国古老数字1将古玛雅人数字代表1的“1点”写成“1杠”,将代表2的“2点”写成“2杠”,将代表3的“3点”写成“3杠”,将代表4的“4点”写成“×”,将代表5的“1杠”写成“扭曲”符号;从6~10:中国古老数字6将古玛雅人数字代表6的“1杠上1点”写成“1杠上1短竖”,将代表7的“1杠上2点”写成“2杠上1短竖”,将代表8的“1杠上3点”写成“3杠上1短竖”,将代表9的“1杠上4点”写成“×上1杠1短竖”,将代表10的“2杠”写成“十”(也可以理解为“1杠1短竖”)……中国古老数字20为“1杠2短竖”,古玛雅人数字20为“贝壳进阶”。可见,古人使用的两种数字在“记载”和“方法”上一脉相承,各有千秋。为什么说是“一脉相承”?因为古玛雅人数字和中国古老数字都从《易经》八卦来,准确地说“八卦”从数中来,数字从“八卦”中来。
古玛雅人数字为什么是“20进制”?其实,古玛雅人的数字表面看是20进制,其内涵是“4进阶5进制”,与中国古老数字一样都体现了《易经》数理精髓(中国珠算的精髓就是“4进阶5进制”)。在玛雅纪年9个数量级中第五个数量等级(“伯克盾时期”)最初被现代学者称为“循环”,聪明的西方学者当时已经意识到了“玛雅数字”的奥妙“5进制”和“周期”。为什么不坚持呢?因为不懂《易经》,不明白“玛雅数字”如何来。古玛雅人数字中“贝壳”0是“道”,也是“太极”;1点是“太阳”,2点是少阴,3点是少阳,4点是太阴。《易经》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在古玛雅人的数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与完整继承。在古玛雅的数字中为什么没有出现五个点?又为什么没有出现“四杠”?这都是因为《易经》“河图”、“洛书”数理精髓“藏五中居,似有似无”和八卦由“三爻一卦”的缘故。“三爻一卦”中卦的内涵是什么?是周期。周期是“玛雅数字”的灵魂。
从对“0”的运用和数的“进制”看,古玛雅人比古中国人和现代中国人更“精通”《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道理。西方人研究玛雅数字,因为不懂《易经》所以判断为“20进制”。如果懂《易经》就不会称“20进制”,而称“20进阶”或“4进阶5进制”。对此,不知我们当中一味将《易经》作为玄学(玄奇之学)研究的人该作何感受?潜心研究《易经》的预测功能,不如研究“玛雅预言”,因为“玛雅预测”得到过《易经》真传。
河图:东八、南七、西九、北六、中五;东方(木)八五三为朋,南方(火)七五二同道,西方(金)九五四为友,北方(水)六五一共宗,中(土)十五相守。
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河图”、“洛书”的精髓“藏五中居,似有似无”。从古到今我们中国人潜心研究《易经》,前人有“天定卦”也颇得《易经》数理要领。
离(3)巽(2)坤(1)兑(4)
乾(9)艮(6)坎(7)震(8)
玛雅的数字从“八卦”演变出来,并独有其完整的体系,也这样代代相传保存下来。玛雅数字“独有的完整体系”是什么?就是“零”和“周期”。古玛雅人对4、9、13等数字的“运用”和“崇拜”都源自《易经》数要。
人类的数如何来?从无到有,无是零(我们后来才有无穷大的数学哲理概念)。先有0后有1,有1才有2,有2就有3,有3必有4、5、6……如此“生生不息”。人类自从“悟出”了数,“后天”万物也就“相继而生”,正如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凝练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数就有少与多的区分,由少及多,“少”与“多”的概念就在人的观念中建立起来了。概念形成观念,人的思想也就丰富起来。可以这样理解“数——概念——思想”同时在人的思维中产生。人的思维上升为思想后,才开始有成熟的语言;语言产生后,才有成熟的文字。人类有了文字,才有成熟的文明;人类主流文明最终才给人类带来科学。数字是人类文字的起源,对数的理解是人类原始文明的起源。
人类文字从记数的“点与划”开始,“点”多了有“划”,“划”多了自然刻出“符号”。有了“点与划”才有刻出的“符号”,有刻出的“符号”之后,才不断优化形成我们今天的两大类文字——“象形文字”和“字母文字”,而后又形成两大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八卦”是中国古人长期对数及其内涵体会后的“浓缩”,并又通过了不断对“天地万物”观察体验后的“沉淀”。《易经》起先“有卦无字”,文字是古人后来通过“八卦”的内涵升华出来的,所以古人称“易”为“经”。“易”是数,是变,是变数。其实我们读《易经》是我们在读“自己”,因为人的观念依靠“文字”表达,而文字源于《易经》“八卦”对“数”的凝练。文学评论家说:一千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部《红楼梦》,普通的道理。
万物皆有数,并被数描述。数使我们认识宇宙万物,如果人类离开了数,宇宙就会变得模糊了。数是点亮人心灵的太阳,读《易经》没悟出这样的道理,您就该去散步了。
(二)《易经》与玛雅祭祀历法
玛雅祭祀历法一年260天,现代考古有的称“卓尔金年”(也有称“卓金年”、“短算历”等)。在古玛雅人留下的许多天体方面的史料中,最令人惊叹不已的莫过“卓尔金年”。有人奇怪,既然古玛雅人的地球年、金星年是针对太阳系两个大行星而言,那么卓尔金年一定也与某个天体有联系。于是人类又开始出现了神秘,什么古玛雅人是外星人,什么太阳系有“玛雅星”等等。
臆断是人“愚昧”的必然结果,它最终都是以“神秘”的形式在人类文明中“弥漫”,继而又无声无息的去“嘲弄”人类文明。
玛雅“卓尔金年”并非从天上来,“卓尔金年”从古玛雅人对数字的原始崇拜而来,从玛雅数的周期而来,相对现代人而言,也可以说从《易经》中来。
现代史学家、天文学家把古玛雅人“卓尔金年”称为古玛雅人的宗教祭祀年,1年共有260天(有260个不同组合的名称和顺序),划分为13个月(考证有13个专用名称或名符),每个月以20个“玛雅守护神”为中心(考证有20个专用名称或名符)。有人也称“卓尔金年”为“玛雅甲子”。
古玛雅人数字从0至19有20个,这20个数字有学者称是古玛雅人的20个数字守护神(其实古玛雅人只有9个“数字守护神”,常用的是8个)。“卓尔金年”定为13个月,从《易经》“天定卦”9+4=13来(9-4=5是古玛雅人数的进制;研究玛雅文明至今尚不知这13个守护神的名符),当然,“天定卦”是后来中国人的“体会”。
古玛雅人运算出来的著名金星公式:
(月球)20×13=260; 260×2×73=37,960
(太阳)8×13=104; 104×5×73=37,960
(金星)5×13=65; 65×8×73=37,960
聪明的古玛雅人在长期的生活观察中发现“卓尔金年”与“胡纳伯.库(Hunab Ku)创世神”的周期有差别,于是才有了以天体为基准的地球年、金星年。
人不是生来就知“天命”的,相对人而言,宇宙无法抗拒的规律让人类后来才学会“知天乐命”。古玛雅人是地球上“土生土长”的人,也是地球上最诚实、智慧的人。长期对“天象”的观测,使得古玛雅人更加理智,也使人类原始文明更加成熟。玛雅祭祀年260天的实质是“数字”的周期,与天体没有关系。“260天”如何来?13×4=52,52×6=260,都是从领悟《易经》“八卦”来。我们不会认为人类在未认知“天体”前从不计时吧?我们也不会认为“结绳”计数是为了“捆住”某个行星吧?我们为什么要臆断存在“玛雅星”?体会一下圣人为什么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许对思考有帮助。西方人在研究“玛雅”时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很不容易,其实我们至今仍然没有真正理解“玛雅”。学海无涯,从易到难。人类文明的兴起也是从简到繁,从原始到科学。
古玛雅人数字由来很久,既原始又自然;古玛雅人文字由来很久,既原始又朴实;玛雅文明由来很久,既原始又精美。我们对玛雅文明的历史断代存在诸多主观因素,我们为何要做出“夜郎自大”的违心判断?贬低他人难道不是在贬低自己?
有人说古玛雅人的祖先是外星人,其实是将自己当作了外星人,或者说将自己当作了神。相对地球人而言“外星人”是智慧高于地球人的“神”,说古玛雅人的祖先是“外星人”的人,他不是个“神”至少也是个通神的“智慧人”。
忘本的人是没有根基的人,没有根基的人是虚无缥缈的人魔。
(三)《易经》与玛雅“圣数”
所谓“圣数”:1366560=(144000+7200+360+260+20)×9
首先,在144000、7200、360、260、20这五个数中,“260”出现在数列中间没有连贯的逻辑道理,好似“鸡立鹤群”,带有极为浓重的“文明痕迹”。
古玛雅人“144000”这个数怎样来?360×400=144000。400从哪里来?20×4×5=400,20、4、5都是“玛雅数字”的进阶或进制,与先天“八卦”的个数8有“周期”关系。400是“20、4、5”三个数的“共享”周期。周期是什么?周期的内涵是什么?宇宙时间的本质就是周期。所以,伯克盾144000曾经被西方学者称为“循环”,这位学者能够看到“循环”就证明他了不起。
144000÷1=144000
144000÷4=36000
36000÷9=4000
4000÷16=250
250÷25=10
1、4、9、16、25是什么?在《人类开始走入温故知新的时期》(天方夜谈篇)中,根据《易经》精髓和“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推演出了“宇宙数学”。如果宇宙的数是1、2、3、4、5,其对应的“自然数”数值就是1、4、9、16、25。以上五个等式足以看出《易经》“宇宙数学”在人类天文历法中与自然数“十进制”的关系,用《易经》的语言解释就是“天数”与“地数”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天数”与“地数”并非《易经》所谓“天数”1、3、5、7、9和“地数”2、4、6、8、10)。“宇宙数学”从东方古老哲学《易经》和西方现代科学中来,可惜我们现在尚不认知“宇宙数学”,更不明白“宇宙数学”对人类的意义。相信“圣数”?还是相信“宇宙数学”?您自己去做决定。人都有自己判断是非的权力,精神上人人平等。
再说所谓“圣数”。
1366560÷260=5256
5256÷9=584(金星历年的天数)
1366560÷260=5256
360/5256=10/146(古玛雅人没有小数点)
146÷4=36.5(4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中“四象”来,36.5是十分之一年)
古玛雅人所使用365天和260天的历法,前者叫太阳历(从天体来),后者叫少阳历(从数字来),都是古玛雅人对数与天体周期变化的认识。古玛雅人的“太阳历”、“少阳历”、“金星历”皆从《易经》八卦来。《易经》八卦数理中“暗藏”了天体“数象”关系,《易经》是科学,《易经》也是科学的灵魂。
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山者”有二人,一位是胡适先生,一位是冯友兰先生。二位老先生对哲学都有精辟的定义,胡适先生认为哲学包括:1、宇宙论,2、人生论,3、知识论,4、教育论,5、政治论,6、宗教论;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包括:1、宇宙论,2、人生论,3、知识论。二位哲学先驱对哲学的概括没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古哲学从《易经》来,哲学是思想,思想是科学的“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