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标题: 20070608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49
标题: 20070608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湖北省钟祥地区玉米市场整体平稳,价格持平
湖北省钟祥地区玉米市场整体平稳,目前东北玉米到站价在1680元/吨,与上周相比价格变化不大。据贸易商反映,目前当地玉米市场销售情况较为平淡,主要是由于养殖需求疲软,饲料厂采购量较小。另外,近期车站到货量增多也打压玉米价格。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49
标题: 漳州港玉米市场价格平稳,市场购销活动清淡
漳州港玉米分销价变化不大,目前质量好的吉林玉米1660-1670元/吨,质量差的在1620-1630元/吨,目前港口库存在45万吨左右。据了解,由于养殖户趁目前猪价较高,纷纷提前将养殖生猪出栏,加剧存栏量不足的现状,饲料需求减少明显。港口玉米购销平淡,据反映,由于南方连日大雨,港口到船有限。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50
标题: 北良港玉米价格持稳,港口买卖双方陷入僵持
北良港二等玉米平仓价1550-1560元/吨,持平于昨日价格。港口库存约75万吨。由于目前港口价格走高,发运至南方港口,贸易商利润十分微薄,所以买方并不认可当前价格,买卖双方陷入僵持阶段。另据了解,近期港口内贸走船清淡,主要由于货船忙于煤炭运输。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51
标题: 吉林省镇赉地区玉米价格平稳,收购活动清淡
吉林省镇赉地区玉米价格平稳,目前当地玉米收购价格1420元/吨,持平于上周。据了解,目前当地收购活动清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当地农民预期后市价格还会继续上涨,惜售心理明显;二是现阶段铲地、插秧等农事活动繁忙,无暇卖粮。目前当地收购主体变化不大,仍为粮库、大贸易商。由于利润空间有限,虽然收购量不大,但是收购主体已经不打算提高收购价格。据当地贸易商反映,目前当地农民手中的余粮质量比较好,但存量不多,约有1000-2000吨左右。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51
标题: 农业部要求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
当前已进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发季节。农业部7日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力度,保障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
通知指出,各地要进一步完善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一旦发生疫情,各地要根据疫情情况,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及受威胁区,对疫区实施严格封锁,停止交易,严禁生猪及其相关产品流出疫区,坚决控制疫情。
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正陆续投入使用。通知强调,在疫苗供应初期要优先保证种猪和母猪、重点地区以及发生疫情后受威胁地区生猪免疫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做好免疫记录,加强免疫效果监测,保证免疫质量。紧急防疫期间,农业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实行统一调拨,各省也要明确专人负责疫苗调拨。
通知要求,各地要尽快摸清疫情底数,把握疫情发生趋势。当前要重点对已经发生过疫情地区、种畜场和规模养殖场开展病原学监测,开展疫情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疑似病猪要迅速诊断,并做好鉴别诊断工作。
当前生猪市场行情较好,生猪大范围长途调运频繁。对此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大检疫监管力度,防止染疫生猪进入流通环节。加强产地检疫,加强对生猪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强化免疫标识管理。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知还要求各地积极指导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做好防疫管理,加强疫病防治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水平。建立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建立养殖档案,及时记录免疫、用药、消毒、诊疗等情况。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实行封闭管理,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对散养生猪要加强高温季节消毒灭源工作。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52
标题: 北京市“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推广工程”进展顺利
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业局的推动下,通过多部门联动和协作配合,落实农资、资金、培训、技术“四到位”,北京市“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推广工程”取得显著进展。
根据雨养旱作玉米播种的技术特点,借助近日降雨的有利时机,北京市科委协同北京市农业局迅速行动,印发春玉米抢墒播种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县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组织农户紧急动员抢墒播种,同时要求保障技术服务小组快速跟进,落实关键播种技术,提高播种质量。截至5月29日,“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推广工程”已全面完成春玉米播种任务,播种面积52.9万亩,占项目实施总规模(85万亩)的62.2%。通过实施抢墒、等雨等抗旱播种技术,全部实现了利用自然降雨和土壤水分一次播种拿全苗的目标,比常年节约地下水资源603.35万方,已播春玉米出苗率达到95%。
北京市科委将进一步开展科技示范,建设高水平示范田,通过范推广,以点带面带动北京市玉米节水、增产、增收。在即将开始的夏玉米播种工作中抓好麦收后的抢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全面、高质量地完成85万亩雨养节水玉米的播种计划。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52
标题: 南方五省区汛情严峻 中国气象局连夜组织紧急会商
广东告急、福建告急、湖南告急……,刚刚进入主汛期不久,严峻的汛情让气象人绷紧了神经,丝毫不敢松懈。6月7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7日晚上到8日白天,广西、广东、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北部和东部、湖南南部、广东中北部和西部、福建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还将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据悉,这是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国家级预警信号,旨在提醒政府、公众及有关部门提高警惕,注意防范。暴雨橙色预警同时迅速传达到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等有关部门。
20时,中央气象台会商室灯火通明,中国气象局在这里连夜组织紧急大会商。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江西五省区气象局依次汇报了当地汛情并就未来几天天气形势做出预测。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许小峰、党组成员沈晓农、各内设机构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中央气象台预报人员,个个表情严峻,目光紧紧盯着电视会商大屏幕。
经过紧张的会商,中央气象台把关预报员孙军得出预报结论:8—10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将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贵州、广西、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广西、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并将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提请注意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地质和雷电灾害发生。
许小峰就进一步做好汛期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提出了意见。首先,要加强短时预报、临近预报,要充分利用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卫星等各种现代化监测手段,同时要做好山体滑坡、泥石流、雷电等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和服务。第二,要做好“两个服务”,一是对公众服务要及时、精细化,要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将天气信息传达给社会公众;二是要加强决策服务,特别是做好应急服务。第三,要加强雷达、卫星、通讯系统、自动站等装备的保障服务,要加强值班值守。第四,要加强区域会商、联防,充分发挥区域气象中心的作用,及时与中央气象台沟通,及时收集、上报灾情。
会商结束后,郑国光、沈晓农等还实地检查了中央气象台的值班情况,了解了双星观测业务化以来卫星资料在预报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6-8 11:54
标题: 2007年农户存粮情况专项调查:农户存粮数量略减
据价格系统成本调查队对全国30个省、市、区825个调查县16321个调查户存粮和售粮情况专项调查(调查期为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4月1日)显示,全国平均农户户均出售粮食数量增加,存粮略有减少;由于售粮数量增加和价格提高,农民售粮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大型龙头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收购份额增加,在粮食市场中作用日益增强。
一、农户售粮数量增加,存粮数量略有减少
由于单产提高和播种面积略有增加,调查期内调查户户均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47公斤,增幅1.2%。虽然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户均出售数量较上年增加了176公斤,农户手中存粮比上年同期反而有所减少。2007年4月1日,农户户均存粮1102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20公斤,减幅1.8%。其中:小麦户均存量242公斤,同比下降7.4%;玉米户均存量279公斤,同比略降1.3%;稻谷户均存量463公斤,比上年增加5.2%;豆类户均存量20公斤,下降18.8%。
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存量减幅较大。主要原因是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的执行,有效推动了市场粮价的高位运行,充分调动了农民售粮的积极性。许多农民减少了留存的自用粮数量,力求在市场粮价较高时售出更多的粮食。调查期内,户均出售小麦553公斤,比上期增加87公斤,增幅19%。已售小麦占产量的比例达63%,比上期高7个百分点;已售小麦比例远超过小麦正常商品率(2003-2005年农户小麦商品率为46%)。由于小麦出售数量增加很多,虽然2006年小麦产量提高,户均小麦存量仍有较大幅度下降。
与小麦情况相反,南方稻谷主产省份稻谷存量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去年稻谷增产较多,可供量增加;二是2006年以来稻谷市场价格一直比较平稳,农民并不急于出售新粮。
存粮结构整体比较稳定,稻谷仍占存粮的四成左右,小麦和玉米则分别占22%和25.3%。另外,存粮中仍有三分之一强的粮食待售。其中玉米待售量为157公斤,占存量的56.3%。主要是由于目前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势头,农民有惜售心理,仍在观望等待,以期卖个好价钱。
二、农户售粮收入大幅增加,售粮渠道继续呈现多元化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内调查户户均售粮收入达4471元,比上期增加1090元,增幅32.3%。农户出售稻谷、小麦、玉米的平均出售价格为每50公斤72.3元,比上期提高5.3元,升幅7.9%。价格提高所增加的收入占增收总额的四分之三。
粮食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农民售粮更加方便、可选择的渠道更多。个体私商粮贩由于服务态度好、且主动上门收购,手续简便、节省费用,受到农民欢迎。同时,大型龙头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在粮食市场购销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全国平均,调查期内户均直接售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粮食427公斤,占售粮总量的15.1%,比上期下降2.2%;向大型龙头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出售粮食552公斤,占出售总量的19.5%,比上期增长3%;向其他渠道出售粮食1831公斤,占出售总量的65.4%,比上期略降0.8%。
综观近年来农户存粮情况,1998-2003年,农户存粮总量持续增加;2004年农户存粮数量首次出现下降,绝对量下降到1000公斤以下;2005年出现恢复性反弹,户均存粮数量达到1100公斤以上。2006年小幅下降,今年继续了2006年的小幅下降趋势,但户均存粮数量仍保持在1100公斤左右。调查户通过市场(包括其他渠道和大型企业)出售的粮食总量已占84.9%,较2002年增长了26.1%。
农户存粮在社会粮食库存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对调节市场粮价具有一定影响。有关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帮助农民正确把握粮食市场情况,分析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引导农民合理确定储粮数量,选择合适时机出售余粮。一方面可以引导农民理性规避市场风险,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售粮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平缓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 欢迎光临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http://bbs.88158.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