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标题: 看到的一段对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来啦耶    时间: 2007-2-8 15:43
标题: 看到的一段对话
“爱因斯坦的数学技巧”
思维方式,有点意思,
给个连接地址,
自己看看。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39055874
作者: 跳跳雨    时间: 2007-2-8 16:14
原帖由 我来啦耶 于 2007-2-8 15:43 发表
“爱因斯坦的数学技巧”
思维方式,有点意思,
给个连接地址,
自己看看。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39055874


连过来了,谢谢,有些嚼头:)
作者: 占一剑    时间: 2007-2-8 22:36
这种转换也许可以借用借用。
作者: gavin007    时间: 2009-3-9 22:57
受益非浅!
作者: adinos    时间: 2009-3-9 23:17
有一定启发的作用
作者: firebasara    时间: 2010-2-13 19:30
这对话能应用么
作者: 489km    时间: 2010-11-4 20:58

作者: xyzabc    时间: 2010-11-4 21:28
指定的帖子不存在。
作者: 646972381    时间: 2010-11-4 21:33
百度来的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前些时间,我一直说,坐标变换与规律描述是不同的,相对论混淆了两者的区别,从而造成很多错误认识。可似乎总是说不清,下面通过一个小例子,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互不联系的观察者A、A’,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坐标系,采用自己制定的计量方法、测量方法。他们对同一客观事实进行量化反映,观察者A得到的规律描述为x3=f(x1、x2),观察者A’ 得到的规律描述为x3’=f’(x1’、x2’),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描述,观察者A、A’都不知道物理原因是什么。

有一个第三者,通过比较观察者A、A’的测量结果,发现x1、x2、x3与x1’、x2’、x3’之间满足一定的转换关系。如果这个第三者说,这些转换关系可以用来解释x3=f(x1、x2)或x3’=f’(x1’、x2’)的物理成因,我想没有人会同意。

现在,作为一个新的第三者爱因斯坦出现了。他请求两个观察者协调一下,不要各自为政。协调的结果是,观察者A的计量方法、测量方法不变,观察者A’按照爱因斯坦的要求,调整计量方法和测量方法等,使x1’、x2’、x3’与x1、x2、x3满足某种转换关系,并最终保证调整后的测量结果x1’、x2’、x3’满足x3’=f(x1’、x2’)。如此调整之后,爱因斯坦说,两个观察者对规律的描述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满足相对性原理,因此,x1’、x2’、x3’与x1、x2、x3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解释x3=f(x1、x2)或x3’=f(x1’、x2’)的物理成因。奇怪的是,仅仅就是这样一个小的改变或者说一个小的数学技巧,很多人就改变了看法,同意了爱因斯坦的说法!!!
后面还有 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221/17/31963_16358729.shtml

[ 本帖最后由 646972381 于 2010-11-4 21:35 编辑 ]
作者: 时间隧道    时间: 2010-11-4 23:34

作者: skywater    时间: 2013-9-16 17:23
文章很好,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理解运用了
作者: xyzabc    时间: 2013-9-16 18:14
现在居然可以打开了。谢谢!
作者: 浮萍    时间: 2013-9-16 18:42
看了也不明白与股市有啥关系
作者: xyzabc    时间: 2013-9-16 19:20
经常看他的帖子就知道了
作者: 浮萍    时间: 2013-9-17 09:11
他是个高手我知道,不过我学江恩时,他已不发言了。
得道隐遁了
作者: xyzabc    时间: 2013-9-17 09:38
他在其他地方有发言
作者: lipg    时间: 2013-9-18 06:27
原帖由 xyzabc 于 2013-9-17 09:38 发表
他在其他地方有发言


个人理解,就是工具之间的转换,用转换方法说明工具的原理。




欢迎光临 【阳光飞狐__与财富同行】 (http://bbs.8815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