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找回密码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11128|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逛看见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4 21:1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從數字認識神----拉瑞‧傑克森(Larry Jackson)

分類:聖經數字

2008/09/13 12:14


從數字認識神----拉瑞‧傑克森(Larry Jackson)

拉瑞‧傑克森的這篇教導《從數字認識神》,真是精彩萬分,令人回味無窮。無疑,許多信徒將因此對神有更深的認識,更多體會祂的能力威嚴與全知全能。我們將與拉瑞一起慶祝這個日子(8-8-08)。



“2008年8月8日”

在人的一生中,有時神會先要求人順服,然後才將祂的計畫啟示於人,對此,我深有體會。在2008年1月1日淩晨1:30,我剛剛在教會中經歷了一場令人振奮的新年慶祝會,天父就指教我要在“2008年8月8日”舉辦另一場慶祝會。



為什麼要在2008 年8月8日?

那時,我從神聽到的就那麼多,當時我周圍的弟兄姊妹都忙著擁抱,互賀新年的來到。這個時間場合都不適宜分享這個資訊,因此我將它藏在自己心中,我知道在這一年裏還有更合適的時間分享它。

我知道數字8的特殊意義(8代表新的開始),另外剛剛步入2008年,有預言說我們的教會將要除去舊的,步入新的開始。

教會一般將數字8的意義,與主並新約所喻表的嶄新開始,聯繫在一起。例如,耶穌是在一周的第 8天復活的。

我從未料到這個簡單的字將為我的生命帶來怎樣的改變,這不可思議的變化除了主,無人能夠成就。

新年晚會後一周,在我去開會的路上,天父再次對我重聲了這個指示。這一次,我感到了這個指示的重要性,而且迫切需要現在就開始為之準備。這個感動是如此強烈,我開始告訴身邊的人,我要在2008年8月8日舉辦一場慶祝會。

那時,我完全不知道要慶祝什麼,為什麼這個日子對主那麼重要!



萊昂納多‧斐波納契(Leonardo Fibonacci)

幾周後,在研究一些經濟資料時,我看到了萊昂納多‧斐波納契這個名字。

萊昂納多‧斐波納契是中世紀一位極有天賦的數學家。他將正統的數學知識與阿拉伯和印度的數學知識綜合彙編,補充在一起。他也因代數和數位理論方面的重要貢獻而聞名。

儘管我是學電腦電子學出身,擅長與數學相關的課程,卻從未聽聞他。自然,我對他的好奇心大增。然而,我認為這些知識與幾周前天父對我的指示,並無關係。我再一次錯了!

那時,我絲毫沒有意識到,神正在引領我走上一條嶄新的道路,以我未曾想過的方式認識祂。

斐波納契的發現,點燃了我心中的火花,使我開始看見神蘊藏在創造中的奇妙設計:無數的數學公式和次序。在食物中、在植物的生命中、在人體構造中,甚至是人臉中,在數不勝數的創造中,都包含了數學公式與次序。我們看見、聽見、摸到、聞到、品嚐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有與之相關的數學公式。隨著我對斐波納契作品的進一步研究,這個觀念逐漸明朗,我認為,經濟如此,自然亦如此。



邁克‧布郎博士(Dr. Michael Brown),一位希伯來學者

開始這項研究數周後,我被引薦給邁克‧布郎博士,一位知名的希伯來學者。他也是【火焰事工學校】的負責人。目前,他正住在北卡。

我與布郎博士談到了這個令人興奮的發現,正在此時,一個念頭出現在我的心中:「從希伯來文化的角度看,神的話語中是否也存在數學公式?」

布郎博士解釋了希伯來文字母與英文字母的區別。與英文字母不同,每一個希伯來字母也代表了一個數值。布郎博士指出,他曾讀過許多希伯來書籍,在每一頁的底部是以字母而不是數位表示頁數——因為字母就是數位。

稍後,我發現有一個詞 Gematria(希伯來字母代碼)——表示希伯來和希臘字母的數值。我在一次外出開會時,遇見了布郎博士。他向我介紹了伊凡‧潘甯博士(Dr. Ivan Panin)。早在十九世紀晚期,潘甯博士就發現了聖經中蘊涵的數學公式,因著這個發現,他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主。潘甯曾是一位堅定的不可知論者,他是如此執著,以致後來當他放棄不可知論,轉而接受基督教信仰時,他的轉化成了報紙的頭條新聞!

與布郎博士的談話讓我感到加倍激動,我迫不及待地回到旅館裏,又投入了研究中。但我仍然沒有看出,這與天父在新年之際對我的指示有任何關聯。這些知識可以加深我對聖經的理解,它們只能用於教導和講道中,不是嗎?我又錯了!神正在引導我,而我幾乎毫無察覺。



開始研究

我打開電腦,開始了對伊凡‧潘甯博士的研究,隨之而來的發現令我永生難忘!在電腦還不存在的時代裏,潘甯博士花了四年時間學習希伯來文與希臘文,由此他發現了聖經的數字次序。潘寧表示,如果我們試圖證明聖經是出自人手的作品,那麼它的可能性比十億分之一還要小。潘甯曾說:「只要我在此提出的資料是真實的,只要人類的邏輯還起作用,我們就只能得出如下結論:『人永遠不可能做到這點。』」

他向讀者提出挑戰:寫出一段話,只要與聖經中的家譜裏所發現的數字條件一致即可。他也對報紙的讀者提出挑戰,歡迎他們對他的發現提出辯駁與質疑。但是無人敢迎戰!

在旅館的房間裏,我已興奮得像一個小學生一樣!然後就在那時,這不可思議的發現突然臨到了——就在我閱讀潘甯博士對數字8的發現時。

他發現耶穌,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數字是:888。

簡直難以置信!天父指示我,在代表主名的日期,舉辦慶祝會。雖然,旅途勞累,明天又有好幾場講道,但是我無法離開電腦直到淩晨2:30,之後仍興奮得難以入睡。



數學大師——代表主名的數字

雖然我們很少(如果有的話)從這個角度去認識他,然而宇宙的創造者也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大師。數千年來,神一直使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然而我們從未聽見,因為沒有人意識到那是祂的聲音。

現在,我開始明白為何神指示我要在2008年8 月8日舉辦慶祝會。

在希臘文裏,耶穌一詞所表示的數值是888,而且大多數主的名字與稱謂都是8的倍數。主指示我們要慶祝「表示主名的數字。」 2008年8月8日,不僅代表新的開始,這個數字,(在我們的日曆上已有1000年沒有出現),還表示主自己。

聖經中的每一個字、詞、短語、句子、段落和章節,都不僅僅是語言,它們也是數值。我的結論是:聖經不僅是一部文學書籍 ——聖經也是一本數學書籍。

在互聯網上有許多關於希伯來字母代碼的資訊,我深受吸引。有許多個深夜,妻子都要求我上床休息,明天再繼續研究。現在,通過對聖經和它所蘊涵的許多數位意義的研究,我對神有了新的認識。

在聖經中數值為888的詞語和短語有:耶穌、彌賽亞、我是主;我不改變;主已被高舉直到永遠;我是生命;佩帶烏陵和土明的祭司;我們神的救恩;至高者的憐憫;我的良人;諸天述說神的榮耀;他們必得安慰;第三日。另外,猶大族的人,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的名字加起來等於888。啟示錄(關於耶穌的啟示),在希臘文裏共有888個字。



數學語言

在研究中,我發現了一些希伯來字母代碼和聖經數學專家,高邦妮(Bonnie Gaunt)即是其中一位。高邦妮已發表了好幾本著作,透過希伯來字母代碼探索聖經中隱藏的偉大啟示。耶穌是我們新的開始,也是一個全新、偉大國度的君王,我們可以進入這個國度,開始一個新的生命。

大多數教會都明白,主耶穌是我們的生命的新開始,也是我們的一切。希伯來字母代碼所表示的數字,更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例如:下面表示了希臘文中,耶穌名字的數值:

耶穌(希臘文為Iesous)加起來等於 888:

Iesous =
I (10) + e (8) + s (200) + o (70) + u (400) + s (200) = 888



新約裏大部分表示耶穌的名稱都是8的倍數。見下:

主= 800 = 8 x 100

耶穌= 888 = 8 x 111

基督= 1,480 = 8 x 185

基督救主= 1,408 = 8 x 176

彌賽亞= 656 = 8 X 82

主 (800) + 耶穌 (888) + 基督 (1,480) =3,168。

這些數字可以使我們的信心增長,從事實看見耶穌已為我們預備新的生命,我們無須再繼續活在舊人裏。「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我們肯定明白主耶穌基督這個稱呼對教會有多重要,在整個宇宙裏,它同樣重要。請思想一下,如果神希望宇宙中的每個人,都明白祂就是神;如果祂要用一種所有人都能領會的語言,祂會用什麼語言?數學語言是一種嚴肅的語言,它不會撒謊。假如有一個數字改變了,整個意思也就改變了!



經文裏的數學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12:2)

所有的作家、藝術家都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的簽名。從這個角度講,主也不例外。我們所生存的宇宙留有主的簽名——就是數值3168。

例如,小城伯利恒位於北緯31.68度,我們的生存空間,從地表下10英里(熔岩層之上),到地表上50英里(大氣層邊緣),這兩個距離之和是60英里。把60英里換算成英尺,就是316,800英尺(5,280 英尺 x 60 = 316,800)。



繼續關注3168!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徒17:28)

聖經指明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耶穌,而數字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在地球周圍放一個盒子,剛好把地球裝入其中(盒子的每一邊都接觸到地球),這個盒子的周長等於31,680英里。

將月球放在地球北極之上,畫一個圍繞地球與月球的大圓圈,這個圓圈的周長等於31,680英里。

31,680=神與人的中保,天國的福音。

「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祂要擔當他們的罪孽。」(賽53:11)

「你們將誰比我,叫他與我相等呢?你們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祂一一稱其名,因祂的權能,又因祂的大能大力,連一個都不缺。」 (賽40:25-26)



如何慶祝?

發現神在數字裏的簽名,更證實了神的心願,祂希望在2008年8月8日有慶祝會。但有一個小細節,祂沒有告訴我:哪種形式的慶祝?如何慶祝代表祂名的數字?

有一天早晨,我醒來,我知道那是父在叫我。祂終於指示了我,現在,我知道該如何做了。

我們將要有一個12小時的慶祝,人們將「走遍摩西的會幕」。會幕的每一部分都喻表主。第一個數字的立方是數字 8(2 x 2 x 2 = 8)。

整個會幕的體積是按立方計算。主指示我要在每個部分停留 4 個小時,從早上8點開始,到晚上8點結束。



數字12也很重要

整本聖經中,神都使用數字12,因為數字12也代表主。

你可以記起,以色列的12支派,12根柱子,12塊石頭,12個銀盤子,12個銀碗,12個金盂,12個探子,12使徒,12根基,12道門等等。

亞倫大祭司佩帶的胸牌上有12個寶石,每個寶石代表一個支派。記住,每個名字也有一個數值。

最後三個支派便雅憫、瑪拿西和以法蓮的數字和等於888。

在胸牌上的最後一列寶石裏,可以看見十字架,即雅各交叉著雙手為瑪拿西和以法蓮祝福。便雅憫是約瑟唯一的同母兄弟,而約瑟得了雙倍的福分。現在這個世代生活在十字架的祝福之下,並將要行走在主的雙倍恩膏之中。

以下是亞倫的胸牌上所佩帶的以色列的12個支派。每一個支派都有一個希伯來字母所表示的數值。從中也有與耶穌有關的數值,父神在他們出生之前就已知道他們的名字。

「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耶1:5)

猶大(30) 西緬 (466) 流便 (259)
迦得 (7) 拿弗他利 (570) 但 (54)
西布倫 (95) 以薩迦 (830) 亞設 (501)

瑪拿西 (331)

以法蓮 (395)

便雅憫 (162) = 這最後三支等於"888"



胸牌上的每一支都很重要,但是最後一排是我們在此要強調的重點。記住,便雅憫在出生時,他母親為他取的名字是便俄尼,意思是「悲傷之子」。便俄尼的數值是119,這樣的話最後一排的總和就為845。

然而,雅各把他的名字該為「便雅憫」,數值也就升為162(如上所示),最後一排的總和也增加到888,即表示耶穌的數值。

父親永遠不會希望兒子的名字是“悲傷之子”,而情願叫他“右手之子”。

在晨星教會的特會上發言時,我與雷克‧喬納、威靈頓主教、鮑伯‧鐘斯夫婦分享了這個資訊。鐘斯夫人與我分享了她幾天前做的一個關於2008年8月8日的異夢。在夢中,神告訴她,在那一天,她將會發現約瑟公司。主還告訴她,她將要花上40天時間發現他們(從2008年6月29日開始)。我知道她在尋找要出席這個慶祝的人,40天時間指向2008年 8月8日,這也是一段潔淨與預備的時間。



靠主名蒙拯救與保守

(註:記住只有在事情成就後,我們往往才能看出它的完整含義。因此,我們不知道以下所指——饑荒,是實際的饑荒,屬靈的饑荒,還是兩者兼而有之!當然,有很多人無法參加這個慶祝,但無論是日曆上的哪一天,你都可以尋求主,將你的生命與神對那一天的旨意調整一致!)

我相信天父告訴我,有一場饑荒要臨到我們所住之地,而這個慶祝可以預備祂的子民面對它。他們將因此處於受保守的位置,即在主的名裏!

我們將要面對一個變化無常的季節,教會必須認識耶穌並主名的大能。我們必須帶著耶穌的能力進入街市商場。我們即將進入人類未曾見過的收割季節,它是最重要的收割之一。

在復活以後,耶穌指示門徒把網撒在船的另一邊(他們已經回去打魚,而且一整晚什麼也沒有打著)。當門徒按照主所說的去做,立刻網裏滿了魚。

聖經告訴我們網裏有153條魚。你是否曾問過,為什麼是153條魚?

153=“逾越節”

“祂是信實的”

“神的兒子”

“祂將使人承受”

以及“我是主,你的神”

主是否在告訴我們,神的兒子將在末世最大的收割中顯現出來?我們現在所處的季節,是教會歷史上最重要的季節之一,而大多數時候,我們的經歷只侷限於教會服事。我相信現在是神的國顯現在街市商場中的日子,在那些地方將收穫大量的莊稼——而不僅僅是在教會建築的四面牆內。

世界奧運會將在2008年 8月8日舉行

從8月8日那天開始,世界的目光將關注在奧運會上,到時世界將目睹它的榮耀與激情,而我們也要慶祝王的榮耀與主名的能力!這個預言性的日子,將會來到,隨後又消失在歲月的河流裏,但數字888是永恆的,因為耶穌是永恆的。

「我們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祂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徒3:16)

我邀請你加入這個完全注目仰望耶穌的慶祝。主也指示我不要在這個慶祝上出售任何東西,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祂相比。我們將在代表主名的那一天相聚一堂——2008年8月8日。如果你不能加入我們,你可以在這一天自己慶祝,進入888,這喻表主名的數字!

[ 本帖最后由 river. 于 2010-10-14 21:2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17:21 | 只看该作者
就看见数字了   就转过来了  全文没看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19:30 | 只看该作者
聖經中隱藏的數位結構: 一位聖徒讀後感
分類:聖經數字
2009/04/16 12:17

聖經中隱藏的數位結構: 一位聖徒讀後感

-------------------------------------------------------------------------------------------------------------

主題:聖經裏的三角數與任意三角數的演算法

   最近讀到詹姆斯.海瑞森著《聖經中隱藏的數位結構》(網上僅僅發表前四章)一書,是專題研究了聖經中的數位奧秘的,該書作者稱,發現三一神的「三而一」是萬有之本、聖經裏的數位大多與3和從3 衍生出來的「三角數位」關聯。例如 1 表示一位神(合一性);3 表示三一神(三重性);6 表示 6 日創世;45表示亞當;153代表耶穌;666代表敵基督(後三項的解釋不在前四章裏),從目錄上看,該書作者列舉了許多聖經中許多事件和數位來分析。作者的論述是否正確,現在還不好評論(未見全書),但是却有其獨到見解,饒有興趣,值得探討。 爲什麽叫“三角數”,有什麽意義,跟聖經有何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閱讀原著。 思童和小溪讀了前四章 發現的疏忽和錯誤,已經在博訊 宗教論壇〈小溪思童讀書通訊錄:談《聖經中隱藏的數位結構》〉 一文提出,希望原書作者和譯者及平面出版者在正式出版前予以校正。這裏介紹如何計算任意三角數。有兩種簡便方法。
  

   1。公式式:使用求取任意三角數的一般公式
   從 1 開始,第 N 個三角數的數值爲 Nn = (N^2+N)÷2
    符號 ^ 表示平方。上式意爲N的平方加 N後,除2.
   舉例:
   第3個三角數: (3^2+3)÷2=12÷2=6
   第4個三角數: (4^2+4)÷2=16÷2=8
   第5個三角數: (5^2+5)÷2=30÷2=15
   第6個三角數: (6^2+6)÷2=42÷2=21
   第7個三角數: (7^2+7)÷2=56÷2=28
   第8個三角數: (8^2+8)÷2=72÷2=36
   .....
   我算到第108個三角數爲: (108^2+108)÷2=11772÷2=5886 , 第1000個三角數: (1000^2+1000)÷2=1001000÷2=500500
  
   將此公式輸入電腦,可以算出任意大的三角數,長達萬位,十萬位。。。。直到超級電腦的工作極限。
  
   2。列表式:按自然序數寫下1,2,3,4,5,6,7,8,。。。
   則有:
   N1=1, N2=2+N1,N3=3+N2,N4=4+N3, N5=5+N4, N6=6+N5,
   N7=7+N6, N8=8+N7, N9=9+N8,10=10+N9.....類推。
   N1001=1001+N1000
  
   1:1
   2:3 ---- =2+1
   3:6 ---- =3+3
   4:10 ---- =4+6
   5:15 ---- =5+10
   6:21 ---- =6+15
   7:28 ---- =7+21
   8:36 ---- =8+28
   9:45 ---- =9+36
   10:55 ---- =10+45
   11:66 ---- =11+55
   12:78 ---- =12+88
   .....
   N1001=501501 ----=1001+500500
  
   此外,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德通過 2n−1(2n − 1) 的運算式發現頭四個完全數(完美數):6, 28, 498, 8128, 完全數被發現的個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繼2001年發現第39個完全數之後的5年裏,到2006年人們已發現了44個完全數,最大者大到幾十萬位以上,隨著超級電腦功能的增强,可能還會發現少量完全數。
   宇宙間 完全數是如此稀少,必有其隱含的特殊奧秘。有的奧秘可能已經超出科學研究領域之外。完全數究竟隱含著什麽奧秘?
  
1/18/2008

-------------------------------------------------------------------------------------------------------------

主題:小溪思童讀書通訊錄:談《聖經中隱藏的數位結構》


讀書通訊錄:談《聖經中隱藏的數位結構》

小溪:
《聖經的數位結構》的問題

1、<帕斯卡三角數字>,既然第三列(1,3,6,10,15,21,28,36,45,55,66,78,91。。。)是三角數,作者爲何說第四列(1,4,10,20,35,56,84,120,165,。。。表示三維空間的三角數?

2、四維空間的三角數(第五列),五維空間的三角數(第六列),。。。看不出來有什麽意義?


思童:
是這樣的,在"帕斯卡三角數位"第四列(1,4,10,20,35,56,84,……),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表示"三維空間"的三角數是按照以下規則完成的:

將一個正四面體(四個相同的正三角形在三維空間構成的最簡單的正多面體)做如下剖分:用平行于其底面的平面按照比例截取,其截面爲正三角形,從頂點往底面看,每個下面的三角形邊長爲上面的2倍。

設想這個正四面體頂點(第1層)安置一個球(n=1),第2層就是這個正四面體的底面,底面三角形每一條邊是由n=2個球所構成,底面有3個球,加上頂點上的那個球,有4個球,于是這個正四面體是由4個球堆壘而成的;

若這個正四面體的每條邊是由n=3個球構成,則從上到下游3層,第一層1個球,第二層3個球,第三層6個球,這個正四面體共有1+3+6=10個球堆壘而成;

若這個四面體每條邊是由n=4個球構成,則從上到下有4層,每層球的個數依次爲:1,3,6,10,這個正四面體共有1+3+6+10=20個球堆壘而成;

…………,由歸納法可以推出,若這個四面體的每條邊是由n個球構成,則從上到下各層球的個數依次爲1,3,6,10,15,……恰爲帕斯卡三角數位的第3列,也就是(二維)三角數,其和爲三維的三角數位,其計算公式容易推得:

A(n)=n(n+1)(n+2)/6 (*)

這就是書中所說的三維空間三角數的計算公式。

至于說帕斯卡三角數位的第五列是"4維空間的三角數",這在數學上可以進行計算,但是限于我們所生活的空間只是3維,因此不能給出一個直觀的圖像來表示。更高維的,意思相似。




思童:
用數學來討論聖經是聖經學者(也包括虔誠的基督徒)時而嘗試的一種研究,我想只要是這種研究是嚴肅的,以聖經爲本的,都是可贊許的。

這本書裏面有一些很明顯的硬傷:

1、在本書16頁,作者這樣寫道:
[我們真知道一億有多大嗎﹖讓我們試著看一下﹕要經過多少個小時、多
少天或多少年才累積成一億秒呢﹖答案幷不直接明暸。……累積一億秒
的時間竟超過32年。]

在這段叙述中,作者的計算差了一個數量級,一年的秒數很容易計算:365.25×86400秒=3.15576×10^7秒=0.315576億秒,因此1億秒=(1/0.315576)年=3.1688年≈3.2年,而不是作者給出的32年。

2、在第23頁,作者寫道:
[即使使用當代的超速電腦,我們也僅僅找到32個完全數位,……
我預測﹕所有的數位中,只有37個數是完全數。我這樣預測的理由不
必等到你讀完這本書就會很快地明暸。]

很明顯,作者所引用的資料(或者自己的研究結果)太陳舊。據我所知,早在2001年,人們就已經找到了第39個完全數(參考《數學中的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究竟有多少個完全數?這個數位是否有限?至今還未有定論。按照1730年歐拉給出的一個定理,我自己傾向于認爲完全數的個數不存在上限。當然這有待于數學研究的進展。

作爲一本用數學研究聖經的著作,這種硬傷希望能在正式的出版(平面書籍而不是電子書)的時候能够得到更正。畢竟這是十分嚴肅的事情;也希望作者對于數學上的發展不要貿然下定論——譬如自己的"預測——只有32個數是完全數"這類的斷語。

小溪:
是的,我感到《聖經中隱含的數位結構》一書作者缺乏嚴肅的科學態度。你指出其一億秒爲32年乃3.2年之誤,差一個數量級,我們就當作者疏忽吧,可是:

1。作者說"同時取出七個數字而又都是三角數字的幾率相當于從200年中取出特定的某一秒──這真好像從大海裏撈針一樣難。"就言過其實了,首先,即使手工算出100個三角數我也只花了大約半個小時左右,聖經中最重要的物件屈指可數, 1 — 神(合一性),1 — 神(合一性),6 — 創造的日子 ,666 — 敵基督,這四個數位想都不用想每個讀聖經的人都能寫出,合著作者就僅僅是要針對亞當、耶穌、聖靈找對應的三角數,不至于好比"從200年中取出特定的某一秒──這真好像從大海裏撈針一樣難。";

2。作者說:"即使使用當代的超速電腦,我們也僅僅找到32個完全數字,其中最大的具有壯觀的455,663個數位。我預測﹕所有的數字中,只有 37個數是完全數"

----該書作者沒有注意到表較新的數學研究資料,事實上,完全數被發現的個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繼2001年發現第39個完全數之後的5年裏,到 2006年人們已發現了44個完全數。

思童:
我想我們對作者的努力還是很佩服的,畢竟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越是從科學角度研究聖經,越是應該力求嚴謹。如果我們的公開討論能够引起作者的注意,幷且糾正原書裏的錯誤和疏忽,這也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
附注:《聖經中隱藏的數位結構》(詹姆斯.海瑞森著,王逢印、方正均等譯)是我們從網上下載的電子書,該書用數學工具對聖經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讀後很有啓發。但是該書也存在著一些瑕疵,雖說瑕不掩瑜,但是我們也誠懇地希望,當該書以紙張平面媒體形式問世時,能够更完善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因此我們不揣淺陋,直言指出書中的錯誤和疏忽,以期引起作者的注意。

一切榮耀都獻給我們的創造者上帝!

-------------------------------------------------------------------------------------------------------------
主題:聖經數153



這個美妙的名稱出自聖經《新約全書》約翰福音第21章:

21:9 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
21:10 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
21:11 西門彼得就去(注:或作“上船”),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却沒有破。

讀到這兒不禁使人疑惑,爲什麽網上來的大魚不多不少就是153條呢?這個數位純屬偶然麽?會不會包含著更深刻的至今尚不爲人所知的奧妙?

奇妙的是,153具有一些有趣的性質。153是1~17連續自然數的和,即:

1+2+3+……+17=153

任寫一個3的倍數的數,把各位數位的立方相加,得出和,再把和的各位數位立方後相加,如此反復進行,最後則必然出現聖經數。

例如:24是3的倍數,按照上述規則,進行變換的過程是(a^n表示數a的n次方,也就是a連續自乘n次的意思):

24→2^3+4^3=72→7^3+2^3=351→3^3+5^3+1^3=153

——聖經數出現了!

再如:123是3的倍數,變換過程是:

123→1^3+2^3+3^3=36→3^3+6^3=243→2^3+4^3+3^3=99→9^3+9^3=1458→1^3+4^3+5^3+8^3=702→7^3+2^3=351→3^3+5^3+1^3=153

聖經數這一奇妙的性質是以色列人科恩發現的。英國學者奧皮亞奈,對此幷作了證明。《美國數學月刊》對有關問題還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主題:有趣的數學:漫話空間的維數

看了咸鹽先生的文章,很有啓發。將個人很早以前寫的一篇小文章貼在這,作爲對這篇文章的例證。

個人以爲,數學是上帝創造世界最奇妙的工具。數學之美,在于她形式的美麗,對規律優雅的表達。

漫話空間的維數

“我們所在的空間是幾維的”?——在這個問題中,維數的維是被人用的較多,同時又不甚了了的一個東東。要想把這個問題,對沒有相關數學知識的人,說清楚,我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思童不揣淺陋,試著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理解的一些感性認識出發,借助于類比,盡己所能,把這個概念搞搞清爽。

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們人類生活的空間是三維的,上下、左右和前後。因此我們可以說處在一個相當優越同時又相對可憐的參考系中,舉例來說,我們很容易理解什麽是一維、二維的世界;同時有很難想象高于三維的世界。

設想一下一個生活在“一維”世界裏的智慧生物,這個一維世界,你可以想象成爲一根沒有粗細的綫,可以是直綫,當然也可以是曲綫;如果是曲綫,則這曲綫可以是無限延伸的、開放的,也可以是閉合的。下面我們可以推測,生活在這樣的“一維世界”裏的智慧生物的樣子,只能是點狀的或者是短綫狀的,它的生活空間只能非常無奈的被局限在這個綫狀的一維世界裏,它所能够觀察到的任何影像,也只能是點狀物體(或者用數學語言說,是零維的物體)。因此,在一維世界,只有“前後”(你也可以說成是“左右”,或者“上下”,但是不管怎麽說,却只能有一個“維度”,有了一個,就沒有其他);一維世界裏的智慧生物,形狀被限制爲點狀的或綫狀的;一維生物觀察到的任何物體影像,只是一個點。

正如一根綫可以放在一個面上,我們說,一位空間可以“鑲嵌在”二維空間或者更高維的空間(這個結論的嚴密形式,實際上是拓撲學裏的一條重要的定理),更一般地,任n維空間都能鑲嵌在維數更高的空間之中。下面讓我們俯下身子,來到在這個面上,我們就來到了“二維空間”。構成二維空間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如果是曲面,這曲面可以是無限延展的,開放的;當然也可以是閉合的——比如一個球面。

設想一個生活在“二維”世界裏的智慧生物,與可憐的一維生物相比,二維生物當然很容易産生極大的優越感,在它看來,一維生物生活的空間如此的不自由,只能沿著一根細綫朝前或者往後地運動,永遠也無法領略二位世界的豐富多彩和二維生物的歡樂。特別是對于生活在閉合的一維世界裏的生物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地方,竟然不知道有捷徑可走。那麽,相對于一維世界智慧生物來說,二維生物這種優越感來自哪兒?我想,最核心的是,二維生物的“自由度”比一維生物的多,它不僅能沿著前後運動,也能沿著左右運動,事實上,如果一維生物只有兩個方向可供它們選擇,那麽,二維生物可供選擇的方向就有無數多個!你可以想象能够沿著一片空地自由爬行的小蟲子,當它見到一個被限制在一根兒細管兒的同類的悲慘狀况的時候,所産生的巨大優越感吧,這就是二維生物對一維生物的感覺。然而,這個二維生物幸虧沒學習拓撲學,雖然被限制在一個二維的“面”世界裏,却依然自得其樂,因爲它知道,有比它不幸無數倍的一維生物存在呢!

站在我們所生活的三維世界看這位二維世界裏的智慧生物,正像它觀看一維生物一樣的想法。我們的自由度更高,我們不僅有前後,還有左右,還有上下;我們不僅能够沿著二維世界的地面前後左右的運動,我們還能够脫離這個二維世界到達別的地方,上天入地。我們不僅知道什麽是點,還知道什麽是面,什麽是體,我們不僅能够看到自己的四面八方,還能仰望高天,俯窺大地,與二維生物相比,我們感覺自己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舉個例子說,一個二維生物可以被約束在一個圓圈之內——記得小時候做的一個很殘忍的游戲,在一塊水泥地板上,用樟腦丸畫上一個圓圈,然後把一隻小螞蟻放進去,從上面(它不能知道不能想象的維度)看著那只可笑的螞蟻東突西竄却不得出去,我們仿佛驗證了自己的高超——高“蟻”一等;最後玩得膩了,發個善心,把那只累得頭昏腦張的小螞蟻拿出圈子,我想,那只小螞蟻至今一定還弄不明白,它究竟是如何出來的?

如果,如果,如果……如果有四維世界,如果有四維世界裏生活的四維生物,那麽,那麽,那麽——那麽會有一種什麽景象?或者說,一位站在四維世界的四維生物看我們這些可憐的三維生物,跟我們看二維生物,跟二維生物看一維生物,恐怕沒有太大的區別吧?如果有五維世界、六維世界……以及更高維的世界和這些世界裏生活的高維生物呢?

把剛才那個戲弄小螞蟻的粒子推廣一下:假設我被關在一個封閉的三維容器——比方是一個金屬球殼吧——之中,在裏面我東突西竄,就像孫行者在小雷音寺的遭遇一樣,但是很不幸,我的努力注定是徒勞的,沒有來自奇迹世界裏的幫助,我是出不來的。這時有一位四維世界的智慧者,他從那第4個空間維度看著我,就像剛才我看著螞蟻——對于螞蟻,那個用樟腦丸畫成的圓圈是封閉的,它只有兩個維度,不能借助第三個維度——往上飛——出來;我呢?只有三個維度,不能借助第四個維度出來,儘管這第四個維度在這位四維智慧者看來是很自然的一維,但是我和所有的三維生物,却是難以想象的。

我想,上帝大概在四維或者更高維度的空間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20:17 | 只看该作者
聖經數字中的碎形
分類:聖經數字
2008/12/06 15:44

聖經數字中的碎形

------------------------

但以理書:七十個七





9:24 為你本國之民和你的聖城,已經截定了七十個七,要終止過犯,了結罪惡,為罪孽成就平息,帶進永遠的義,封住異象和豫言,並膏至聖所。

9:25 所以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修建耶路撒冷,直到彌賽亞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即使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城也必連街帶濠,重新建造。

9:26 過了六十二個七,彌賽亞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結局必有洪水,並一直到底的爭戰;荒涼的事已經定了。

9:27 他必與許多人堅定一個七的盟約;到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和供獻止息,並且以那造成荒涼者的可憎之物代替祭祀和供獻,直到所定之完全的毀壞傾倒在那造成荒涼者的身上。

------------------------

啟示錄:七印,七號,七碗





七印

5:1 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裏外都寫著字,用七印封嚴了。

5:2 我又看見一位大力的天使,大聲宣傳說,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它的七印?

5:5 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祂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它的七印。

5:9 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它的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邦國中,買了人來歸與神,

6:1 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的時候,我觀看,就聽見四活物中的一個,聲音如雷,說,你來。





第七印(七號)

8:1 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約有半小時。

8:2 我看見那站在神面前的七位天使,有七枝號賜給他們。

8:6 拿著七號的七位天使,就豫備要吹號。

10:7 但在第七位天使發聲的日子,要吹號的時候,神的奧祕就完成了,正如神所傳給祂的奴僕眾申言者的福音。

11:15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祂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第七號(七碗)

15:1 我看見在天上另有一個異象,大而且奇,就是七位天使掌管末了的七災,因為神的烈怒在這七災中發盡了。

15:6 那掌管七災的七位天使,從殿中出來,穿著潔淨明亮的細麻衣,胸間束著金帶。

15:7 四活物中有一個,把盛滿了活到永永遠遠之神烈怒的七個金碗,給了那七位天使。

15:8 由於神的榮耀,並由於祂的能力,殿中充滿了煙,於是沒有人能進殿,直等到那七位天使所降的七災完畢了。

16:1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殿中出來,向那七位天使說,你們去,把盛神烈怒的七碗倒在地上。

16:17 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聲音從殿中的寶座上出來,說,成了!

17:1 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來同我說話,說,你來,我要將坐在眾水之上的大妓女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

21:9 拿著七個金碗,盛滿末後七災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來對我說,你來,我要將新婦,就是羔羊的妻,指給你看。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21:50 | 只看该作者
4845(四維空間)
分類:聖經數字
2007/06/13 10:09

1 (點)
17(線:一維空間)
1+2+3+...17=153(面:二維空間)
----------------------------------
正四面體=969(體:三維空間)
計算方式
A(n)-A(n-1)=(1+.+n)
n=5
1+2+3+4+5=15
35(5)-20(4)=15
------------------
1+2+3+...17=153
A(17)-A(16)=153

A(17)=969
A(16)=816

----------------------------------
(黑洞重力空間)(時空扭曲空間)(超自然空間) 4845(四維空間)
----------------------------------

1+16-17
17=136+153
153+816=969
969+3876=4845
4845+15504=20349 (第五度空間)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22:31 | 只看该作者
153 聖經數
分類:聖經數字
2008/05/17 11:52

153 聖經數

(一)因爲聖經而神奇

    當一個普通數和聖經關係後,它就變得也神聖起來。例如,在聖經的新約全書約翰福音有這樣的話: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却沒有破。”

153作爲一個數位在這裏出現,是耶穌精心設計的嗎?爲什麽不是154、163或者其他數呢?

既然153已經在聖經中出現,它的神奇就需要人們去尋找。

153是一個合數,似乎沒有什麽特別。

153=3×3×17

最簡單地,把1~17個連續自然數加起來,其和恰爲153。

1+2+3+…+17=153。

把更多的連續自然數相加也可以得到更多的不同數。

把1~5的連續階乘數加起來,其和也是153。

153=1!+2!+3!+4!+5!

把更多的連續階乘數相加也可得到更多的數

把153中的每個數位的立方數加起來,其和也是153。

153=1^3+5^3+3^3

其他三位元數也有等于其數位立方數之和。

例如,

370=3^3+7^3+0^3

371=3^3+7^3+1^3

407=4^3+0^3+7^3

以色列人科恩(P.Kohn)發現了153的更爲神奇之處。

從任一個是3的倍數的數開始進行如下變換:把各位數位的立方相加,其和就作爲變換後的數位。反復進行上述變換,經過有限次以後,結果必然到達 153。

例如,對24進行變換,過程是:24→72→351→153。

在例如,對123進行變換,過程是:123→36→243→99→1458→702→351→153



(二)更多的自我生成數



153是一個自我生成數。一個整數,將它各位上的數位,按照一定規則經過數次轉換後,最後落在一個不變的數上,這個數稱作“自我生成數”,或者叫 “自戀數”。

有什麽樣的操作規則就會有什麽樣的數,規則决定了什麽樣的數是一個自我生成數。

看看這樣的規則。

任寫一個數位不相同的三位元數(數位相同的111、222、333、……999除外),將組成這個數的三個數位重新組合,使它成爲由這三個數組成的最大數和最小數,而後求出這新組成的兩個數的差,再對求得的差重復上述過程,最後的自我生成數是495。

例如,213的轉換過程是:321-123=198;981-189=792;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954-459=495。

四位元數也按上述操作規則,結果便形四位數的自我生成數6174。

例如,7642的轉換過程是:7642-2467=5175;7551-1557=5994;9954-4599=5355;5553-3555=1998;9981-1899=8082;8820-0288=8532;8532-2358=6174;7641-1467=6174。



(三)更多的操作規則



任何一個數的神奇都是人發現或者構造的。只有我們設計了新的操作規則,就會對一個看似平常的數創造全新的奇觀。

規則一:任寫一個三位數,然後進行如下操作:將三個數位的和乘以2,得數作爲重組三位數的百位數和十位數;將原數的十位元數位與個位數位的和(若得兩位元數,再將數位相加得出和),作爲新三位數的個位數。此後,再對重組的三位數重復這一過程,最後將得到一個相同的數。

例如,任寫一個數843,按要求,其轉換過程是:(8+4+3)×2=30……作新三位的百位、十位數。4+3=7……作新三位數的個位數。組成新三位數307,重復上述過程,繼續下去是:307→207→187→326→228→241→145→209→229→262→208。再如:411,按要求,其轉換過程是:411→122→104→104。

規則二:將三位數的百位數、十位數、個位數分別擴大2倍的積,作爲新三位數的百位、十位和個位數。如果某位上的數2倍後是兩位數,就將其數位相加的和,作爲所在位上的數。以後,對每次新組成的三位數,都重復上述過程,結果還是原來的三位數。

例如:任寫一個數546,5×2=101+0=1(作新三位數的百位數),4×2=8(作新三位數的十位數),6×2=12 1+2=3(作新三位數的個位數),組成新數:183,繼續上述過程,結果回到了原來的546。又如327,按同樣方法,六步便回到了原來的數。

最後,留給大家一個操作的題目。取任何一個整數,求出該整數的各位數位的平方和,對這個新得數的各位數位進行上面的操作,對每次的結果重復下去,最後會得到什麽結果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23:36 | 只看该作者
17(救恩) 、153(魚) 、969(審判) 關聯性
分類:聖經數字
2007/06/13 10:08

17(救恩) 、153(魚) 、969(審判) 關聯性

創 37:2 約瑟[十七歲]時與他哥哥們一同牧羊。他是個少年人,與他父親的妻子辟拉、悉帕的兒子們常在一處。約瑟將他哥哥們的惡行報給他們的父親。
創 47:28 雅各住在埃及地[十七年],雅各平生的年日是一百四十七歲。

約 21:11 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創5:21 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
創 5:27 瑪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就死了。

----------------------------------------
創造 687年 瑪土撒拉出生。
創造1656年 瑪土撒拉睡了,洪水那年開始。
1656-687=969年
創造 2006年 挪亞睡了,那年亞伯拉罕出生。

More about 153:

153 = 1 + 1x2 + 1x2x3 + 1x2x3x4 + 1x2x3x4x5
( or = 1! + 2! + 3! + 4! + 5!)

153 = (12x12) + (3x3)

153 = 3x3x17 =51x3

----------------------------------------


1 = 1
3 = 1 + 2
6 = 1 + 2 + 3
10 = 1 + 2 + 3 + 4
...= ...
+) 153 = 1 + 2 + 3 + 4 + ... + 17

-------------------------------------
969 =17x57(3x19)=51x19

----------------------------------------
太 24:37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臨也要怎樣。
太 24:38 因為就如在洪水以前的那些日子,人又喫又喝,又娶又嫁,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26:13 | 只看该作者
五個月= 一百五十天
分類:聖經數字
2007/06/12 22:04
五個月= 一百五十天

------------------------------
過去:洪水的災難開始,水勢浩大,有一百五十天,把他們全都毀滅了。
未來:3年半大災難開始,也有五個月,不許蝗蟲害死他們,只叫他們受痛苦。

-------------------------------
路17:26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
路17:27
人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毀滅了。

創7:24
水勢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
創8:03
水從地上漸退。過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漸消。

啟9:05
但不許蝗蟲害死他們,只叫他們受痛苦五個月,這痛苦就像蠍子螫人的痛苦一樣。
啟9:10
尾巴像蠍子,又有毒刺,尾巴有能力傷人五個月。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28:08 | 只看该作者
1楼编辑了一下

忘了禁用Smilies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29:57 | 只看该作者
能量彼此互相影響對方,力強者為因,力弱者則隨緣
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2009/12/28 19:43

意識創造實相,並非是專指神通、超能力或奇蹟之類的,而是每一刻都在進行的事。

我們先從質量與能量方面談起:E=MC平方,是說質量(公斤)乘以光速平方等於能量(焦耳),以廣島的原子彈而言10公斤鈽只不過轉換不到1%的質量成為能量,現在的核彈也只是增加轉換效率幾%而已,這樣就有非常可觀的能量。假如一公斤的物質被全部轉化為能量所得出的能量便有9*10的16次方焦耳,這些能量足可以將2*10的8次方公噸的水從冰點煮到沸點。



反觀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計算一下吃進的量、排出的、增加體重的、身體消耗的、與氧結合為二氧化碳呼出的,剩下的就是頭腦使用,但是頭腦使用食物總量80%以上。若以最保守每天僅100g轉換為能量的話,就差不多等於廣島原子彈爆炸了。科學家說質能轉換時刻發生在生物中,但不是以激烈的形態反應,而是以更細微、更有效率的方式作用。自然界中有極其龐大的質能互換無時無刻的進行著,由質量轉換為能量﹔能量轉換為質量,由有形轉變為無形﹔無形轉變為有形。



很難想像有這麼龐大的能量,又到哪去了呢?能量只會稀散、轉位而不會消失。能量的振幅與頻率不同,作用及影響就不同,振幅最大的是機械能,依次熱能、化學能、電能、光能、核能、基本粒子等。粒子愈小能量振幅愈小,粒子愈小愈趨向基本粒子。若粒子大小做個排列為---結晶、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夸克、膠子、、、。粒子愈小其作用的影響層面愈廣,例如:火藥爆炸是電子的重新排列,而核彈是原子核的重新排列。一物質若改變其原子核或電子排列,則原子、分子、結晶等全部都會改變。



我們知道所有東西組成的成分都完全一樣,只是差別在於1. 粒子數量2. 粒子排列方式3. 粒子運動方式。。黃金與石頭的差別也在此。細緻的能量才可以影響細緻的能量狀態,量子力學是處理原子核內更細微粒子的行為,意識則比量子更細緻。如果意識影響基本粒子的狀態,那麼”點石成金”就是輕而易舉之事。或者一些神通者、超能力者,他們改變物體時空的原理,就是基本粒子運動變化所致。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事情是類似如此﹔能量彼此互相影響對方,力強者為因,力弱者則隨緣。
例如﹕原子及次原子世界的質點,在未受到觀察之時,是存在於其本身各種統計可能的物理狀態。舉例說﹕鈾原子天然地存在於一種量子力學稱的虛幻狀況﹔它可能是鈾元素的原子,又可能是鉛的原子,又可能是鈾元素衰變的原子。



這幾種不同性質的「未受觀察的狀態」,彼此共存。好像一卷菲林軟片己經拍攝了幾格不同照片的影像,尚未沖洗,各照片共存未變,但是一旦受到機器或人類肉眼的觀察,這些原子就起變化了。
無論是肉眼觀察這些輻射性的閃爍原子,抑或用儀器來觀察這些原子,都會引起這些原子的突然變化,而現出它可能的諸「相」之一﹔通常它們會現出它們最常現的相。



原子在受到觀察之下,也會彼此互相選擇,不過,是看觀察者即力強者之因而定了。這頗有點類似魔術師的表演,或者超能力者對事物的變化。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仍是無法控制,經過我們儀器的觀察,會變出什麼樣定性的東西。量子力學能算出原子變化的機率,但是仍無法解釋這粒原子,及其原子的質點怎樣行為,是成為鈾元素呢?抑或以鉛元素面目出現?這些未定性的原子,一受到肉眼或儀器的觀察,就立刻變為上述三種元素中任一種的原子。這是一件事實,可從實驗觀察中証實。



我們都知道,元素不能以化學方法改變為另一元素,卻可以用物理學方法。在宇宙太空中,元素隨時在變化。在地球上,有科學家運用核子反應爐,或高能加速器將元素的原子內部分離,製成新的元素
物質可以轉變為另一物質,元素也可以轉變為另一元素,元素的原子可以轉化為無形的非物質,轉入另一空間。物質與非物質互相溝通而且可以互換,物質與物質之間也是可以互換,並非不可互換轉變,實體並非就是實體。在宇宙中隨時在變化,沒有一定的絕對性。



能量實際上是構成所有的基本粒子、所有原子,從而也是萬物的實體。因此能量的震盪速度可以稱為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本原因。
用量子力學去說明基本粒子的種種現象時,有許多種的量會變成無限大。比方說:帶著同種電荷e的兩個球,距離是r時,其中會有e²/r²的斥力作用,而位置量是e²/r。如果兩個球完全靠緊在一起的話,r就會變成零,而能量會成為無限大。我們可以把一個電子看成是e/2的電荷或三個e/3的電荷集在一起。所以電子在空間中的一個點時,理論上它的能量就是無限大。



在基本粒子裡面,我們知道有些訊息、力或能量的傳遞是超光速的。在超光速的狀態下根據相對論,時間會倒流。當一個光子能量被電子吸收,電子由基態進入受激態,但電子仍企圖回到基態,電子由受激態回到基態時,就會放出新的光子。這個過程叫作光的散射。在做散射的實驗時,出現了幾個特殊的性質。例如﹕電子在吸收一個光子之前可能先放出一個光子。甚至更奇怪的是另一種可能性,即電子發射出一個光子,然後在時間上倒退回去,再吸收一個光子,然後過程再沿時間向前發展。這類「倒行」電子的路徑在實驗室的實際物理實驗中能夠看到,確實是真的。



從時間向前進的角度來看,向後倒行的電子和普通的電子一樣,只不過它要被正常的電子所吸引,我們說它帶正電荷。為此,我們把它稱為正電子(一般電子帶負電荷),正電子是電子的姐妹粒子,它是「反粒子」。這個現象是普遍的,自然界中每種粒子都有時間倒行的振幅,所以每種粒子都存在著反粒子的性質。粒子和它們的反粒子相撞時,它們相互湮滅並形成其它粒子。正電子和電子湮滅時,通常形成一個或兩個光子。
那麼光子怎麼樣呢?光子在時間中倒行時,在所有各方面都顯得完全一樣,所以它們是自己的反粒子。今天己經很容易造出「正電子」,例如:讓兩個光子相撞,造出的正電子可用磁場將其保持數週之久。



要讓一個質量體加速到超光速,除了重力加速度外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光子或是能量,要超越光速就容易多了。事實上α射線、β射線、γ射線以及宇宙射線等等,這些高速的電磁波就是超光速的。那麼這些超光速的電磁波,時間是否也是倒行的呢?還是說這些電磁波作用在某些物質體的時候,使物質內之基本粒子發生時間倒行的現象,或者使某些基本粒子與時間倒行而生的反粒子相碰撞而相互湮滅。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沒有所謂實際的質量體或粒子,只有能量與力場運動,並且愈細緻的能量愈具有正粒子及反粒子、時間正行及倒行,也就是說可以改變能量、時間與空間的性質、可以變換有形質與無形質。意識就是這細緻的能量,細緻的程度甚至無法想像。而我們每天,無時無刻都在做這類事,只是我們不自覺,就像魚一生在水中不知道水的存在一樣。既然不自覺,我們就把一切世間變化視為理所當然,把自我視為被動體、視為物理化學的機器人,受支配於神與魔鬼之間。



盡管如此,您一定仍覺得與現實世界狀況有所差異!?沒錯!但重點是在覺知---有覺知與不自覺的差別,若人人覺知那世界就改觀了,不是嗎!?對!但那是第四密度生命以上的遊戲規則,我們現今在第三密度,這個規則就是放棄或缺乏這方面的覺知,才能從事這密度該有的體驗。



我們的意識一直在創造與支持自我的體驗世界,一個意識就是一個世界,眾多人就是眾多個平行世界,這些世界由光串連形成我們看起來的一個世界。這有點像線上遊戲一樣:一個伺服器眾多終端機、眾多玩家,每個玩家各自選擇與發展角色,由一個伺服器串連成一個遊戲、一個場景、一個世界。

意識創造實像只是覺知與主動,還有你的選擇---你選擇什麼遊戲、什麼體驗,以表達與體驗你是什麼?你有什麼?如此而已。
--------------------------------------------------------------------------------------------------------------------------------------------
科學和宗教都是人文產物,表象雖不同卻相輔相成,殊途同歸
有人迷信宗教、有人迷信科學
也有人迷信反宗教、迷信反科學
這些都是個人認識的問題。



科學只能告訴我們:它發現了什麼,在下並無宣稱科學已窮極宇宙了,僅是分享目前為止科學的發現。它的發現能夠提供我們思考、應用與擴展,不過端視個人如何看待與運用。無論如何它只是資源,人們可以從中獲得助益,也可以錯過,甚至濫用它。



承上文,幾個重點結論:
1. 於空間中一質點,理論上能量就是無限大,也就是說任一空間質點就具有無限大能量的潛能
2. 空間中任一質點具時間正行倒行的振幅,意味著任一質點沒有定性的時間,任一質點本身就沒有因果定論,完全依周圍因緣而成像。
3. 空間中任一質點的能量與時間都未定性和定量,則空間即依於能量及時間而擴展或收縮,從無限小到無限大。



“無限大能量的潛能、無時空侷限”意味著什麼?上帝不就是無限時空、無限大能量的潛能等等,”任一空間質點”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到處都充滿無限能量,包括你我體內最細微處都充滿上帝,上帝充滿在任何地方。我們以知識接近神,一點都沒錯。能量與時空無限大、無限小,這意味著根本沒有實體、沒有個體,只是存在著意識能量的複雜變化。”意識創造實像”是神話傳說嗎?還是仍否定自我這一心性而外尋”上帝在哪裡?!”、 ”天堂在哪裡?!”、”如何救贖?!”。

“意識創造實像”是認識而非自大、不自量力。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0:36 | 只看该作者
科學實驗--禱告的力量
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2010/01/23 14:06

科學實驗--禱告的力量



         史托維爾(N.J.STOVELL)是美國一位傑出的科學家,過去是一位無神論,曾耗費許多時間與精力跟其他科學家研究原子的秘密,在其工作過程中,他常遭一些無法求得解答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獲得之後,不但有助於科學,也改變他個人的人生觀。以下是他親自經歷的一次實例:



        我曾是一位無神論者,認為神是人們自己想像的幻影,我實在無法相信有一位愛護我,能力出我若干倍的真神。

有一天我在一家醫院做大實驗,我們想知道從生到死亡中人腦所發生的變化,為此目的,我們選擇一位患腦癌的婦人,在心靈及精神上她十分正常,並且大家都知道她充滿愛及愉快,但健康卻十分壞,我們知道她將要死,她自己也知道,人家告訴我們這位婦人是相信耶穌作她救主的。在她死的前一時刻我們放了一具有高度感應性的記錄器在她病房裡,此儀器可以顯示她死前的一霎那腦子所發生的變化。另外,在她的臥床上又安置了一個很大的麥克風,以使我們可以聽到她所講的話,並知道她在死前是否還能講話。



        於是我們進入隔壁的房間開始作實驗,我們五位科學家中,我是最溫和而心腸硬的,我們焦急地站著等待儀器上變化的出現,但是指示器上仍無動靜。我們可以作左右正負五百度的移動,不久前我們曾使用同一儀器測出一無線電台廣播節目的輸出電力為五萬瓦,這時正在對全世界作新聞廣播,其指針是正九度。

那位將死的婦人的最後時刻終於來到了,忽然我們聽到她的祈禱及讚美神,她懇求神寬恕所有在她生前冤枉她的人,然後以充滿的信心對神說:「主阿!你是你僕人唯一可信靠的力量」。她感謝上帝在她生前給與力量支持她,並確信她是屬於耶穌的。她向神應允,不管她如何遭受痛苦,對神的愛決不有所改變或減少,回想耶穌的血赦免了她的罪,她的說話顯示了無法形容的幸福,最後她表現無限喜悅並理解即將與救世主見面。



        我們在儀器旁邊深受感動,而忘記了我們真正想要做的試驗,彼此互相對視不以流淚為羞,這一切我所聽到的話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迫使我有生以來從沒有過的哭泣。當那婦人還在繼續祈禱時,突然我們聽到儀器上有滴答的聲響,看到指針指到正五百度,並且還欲衝過界限,其放射能量必將超過我們儀器上的刻度,只是由於指針的限制使其無法升高。

我們思想泉湧,此刻由於利用科學測驗,使我得到一驚人的發現:一位與神交通的垂死婦人,其腦波放射能量,大過那家對全世界廣播的無線電台輸出能量五十倍以上(這裡還有得過諾貝爾獎的醫學博士卡歐爾所講的一句話:『祈禱是產生能量最強的一種方式。』可以提醒我們)。



        為了繼續我們的觀測,我們再度聯合從事一新的實驗,此回我們選擇一位幾乎近於瘋狂的人,當我們把儀器放妥以後,我們要求護士用某種方法激怒病人,那人隨即辱罵,他罵猶不足,還說出瀆神的話,儀器上又再度發出滴答聲,我們的眼睛馬上注視指示器,而震驚於發現刻度表上是負五百度,其負數還欲超過指針的限定。

我們試驗目的達到了,從儀器的測定我們可以確知違反神定律在人腦中所起的感應,而成功地以科學證實了神的力量是正的,魔鬼的力量是負的,很快使我們更瞭解到一個依照定律生活與神交通的人,會發出神的力量;但違反神定律的會發出魔鬼的力量,那是負的力量。



        就在那一瞬間,我無神論的人生觀開始消失,一種思想控制住我,如果沒有神的話,是誰在接受給他的祈禱呢?在那種情況下,發現我自己是何等愚蠢無知。由於我需要對自己誠實,我不能把這一個真理的發現保持著不公開出來,為此我也成為一個愉快的基督信徒,接受耶穌基督作我的救主。現在我知道藝術家們在耶穌頭上周圍所繪的光圈,並不是他們的虛構,而是一種真實的神性。



        耶穌所放出的光輝。今天依舊存在,同樣的力量將在獲得他赦免罪惡者生命中顯露出來;因為耶穌說過:「 聖靈將要降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且要為我做見證。」(使徒行傳一章 8節)


我們是多麼需要神的力量來對抗罪惡。過去我是一個無神論者,多麼感謝神進入我心中,一個不值得神愛護的人,能得著他聖靈的能力。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1:21 | 只看该作者
科學證實:善惡有能量頻率
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2010/01/31 22:59

科學證實:善惡有能量頻率

傳統固有的人生訓誨,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這樣的教誨,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社會,難道只能一種道德教條,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實嗎?



直到看到心理學家大衛﹒R.霍金斯在其著的《 Power vs. Force》才讓我們大開眼 界,知道「善惡報應」的背後還真有其科學根據呢!



善惡有頻率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就是能量。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粒子的振動使我們的世界表現成目前的樣子。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科學家已經測量過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的振動頻率,結果讓人大開眼界。



大衛﹒R.﹒ 霍金斯 (David R. Hawkins, Power vs. Force )通過20多年的研究表明, 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他把人的意識映射到1-1000的範圍。



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 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霍金斯發現,誠實、同情和理解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 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



死人的頻率沒有意義,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漸高依次是惡念、冷漠、痛悔、害怕與焦慮、渴求、發火和怨恨、傲慢,這些全都對你有害。但信任在250是中性的,信任有益於你。再往上的頻率依次是溫和、樂觀、寬容、理智和理解、關愛和尊敬、高興和安詳、平靜和喜悅在600,開悟(enlightenment)在700-1000。



他遇到過的最高最快頻率是700,出現在他研究德蕾莎修女(1910-1997, 獲1997 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當德蕾莎修女走進屋子裡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心 中都充滿了幸福,她的出現使人們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



1000被稱為是神的意志或精神,這是絕對力量的頻率,甚或更高。傳說耶穌在村子裡的出現,讓圍上來的人們心裡除了耶穌其他什麼都沒有。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博士(Dr. David R.Hawkins),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茲摘錄其主要項目如下:



1.開悟正覺:700~1000

2.安詳極樂:600

3.寧靜喜悅:540

4.愛與崇敬:500

5.理性諒解:400

6.寬容原諒:350

7.希望樂觀:310

8.中性信賴:250

9.勇氣肯定:200

10.驕傲輕蔑:175

11.憤怒仇恨:150

12.渴愛慾望:125

13.恐懼焦慮:100

14.憂傷懊悔:75

15.冷漠絕望:50

16.罪惡譴責:30

17.羞愧恥辱:2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3:08 | 只看该作者
研究聖經預言時間的方式--從經書上得知
分類:從聖經預測
2007/06/13 09:58
研究聖經預言時間的方式--從經書上得知

但九2 我但以理從經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申言者耶利米,
論耶路撒冷荒涼滿足的年數,是七十年。

但十12 他對我說,但以理啊,不要懼怕,因為從你第一日專心求明白這事,
又在你神面前刻苦自己,你的言語已蒙垂聽;我是因你的言語而來。

研究聖經對未來事件的時間預言.可以觀察一個現象.
對於有明確預言時間的事.大都跟地上政權相關的事.屬於地上治理的事.
屬於天上與教會奧秘相關的.並沒有直接預言時間.因時間並不是重點.
所以從教會的角度切入研究相關問題.是找不到預言時間的答案.
舉例來說:聖經已明說主何時第二次再臨.是隱藏沒有人知道.


太二四36 至於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諸天之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獨父知道。
太二四39 並不知道審判要來,直到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來臨也要這樣。
太二四42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那一天要來。
太二四50 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奴僕的主人要來,
太二五13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彼後三10 只是主的日子要像賊一樣來到;在那日,諸天必轟然一聲的過去,
所有的元素都要被焚燒而銷化,地和其上的工程也都要燒盡了。

預言有的是神直接啟示.神直接說話.有的是給予異像和異夢.
有的是從經書上得知.
這裡所講是指從經書上得知.去了解聖經預言時間.

但以理就是一個例子.起先他從經書上得知.論耶路撒冷荒涼滿足的年數,是七十年。
後來他便禁食,披麻蒙灰,堅定臉面,在禱告中向主神祈求。專心求明白這事.
後來才有神給他的七十個七的啟示.就是對地上政權的時間.

69個7到最後1個7這段時間有多久.並沒有直接說出來.
這是主復活後成賜生命的靈.進入到所相信祂的人靈裡面.這是有關教會的.
對地上政權是奧秘的.

以色列復國的那日.有人可以算出來是1948年5月14日.
同樣的以色列何時重建聖殿.恢復祭祀和供獻.也可算出.
這也是一七之始.世代末了的結束.之後才有千年國及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

但九27 他必與許多人堅定一個七的盟約

他是指歐盟領袖.歐盟主席.歐盟總統.假冒基督者666.
許多人是指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國.或是其他國家.
一個七是指七年
盟約是指和平之約.
這就是中東七年和平之約.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4:09 | 只看该作者
時間對預言的重要性
分類:從聖經預測
2007/06/13 09:59
時間對預言的重要性

時間是過去.現今.未來的組合.
時間對人類是單一性.
創造者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因祂是今是昔是永是的.

預言對現今人類是未來式.對創造者是完成式.
聖經的預言是用過去式寫的. 表示已經是完成式.

我們現今來看.是經歷預言過程階段.
從聖經明確說出.有預言時間的相關有幾處.

1:
以諾生了一個兒子.名字是瑪土撒拉.意思是在
他死的時候要有洪水的審判.
瑪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就死了.
從這可看出洪水的審判早在969年前就預言.
等瑪土撒拉死了.洪水的審判就來了.挪亞就進入方舟.
但瑪土撒拉活多久事先並無法推測.

2:
創十五13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的確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
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
出十二41 正滿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華的軍隊都從埃及地出來了。
徒七6 神這樣說:『他的後裔必在別族之地作寄居的,
那裡的人要奴役他們,苦待他們四百年。』

當約瑟後代在埃及被苦待滿四百年的那一天.就出埃及了.
這有明確預言時間.

3:
創六3 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這是指神對挪亞說話.離進入方舟的時間.還有一百二十年.

4:
但九2 在他掌權第一年,我但以理從經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申言者耶利米,
論耶路撒冷荒涼滿足的年數,是七十年。

5:
但九24 為你本國的民和你的聖城,已經截定了七十個七,要終止過犯,了結罪惡,贖盡罪孽,帶進永遠的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之處。
但九25 所以你當知道,當明白,從出令重新修造耶路撒冷,直到彌賽亞君的時候,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即使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城也必連街帶濠,重新建造。
但九26 過了六十二個七,彌賽亞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結局必有洪水,並一直到底的爭戰;荒涼的事已經定了。
但九27 他必與許多人堅定一個七的盟約;在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和供獻止息,以那使聖地荒涼者的可憎之物代替祭祀和供獻,直到所定之完全的毀壞傾倒在那使聖地荒涼者的身上。

69個7最後日距離現今已剛滿2000年.
2004年7月6日是第2001年開始

目前剩最後一個七還沒有應驗.
就是歐盟領袖與以色列及各國簽中東七年和約.


6:
可十三28 但是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

1948年 以色列復國(無花果樹).就是世界末代開始.
1967年 耶路撒冷收復(樹枝發嫩長葉)是世界末代發展.
1993年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美國簽和約.(中東七年和約首部曲)
2001年 911事件
2003年 伊拉克戰爭
2004年 4月份沙龍將于4月14日會見布希 (中東七年和約二部曲)
2004年 5月份十個新的成員國加入.
十個新會員國捷克、匈牙利、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
愛沙尼亞、塞普路斯、馬爾他、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
2004年 6月份歐盟峰會即將通過新憲法
2004 年 9月後中國與日本在釣魚台戰爭和中國與台灣北部局部戰爭.
2010年05月12日:歐盟領袖與以色列簽7年和約起始日.末期(夏天)確定. (中東七年和約三部曲)

自2004年1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歐盟輪值主席國由愛爾蘭接任
愛爾蘭總理,即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埃亨表示,"希望早日看見
一個全新的歐洲憲法"。他說,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已經達成
一致將在6月17至18日舉行的歐盟下一次峰會上就新的歐洲憲
法取得一致。
http://www.lib.tku.edu.tw/libeu/euspotlight.htm

興起一王:
推測是2004年 5月份十個新的成員國加入歐盟中
由其中的一國.他先制伏三王.

但二40 必有第四國,堅壯如鐵,像鐵一樣打碎摧毀百物;鐵怎樣壓毀一切,那國也必打碎壓毀列國。
但二41 你既看見像的腳和腳指頭,一半是窯匠的泥,一半是鐵,那國將來也必是混合的;但那國還有一些鐵的堅定性,因你看見有鐵與陶器之泥攙雜。
但二42 那腳指頭既是半鐵半泥,那國也必半強半脆弱。
但二43 你既見鐵與陶器之泥攙雜,那國民也必與各種人攙雜,卻不能彼此依附,正如鐵與泥不能攙合一樣。
但七24 至於那十角,就是從這國中必興起的十王,後來又興起一王,與先前的不同,他必制伏三王。


1992年 前南斯拉夫發生分裂 :斯洛文 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和波黑分別宣布獨立.
2002年 美國與歐盟同意:“南斯拉夫”將從地圖上消失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5:06 | 只看该作者
預言就是將必要快發生的事指示出來
分類:從聖經預測
2007/06/13 09:57
預言就是將必要快發生的事指示出來


歷史是照著主宰計畫來實現.
主宰已將所要做的事指示出來時.在那個時期就必定實現那些事.
歷世歷代以來.所有主宰向人所指示將來必要快發生的事.
都一一實現.沒有一件是例外.

在上古時期的埃及首相約瑟.從神得啟示.解法老的夢.先有七個大豊年,後有七個荒年。
法老吩咐人積蓄糧食可以防備埃及地將來的七個荒年。未雨綢繆.就是這個意思.

神指示但以理與約翰許多末期必發生的事.這些事有些應驗了.
有些事時期未到.還沒應驗.但在未來必定實現.這是歷史.
從聖經看.歷史至少早在6000年前.就已照著神的先見.已暗示未來即將發生的事.

鑑古知今.從全球歷史局勢的演變是至今.以色列1948年復國.就應驗末代的開始了.
以色列復國至今已56年了.以色列一個世代70年.末期就會在 2018年前發生.
各國歷史局勢的發展.都照著這樣走.
以色列復國的歷史發展.未來聖殿必定重建.
歐盟的發展至今.2004年6月新憲法成立.就已逐步應驗了.

中東七年和平之約.這事沒應驗.但歷史就照著這樣走.
2004年4月以色列總理與美國總統討論和平事宜.逐步應驗中東七年和平之約的前兆.

中東七年和平之約簽約後.那七年要發生什麼事.聖經裡面都有寫了.

因恐怖份子事件.美國通關逐漸嚴格.
金融卡.信用卡.盜刷嚴重.
今年開始健保卡已全面實施.未來身分證.駕駛執照等等.都會有ic卡出現.
以後辨認身份與金融交易會採無線掃瞄方式.每個人身上額頭或右手都會做個印記.
這些都會逐漸一一應驗聖經說的.

為何有這些措施.就因先前發生了某些事.才會有一些事演變成未來的事.
所以可以去推敲中東七年和平之約之前.
必定世界各國會有一些局部戰爭危機出現.


代下二十6 說:『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啊,你不是天上的神嗎?你不是萬邦萬國的主宰嗎?
在你手中有大能大力,無人能抵擋你。
徒四24 他們聽見了,就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說,主宰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

創四一28 這就是我對法老所說,神已將所要做的事顯明給法老了。
創四一29 埃及遍地必來七個大豊年,
創四一30 隨後又要來七個荒年,甚至埃及地都忘了先前的豊收,全地必被饑荒所滅。
創四一31 因那以後的饑荒甚大,便不覺得先前的豊收了。
創四一32 至於法老兩回做夢,是因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
創四一36 所積蓄的糧食可以防備埃及地將來的七個荒年,免得這地被饑荒所滅。』

但二29 只有一位在諸天之上的神,能啟示隱祕的事,他已將日後要發生的事,
指示尼布甲尼撒王。你的夢和你在床上腦中的異象是這樣;
但二30 王啊,你在床上想到後來要發生的事,那啟示隱祕事的主,把將來要發生的事指示你。
但八19 說,我要指示你惱怒末期必發生的事,因為這是關於末後派定的時期。


啟一1 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祂,叫祂將必要快發生的事指示祂的眾奴僕;
祂就藉著祂的使者傳達,用表號指示祂的奴僕約翰。
啟四1 這些事以後,我觀看,看哪,天上有門開了,我初次所聽見那如吹號的聲音,
對我說,你上到這裡來,我要將這些事以後必發生的事指示你。
啟二二6 天使又對我說,這些話是可信真實的;主,就是眾申言者之靈的神,差遣祂的使者,
將那必要快發生的事指示祂的奴僕。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5:46 | 只看该作者
真理.真相的追求
分類:從聖經預測
2007/06/13 09:58
真理.真相的追求:

有人對未來的預言有興趣.
想要深入去追求了解.
也花許多時間和功夫.
用心搜集資料.
仔細篩選資訊.
擁有許多這方面知識.
這方面的用心是值得肯定的.

有追求真相的心.最後必定能追求到真理的.
認識到獨一實際的那一位.
願創造天地的主.指引有心人.認識至高者.

歷史是一面鏡子.所謂鑑古知今.
從人類生命的來源去追朔.可了解到有歷史記錄.
人類遷徙的過程.4500年前的洪水.6000年前的人類被造.
這就是6000年來人類的歷史.

從宇宙開始到現今6000年前.是發生什麼事.
從地球大氣層到宇宙的極限又是什麼.
從宇宙的極限之外又是什麼.
聖經裡面也有記載.但提的很少.因這不重點.


徒十七26 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面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時期,和居住的彊界,
徒十七27 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
徒十七28 因我們生活、行動、存留都在於祂,就如你們中間有些作詩的說,原來我們也是祂的族類。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9:04 | 只看该作者
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維的, 它只包括六邊形(等角六邊形)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10/10/09 21:02

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維的, 它只包括六邊形(等角六邊形)





石墨烯(Graphene),又稱單層石墨,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混成軌域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



石墨烯一直被認為是假設性的結構,無法單獨穩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而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兩人也因「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為由,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奈米材料 ,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導熱系數高達5300 W/m·K,高於奈米碳管和金鋼石,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 cm2/V‧s,又比奈米碳管或矽晶體*高,而電阻值只約10-6 Ω·cm,比銅或銀更低,為目前世上電阻最小的材料。因為它的電阻極低,電子跑的速度極快,因此被期許可用來發展出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電晶體。由於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也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

石墨烯另一個特性,是能夠在常溫下觀察到量子霍爾效應。

石墨烯由碳原子形成的原子尺寸蜂巢晶格結構。




籍學者海姆(Andre Geim)與英籍諾沃謝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因發現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graphene,又稱單層石墨),而成為本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兩人還對該物質進行突破性實驗,可望研發出導電速度極快的電晶體。

既輕薄又堅硬的石墨烯其實早已被業界用於製作觸控面板、液晶螢幕上。但海姆與諾沃謝洛夫透過實驗分離石墨薄片後,得到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石墨薄膜」,且讓該物質首度在常溫下即可看見。他們僅花了不到6年的時間,就證實了石墨烯硬度比鋼強100倍,延展性可達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39:45 | 只看该作者
從物理學看「三位一體」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10/01/17 21:10

從物理學看「三位一體」

基督教信仰裡最抽象的觀念莫過於「三位一體」,即是「神」有三個位格,分別是聖父、聖子及聖靈,而三者卻又能結合成為一體的「神」。人們總喜歡用邏輯推理來反駁「三位一體」說:「三就是三,一就是一,一加一再加一又怎會等於一!?『三位一體』根本就是矛盾,在現實世界是沒可能實現的。」。的確,一加一再加一絕對不等於一,這是幼稚園學童也懂的簡單數學,那麼「三位一體」不就是矛盾嗎?其實「三位一體」在邏輯上並沒有矛盾,因為它不是「一加一再加一」的數學概念,而是一種「同物不同態」的物理學觀念。而在利用物理學角度探討「三位一體」之前,我們必先弄清楚聖父、聖子及聖靈三個位格之間的關係。



其實在整本聖經裡並沒出現過「三位一體」的字眼,這是一個後人加諸的觀念,不過聖經的字裡行間曾多次暗示「神」有三個位格的特徵。早在創世記1章26節提到:「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在短短一節經文裡,「神」先後三次用「我們」的字眼來形容自己,顯明「神」是「眾數」的。不過去到摩西十誡的時候,情況又有點不同,出埃及記20章3節中神對摩西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這次卻以「我」來代表神自己,可見「神」又可以是「單數」的。兩次的分別在於,前者的情況是「神」向自己說話,是位格與位格之間的溝通,因此以「我們」自稱,而後者則是「神」向人(摩西) 說話,是「神」與人之間的交流,所以才以「我」自稱。但單靠「我們」的字眼絕不能證明「神」是「三位一體」,因此必須從其他經文加以引證,而約翰一書則清楚交代了聖父、聖子與聖靈的關係。約翰一書3章24節提到:「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這裡看出了「神」的兩個位格,就是「神」本身及他賜給我們的「聖靈」,說明基督徒獲得「聖靈」後是等同於「神」住在他們裡面,因此「神」與「聖靈」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約翰一書4章2節則提到:「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從此你們可以認出神的靈來。」,這裡指出來自「神」的「聖靈」會確認「耶穌基督」的身份,藉此帶出「耶穌基督」也是「神」第三個位格的信息。約翰一書4章15節又提到:「凡認耶穌為神的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這裡進一步交代了「神」與「耶穌基督」是屬父子關係,即是聖父與聖子的兩個位格。結合這三節經文,即是說基督徒會被「神」所賜予的「聖靈」充滿,而這「聖靈」會確認「耶穌基督」為「神」的兒子,但這種「聖靈」的賜予與「耶穌基督」的確認也正代表著「神」住在基督徒裡面,當中的聖父、聖子與聖靈的三角關係表露無遺,從而引申出「三位一體」的觀念。



既然「三位一體」是基督教的核心信念,那麼我們又怎樣去理解它?相信大家也知道地球上任何物質都有三種物態,分別是固態、液態及氣態。就以水為例,水除了能以液態水出現外,亦會有固態的冰及氣態的水蒸氣,雖然三者都屬不同物態,但它們都是由水分子H2O所構成的,這就是所謂「同物不同態」的物理學觀念。而更重要的是水的三種物態都有不同的形成條件,冰要在0度或以下形成,水只會在0度至100度之間出現,而水蒸氣則要在100度或以上才能形成。而「三位一體」當中的聖父、聖子與聖靈的關係正好可以利用「同物不同態」的觀念來理解,他們三者都是「神」的位格,不同的位格就是「神」的不同形態。聖父如同水蒸氣般沒有實體,充斥著整個宇宙空間。而聖子如同固態的冰有實體,因「耶穌基督」成了肉身降世,及後肉體復活升天。而聖靈猶如液態水有流動性,會注入基督徒內心裡。聖父、聖子與聖靈也像水的三種物態都有不同的出現條件或角色,「神」在監控宇宙萬物運作時會以聖父的形態作為至高者,「神」在救贖人類的罪時則會以聖子的形態道成肉身來作為救世主,而駐留在基督徒心裡的「神」卻又會以聖靈的形態出現。當然透過水的三種物態作為比喻也不能完全反映「三位一體」的概念,因為聖父、聖子與聖靈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同時出現並互相交流,而水的三種物態就辦不到了。



為了更貼切地比喻「三位一體」的概念,物理學中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是不二之選。所謂「波粒二象性」就是物質同時具有波動與粒子的特性,這概念是由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的,當時愛因斯坦發現光除了有波動的干涉現象,也具有粒子非連續的特性,即是光除了是由連續的電磁波組成外,也可看成由非連續的光子所構成,愛因斯坦因此發表了震驚世界的「光電效應」,並獲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事實證明,物質的波動態與粒子態可同時出現而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情況就像「神」的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與聖靈可在任何時候同時出現。既然「波粒二象性」竟可出現在我們的物質世界裡,那麼「三位一體」在神的非物質世界也絕對是可實現的,並非我們想像中那麼不可理解的。



以上先後兩次的比喻都應用了物理學的概念來探討「三位一體」,那為什麼我們不可用「一加一再加一」的數學概念去理解呢?其實這跟加數運作有關,加法概念有一個前設就是互相相加的東西必須是同類或是同單位的,而聖父、聖子與聖靈根本就是不同位格(即是不同單位),把不同單位的東西相加是沒意思的,例如「1米 + 1公斤 + 1秒」絕不等於3。同理,「1個聖父 + 1個聖子 + 1個聖靈」絕不等於3個神。因此數學的加法概念並不適用於「三位一體」,只有透過物理學的「同物不同態」與「波粒二象性」才能真實體會「三位一體」的奧秘。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40:47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在三維角度觀察到了磁單極子的分離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9/11/27 16:08

首次在三維角度觀察到了磁單極子的分離

2009/09/03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德國德累斯頓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拉普拉塔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同事的協作下,首次觀測到了磁單極子的存在,以及這些磁單極子在一種實際材料中出現的過程。該研究成果發表在9月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磁單極子是科學家在理論物理學弦理論中提出的僅帶有北極或南極單一磁極的假設性磁性粒子。在物質世界中,這是相當特殊的,因為磁性粒子通常總是以偶極子(南北兩極)的形式成對出現。磁單極子這種物質的存在性在科學界時有紛爭,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未曾發現過這種物質,因此,磁單極子可以說是21世紀物理學界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

  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早在1931年就利用數學公式預言磁單極子存在於攜帶磁場的管(所謂的狄拉克弦)的末端。當時他認為既然帶有基本電荷的電子在宇宙中存在,那麼理應帶有基本“磁荷”的粒子存在,從而啟發了許多物理學家開始了他們尋找磁單極子的工作。

  科學家們曾通過種種方式尋找磁單極子,包括使用粒子加速器人工製造磁單極子,但均無收穫。此次,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研究中心的喬納森。莫裏斯和阿蘭。坦南特在柏林研究反應堆中進行了一次中子散射實驗。他們研究的材料是一種鈦酸鏑單晶體,這種材料可結晶成相當顯著的幾何形狀,也被稱為燒錄石晶格。在中子散射的幫助下,研究人員證實材料內部的磁矩已重新組織成所謂的“自旋式意大利麵條”,此名得自於偶極子本身的次序。如此一個可控的管(弦)網絡就可通過磁通量的傳輸得以形成,這些弦可通過與自身攜帶磁矩的中子進行反應觀察到,於是中子就可作為逆表示的弦進行散射。

  在中子散射測量過程中,研究人員對晶體施加一個磁場,利用這個磁場就可影響弦的對稱和方向,從而降低弦網絡的密度以促成單極子的分離。結果,在0.6K到2K溫度條件下,這些弦是可見的,並在其兩端出現了磁單極子。

  研究人員也在熱容量測量中發現了由這些單極子組成的氣體的特徵。這進一步證實了單極子的存在,也表明它們和電荷一樣以同樣的方式相互作用。

  在此項工作中,研究人員首次證實了單極子以物質的非常態存在,即它們的出現是由偶極子的特殊排列促成的,這和材料的組分完全不同。除了上述基本知識外,莫裏斯對此結果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他認為此項工作正在書寫新的物質基本屬性。一般來說,這些屬性對於具有相同拓撲結構(燒錄石晶格上的磁矩)的材料來說都是適用的。

  研究人員認為,此項技術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不過,最重要是,它標誌著人們首次在三維角度觀察到了磁單極子的分離。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41:0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在二維層狀的超導材料中出現三維的超導特性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9/02/01 16:50

首次在二維層狀的超導材料中出現三維的超導特性

《自然》雜誌今發表浙大教授袁輝球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報訊 (駐浙記者萬潤龍 通訊員周煒)今天,英國《自然》雜誌發表浙江大學物理系袁輝球教授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具有二維層狀晶體結構的鐵基超導體中發現超導態的『各向同性』,這是首次在二維層狀的超導材料中出現三維的超導特性。

  《自然》雜誌評審專家一致認為,這是超導研究領域一項非常獨特而重要的發現,將對研究鐵基高溫超導形成機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成果也在該雜誌的重點欄目被加以介紹。這項研究由浙江大學、美國拉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以及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共同完成,浙江大學是第一作者單位。

  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海克‧卡曼林‧昂尼斯發現把汞冷卻到4.2開爾文時(約零下269攝氏度)電阻突然消失,這是人類首次發現超導現象。近年來新的超導材料相繼被發現,每次發現都推動科學家投身相關的研究熱潮。人們熟知的磁懸浮列車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就是超導技術的實際應用。2008年初,日本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基於鐵砷層面的新型超導材料LaFeAsO1-xFx,其超導轉變溫度高達26開爾文。

  浙大長江特聘教授袁輝球在鐵基超導材料發現後不久就開始關注這類新型超導材料的奇特性質。他經過研究發現,通過採用脈衝強磁場等極端實驗條件,鐵基超導材料的溫度─磁場相圖的研究範圍被極大地延伸了,同時他發現了令人驚異的現象:鐵基超導材料(Ba,K)Fe2As2在低溫的上臨界磁場幾乎與外加磁場的方向無關,具有『各項同性』的特徵。這是首次在二維層狀的超導體中發現了超導態的『各向同性』,表明鐵基超導具有與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非常不一樣的性質,為揭示鐵基超導材料的形成機理提供了重要的物理資訊。鐵基超導材料的這種奇特的超導性質是由其獨特的電子結構所決定的。袁輝球等說,這類鐵基超導材料雖具有二維層狀的晶體結構,但其電子結構可能更接近于三維。因此,二維電子特性並不一定是形成高溫超導的必備條件。此外,鐵基超導材料也表現出許多與重費米子材料相類似的性質,特別是在磁與超導的相互作用方面,袁輝球還推測,鐵基超導材料可能是連接低溫的重費米子超導與高溫銅氧化合物超導的一個重要橋梁。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41:58 | 只看该作者
三一神:在神格裏一卻是等於三,三又是等於一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8/06/04 22:09



三一神:在神格裏一卻是等於三,三又是等於一



l          從聖經的啓示看三一神

l          只有一位神,卻有三的講究



1.          三一神本身是個奧秘:
我們先從聖經的啓示看三一神。不過,我們必須先有一個體認,那就是三一神本身是個奧秘。先有這樣的體認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人要高傲,自以爲是的來『研究』、『論說』所無法透徹瞭解的三一神本身。謙卑、受教的心,才能得著關於三一神完全且平衡的真理。路德馬丁 (Martin Luther)曾警告我們不要以我們天然的智力來探索神聖三一的真理。他說:『因爲這個論題(即三一)是非常難以掌握的,首先因其之微妙,次則因我們的軟弱。



2.          信徒該有的態度-相信、接受、經歷、享受:
神只有一位,卻有父、子、聖靈三者的講究,那麼人會問:這三者,何者才是神呢?答案是:父是神,子是神,聖靈也是神。反過來說,既然父是神,子是神,聖靈也是神,就應該有三位神了。但答案卻是-『只有一位神。』(提前二5)。在人的數學裏,一就是一,三就是三,一絕不會等於三,三也絕不會等於一。但在神格裏一卻是等於三,三又是等於一。這不符合人天然的邏輯,也超乎人頭腦所能領會。既是這樣,我們的態度該是如何呢?我們應該簡單相信並接受聖經所載關乎神聖三一之道的明言並啓示。信徒是簡單地相信接受,卻又是豐富經歷並享受祂這位奧妙的三一神。



3.          啓示和經歷的需要:
關於三一神之身位元的神聖真理,需要神親自啓示在人的裏面,不然這真理對人而言乃是奧秘隱藏的。主曾告訴我們,『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十一27)。可見人要認識子,必須有父的啓示。照樣,人要認識父,非有子的啓示不可。



l          從聖經的啓示看三一神



1.          神只有一位:
聖經明說神只有一位。無論舊約或新約聖經都明確宣告宇宙中只有一位神,再沒有別的神。
撒迦利亞說,『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爲獨一無二的,他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亞十四9)等亦都是類似的宣告。這些舊約的經文指明,從已過的永遠到將來的永遠,神都是獨一的神。(賽四四6, 瑪二10)



2.          神有父、子、聖靈三方面的講究
聖經雖然啓示神只有一位,卻有父、子、聖靈三方面的講究。創世記一章一節說,『起初神創造天地。』這裏的『神』字,希伯來原文是『伊羅欣』(Elohim),是『伊勒』(Eloah)的複數詞。同章二十六節又記載說『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我們』表明神有複數一面的講究。希奇的是,雖然這裏的『神』字都是複數名詞,然而這二節經文的動詞『造』字原文卻都是單數的。我們所信的這一位神,不僅是單數的(獨一的神),也有複數一面的講究。

到了新約,三一神的身位就有清楚的啓示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節主復活後囑咐門徒,給萬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這裏主清楚向門徒揭示神乃父、子、聖靈。奇妙的是,父、子、聖靈雖是三者,『名』卻是單數的。父、子、聖靈是這位獨一真神最終的名稱。』1神只有一個『名』,但祂卻是三-父、子、聖靈。這就是爲甚麼早期教父嘗試用新名詞來表達三一神,第二世紀末,在安提阿的提亞非羅 (Theophilus of Antioch)用 Triad 來說明神格裏的『三而一』。雖然聖經沒有『三一』這個詞,但我們在新約裏到處可以看見三一神的啓示。使徒約翰、保羅、彼得的著作都多次提到這位神的三一性。

綜上,我們看見我們的神乃是獨一的一位,但祂也有三的講究。祂是一又是三,是三又是一,因此祂乃是三一神。這三者,父、子、聖靈雖然有區別卻不分開,因爲只有一位神。雖然是一位神,卻又有父、子、聖靈三方面的講究。神格的三一實在是奧秘,又奇妙。祂名是『奇妙』(士十三18, 賽九6)。



3.          父、子、聖靈三者都是神
聖經揭示父、子、聖靈三者從永遠到永遠同時共存(Coexistence)。神格的三者都是神,但不是三位神。祂們乃是三一神。
父是神。以弗所四章六節說,『一神,就是衆人的父』;
子也是神。以賽亞九章六節也宣告,『有一嬰孩爲我們而生,…祂名稱爲…全能的神。』
聖靈是神。行傳五章記載彼得對亞拿尼亞說,『你欺哄聖靈』(3),接著說,『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4)欺哄聖靈就是欺哄神,可見聖靈就是神。



4.          父、子、聖靈都是永遠的
以賽亞九章六節提到『永在的父』,所以父是永遠的。
子也是永遠的。希伯來一章十一,十二節論到子說,『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再者,啓示錄二十二章十三節主向我們宣告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這樣的宣告與同書一章八節神的宣告一式一樣,足證祂就是神,祂是永遠的。祂無生命之始,亦無生命之終(來七3),所以祂是永遠的。最後,聖靈也是永遠的,因爲希伯來九章十四節提到『永遠的靈』。從以上經文,我們看見父、子、聖靈三者都是永遠的。



5.          父、子、聖靈從永遠到永遠同時共存
聖經清楚給我們看見父、子、聖靈三者無論在何時、何地、何景況中都同時共存(Coexistence)。
既然父是永遠的(賽九6)、子是永遠的(來一11, 12)、聖靈也是永遠的(來九14),那麼,在以過無始的永遠裏,祂們就是同時共存的,不然,就不能以『永遠』來稱父、子、聖靈了。

在創造時,父神說話(創一3)、子基督爲工師,萬有都是借著祂造的(西一16)、靈神來配合運行(創一2)。可見創造時,父、子、聖靈三者是同時共存的。

然後在主耶穌受浸時,我們看見子基督在約但河裏受浸,父從天上說話,聖靈則仿佛鴿子降下,落在祂身上。(太三16, 17)。這也表明神格裏的三者同時共存。



6.          父、子、聖靈三者從永遠到永遠互相內在不相分離
聖經不僅啓示父、子、聖靈三者同時共存,聖經也啓示祂們互相內在(Coinherence)不相分離。須知神格裏的三者雖然有分別卻不分開。
約翰十章三十八節主耶穌說,『父在我裏面,我也在父裏面,』
同書十四章十至十一節主耶穌對腓力和其他的門徒說,『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你不信麼?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裏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二十節主繼續說,『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裏面。』另外,在主與門徒們分離前的禱告中,祂說,『使他們都合而爲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十七21)。從以上主的話,我們就看見子在父裏面,父在子裏面,二者是彼此互相內在。再者,論到聖靈,主說,『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十四26),又說,『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十五26)。這裏給我們看見保惠師,就是聖靈,祂是父因子的名(就是子的人位)所差來的,也是子從父那裏差來的,而聖靈是從父出來的。可見聖靈是在父裏面,也在子的裏面。這樣看父、子、聖靈三者,是彼此互相內在的。



7.          父、子、聖靈乃是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斷定,『父』、『子』、『聖靈』的稱呼,皆清楚的指向神。換言之,不論對舊約的先知亦或新約的使徒們,
從永遠到永遠,『父』是神,『子』是神,『聖靈』也是神;
『父』、『子』、『聖靈』從永遠到永遠同時共存、互相內在、不相分離。
並且,在『只有一位神』的原則下,『父』、『子』、『聖靈』所指,乃是同一位神。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真理。
聖經啓示神是一又是三,並且不形成衝突,因爲聖經也同時清楚啓示了神的三—『父』、『子』、『聖靈』如何與一—『只有一位神』的最高原則完全契合。



8.          父、子、聖靈只有一個獨一的名
在馬太二十八章十九節,主在復活後對門徒們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本節焦點不僅在於『施浸』,也不僅在於『父、子、聖靈』三個稱呼,更在於一個單數的『名』(to onoma)。也就是說,父、子、聖靈沒有三個名,沒有三個分開的人位;而是一個名,指明一個人位,單單指同一位神。



9.          神聖三一素質的一面與經綸的一面:
爲使我們對神聖三一之真理有全面且平衡的看見,我們必須認識三一神有素質(Essential)的一面和經綸(Economical)的一面。素質的一面重在祂的一,是爲著祂的存在;經綸的一面重在祂的三,是爲著祂的工作。

素質的三一(Essential Trinity)一面,父、子、聖靈三者同尊同榮,同時共存,互相內在,無先後等次之別;
經綸的三一(Economical Trinity)一面,父、子、聖靈三者則有先後順序之別;總是父先開始,子接續,聖靈總結。我們若沒有這二面的認識,我們會認爲聖經中的記載有許多的地方彼此互相矛盾,無法調和。我們若從經綸三一的眼光來看,就會看見素質的三一其實與經綸的三一是相協調的。若無素質的三一,就沒有三一神的存在了;若無經綸的三一,就沒有三一神的工作了。

經綸(Oikonomia)一詞由Oikos『家』和Nomos『律法』二字組成,合爲家庭律法。這詞保羅在其書信用過幾次(林前九17; 弗一10, 三2,  9; 西一25; 提前一4)。神的經綸就是祂的家庭律法、家庭行政、神聖安排、神聖計劃,其目的乃爲在祂神聖的三一裏將祂自己分賜到祂所揀選所救贖的人裏面。爲著完成祂 神聖的計劃,父、子、聖靈在其經綸裏就成了三個接續的階段。



10.      結語
『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伯三八1)這是耶和華神在約伯與他三個朋友冗長的辯論之後正式進來說話的開頭語。是的,我們是何等渺小、有限、無知的人,『我們不過從昨日才有,一無所知,我們在世的日子好象影兒。』(八9)。祂向約伯問及祂所造的萬有,許多宇宙萬象的事(三八4~38),和地上許多活物的生活習性(三八39~四十一34),約伯已回答說,『我是卑賤的,我用甚麼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摀口,』(四十4),更何況要瞭解、明白造萬有,給萬有氣息的耶和華自己呢!『你考察,就能測透麼?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麼?他的智慧高於天,你還能作甚麼?深於陰間,你還能知道甚麼?其量比地長,比海寬。』(十一7~9)。關於神的本身,就是神格裏的奧秘實在超乎人頭腦能領會,人邏輯能推論。若非神樂意將祂自己向人啓示,有誰能瞭解神的自己丁點?感謝神,祂樂意將祂自己向我們敞開,使我們這無知的人認識祂的自己,祂身位的奧秘。

神在旋風中向約伯顯現,對他說話後,約伯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我前從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四二3~6)。保羅在悔改信主之後說,『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按肉體認人了;雖然按著肉體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林後五16)。對於三一神,我們是否也該像約伯和保羅呢!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迹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因爲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十一33~36)。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44:53 | 只看该作者
宇宙間「生機結構」的基本法則--幾種連續級數數系,其基數由一到三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7/06/13 10:40
客觀結構:

我們往往有這樣的經驗:同樣是人,同時成長在相同的環境中,但彼此的認知和觀念,卻是大相逕庭。這是個客觀的事實,科學家早已証明,在宇宙時空架構上,絕對不可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座標點相重疊。

任何人所認知的一切,都源自於他過去的感覺與經驗。由於每一個體都生存在不同的時空中,其認知自然不可能相同,這種認知,即屬主觀。而人是群體動物,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影響。由於環境相同,人性一致,事物變化大同小異,故每一相異的認知之間,又多少具有若干相同之處。這些同與異,全部概括在一起,成為一個大集合,統稱之為「客觀」。

主觀只代表一個個體的認知,僅僅能由該個體本身去判斷真假是非,在此沒有討論的必要。相反的,我們必須對客觀加以定義,因為占卜必須是客觀的,否則無法適用於所有人類,以及整個宇宙。

沒有主觀的個體,就沒有認知的主體,客觀世界也就毫無意義。但若沒有客觀的世界,主觀的認知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主觀、客觀是不可分離的二元世界。

在實際應用上,所謂客觀必須涵蓋已知的各種現象。「易卦」即在象徵符號上包含了天、地、人結構的體用因果。並將宇宙間的各種變化因子,以陰陽二進位的表達方式,分層代表了各種交錯複雜的現象。

《易經繫辭》中記載:「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僅僅八個卦的實用價值並不高,後來才會衍生為六十四卦。但是從分類的觀點來看,這已經是人類文明史上空前絕後的大突破了。

易卦的第一個貢獻,是二進位觀念的發明,這種劃時代的認知,比德國萊布尼茲早了數千年之久。當今的時代寵兒--電腦,就是建立在二進位的數學理論上。

其次是多層象徵的技巧,直到最近資訊時代的來臨,人們大量使用資料後,才發現了資料「多層索引」的重要性,從而改進了資料庫的結構及功能。而這正是八卦的基本理念,然而用人腦去處理多層索引,其學習及應用的困難度,也就不喻可知了。

還有一種了不起卻鮮為人知的觀念,就是「生機結構」的應用,直到近數十年,生物的遺傳基因--脫氧核糖核酸(DNA )的結構才被科學家發現。這種可以組成複雜無比生命體的結構,竟然簡單得出乎意料。它是由雙重梯狀螺旋,藉著聯接其中的四種鹽基A-T,G-C所組成,這四種鹽基實際上分成兩對,彼此不相互交換。當鹽基排列時,以每三對為一組,共組成六十四種不同的胺基酸。我們再回頭來看八卦,是由陰陽兩爻組成,三爻為一卦,共為八卦。如果把上下兩卦排列組合成對,正好也是六十四卦!

這是偶然嗎?抑或是宇宙中一種生機結構的特性?既然 DNA 可以組合成為各式各樣的生命體,八卦與DNA 結構類似,當然有可能組合成宇宙中各種變化的事件。問題只是我們後人能不能正視這種絕學,繼續努力,將之發揚光大?

從古到今,尤其是讖諱學,很執著於一些數字的魔力。看起來好像神秘難解,卻又似乎頗有那麼一點道理,偏偏又無法用理性表達。

我在研究視覺辨識時發現,只要能夠辨識幾種最基本結構的形狀,則宇宙間所有的形象,都可以藉層次結構的技術,加以辨識。而形狀的基本結構,竟然簡單得只有「點、線、面」三種,至於體,則是由「點、線」所組成,最起碼的共有六十四種。

由於這點小小的發現,我的程式寫作起來既簡單,效率又高。等到我研究易時,才突然之間恍然大悟,原來我找到了宇宙間「生機結構」的基本法則--幾種連續級數數系,其基數由一到三,每種數系各有其特殊的結構,交互發展出繁複的宇宙。

為了避免囉囉嗦嗦的咬文嚼字,茲用表格一併說明如下:

 
       
我個人就利用這種生機結構的技術,故在中文電腦的發展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下一個世紀,這種觀念將趨於成熟,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必然會產生另一個文明的高峰。

這些事實說明了易卦的客觀性,我們再把占卜時所應用的象徵符號加以分析,就可以看出易卦嚴謹的邏輯性,涵蓋了每一種可能。

宇宙中事物的變化,不過建立在能體、時間和空間三種因素上。能體指的是事物的本體,必須用一種概念代表,然而不論用任何一種概念,都有其局限性。所以代表的概念必須能靈活通變,能在不同的分類層次下,用不同的索引系統,無限地組合下去。

時間、空間亦然,漢代京房氏採用了一種絕妙的策略,以十二地支五行的屬性,包容了時、空二元,並將之配屬在八純卦的八個系統下,定出了「六親」以作為事件的本體(讀者如果要想瞭解其中奧妙,起碼要鑽研些時日,才能領悟其中的微言大義)。

總之,如同蛋白質組成了胺基酸後,生命體已經具有了基本的功能。由靜態的結構,到動態的變化,只需要看本卦與變卦之間的關係,以及占卜當時的相對時空狀況,再根據各種因子的互動法則,這就是某一事件的時間流程了。

上面所述的雖然只是一些理論,需知這些理論都是經過先民大量的觀察、應用、印証後,再整理修正,一代一代累積下來的精粹。進一步,我們還可以歸納出自然事物中最基本的一些現象及屬性,由此一層一層的發展下去,衍生成象徵思維。並得以由簡單的吉或凶的表象,推斷出更為複雜的情況。

任何人對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主觀的,宇宙的真相就建立在殊異個體的主觀認知,以及各個主觀個體集合為客觀的現象上。事實上,只有在相對兩極端之間所包含的信息,才是無窮大。而客觀整體,正是「有」與「無」兩個極端觀念之間的全部集合。

我們所認知的「能量變化」,只是前述集合中,與「自我」有關的某一部份而已。每個人所能接觸到的變化,都在此集合之中,卻未必有相同的認知。但是人類習慣於自我的主觀認知,就常把「她很美」這種觀念,當作是明確而絕對的。以致人們經常以為,用來溝通的語言和文字,就「代表」了事物的真相。

所謂宇宙的規律,也就是能量變化的規律。能量變化是透過量變而質變,組織成為一層一層的結構,人類感官所能接觸到的,只是這種結構下某一層次的現象而已。

既然由量變到質變形成了一層一層的結構,則高層結構的現象,必然受到低層結構的影響。因此,如果能瞭解低層結構的變化,再參考高層結構的整體現象,則可認知到其中的規律。同時並可根據此規律,再從任何低層結構的變化中,判斷出高層結構的現象。

舉例而言,光雖具有「波」的性質,本身卻是由「光子」所組成。在實驗中,將一粒一粒的光子,經過一小孔射向一個屏幕,最後的紀錄卻顯示出波的特徵。光子是粒子,是低層結構,不具備光波的現象。一旦以光子束的形式存在,大量光子在時間影響下,連續通過某一座標「場」,其相互作用的集體效應遂形成波。

水波亦是同樣的道理,單一的水分子不可能成為水波,沒有時間產生運動也不會有波。我們要瞭解波,不能只靠眼睛去看,尚且要靠大腦去思考,分析較低層次之性質,才能判斷高層之現象。眼睛只是接收器,只能接收客觀的資料,人也只能透過對客觀資料的認知作取捨,而與客觀真實無關。

事實的真相與我們的認知之間,經常有很大的距離。人對時間與空間的認知亦不例外,實際上這兩者的存在意義是相等的。也就是說,空間可以用地圖表達,時間也可以用流程表示。不同的是空間地圖是設計給眼睛看的,而時間流程則是讓意識認識的。要認識時間流程,當然必須經過意識的訓練才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46:59 | 只看该作者
宇宙創造的科學觀察和聖經的對照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8/07/31 08:12

                                                                                                           (2)



其中q1為原子核的電荷量,q2的為電子的電荷量,r為電子軌道的半徑,k為真空(或空氣)中的常數(稱為庫侖常數)=8.98742 ×109 Nm2/C2 ≒ 9 ×109 N‧m2/C2。對於一氫原子,其電子受原子核的靜電吸力約為





由於大的靜電力存在於電子和原子核,因此電子約以1 ×10-10米的直徑高速圍繞原子核運轉,而構成尺寸極小的原子。而質子的帶電量正好可由外圍的電子的電荷量中和抵銷,這樣的特性使得原子對外變成不帶電的粒子,對外不再帶靜電力,取而代之的是微小的萬有引力。

1687年,牛頓發表了萬有引力,此為自然存在的定律,指出萬有都互有吸引力,而兩物體間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其公式為:

                                                                                                                (3)

其中:

(1)         F: 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2)         G: 萬有引力常數 =

(3)         m1: 物體1的質量

(4)         m2: 物體2的質量

(5)         r: 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同樣的,將此萬有引力公式用在氫原子的電子,可得

宇宙創造的科學觀察和聖經的對照
http://www.tychurch.org.tw/bible/06-6.htm

張隆國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

摘  要

壹、前言

貳、內文

         一、奇妙的三一的原子結構

         二、規範並維繫這宇宙萬有的律

         三、鋪張諸天

         四、結語

參、 參考文獻

 

摘  要

隨著太空科技的增進,以及科學的深度發展,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觀察已產生許多強而有力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宇宙的資訊。從這些資訊的幫助,我們已可推測宇宙中星球的形成,以及得知現今宇宙正在膨脹進行中。然而在聖經中,竟能在經文裏找到很多處和科學觀察到的結果不謀而合的經節。科學的觀察同這些經節多處指出:這宇宙只有一位創造者,祂獨自創造諸天,鋪張諸天,奠立地基,造作萬有,建設萬有,維繫萬有等。本文將就這些天文和科學的發現,和聖經經節吻合的地方,以及地球如何獨特地被眷顧,詳加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 宇宙創造,聖經,創造諸天,奠立地基,造作萬有,維繫萬有。



壹、前言

在這美麗的宇宙裡,充滿了迷濛和奧秘。我們所能知曉的只有一小部分,但絕大部分仍是我們無法得知的。例如:眾所周知的萬有引力,大家都知道如何計算和使用,但為何有質量便有萬有引力這樣的定律?無人能通曉,只知它就是一種萬有都得遵循的法則。因著它的存在,萬有都被托著,而架構成今日的宇宙。我們也知道:我們一直的被允許有高度的科技發展,但仍然存在著許多的未知,解不開的迷仍不計其數。雖是如此,有一點我們卻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眼界被打開,看得更遠、更深。雖然這些看見並沒解開多少的未知,但卻看見更多聖經和科技觀察相符的經節,正如羅馬書一章20節保羅所說,「自從創造世界以來,神那看不見永遠的大能, 和神性的特徵,是人所洞見的,乃是藉著受造之物,給人曉得的,叫人無法推諉;」看來我們的科技越發達,我們將越能發現神那永遠的大能,並認識這大能是如何的浩大。

本論文聖經節取自聖經[1],所有的數據及圖片全來自:大英百科全書[2]、維基百科[3] 、NASA網站[4]、美國的“Miracle Planet”科學節目[5]。本文共有三章,第二章內文共分五個段落。第一段落論到宇宙物質的組成基本粒子,奇妙的三一的原子結構,這樣的結構組成宇宙星系的主體。第二段落論到規範並維繫這宇宙萬有的律(如萬有引力)。同樣的基本粒子以及同一的律,間接說明了那創造者只有一位。此外,聖經論到那宇宙的創造者是獨自創造諸天。因此,本文接下去在第三段落要論到鋪張諸天。依據聖經,天是為著地,而地是為著人。若聖經所說屬實,那麼地球應是神特別製作的。第四段落要談論地球上獨特的水、空氣、和生命。所有的談論都有聖經的準確對應。第五段落是整篇論文的結語。最後是一章參考文獻。

  

貳、內文

一、 奇妙的三一的原子結構

物質的組成一直都是人們想解開的謎題,其最基本的組成元素一直為人所追尋。其中拉瓦錫便在1789年發表他所製作的一系列化學元素表,一共列舉了33種化學元素。後來一直有新的元素被發現,直至1923年,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做出決定:化學元素是根據原子核電荷的多少對原子進行分類,而把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歸成一種元素。而原子便是化學元素中具有該元素特質的最小粒子。在1897年前,當電子尚未被發現之前,原子被以為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fundamental particle)。現今我們知道,原子是由三種亞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組成[2][3],亦即原子核內有質子和中子兩類亞原子粒子,而外圍則是在軌道上高速繞轉的電子,如圖1所示

1.          中子(Neutron)

中子是一不帶電荷的粒子,質量為1.67493 10-24克,以能量單位表示則為940 Mev[2],質量是電子的1839倍,位處原子核內。中子在該原子核中的數目加上質子在該原子核中的數目就是原子質量(atomic mass)。

2.          質子(Proton)

質子是一帶正電荷(稱為一個單位正電荷)的粒子,其質量為1.67262 10-24克,以能量單位表示則為940 Mev[2],是電子的1836倍,位處原子核內。質子在該原子核中的數目就是原子序數(atomic number),由幾個次粒子—帶正電的夸克所構成,其總電荷量和電子一樣多。

3.          電子(Electron)

電子質量極輕(0.5 Mev )[2],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圖1. 一個原子序為3的原子結構圖範例
       

圖2. 由夸克組成的原子核的結構圖



現已知化學元素種類至少112種,但全由上述三種亞原子所組成,沒一個例外。而地上所有的物質全由這些原子所組成,先由原子構成較大的分子,再由分子聚集構成各樣物質。圖1是以一原子序為3為例的原子結構圖,原子序的數量即為原子核內質子的數目。若我們再往更小的粒子探究,科學家又發現質子和中子並非最基本粒子,它們是由『夸克』(quark)組成的。夸克共有六種,分為三對,每種皆有其對應的反物質粒子:

(1)   上(up 帶+2/3單位的正電荷)、下(down 帶-1/3單位的負電荷)

(2)   魅(charm帶+2/3單位的正電荷)、異(strange帶-1/3單位的負電荷),及

(3)   頂(top帶+2/3單位的正電荷)、底(bottom帶-1/3單位的負電荷)

中子是由一顆上夸克及兩顆下夸克組成,它的電荷是0;而質子則是由一顆下夸克及兩顆上夸克組成,因而帶一單位正電荷。這微小的基本組成,如同小宇宙的星系,裏面充滿了三的組成,甚至擴大到全宇宙,我們也發現到三層的組成,這現象將會在下一節提出。全宇宙都是這樣同一並且獨特的三的組成的創造,而聖經所提的創造的神也是三一神。創世記一章一節,「起初神創造諸天與地,」其中神 的希伯來文是Elohim,以羅欣,意大能者;這裏的希伯來名字是複數,而動詞『創造』卻是單數;這位神—父、子、靈是三一神。聖經所記載的創造者的那一位乃是三一神,而祂所造的萬有,也由科技發達的現在發現都是由三種基本粒子所組成:質子、中子、和電子;而質子和中子也各由三個夸克所組成。那這樣看來,這宇宙的創造顯明就是在說明神的三一素質,誠如保羅在羅馬書十一章36節說「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藉著祂、並歸於祂;願榮耀歸與祂,直到永遠。阿們。」

在’70年代歐洲核子研究會研究中心(The European Center for Nuclear Research - CERN)已經知道如何做微粒子的對撞實驗[4]。在1983年歐洲核子研究會研究中心由質子和反質子的對撞,發現了新的粒子出來,此後激勵了一些高能物理學家進行新的對撞實驗,撞出“上夸克”。這一系列的高能的質子/反質子的對撞實驗,將加到近光速的質子和反質子對撞後,其動能被轉成質量而產生夸克,因而確立了所有物質都可由能量轉成,如質能互換的式(1)所示,這也是為何大英百科全書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的質量全以能量單位來表達。

                                                                                                                  (1)

其中E為能量,m為質量,c則是光速。因此這宇宙的創造者,必須是大能的以羅欣。我們可從 E = mc2質能互換的式子可知1公克的質量,需由 KWH(每1KWH即為一度的電力)的能量轉成。地球的質量約為5.98×1027公克,而地球在太陽系中算小星球,由此可看出形成這宇宙的總能量已是可畏的大,這創造的大能已非我們所能想像。



二、 規範並維繫這宇宙萬有的律

在原子內,由於原子核帶正電,外面圍繞著帶負電的電子,其間構成很大的靜電力,大小由式(2) 的庫侖定律所決定,



天文學家便是用此萬有引力定律相當準確的運算出了天體運行的軌道,此結果表示靜電力必定是遠小於萬有引力,又因萬有引力和靜電力相差了約1036倍,因此代表質子的電荷量和電子的電荷量的差異必遠小於10-36。明顯的,電子和質子是兩個極不同的粒子,但其電荷竟能這麼準確的相抵。這樣看來,我們的創造主的大能也顯在創造的超高精準度上。

三、 鋪張諸天

我們讀了聖經所提神的創造,在感覺和領會上常被我們縮小很多。譬如詩篇96篇5節,「眾民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造作諸天。」以賽亞44章24節,「那救贖你,從母腹中就塑造你的耶和華如此說,我是造作萬物的耶和華,是獨自鋪張諸天、鋪開大地的;(那時誰與我同在呢?)」我們對這兩節可能感覺不強。現在我們可藉科學的進步,幫我們進入這兩節的感覺。

圖 3 是人造衛星拍照的地球,圖中的雲層顯示我們的空氣天是貼在地球的表面薄層。圖 4 - 5 是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4],其中圖 4 是我們放眼看得到的星球天,到處都是圓圓的星球;但哈伯望遠鏡再繼續的放大倍率,竟看到在這厚厚的星際外,遙遠處放眼看去是圖 5 所示的星雲 (galaxy) 層,以相隔很遠的方式散佈在太空中;圖 6 則是圖 5中一個螺旋狀的星雲的放大照片。一個星雲約有大於1011的星系,我們的太陽系即這所謂的一個星系。這樣我們就可試著感覺一個星雲有多大,我們地球就在其中,我們放眼看去的星星,其實都是我們太陽系所在的同一星雲裏的眾星球;而鄰近的星雲則離我們很遠。其實宇宙大部分是真空,但卻仍有大於1011個星雲。我們從哈伯望遠鏡可看到三層的天,而聖經則說獨自創造諸天的是耶和華。

圖3. 地球上的空氣天
       
圖4. 地球空氣天外的星球天[4]
       
圖5.星球天外的星雲天[4]

圖6. 星雲[4]

在20世紀中隨著斯里弗(Vesto Slipher)發現星系的紅移,依據都卜勒效應(Dopplier effect)人們在20年代終於懂得了遠距的星系都在遠離,這含示宇宙正在膨脹。接著在1965年發現的3K背景輻射被認為是宇宙在100億年前由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物態的大爆炸中產生的可靠證據[2]。地球和所有星系便在這爆炸膨脹過程中形成。聖經則告訴我們,是耶和華鋪張諸天,這指明耶和華是全宇宙的創造者,且以賽亞44章24節說出祂是那獨一的源頭,這也可從萬物都是從同樣的質子、中子、電子三樣東西所構成從旁輔助來揣摩得知。


四、 地球上獨特的水、空氣、和生命

(一) 太陽系星球的形成

圖7. 月球表面[5]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49:31 | 只看该作者
一切的物質都由「原子(atom)」所組成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7/06/13 10:36

一切的物質都由「原子(atom)」所組成,每個原子都由「原子核」與「電子」構成;每顆原子核則是由「質子(proton)」和「中子(neutron)」這兩種「核子(nucleon)」所組成。其中每個「核子」則由三個「夸克(quark)」組成。「夸克」又是由什麼組成的?或許十年後才會有人知道吧!


按目前已知的原子模型來看,夸克組成「質子」及「中子」這兩種「核子」,兩種「核子」構成的「原子核」再結合一個繞來繞去的「電子」,就變成「原子」。除了這些「質子」、「中子」、「核子」、「原子」等,還有其它目前從實驗上測不到組成成分的東西,包括「輕子(lepton)」、「光子(photon)」等,姑且先把這些東西統稱叫「粒子(particles)」,以便接下來進一步介紹「反物質」。

自然界的「物質」由基本「粒子(particles)」聚合組成;「反物質」則是由基本「反粒子(anti-particles)」組合而成,包括反分子、反原子等。所有帶電的基本「粒子」都可能找到與它質量相同、自旋(spin)相同、宇稱(parity)及電荷(charge)則相反的「反粒子」。「反粒子」與「粒子」遵循幾乎完全相同的物理定律。

以「電子(electron)」為例,它的質量為原子單位(AU)的1/1800、自旋1/2,帶一單位「負電」;電子的「反粒子」叫做「正電子(positron)」,質量同樣是原子單位的1/1800、同樣自旋1/2,只是帶一單位「正電」。

這類的「反粒子」一般在自然界裏是找不到的。因為「反粒子」一旦與「粒子」接觸,就會引發「湮滅(annihilation)」作用,炸成一團「光子」,連灰都不剩。

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Paul Adrian Maurice Dirac)為了研發出一套可以正確描述「高速微觀現象」的力學理論,以改善當時「量子力學」只能拿來描述「低速微觀現象」的缺陷,把愛因斯坦相對論方程式:

的另一個表示式

拿來做「量子化」,得出「不受外力干擾」下的電子運動方程式。結果得出兩個解,其中一個解可以充份描述一般電子的自由行為。怪就怪在另一個解,它的能量是負的,在沒有外力干擾的前提下,電子能量不會是負的。

狄拉克認為這「第二個解」有它物理上的意義,他們因此「預言」這世上還存在一種「正電子」,它的質量、自旋、電荷量都與一般的「電子」相同,只差它的「電荷」是「正電荷」,是「電子」不折不扣的「反粒子」。他們將這「電子的反粒子」稱作「正電子」。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觀察宇宙射線在霧室裏的路徑軌跡時,發現「正電子」真的存在。它與「電子」相遇就會湮滅,同時釋放出γ射線。日後的科學家又陸續發現不只電子有它的「反粒子」,連質子、中子等粒子,都有其相對應的「反粒子」。

反質子、反中子、反電子若能比照質子、中子、電子組成「原子」那樣組合起來,就會構成「反原子」。由反原子構成的物質就是「反物質」。「反物質」一旦接近「物質」,就會由於相互吸引、碰撞而釋放巨大能量───湮滅。

在目前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上找不到「反原子」,因為即使真的出了個「反原子」,很快就會被周圍大量的原子「湮滅」。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onseil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 CERN)於1995年以人工方式合成「反原子」,並製造出世上頭一批反物質───反氫原子。1997年,美國天文學家以伽馬射線探測衛星發現,在銀河系上方3500光年的地方,有一塊不斷噴射反物質的「反物質源」,裏面噴射出高達2940光年的「反物質噴泉」。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50:42 | 只看该作者
奈米與六角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7/06/12 21:36
二、奈米孔洞無機材料之合成方法

在單一孔徑分佈之奈米材料的製備上,利用界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能形成結構性非常完整的排列作為架構,搭配欲製備材料之前驅物質(precursor),迫使在製備的過程中即能擁有良好的結構排列,以利後續之處理。這樣利用界面活性劑能在水溶液中形成液晶模版(Liquid stal temple)的特性來製備奈米材料,首次在1992年由Mobi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的C. T. Kresge等人(1),成功的應用在SiO2系統上。本研究希望針對界面活性劑之液晶模版機制作更深入的瞭解,並將此法應用在過渡金屬之奈米材料的製備,以提升實際之應用性。以下針對液晶模版機制作簡單的介紹,並簡述傳統溶膠-凝膠法製備過渡金屬之合成方法與化學反應式。

1. 液晶模版機制

在型態上,液晶模版的形成為界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自發性的行為表現,可以圖一來說明,以陽離子型的界面活性劑 CTAB(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為例,當CTAB溶於水後,其一端為帶氮離子( N+ )的親水端,另一端則為長碳鏈的親油端(-CH3(CH2)15),當濃度在超過臨界微胞濃度後(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會形成球狀分子,CTAB之CMC值約在0.8~1.0(×10-3)(M),此時外層親水,內層相聚親油端,而當界面活性物質的濃度逐漸增加時,為趨向最低能態,其和水接觸的表面會緊縮成圓柱狀,以外層帶正電的氮離子和水結合。當濃度再增加,長管圓柱狀的CTAB會彼此聚集,形成更具規則性排列的六角管柱結構。因此,界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的濃度,是造成各種不同的液晶模版最重要的參數。

圖一 界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隨著濃度增加所形成之理想液晶排列結構示意圖(2)。

當界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排列出規則的液晶模版後,其表面為帶電荷之親水端,若在此時添加所欲製備無機材料之前驅物質,藉由前驅物表面所帶電荷而與界面活性劑吸引形成鍵結,同時包覆在液晶模版的外緣,以形成特殊堆積結構。這使得無機材料原本在水溶液中會因為自發性的聚集而產生不規則的團塊沈澱,但是現在透過界面活性劑所形成的液晶模版,先在水溶液中架構出完整的規則排列,再讓無機物前驅物附著其上,讓無機材料在水溶液中也有著特定的規則排列結構,這樣的應用即稱為液晶模版機制。現以過渡金屬氧化物二氧化錫為例:其前驅物可為金屬錫鹽類(SnCl4‧5H2O),當其溶於水中時,會有水解(hydrolysis)及縮合(condensation)反應發生,使二氧化錫表面帶有大量的-OH基,並在脫水聚合時形成≡Sn-O-,而帶有負電荷,因異性電荷相吸的關係會和陽離子型的界面活性劑之親水端N+ 以離子鍵鍵結,於是在六角管柱狀結構之界面活性物質外層便附著了二氧化錫,如圖二所示。靠著二氧化錫自發性的脫水聚合使其順著液晶模版的架構而聚集成六方最密堆積的結構。在製程最後將界面活性劑去除後,即可獲得具有孔徑分佈單一之二氧化錫奈米材料。由於最後所形成的六角管柱狀”空管”結構,每一”空管”具相同管徑,這樣規則的排列,可以用X 光繞射光譜來偵測此一結構之特性,同時得知”空管”管徑尺寸。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51:49 | 只看该作者
金字塔是花崗岩組成.石英(六角型)是花崗岩的主要成分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7/06/12 21:31
石英的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SiO2,屬六方晶系,硬度為7,比重為2.66,折射率為1.54至1.55,具玻璃光澤。常見的石英多為塊狀體,具良好且透明之結晶外形者稱為水晶。石英最常見的結晶類型是六角不對稱尖柱狀的低溫石英,這是在地表溫度範圍所形成的石英。另有一種石英在較高的溫度下結晶形成,稱為高溫石英,形狀為對秤的六腳尖柱狀。還有一種高壓環境下形成的石英,通常在地下深處或天體撞擊下可發現這種高溫石英。

有時候在商店中可看到晶洞內長著大大小小的六方柱狀石英晶體,最常見的為紫水晶的晶洞。這些水晶結晶體的最外層常是置祕不起眼的一個層圈,這是極為細小的石英聚集層,稱為玉髓。晶洞的行程是原先存在岩石中的孔洞,再地下水面以下經長時間水中的礦物質經化學沉澱附在孔洞的內表層,通常都會先結晶出細小的結晶層圈,這個部份稱為玉髓。其後才在玉髓層表面項內側的孔洞空處結晶出較純淨且結晶顆粒較大的六腳柱狀石英晶體。有時因結晶成一圈圈層圈狀,填滿整個孔洞,每個層圈可能因含不同雜質或因結晶顆粒大小不等,形成不同顏色細小緻密的石英層圈,稱為瑪瑙。晶洞內部常為二氧化矽或碳酸鹽充填,當受侵蝕時,若這些充填物較原岩周圍堅硬,那麼在周圍岩石被風化侵蝕掉後晶洞便會被保存下來。

石英是花崗岩的主要成分,因具有較高的硬度,而且性質穩定,所以可以在風化侵蝕的過程中保留下來,因此也是砂岩的主要成分,特別是石英砂岩中,石英的含量更高。

為何早期人類用燧石互相敲擊點火?為何你可以用白色的石英卵石相互撞擊點火,而其他的卵石卻不行呢?其實燧石就是細小時英集合而成的,石英互擊可以產生火花,這是利用石英具強烈的壓電特性。由於晶體具不對稱性結構(晶體排列方式使然),石英在受壓時會造成晶體兩端電壓不等而具電位差,撞擊即可產生瞬間高壓,產生的電壓晶放電便可產生火花,因此可藉以點火。

石英是玻璃的主要原料,台灣西部許多地方取較純的石英砂或自地層中取較純的石英砂岩作為原料;東部海邊則常可看到許多人撿拾白色的石英卵石做為製造玻璃的原料,這些卵石多半來自於變質岩中的石英脈.純淨無狹雌的石英也可以用作計時震盪器,如手錶內的震盪器,早期取自天然石英,現在多以人工合成的方式,不僅可以控制品質,也可以量產降低成本。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52:47 | 只看该作者
神的創造的三角、天體的六角型結構、水、與靈界的關聯性
分類:三一數字結構
2007/06/12 21:34
神的創造的三角、天體的六角型結構、水、與靈界的關聯性

神的話語和神的創造,兩者的構造都是三角型
神的創造:創造的三角
神的話語:帕斯卡三角
帕斯卡三角=創造的三角


神的三一與三一宇宙

1990 年 發現宇宙是呈蜂窩狀(六角型)結構規則排列
原初萬有起源的構像是創造的三角。
當大霹靂的能量破使質點彼此分離時,它們就構成六角型設計構型
-------------------------------
天上的雲-

鬼居住在水中(六角型),(風 .煙 .空氣. 霧 .)
空中的水蒸氣,地上的污水,海中的鹹水,高山上的霧氣

發現人若對水傳達「善意、感謝、神聖」等美好的訊息,水的結晶會呈現美麗的六角圖形;
相反的,人若傳出的訊息是「怨恨、斥責、詛咒」等消極的因素,水的結晶便出現散亂而且呈現醜陋狀態。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54:20 | 只看该作者
基督徒受苦的標準時期---三年半小標準時期,七年為大標準時期
分類:聖經數字
2008/10/05 20:36

[轉載]: http://blog.xuite.net/bible.wu/blog/17368743

有些基督徒剛生病時,期望能夠得到神的醫治,但是日子一年一年的過去,不但並沒得醫治,反而病得更嚴重,可能生病超過十年或到死亡多沒得到醫治。

有些基督徒在剛失業時,認為不到三個月或半年就會找到工作,但是一年過去、三年過去,甚至失業五年還沒找到工作。失去工作,對於男人來說不但失去養家的收入,也失去自尊和社會關係,不禁內心大聲吶喊:「神啊!你為何如此苦待我,為何不給我開一條出路?」

有些離婚的信徒,不但成為單親家庭,而且受到教會的一些軟弱的會友的批評:「基督徒也會離婚,沒有見證。」有些信徒乾脆換教會或離開教會,不敢換教會的人,只好默默的忍受這樣內心的苦楚。 只要人都會受苦,外邦人可能會去算命卜卦,或是喝酒、跳舞、賭博解愁,甚至吸毒或自殺。

但是基督徒卻不能這樣做,只能等候神開路,到底神要讓基督徒受苦多久?

我最近在台灣的一個戒毒村講道,剛好分享到以利亞的事蹟。列王記上十七章1節記載: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後來上帝讓以利亞到約但河東邊的基立溪旁,喝那溪的水,並已吩咐烏鴉在那供養你。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乾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上帝要以利亞去投靠撒勒法的寡婦。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精彩經文。

到底以利亞禱告,上帝讓以色列幾年沒有下雨,列王記上卻沒有說明。但是依照以經解經的原則,可以得到不下雨的日子有多久。請參考下面的經文: 雅各書五章17節:「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雅各說以利亞當時不下雨有「三年零六個月」。



路加福音四章25-26節:「我(指耶穌)對你們說實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她們一個人那?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去。」 耶穌也說到,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沒有下雨。 前面兩段的經文都說道:「三年零六個月」沒有下雨。

另外,啟示錄十二章5-6節:「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轄管:原文是牧)萬國的;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去了。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有神給她預備的地方,使她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 婦人逃到曠野是要躲避龍(撒但)的攻擊。一千二百六十天,依照以色列的曆法一年為三百六十天,剛好是三年半。

曠野在聖經中代表「受苦和訓練」的年歲。婦人在曠野剛好受苦了三年半的年日。另外,以利亞也剛好是三年半的受苦,磨西在曠野待了四十年。保羅也曾在曠野(沙漠)中潛修三年。 已過世的英國解經家巴克萊,對啟示錄十二章6節的解經很有意思。他說:「曠野就是一個孤寂的地方。因為早期基督徒的生活是孤寂的;他們要與異教徒的世界分隔。基督徒的見證在若干時候也是必須孤軍作戰的。但是即使處身在這些孤寂的時刻中,上帝是與他同在的。一千二百六十天,這個數目字再一次表示一段受困苦的標準時期。」 他提出:「一千二百六十天」,是一段「受困苦的標準時期。」 這是我看的多年的解經書,卻第一次讀到基督徒「受苦的標準時期」是三年半,覺得很有趣。 對於尚在受苦的信徒,如果受苦只有一年半載,還沒有達到三年半,可以再有盼望的忍受下去。世間的手藝,學徒「出師」(學成)也剛好要三年半呢! 如果已經忍受痛苦達三年半的信徒,可以安慰自己可以拿到「受苦大學」的文憑了。 至於受苦三年半的基督徒,相信會「久病成良醫」,對於受苦可說是「博士級」或甚至對受苦產生免疫力(不怕受苦)了。

另外,聖經記載尼布甲尼撒王曾經被上帝懲罰[與野獸同居,吃草如牛...,且要經過七期],七期應該是七年 的時間。蓋恩夫人曾經受苦七年,遭到裡外的棄絕。

七年剛好是三年半的兩倍,如果受苦七年就算完整數字的一輪了。說不定有人受苦是七年的好幾倍呢?

筆者認為受苦的標準時期以三年半為小標準時期,七年為大標準時期,是不錯的時間區隔,讓受苦的人有些盼望。受苦可能三年半,或較長七年就結束了!

    基督徒無論受苦的年日多久,但終會過去。正如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1:57:51 | 只看该作者
法國成為數學強國的奧秘
分類:數學哲學
2010/08/28 18:29

法國成為數學強國的奧秘

巴黎8月19日電(記者李學梅)19日,素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揭曉。在4名獲獎者中,法國數學家塞德裏克‧維拉尼和法籍越南裔教授吳寶珠聯手奪下半壁江山,這使得法國在菲爾茨獎目前50多名獲獎者中佔據了11席,也許數量上仍不及美國,但從人口比例來看,法國早已確立了數學強國的地位。

事實上,從天才少年埃瓦裏斯特‧伽羅瓦,到提出“龐加萊猜想”的大博學家亨利‧龐加萊,再到去年獲得挪威數學“阿貝爾獎”的米哈伊爾‧格羅莫夫,法國在數學領域總是人才輩出,碩果累累。這其中既有歷史的積淀,也得益于教育部門對數學學科的重視。

法國數學協會主席貝爾納‧埃爾費表示,法國的數學傳統可上溯到拿破侖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國對于數學的推崇與重視有增無減,正是在這種氣氛的帶動下,不斷有出色的人才投身這一學科,推動其向前發展。20世紀40年代,布爾巴基學派的出現在當時形成一股風潮,該學派以數學家尼古拉‧布爾巴基的名字命名,其成員大多是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的青年才俊,他們主張用邏輯的次序介紹數學的各個組成部分,吸引了眾多數學家的注意。這一學派至今仍對法國數學界有著很大影響,在法國11位菲爾茨獎獲得者中,有5位便是師出此門。

除了優良的傳統,法國的學校和科研機構也為數學家們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無論是重點院校,還是普通大學,抑或是高等專科學校的預備班,都能提供優質的數學教育。那些有意深造的年輕數學家則會選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等機構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與其他學科的聘任制度有所不同,科研中心每年都會選拔青年數學人才,聘為研究員,他們可選擇自己喜愛的課題進行研究,這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記者曾走訪過法國數學界的知名機構——高等科學研究所。研究所遠離巴黎市區,佔地面積很小,卻綠草茵茵,環境宜人。它還擁有一套獨特運作方式,即只有5位終身制的研究員,而其他人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學者,他們或在此從事長期研究,或進行短期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追求新的靈感。

在深厚的治學傳統和寬松的研究環境下,法國的數學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法國目前有近4000名數學專業研究人員,是世界上數學家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還坐擁高等科學研究所、亨利‧普安卡雷研究所、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巴黎第十一大學等一批在此方面出類拔萃的科研機構和院校。

不過,與世界各國的大趨勢相同,法國數學界也面臨後備人才不足的問題。起始階段微薄的工資,職場上越來越多的選擇,使得一部分年輕人放棄曾摯愛的數學研究,轉投其他行業。看來,如何在數學王國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仍是法國科研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2:01:59 | 只看该作者
活用數學 張耀祖撥算盤知運算
分類:數學哲學
2009/10/11 08:21
活用數學 張耀祖撥算盤知運算
2009/10/09 20:29:00

「學生不需死記數學公式,透過算盤撥打,能看到數學運算過程。」高雄縣義守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張耀祖新專利「九章算盤」,顛覆傳統背誦式數學。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攝 98年10月9日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9日電)「學生不需死記數學公式,透過算盤撥打,能看到數學運算過程。」高雄縣義守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張耀祖新專利「九章算盤」,顛覆傳統背誦式數學。

     「九章算盤」是張耀祖繼2年前發表突破傳統的高速解碼器專利後的重大新專利,這是他思考中西方數學教學與學習數十年後的重大突破。

     張耀祖表示,從全球數學評比可發現,華人學生在中學以下階段的數學能力明顯優於西方學生,但進入高中、大學以上的數學階段時,這種優勢開始逆轉。他從事數學學習、教學、研究數十年間,一直對這個現象充滿疑惑,也是促成他投入研究的重要動力。「九章算盤」可說是他對這個課題研究的成果。

     他指出,語言應是造成中西方在數學學習階段性差異的關鍵。中文方塊字「一字一音」的特質,可說是全世界最好的算術語言,有利於數字運算與學習;國人小學就擅長背誦的「九九乘法表」,他走遍全世界幾乎找不到第二家。這應該是西方人在中學以前數學成績難以超越華文系統的亞洲國家的重大原因之一。

     他表示,華人這種「聽覺式運算」,雖然計算速度快,卻也容易演變成只知道規則,不知內涵,對進階數學的運算,往往就面臨困難。

     西方社會沒有如華人語言的協助,張耀祖指出,因而無法運用「聽覺式運算」,反而發展出「視覺式運算」的優點。「視覺式運算」採用更呆板、卻務實的建構式數學方法,也因此落實心、手、眼合一的學習,對於高階數學的理解極為關鍵。

     張耀祖新專利「九章算盤」保留「聽覺式運算」的優點,又加入「視覺式運算」的新方法。他表示,透過「動手操作」,彰顯數學做中學的特性,學生不需死記數學公式,透過撥打算盤,能看到數學運算過程,落實心手眼合一的學習。

     張耀祖過去完成數項研究成果。2003年他參與的研究團隊成功地解開編碼大師Berlekamp認為難解的平方剩餘碼,解決編碼學45年來的難題。 2007年他研發突破傳統的高速解碼器,較目前解碼法快100倍以上,可直接應用在衛星、行動通訊、數位影音與數位儲存設備的產品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手机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飞狐】 ( 网站ICP编号:京ICP备06013475号-7 )

GMT+8, 2025-7-10 15:10 , Processed in 0.2059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