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标题: 20070413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2
标题: 20070413大连期货市场资迅
河南玉米价格稳中略涨,厂家减少收购量

  据本网最新消息,今日河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略有上涨,目前长葛地区水分15%的玉米当地粮商收购价1440-1450元/吨,水分14.5%的玉米厂家收购价1480-1500元/吨,价格较上周上涨20元/吨;信阳地区玉米价格则保持稳定,目前信阳地区水分15%的玉米粮商农村收购价1420-1430元/吨,当地饲料厂进厂价1460-1670元/吨。据了解,由于当地玉米价格过高,加工企业利润严重缩水,个别厂家已经减少了玉米收购量,相应地增加了小麦收购量。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3
标题: 重庆玉米价格基本稳定,市场购销清淡
  据本网最新消息,今日重庆地区玉米价格基本稳定,目前水分15%的河北玉米到站价1690元/吨,东北玉米到站价1710元/吨,水分14%的本地玉米厂家挂牌收购价1600元/吨。据了解,当地厂家多数保持按兵不动,没有看见有什么补库的采购行为,个别小厂计划收购剩余的本地玉米,以规避后期价格风险。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4
标题: 广东港口玉米价格混乱,报价偏低
  据本网最新消息,今日广东地区港口玉米报价混乱,但总体呈现弱势特征,目前蛇口港水分15%左右容重700G/L的东北玉米成交价1590元/吨,报价维持在1600元/吨,水分18%的东北玉米成交价1570元/吨。据了解,当地部分高水分玉米出现发烧现象,贸易商出货心切,报价偏低,绕乱了正常的市场价格走势。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5
标题: 锦州港价格平稳趋弱
  今日锦州港水分15%的玉米平舱价为1480元/吨,但出现了1570元/吨平舱的价位,价格平稳趋弱。本周内贸走船较少,约10万吨,因利润微薄,贸易商平舱积极性较低。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5
标题: 商务部:鸡蛋价格连续六周回落
据商务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随着天气渐暖,鸡蛋上市量增加,鸡蛋价格已连续六周回落,上周(4月2日-8日)全国鸡蛋平均零售价格已降至6.80元/公斤,较前一周下跌0.15%,每公斤较春节期间下跌 0.33元。
  从各地情况来看,昆明鸡蛋平均零售价格为6.71元/公斤,较前一周下跌3.59%;深圳鸡蛋价格8.34元/公斤,下跌2.23%;乌鲁木齐鸡蛋价格7.38元/公斤,下跌1.47%。
  目前,去年秋季集中补栏蛋鸡逐渐开始产蛋,鸡蛋市场供应量增加,预计下周鸡蛋价格将继续小幅下跌。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6
标题: 北方大部地区旱情持续 全国2.14亿亩耕地受旱
12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4月4日以来,西南大部、华南东南部出现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一般10至50毫米,部分地区旱情进一步缓和;北方大部无有效降雨过程,旱情持续。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4月12日,全国耕地受旱(缺水缺墒)面积2.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4655万亩,重旱1130万亩,干枯118万亩,有1213万人、1113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部、东北西部、西南西部以及西北的部分地区。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田以堂分析认为,当前全国旱情呈现四个特点:
    西南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时间长,程度重。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一些地区旱情已持续近3个月,造成塘堰干枯、溪河断流,人畜饮水困难突出,春耕春种受到一定影响。目前云南、四川、重庆三省市仍有687万人、624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部分山区群众人背马驮连夜排队等水。另外云南省仍有1022万亩耕地受旱。
    北方旱区耕地缺墒面积大,旱情呈发展趋势。北方大部分地区近期降雨稀少,天气转暖,大风天气增多,耕地和草场失墒加剧,旱情呈发展趋势。目前,东北、华北、西北有1.5亿亩待播耕地缺墒,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区有30多万平方公里草场受旱。
    旱区各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组织开展抗旱工作。海南省召开了全省抗旱工作现场会议进一步部署全省抗旱工作,目前,全省共投入抗旱资金3843万元、劳力33万人、设备4万台套,抗旱浇地110万亩,解决了18万人、5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赴西部重旱区检查指导春耕抗旱工作。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7
标题: 油籽产量下降 我国豆油进口将大增
  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由于中国农户转播谷物,因而中国将进口更多的大豆和豆油。
  2007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可能从上年的910万公顷减少到860万公顷。油菜籽播种面积可能从上年的700万公顷减少到680万公顷。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口更多的大豆。中国商贸代表团计划5月份访美,届时可能采购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大部分大豆可能从2007年9月份开始装运。
  油世界还预计2006/07年度中国豆油进口从上年度的152万吨增至165万吨。而且考虑到近期到货数量庞大,这一预测值可能过低。
  2006年10月到2007年3月期间,阿根廷对中国出口了90万吨豆油(上年同期为66.4万吨)。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了15.7万吨豆油(7000吨);巴西对中国出口了11.4万吨豆油(24.1万吨)。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9
标题: 黑龙江历史之最系列报道之——粮食商品量全国最高
编者按:温家宝总理那句‘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的嘱托已经深烙在黑龙江人的心底,毕竟仓里有粮,心里不慌,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黑龙江作为商品粮的重要输出省,作为国家商品粮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搞好优质粮食的生产,保护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2004年至2005年,黑龙江粮食生产连续三年稳定在3000万吨以上,2006年更是达到3780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商品量居全国首位。  

    现在黑龙江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的很好。
  黑龙江历史之最系列报道之——粮食商品量全国最高
  东北网4月12日电(记者雷蕾李越峰)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中央和黑龙江省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黑龙江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力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2004年全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大关,之后连续三年稳定在3000万吨以上,2006年更是达到3780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商品量居全国首位。
  绿色食品大省地位进一步确立
  五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加工企业加快发展,市场体系建设更加完善。2006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已达1054个,比2001年增长2.8倍;2006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4150万亩,比2001年增长3倍。绿色食品认证个数、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黑龙江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了以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为主的水稻种植带,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为主的大豆种植带,以绥化为主的玉米种植带。积极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覆盖广大农村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群。2006年全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00个,实现销售收入665亿元,为城乡居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5万个。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乳业集团等企业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对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共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6000万亩,带动农户185万户。
  畜牧业大发展成效显著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农牧业“主辅换位”战略的引导下,实行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畜牧业整体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2006年畜牧业实现产值480亿元,年均增长13.2%。2006年末,奶牛存栏178.1万头,比2001年增长1.3倍。肉、蛋、奶总产量达319.6万吨、107.6万吨、464.6万吨,分别比2001年增长86.7%、40%、1.4倍。形成了以绥化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省农垦总局为主的生猪优势产区,以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为主的家禽优势产区,以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省农垦总局和绥化市为主的奶牛优势产区,畜牧业发展区域格局已经形成。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1:59
标题: 广东黑牛2.8亿投肥东 建液体常温豆奶生产线
4月12日上午,国内豆奶制品“大鳄”——广东汕头黑牛食品正式入驻肥东县经济开发区,为该集团双蛋白液态奶安徽基地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而此前,奶制品生产企业蒙牛、伊利已先后进入合肥。
    据了解,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是集食品研发、生产、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食品企业,总部设在广东汕头,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豆奶粉生产基地。
    目前,注册为安徽黑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该项目注册资本为4200万元人民币,计划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在此建设黑牛华东生产基地项目,从事大豆等深加工,力争在今年底建成投产。有关方面透露,黑牛计划2年内把该项目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大豆功能饮料生产基地,同时建成国内第一条液体常温豆奶生产线。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2:03
标题: 多空分歧大 玉米持仓再破百万
  与工业品全线上涨形成鲜明对比,昨日农产品市场出现集体下挫,而在1700元/吨附近横盘了近三个月的大连玉米,也仍未有突破,昨日其主力合约0709增仓下滑,跌12点,收于1678元/吨,增仓430手到100.1万手,这也是继周二之后持仓再次突破百万。
  东华期货分析师陶金锋表示,玉米在目前仍面临较大调整压力的情况下,短期内要有上行较难,尤其是在1700点附近的抛压较重,更不具备向上突破的动能。他分析说,近期国内玉米现货压力不减,春播在即、气温回升等多方面因素促使农民有加速售粮的欲望,少数大型深加工企业玉米日收购量大多在2000吨以内,其他贸易商对湿玉米的收购都非常慎重。另外,饲料企业当前消化玉米的速度也十分缓慢,由于养殖户今年对畜禽疫病的担忧明显增强,补栏积极性不高,养殖危机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因此,玉米总体需求在5月份之前仍没有好转的迹象,这对现货消化非常不利。
  不过也有分析师预测,饲料消费的复苏、玉米工业需求的增长及库存下降打破国内玉米供需紧平衡状态,支撑国内玉米价格,在经过四个月的调整后,国内玉米有望出现新一轮上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2007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存结余将有大幅下降,显然在库存紧张背景下,国内玉米市场紧平衡的状态一段时期内仍难有改观。
  需要关注的是,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市场配额的传闻昨天也有了说法。中国出口商表示,政府已经同意发放100多万吨的新的玉米出口配额。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玉米供应并没有大的问题,加上国家仍然调控出口,不会大幅增加进口配额,因此不会对市场造成大的影响。尽管海关数据显示,1-2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同比增24.9%至177.37万吨,但这基本上是上年第四季度签订的合同,并不足以反映今年以来的市场真实情况。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2:04
标题: 油脂供应紧张造就豆油强市
  纵观昨日的豆类市场,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大连大豆及豆粕大幅下跌,创下2个月以来低点;而豆油市场则越战越勇,将历史高点再一次踏在脚下。分化的走势,正是对其各自迥异的基本面作出的最充分反应。
  昨日连豆市场增仓带量下行,空头人气聚拢,这与国内现货市场出现疲软有一定关系。目前国产大豆价格出现下滑,同时进口大豆分销价格也略有走低,刺激大豆期货市场空头人气。A709合约报收3160元,较前日下跌45个点;而苦于下游养殖业需求疲弱,处于库存激增局面的豆粕市场也表现疲软,M709合约报收2566元,较前日下跌42个点。豆油期货则是一枝独秀,强劲上扬,又创新高,Y709合约报收6960元,上涨106个点,目标直指7000元大关。
  豆油的飙升,是由短期国内油厂压榨状况所决定的。目前国内油厂大豆加工成本达到每吨3000元左右,而按照目前的2400元豆粕现货价,7000元的四级豆油市场价格,油厂加工大豆全面亏损。因此近期油厂停工现象增多,同时大型油厂开工率也有所降低,这使得豆油市场的现货供应偏紧,同时棕榈油价格的不断攀高也从搀兑替代品的角度对豆油起到提振。
  而中国今年整体性的油脂供应紧张对于豆油价格的高企也是功不可没。从油菜籽而言,今年开春之后,国内长江流域气候反复无常,由于前期气温暖于常年,油菜作物的抽苔期较往年明显提前,但随着3月份之后的连续低温多雨,油菜开花和结荚情况堪忧,市场对于连续第二年的中国油菜籽减产担忧越来越浓,菜油价格也开始逐级回升。
  山东地区用量最大的花生油也是涨声一片。5升桶装鲁花花生油由原来的87元上涨至99元,涨幅超一成。而国内花生价格已由去年的每吨6000余元涨至现在的7000余元。自去年秋天花生减产以来,市场花生价格持续走高,花生供应问题是导致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再与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高,豆油生物柴油概念再次升温的全球大环境相联系,豆油价格的再上台阶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2:14
标题: 国外经纪商4月12日CBOT玉米看市
国外经纪商Benson-Quinn观点:
    受技术交易商继续平掉陈、新作物合约多单影响,周四CBOT玉米期货市场继续收低。盘前的强劲出口销售报告数据没能为市场提供多少支撑,而有关下周天气将轻微转好的预报却全天都对市场构成压力。基金日内卖出大约5000-7000张玉米期货合约,陈合物合约多单展仓特征依然明显。技术图表上,12月玉米期价已经抢占了10均线384美分、100日均线384 1/2美分支撑位,而今天期价运行过程中在这个位置上、下方还分别出现一些止损买单、止损卖单。12月合约目前在其4月9日高点与4月21日点间的62%回挡位377 3/4美分水平获得一些支撑。
    据中国一大粮油集团高级官员称,他们预计中国政府公布120万吨玉米的新出口配额。但截止目前,市场还没有关于中国政府已发布新配额的确认消息。美农业部目前预估的中国年度玉米出口量仍为350万吨,行业人士认为中国官方将可能继续等下去,直到国内新玉米产量能够得到更好确认。目前中国国内玉米价格已处于10年高点,政府对于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非常敏感。另有消息称,日本近期可能已购买了4-5船中国玉米,这令CBOT玉米市场早期也承受了一定压力。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2:14
标题: 国外经纪商4月12日CBOT大豆看市
国外经纪商Benson-Quinn观点:
    今天CBOT大豆5、7、11月合约均下破了近一个月以来的活动区间下沿并刷新两个月低点。5月、7月合约还均突破了3月份低点,并且5月合约还收在该低点下方、7月合约收盘也仅比日内低点高出2美分。这种技术图表的弱势将使期价很容易产生进一步下跌,特别是在美豆供应创纪录、出口需求正转向南美的利空基本面条件下。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2:15
标题: CBOT玉米期货市场4月12日评述:探低反弹,期价小幅收低
道琼斯4月12日消息:受播种天气改善预期以及活跃投机卖盘压制,周四CBOT玉米期货市场继续收低,但期价收复了早期的大部分跌幅。5月合约开盘357 1/2美分,最高361 1/2美分,最低349 1/4美分,收盘358 3/4美分,下跌2美分;12月合约收盘387 1/4美分,下跌1/2美分。
    分析师称,天气预显示下周美国中西部作物带将出现利于播种的温暖干燥天气,这令今天CBOT玉米市场开盘即面临压力,活跃的投机卖盘将期价拖至近一周多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随着市场抛压枯竭,玉米期价在后半截盘受获利平仓盘以及终端用户买盘支撑出现了较好反弹,以致收盘跌幅补大幅削减。
    分析师指出,今天玉米市场下跌在本质上属于技术性行为,期价早期的大幅下挫与基本面影响关联不大。当前市场看上去忽视了美玉米播种潜在延误的利多影响,这是因为潮湿天气在下周经过短暂晴好天气后还将重返中西部作物带,盘前的美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数据虽然较为强劲,但仍然无法抵消盘中的活跃卖盘压力。除此之外,当天5月玉米合约向远月合约展仓交易特征也较为明显。
    美农业部最新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4月5日(周四)一周的美玉米净出口销售量为132.56万吨,是前一周的2.4倍,比前四周平均高出73%,也高于市场预测区间60-85万吨水平。
    据气象机构DTN预报,本周余下时间城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多为干燥天气,仅密苏里中部、北部及爱荷州南部周五晚些时候至周六期间有小到中雨,大部分地区气温仍低于正常水平;作物带东部地区北部继续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而且这种潮湿天气未来两天还将向南部、东部扩散,周日至下周一期间以干燥天气为主,平均气温低于正常水平。
    6-10天中期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地区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或高于正常水平,东部一些地区气温仍然偏低;作物带偏西部、南部地区雨量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其它地区雨量低于正常水平。下周作物带播种天气条件有望得到改善。
    场内交易方面,ADM投资买入300张5月合约,FCStone买入300张7月合约,JP摩根买入500张5月合约,Fimat买入400张7月合约,Man财经买入500张7月合约;JP摩根卖出300张7月合约、1000张12月合约,Fortis、RJO各卖出500张7月合约,Penson GHC卖出500张5月合约、300张7月合约、500张12月合约,Rand财经卖出500张12月合约。全天CBOT玉米期货成交量约38.6万张;投机基金日内卖出大约6000张。
作者: 一期一货    时间: 2007-4-13 12:15
标题: CBOT豆类期货市场4月12日评述:受技术性卖盘压制,大豆收6-8美分
道琼斯4月12日消息:受技术投机卖盘压制,周四CBOT大豆期货市场呈现破位下行走势,期价触及近两个半月低点,最终各合约收跌6-8 1/4美分。5月大豆合约开盘741美分,最高745美分,最低732美分,收盘738 1/4美分,下跌8 1/4美分;11月合约最高789 1/2美分,最低778美分,收盘784 1/2美分,下跌7 1/4美分。
    5月豆粕期货合约收盘200.90美元/短吨,较前一天下跌4.20美元;5月豆油合约收盘32.65美分/磅,下跌0.13美分。
    分析师称,美国、全球大豆近期供应充足以及播种天气改善前景吸引了CBOT大豆市场投机卖盘,期价遭遇了技术信号疲弱的压力。主力5月大豆合约前日受阻于750美分心理价位以及今天穿透近一个月波动区间下沿支撑的表现引发了投机抛售压力,而期价下行过程中触发的止损卖单甚至还令期价短暂出现了双位数跌幅。在随后时间里,市场仍保持了弱势基调,但轻微获利减仓盘的出现削减了之前的明显跌幅。
    对于后市,交易商认为5月大豆合约今天收在3月份低点739 1/2美分下方,这令期价有进一步下滑至710-720美分区域的可能。
    消息方面,周四盘前美农业部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4月5日(周四)一周的美豆净出口销售量为13.7万吨,连续第三周创市场年度新低,比前一周及前四周平均分别下降47%和64%,低于分析师预测的20-40万吨区间;中国当周新购美豆1.52万吨、装船24.89万吨。
    据气象机构DTN预报,本周余下时间城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多为干燥天气,仅密苏里中部、北部及爱荷州南部周五晚些时候至周六期间有小到中雨,大部分地区气温仍低于正常水平;作物带东部地区北部继续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而且这种潮湿天气未来两天还将向南部、东部扩散,周日至下周一期间以干燥天气为主,平均气温低于正常水平。当前这种冷湿天气模式将继续延误玉米播种。
    6-10天中期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地区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或高于正常水平,东部一些地区气温仍然偏低;作物带偏西部、南部地区雨量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其它地区雨量低于正常水平。作物带播种天气条件有望得到改善。
    场内交易方面,FCStone买入400张7月合约,JP摩根买入500张7月合约,Fimat买入300张5月合约,UBS证券买入300张7月合约;Fortis卖出1500张5月合约,Rand财经卖出1000张11月合约,RJO卖出400张5月合约,UBS证券、Man财经各卖出300张5月合约。全天CBOT大豆期货成交量约19.9万张;投机基金日内卖出大约5000张。
*豆粕 豆油
    周四,CBOT豆粕、豆油期货均跟随大豆走势最终收低。豆油当天仍旧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能力,豆油/豆粕套利、全球植物油需求利多基本面以及原油期价的大幅上涨抑制了豆油期价跌幅。交易商称,豆油在压榨套利中的份额正在向2006年8月份的45.20%目标挺进。
    豆粕市场当日跌幅明显,技术信号疲弱、油/粕套利以及大豆下跌等因素均对其构成压力,主力5月合约当天早些时候就移至50%回撤位203.50美元下方并触发了一些止损卖单,期价跌幅被放大。分析师指出,由于美国国内豆粕饲料供应以及来自南美方面的出口供应竞争压力增大,豆粕市场仍旧处于弱势当中。
    全天CBOT豆粕期货成交量约6万张,豆油成交约8.2万张;投机基金日内卖出大约5000张豆油、2000张豆粕,商业公司则买入约5000张豆油。
    至周四收盘,5月豆油合约在压榨套利中的份额为44.83%,5月大豆盘面压榨利润为63美分/蒲。




欢迎光临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http://bbs.8815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